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新記憶:論社會記憶與檔案文獻編纂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旭東
在檔案記憶觀理論中,檔案在社會記憶建構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由于社會記憶的形成和傳承必須依賴于系統(tǒng)的社會框架,所以分散、無序的檔案材料不具備系統(tǒng)記憶的功能,只有經過系統(tǒng)編纂管理的檔案才能作為具備記憶特征的資源參與到社會記憶的建構中去。論文從檔案文獻編纂工作的思想性出發(fā),通過闡釋檔案文獻編纂與社會記憶之間的關系,介紹了檔案作為建構社會記憶的重要資源的合理性,并就在社會記憶的視角下如何改進檔案文獻編纂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社會記憶構建與地方特色檔案資源整合與傳播——以“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為例的考察》
作者:譚必勇
本文從社會記憶構建的視角,以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搶救和保護“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并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事件為案例,探索了地方特色檔案資源的整合模式與傳播路徑。研究發(fā)現: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資源的整合,體現了由組織記憶向公共記憶、碎片記憶向整體記憶、固話記憶向活態(tài)記憶的轉型,而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探索的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資源的產業(yè)化、國際化和多媒體傳播路徑,大大推動了蘇州絲綢記憶文化的傳播。
《試論檔案館組織文化的構筑》
作者:龔立君
檔案館的組織文化,是指由檔案館領導者倡導的檔案館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在檔案館內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念、信念理想、行為準則、管理制度、歷史傳統(tǒng)、典禮儀式以及檔案館組織形象等的總和。如何塑造獨特的檔案館組織文化,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更好的體現其服務性,是檔案部門所面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試論電視媒體對檔案文化建設的影響》
作者:程曉梅
檔案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民眾服務?如何為和諧社會、百姓生活提供更多的弘揚歷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檔案文化?檔案文化應當借助電視等公眾現代媒體,更有效地開展各項檔案工作,加強檔案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朱偰與南京文物古跡的調查與保護》
作者:朱明娥
2017年,中國第一座以城墻為主題的博物館“南京城墻博物館”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論證。在新館內,豎立一尊朱偰先生的雕像。朱偰先生是南京城墻的守護者。他最大的功績是進行南京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文物普查”。從六朝陵墓到明代遺存,從玄關祠宇到宮闕橋梁,朱偰先生不辭勞苦,跋山涉水,收集史料,拍攝圖片,為后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信息和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