李遠照
【摘 要】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融合,本文通過對合作學習的現狀、概述分析、探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與效果。
【關鍵詞】 生物教學;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一、高中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現狀
合作學習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為主體,以達成目標為標準,對小組成績做出評價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不僅將傳統(tǒng)的“一言堂”式教學課堂提升為了互動式課堂,更為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激勵。
二、高中生物課程合作學習達到的效果
合作學習可以在信息共享、交換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對生物課程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并通過團隊協調能力的培養(yǎng)來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小組成員在集體學習的時候相互分配職能,各司其職,還可以互換角色,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適應。
三、開展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
(一)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非常注重實踐性的教學策略,能夠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有助于學生之間形成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在我國新課改的推進背景下,我國教育部大力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要求學生主動地參與、交流和合作,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
(二)學習環(huán)境因素適應強調適應生物學習的學習場所、學習條件等;學習動機適應指學生在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應該適應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以及維持學習活動的動因;學生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不僅僅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也很有幫助。
四、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理論理解。教師通過對教學大綱的掌握及學生個體的差異制定學習目標,在完成學習目標的訂制后,根據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確保學優(yōu)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施展,學困生得到幫助,促進學生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幫助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進行科學的學習任務分工,保證合作學習小組的每一名成員都能夠參與到學習成果的分享中去。
(二)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假設學生的合作學習為自變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適應能力為因變量,其他干擾變量為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班級等.通過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將合作學習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控制干擾因素的影響,通過實踐觀察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否會影響學習成績和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采用比較的觀察方法,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設計,實驗班采用合作學習,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并進行研究、觀察;通過設置實驗的時間以及實驗內容,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實驗的進行以及對數據的統(tǒng)計,在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之后,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適應能力進行統(tǒng)計;通過對這兩個表的觀察,可以說明合作學習引起的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習成績和學習適應能力的差異。
【參考文獻】
[1] 黃小立. 分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
[2]任恒. 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