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個體形象到國家形象:基于微觀視角的國家形象傳播研究

2018-09-10 07:22楊琳許秦
國際傳播 2018年5期
關鍵詞:人際媒介個體

楊琳 許秦

【內(nèi)容摘要】 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等硬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目前,有關中國國家形象構建及傳播的宏觀研究成果日益豐碩并趨于成熟。本研究立足于“一帶一路”建設,在分析以往國家形象宏觀層面的基礎上提出:相較于宏觀層面的研究,目前以人際傳播為主體的微觀層面的國家形象傳播明顯不足。微觀的個體形象在國家形象生成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人際傳播的基本特征出發(fā),探討“一帶一路”跨文化傳播如何從宏大敘事進入微觀傳播的層面,是國家形象傳播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 鍵? 詞】? 個體形象;國家形象;微觀視角;人際傳播

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等硬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耙粠б宦贰背h的提出為中國外向發(fā)展帶來了重要的歷史機遇,倡議所提出的共同愿景和精神內(nèi)涵使得中國國家形象展示更為全面和豐富,更有利于展現(xiàn)大國魅力。各國的交流互動增進了友誼,也為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大眾傳播所營造的宏大敘事對于“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樣,每一位個體的人的傳播作用也不能低估。筆者在調研訪談諸多“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è)及華人商會有關人士時,發(fā)現(xiàn)他們所提到的一個比較共同的問題,即:與國家層面的傳播相比,以人際傳播為主體的微觀層面的傳播效果明顯不足。從現(xiàn)實看,隨著中國人國際往來的日益頻繁,人際傳播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作用凸顯。作為個體的中國人,在個人形象、言談舉止、日常行為乃至生活習慣等各方面所獲得的認同,直接影響到所在國普通人對中國形象的認同。文化的互通在于人的互動,人人都構成了行走的國家名片。因此,聚焦于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關聯(lián),基于微觀視角的國家形象傳播研究就有了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

一、基于整體國家形象定位的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互動研究

縱觀國內(nèi)外關于國家形象的闡釋與定位,總體上,學者都將國家形象看作人們對一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印象與感知。從認識論出發(fā),國家形象是基于客觀存在之上的包含主觀判斷的一種認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是以巴洛古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國家形象是“對某一國家認知和感受的評估總和,是一個人基于這個國家所有變量因素而形成的總體印象”。①二是科勒關于國家形象的認識,他認為“國家形象是個人對某一個國家的親身經(jīng)歷、領悟、觀點、回憶和印象的綜合,它包括個人對這一國家的情感和審美”。②這兩種闡釋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注意到了個人在國家形象認知中的作用,強調對整體國家形象的感知是基于個人體驗,而個人體驗則離不開人際交往與人際傳播。因此,本研究對于國家形象的理解也是基于認識論的基礎之上,同時看到了個體形象認知對于整體國家形象形成所產(chǎn)生的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nèi)學者的研究大多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家形象構建及傳播策略出發(fā),在研究中勾勒出“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家形象的呈現(xiàn)內(nèi)容,即安定團結、和平發(fā)展、誠信負責、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指出借助“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國家形象的有效傳播,除了借助媒介力量提升話語權、打造國家形象輿論場,還要深化公共外交,促進民間交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增強文化軟實力。③有學者認為在新的全球政治經(jīng)濟語境下,當代國家應整合“軟實力”與“硬實力”,形成“巧實力”,以應對單憑硬實力或軟實力已難以解決的挑戰(zhàn),構建“一帶一路”上中國的國家巧實力,讓中國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所在國家的上層,還能夠扎扎實實地“沉下去”,讓“一帶一路”沿線的社會大眾能夠感受到中國的魅力與善意。④有學者在研究中探討了傳播國家形象的幾種渠道,認為在信息時代,著重采用新興媒體的傳播方式進行國家形象傳播具有重大意義。①還有學者通過描述國外媒體所建構的中國國家形象,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思維模式下,交流和溝通是理解的基礎;②或者探討“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國家形象在縱向、橫向、歷史與現(xiàn)實四個層面所存在的傳播制約因素,這些都影響著對中國的認知,進而影響中國在該區(qū)域的國家形象。③從理論層面,國內(nèi)學者從國家的不同行為主體將國家形象分為政府形象、企業(yè)形象、社會組織形象、公民形象等; ④而國家形象最主要認知維度是政府維度、企業(yè)維度、文化維度、景觀維度、國民維度、輿論維度。⑤以上研究關注到了國民維度的個體形象作為國家形象的組成部分,還有學者也意識到個體的作用,但僅作為要素之一并沒有展開討論。

從現(xiàn)有研究看,基于“一帶一路”建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學界有關國家形象構建及傳播的宏觀研究成果日益豐碩并趨于成熟。其中既有對國家形象傳播價值認知的分析,也有從傳播學、藝術學、文學等角度出發(fā)探討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升及傳播國家形象的策略。在具體路徑與策略方面,學者們大多從積極發(fā)揮媒介作用、倡導文化活動、文化“走出去”等宏觀的、政府主導的層面出發(fā)。而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際交往已經(jīng)不簡單體現(xiàn)為政府、企業(yè)之間,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民眾交流。在這樣的交往過程中,個人代表國家及民族,個人形象的呈現(xiàn)即成為國家形象的重要構成。因此,從個體形象出發(fā),探討個體形象呈現(xiàn)與整體國家形象構建之間的互動關系以構建國家形象,尚有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空間。

二、“一帶一路”建設凸顯人際傳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形象是內(nèi)涵的外化,是內(nèi)在外化所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而國家形象是國家文化、民族文明、綜合實力等內(nèi)在要素的外在體現(xiàn)。“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及沿線國家的經(jīng)濟合作共贏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且成果顯著。但毋庸諱言,對于“一帶一路”及中國道路的誤解,甚至用“冷戰(zhàn)”思維及強權主義將“走出去”視為新一輪勢力擴張的言論也始終未曾停歇。消除誤解的途徑也同樣不止一條。只有以絲綢之路文化精神作為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的文化根基,探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民心相通”相互理解的路徑,以兼容并蓄的文化語境,促成相互認知、認同,才能促進文化互通,也是實現(xiàn)“一帶一路”的真正價值之所在。因此,調動各方資源,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與世界對話,講述中國故事是重塑國家形象的必經(jīng)之路。

由政府主導開啟的一系列經(jīng)濟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與此同時,伴隨著企業(yè)的“走出去”、物質的“走出去”,則是人的“走出去”,而文化的互通恰恰在于人的互動。這其中包含由政府及專業(yè)媒體策劃的對外傳播活動,與沿線國家開展的文化交流活動,如電影節(jié)、藝術展、文化推介會等。在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方面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如“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jié)”正在以銀幕為媒,為絲路國家文化交流構架起一個電影平臺。但這些對外傳播活動在傳播的廣度和效度、持續(xù)效應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且成本較高。

中國民間文化資源豐富多元,民間交往將促進一系列優(yōu)秀文化的對外傳播。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民間層面的互動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絲綢之路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者、新的絲路商旅、教育交流以及各種民間往來群體龐大,① 自然也與當?shù)孛癖姰a(chǎn)生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部分人群的言談舉止、公民素質等是國外民眾對中國產(chǎn)生認知的直接來源之一,進而呈現(xiàn)出更加多面、立體的中國國家形象——這是人際傳播在形成國家形象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所在。

從傳播學角度進行國家形象研究,學者們都繞不開對媒介作用的考察,特別是大眾媒介,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都被看作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必要手段。相較而言,從人際傳播出發(fā),將個體看作傳播媒介探求其與國家形象之間的關系似乎并非主流,但人際傳播的重要性仍被廣泛關注。傳播學集大成者施拉姆認為,最好的傳播方式是人際傳播。②法國新聞學家貝爾納·瓦耶納也認為,以人際傳播為代表的直接的線型傳播模式是人類傳播中最豐富最良好的形式……人類的其它聯(lián)絡形式都不過是這種形式的替代,且往往是這種形式為擴大其傳播范圍而采取的手段的延伸。③人際傳播雖不及大眾傳播受眾面廣,卻在傳播效果反饋方面具有相當優(yōu)勢。作為一種參與度高的傳播方式,人際傳播可以在得到效果反饋后的短時間內(nèi)對傳播效果進行修復。“點對點”的傳播模式讓信息的傳播更直接,同時人際傳播中的體態(tài)語也會強化傳播效果,有利于情緒傳遞,產(chǎn)生情感共鳴。認識到人際傳播的優(yōu)勢也就可以窺見人際傳播中產(chǎn)生的個體形象對國家形象的重要影響,無論從現(xiàn)實的角度進行分析,還是從理論角度進行溯源,都可有充足的解釋。所以,從人際傳播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探求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互動關系,提升個體形象以促進國家形象塑造及傳播具有重要價值。

三、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互動關系

個體形象對國家形象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二者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個體形象是如何影響著國家形象形成與傳播的,這是問題研究的關鍵所在。

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可以看作部分與整體、個體與組織、要素與系統(tǒng)的關系。系統(tǒng)是“由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機整體,各個作為系統(tǒng)子單元的要素一旦組成系統(tǒng)整體,就具有獨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質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統(tǒng)的質的規(guī)定性,從而整體的性質和功能不等于各個要素的性質和功能的簡單加和?!雹賴倚蜗罂梢砸暈橐粋€完整的系統(tǒng),而個體形象則是系統(tǒng)的構成。從個體與組織關系來看,國家形象作為整體組織,個體形象則是“成員”。作為“成員”的個體形象是國家形象的構成,個體形象是國家形象的縮影,是傳遞國家形象的載體,是整體形象的代言和外化,對它評價的高低好壞都直接影響著國家形象的認知,良好的個體形象才能產(chǎn)生對國家形象的正面評價。但這并不意味著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形成有先后之分,二者往往同時進行,相互融通。從認識論看,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從單個事物著手,從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所以,對一國形象的認識從相對簡單的個體形象認知出發(fā),進而形成較復雜的國家形象也符合認識論的基本邏輯。

從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二者關系出發(fā),國家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為:國家形象(面)是由其中包含的個體形象(點)集合而成,個體形象評價的好壞直接影響對國家形象的整體評價。本研究緣起于人際交往中以個人作為媒介所傳遞出的個人形象,并以其對國家形象產(chǎn)生的影響為啟發(fā)。因此,研究中所說的個體形象,是相較于有組織的、成規(guī)模的組織形象而言的,但就個體形象本身而言,不只形成于人際交往,如媒介所塑造的領導人、名人、典范等個體形象并非產(chǎn)生于人際交往,但同樣作為重要的個體形象呈現(xiàn),影響著國家形象的塑造。在此試將個體形象分類如下:

(一)民間交往中的個體形象

人際交往貫穿人類生活的始終,人際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傳播方式,大眾傳播也都是基于人際傳播之上。在全球政治、經(jīng)濟一體化的當下,人際傳播依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大到政治、經(jīng)濟合作、文化事業(yè)交流,小到跨國工作、國際旅行、留學、定居,都離不開最基本的人際傳播。這部分群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當?shù)厝巳哼M行交往,交往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外表儀態(tài)、個人品質等,都是中國人乃至整個中國形象的縮影。

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終端的智能化和便捷化,人們的生活與新媒體產(chǎn)生了更多的交織,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面對面、伴隨體態(tài)神態(tài)的人際傳播,媒介性人際傳播逐漸成為主流。所謂媒介性人際傳播,“是一種特殊的人際溝通形式,是指需要借助某種設備,比如一臺電腦或一部電話所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雹偻瑯邮莾扇嘶騼扇艘陨系膫鞑セ顒樱浇樾匀穗H傳播可以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例如通過微信、郵件、QQ等社交媒體開展更為自由、開放的人際傳播活動??鐕娜穗H交往活動也是如此,雖然通過了媒體這一介質,但人際傳播活動及個體形象生產(chǎn)依然存在。

(二)媒介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

媒介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在傳播方式上應隸屬于大眾傳播。但從個體形象對國家形象的作用角度而言,不能忽略媒介對于個體形象的塑造,這些形象以其傳播范圍之廣,影響力之巨大,同時伴隨著大眾傳播活動的推進影響著國家形象認知。媒介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主要表現(xiàn)為媒體對國家領導人、業(yè)界名人、楷模典范等人的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國家領導人的個體形象可以放在媒介化政治的語境下進行討論。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形象與國家形象息息相關。國家領導人是一國的代言人,其影響力是全球性的,其個性、公信力、影響力、號召力無一不彰顯著國家實力與聲望。從傳播角度看,國家領導人也是國家形象的重要傳播媒介。媒介與政治始終存在無法分割的關系,通過媒介傳遞信息影響公眾認知以達到政治意圖已成為進行政治活動的必要的途徑和手段。在建構主義視角下,領導人的形象是通過媒介塑造的、符合公眾期待的媒介形象。領導人公共形象可以劃分為物理形象與倫理形象、外表形象與內(nèi)質形象、生理形象與心理形象、人性形象與人群形象、職業(yè)形象與職余形象。②這些形象構成了領導人的個體形象,進而通過媒體報道等傳播方式對其個體形象的解讀,形成了國外對中國領導人及中國形象的認知。通過新聞報道、網(wǎng)站等渠道對領導人的國家品質、國家形象化身進行引導性傳播,在塑造其個人形象的同時傳遞良好的國家形象是重要的傳播策略。2014年,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公布了世界主要領導人的形象調查結果,習近平主席獲得國內(nèi)和國際受訪者的高度認可。在習近平主席曾到訪的國家中,公眾評價及知曉率均高出其他國家領導人10%。① 可見,領導人形象已經(jīng)成為政治輸出的重要載體,是國家形象的重要方面。近年來,“第一夫人”的形象也成為我國國家形象的代表性符號之一。從彭麗媛女士以“第一夫人”身份亮相以來,她的言談舉止、服裝儀表、公益活動、人格魅力等都贏得廣泛稱贊。

(三)包含鮮明中國符號的業(yè)界楷模

一些影星、企業(yè)家、運動員等業(yè)界知名人士的個體形象也影響著國際對中國形象的認知。這些人本身在各自的領域做出突出成績,成為業(yè)界楷模,成為中國實力的代表。對他們個人魅力的塑造與傳播同樣可以強化國家形象傳播效果。2011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起國家形象宣傳片拍攝,其中《人物篇》于1月17日亮相紐約時代廣場,以“中國人”打造中國形象,分為“美麗時尚中國人、讓世界激動的中國人、讓世界更大的中國人、感動中國的人”等系列,參與拍攝的人物身上都包含著鮮明的中國符號,他們作為個體形象充當傳播媒介,向世界傳遞著積極向上的中國形象。

四、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互動路徑

探討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互動策略,應始于對如下問題的回答:

(一)什么樣的個體形象才能夠真正代表國家形象

在民間日常人際交往中,個人的表現(xiàn)往往是處于自然狀態(tài),并非有意識地進行形象建構。從個體形象對國家形象的作用看,只有好的個體形象才能夠提升國家形象。那么,什么樣的個體形象才算是好的,能夠起到增強國家形象傳播效果的作用?什么樣的個人特質才符合中國人的精神內(nèi)涵,能夠真正代表國家形象?

中國在世界尋求身份認同,努力傳遞文化符號。從表面上看,塑造國家形象的目的是為了讓中國符號能夠被辨認;從實質上看,其真正的意義在于中國文化被識別與認可之后作為中國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因此,形象傳播的最終價值其實在于自我認同感。個體形象也是如此,好的個體形象首先產(chǎn)生于自我認同,這種認同來源于文化的自知和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對“文化自覺”有這樣的解釋,“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fā)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①文化自知是要了解本國文化,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而文化自覺則要求文化的“內(nèi)化”。因此,好的個體形象必然是根植于扎實的文化自覺中、根植于新時代中華文化中的?!耙粠б宦贰敝袊倚蜗蟮膫鞑ィ瑥母旧峡词侵袊幕?、中國話語獲得認可的過程。將個體作為傳播載體,其本身的傳播內(nèi)容就必然要與中國優(yōu)秀文化相關聯(lián),展現(xiàn)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征,具備中國人內(nèi)在的優(yōu)秀個人特質。

就媒介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而言,這部分群體各自都有“閃光點”,是能夠在某些方面體現(xiàn)國家形象的突出代表。但“名人”形象不完全等同于國家形象,甚至在這部分個體形象的塑造過程中存在宣傳思維及片面現(xiàn)象。媒介中個體形象傳播不應僅局限于表面的“閃光點”,而應更多挖掘其內(nèi)在的精神內(nèi)涵,否則就會陷入僵硬的好大喜功、吹噓式的宣傳模式。同時,在選擇“名人”的過程中也要全面衡量其綜合素質,考慮其可能引發(fā)的負面效應,避免負面事件所引發(fā)的危機,否則不僅會對國家形象造成影響,還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危機應對和形象修復。

(二)如何應對個體形象的零散性與國家形象完整性的矛盾

國家形象作為一種綜合反映,必然是多面向的、完整的,能夠盡可能體現(xiàn)國家各個方面的特征。在看到個體形象對形成國家形象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同時,也必須承認其無法面面俱到的局限。首先,從空間與時間上看,無論是長期駐外的中國人還是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只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nèi)進行人際交往,形象認知多基于“短時經(jīng)驗”;其次,從內(nèi)容上看,個人的信息儲備具有局限性,往往只了解與自己生活相接近的文化,對整體中國文化的了解是表面的、零散的,容易造成傳播內(nèi)容上的缺失。

要突破個體形象的零散性與國家形象完整性之間的壁壘,以點匯面,從現(xiàn)實和媒介兩個方面進行話語構織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所在。

從現(xiàn)實上看,可以有意識地引導民眾的形象傳播意識,提升民眾綜合素質,盡可能充分獲取有關本國文化的基本信息,在幫助他們尋找個人認同感的過程中提升形象意識,形成國家形象傳播的自覺性與完整性。同時,可以從國家層面有目的地培養(yǎng)一批長期駐外的民間文化代言人。他們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本情況、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又在語言、思維方面與沿線國家人民相通,還具有較高的文化造詣,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體驗式、互動式的方法進行國家形象傳播。

通過媒介進行話語建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又一有效途徑,通過媒介議程設置可以影響受眾對于話題的關注與否及關注程度,所以,積極利用媒介的議程設置,策劃系列話題,形成話語體系,在個體形象呈現(xiàn)中體現(xiàn)內(nèi)在邏輯關聯(lián),可以避免短時經(jīng)驗及文化表面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弊端。同時,在新媒體中作為個體的意見領袖也可以發(fā)揮話語引領作用,作為主流形象傳播的有效補充,完善人們對于國家形象的解讀。

(三)如何避免“對抗解碼”,創(chuàng)造共通意義空間

媒介文化研究學者霍爾提出了信息的編碼與解碼,說明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是以符號為載體形式傳播意義,這一過程既有賴于技術和物質工具,也取決于信息發(fā)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會關系。傳者的編碼與接收者的解碼之間存在不對稱性,對抗式解碼就是其中之一。受者往往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對信息進行解讀,由此產(chǎn)生了傳播效果與預期的不一致性。立場的不同產(chǎn)生于物理空間分隔、民族身份認同、意識形態(tài)差異等因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文化互通及形象認知方面存在物理及內(nèi)在隔閡,對抗解碼現(xiàn)象時有產(chǎn)生,因此,需要創(chuàng)造共通的意義空間。

創(chuàng)造共通的意義空間,目的在于使傳受雙方在知識儲備或文化背景方面有一定的交互項,在彼此文化的理解上能夠持相同或類似的立場。共通的意義空間并非要用一方的文化去壓制另一方,使其進行強行解碼,而是實現(xiàn)文明之間的協(xié)作。國家形象認同并不是強調本土文化的異質性與優(yōu)越性,以中國文化的高姿態(tài)及優(yōu)勢去消解沿線國家身份認同,而是承認文化的差異與各自特殊性,在差異中挖掘共性,理性地剔除和吸收,否則就會轉向文化霸權乃至文化壓制。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認為,尊重和平等對話是解決對抗及操控的有效手段。“通過所有相關人員的自由和公開討論獲得一個最后的決斷,這個決斷依賴于更佳論證的力量,而絕不依賴于任何形式的強迫”。①“一帶一路”國家形象傳播所需的共同意義空間也需要基于相互尊重、了解、接受之上,充分理解沿線國家人民的風俗文化,讓中國概念與沿線國家進行對話碰撞,尋求中國文化與異國文化的共同點,在平等的交流中實現(xiàn)意義共通。

綜上,國家形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文化的實質在于“人化”和“化人”,可見“人”作為實實在在的載體對文化的作用發(fā)揮和傳承十分重要。所以,人的形象塑造是國家形象塑造的根本。我國的國家形象建構也需要加強由“他塑”走向“自塑”。相較于宏大敘事,“自塑”的一個重要途徑便是著眼于個人敘事。通過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互動來實現(xiàn)國家形象的進一步提升,其互動路徑(圖1)清晰可見。

從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的關系來看,本研究認為二者之間存在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即國家形象由多數(shù)個體形象構成,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二者的互動關系,即國家形象也影響著個人認知與個體形象生成。個體形象可分為民間交往個體形象及媒體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民間交往與媒體中的個體形象存在交叉,因為媒體中的個人也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人際交往,進而生成民間個體形象。

民間交往中的個體形象,可以理解為作為“普通人”的個人形象。20世紀80年代,西方一批人格心理學家將人格特質拓展為五個維度,即外傾性、愉悅性、責任性、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紤]到中西方人格的差距及中國現(xiàn)實情況,我國學者提出了“大七”中國人格模型,分別是:外向性、善良、行事風格、才干、情緒性、人際關系和處世態(tài)度。①研究根據(jù)中國人格模型,將民間交往中的個體形象要素歸結為真誠、勤奮、友好、文化內(nèi)涵、外表、談吐、儀態(tài)、個人魅力等關鍵詞。

媒介呈現(xiàn)中的個體形象可以歸結為“名人”形象??ㄆ绽岢龅摹罢晤I導人個性量表”,以精神(Energy)、親和性(Agreeableness)、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情緒穩(wěn)定性(Emotion Stability)、開放性(Openness)為五個核心維度。②同時結合名人特征,研究提出領導力、交流能力、成功、政治能力、親和力、智慧、可靠、外表、人格魅力等詞匯作為形象要素。其中,個人魅力、外表等要素屬于二者共有。以上形象要素在作用于國家形象生成的同時,也影響著個體對自身形象的認知,從而不斷修復著個體形象,進一步作用于國家形象,如此循環(huán)往復。

與此同時,必須要看到個體形象生成過程中有遭遇“風險”的可能性,因為不同國家民眾的文化背景、個人所持不同政見、個人喜好、對中國形象的刻板成見等必然會影響國家形象生成。在此方面,民間交往形成的個體形象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這類個體形象的生成主要依賴于人際交往,而人際傳播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夠及時反饋傳播效果,因此能夠在較短的反應時間內(nèi)修復個體形象。媒介呈現(xiàn)的個體形象一旦出現(xiàn)負面效果,則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修復,例如危機公關等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來實現(xiàn)。

再回到對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恰好可以補充回應個體形象與國家形象互動路徑中如何進行風險規(guī)避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家形象的傳播不僅有客觀“風險”的遮蔽,更有主觀層面呈現(xiàn)與形塑。國家形象傳播的實質是跨文化傳播,突破文化差異的壁壘,“人”的作用不可忽視。充分發(fā)揮人的主動性及個體作為媒介的傳播作用,以個體形象促進國家形象認同與傳播,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加強情感聯(lián)系,是消除乏力感,實現(xiàn)國家形象“自塑”的有效途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在個體互動中講述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國家形象,提升國家軟實力,實現(xiàn)文化的互通有無,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猜你喜歡
人際媒介個體
抖音對戲曲藝術的再媒介化重塑
行為免疫系統(tǒng)對個體就醫(yī)行為傾向的影響*
虛擬社會化與批判缺失:代際媒介觀演進與媒介素養(yǎng)研究
讀懂“人際氣泡”,避免尷尬
辨析與判斷:跨媒介閱讀的關鍵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nèi)容的確定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fā)展
“人際氣泡”避免尷尬
了解“人際氣泡”,避免尷尬難堪
如何提升人際吸引力
凤台县| 南昌县| 淄博市| 揭东县| 东平县| 齐河县| 博野县| 昌邑市| 天台县| 渝北区| 罗田县| 平陆县| 罗江县| 静宁县| 天台县| 弥渡县| 井陉县| 涞水县| 阜新| 谢通门县| 永德县| 迁西县| 大英县| 彭泽县| 霍州市| 江永县| 高雄市| 康马县| 胶州市| 大安市| 潞西市| 上犹县| 禄劝| 长海县| 麻江县| 武城县| 富平县| 大港区| 安新县| 社会|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