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英
【摘 要】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點,豐富教學內(nèi)容,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和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共同發(fā)展?!钡钊诉z憾的是當學生進入高年級后,他們的發(fā)言熱情空前低落,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喜歡“安安靜靜”的當聽眾,“心甘情愿”的當觀眾。師生練習課的對話經(jīng)常出現(xiàn)冷場、包場的尷尬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練習課;激活;思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437(2018)10-0132-02
如何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閘門”,激活數(shù)學練習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原本冰冷的練習課變熱已成為一線數(shù)學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知道催化劑并不參與化學反應,但是催化劑所帶來的效果卻非常明顯。那么在我們的數(shù)學練習課堂上催化劑又是什么呢?經(jīng)過幾年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與反思,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點,讓冷課堂變熱,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1 人物為引味,催生“課堂活味”
以人為引味,就是以學生為教材。在枯燥的數(shù)學練習課上,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的數(shù)學練習常態(tài)課是什么樣子的?多數(shù)的印象是,練習、講評或者新課完直接鞏固練習。說到練習,怎么練?可能同桌比賽、小組比賽或者全班比賽,學生講評或者由教師直接點評。這樣的模式下我們的學生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抗體?毫無疑問,學生養(yǎng)成了依賴心理。一位學生收到教師批改完的作業(yè),再簡單的題目也放著,我問他:“為什么不改?”學生回答:“沒關(guān)系,我們老師會講答案的?!彼哉f我們的練習課堂該怎么上?我覺得可以以學生為教材,讓學生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比如讓學生考學生的方式,一名學生當考生,所有在座的學生包括老師都可以當考官,我把它取名叫“智慧者的問答”誰要是把考生考倒了,誰就是最有智慧的學生,比起我們常見的總結(jié)歸納知識點復習等活動方式,別樣的練習課學生的表現(xiàn)更活躍,而且這種形式復習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使用,可以說是屢試不爽。通過學生的對答還可以搭建一個互動的平臺,學生也可以對考官或者考生進行評價,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以物為引味,就是以實物為教具。不管是講授課還是練習課很多老師喜歡把課件做得形象生動,可是再形象生動能有實物來得生動嗎?比如《認識人民幣一課》拿的是迷你的人民幣教具,《認識鐘表》拿的也是鐘表的教具,鐘表的教具時針和分針不能聯(lián)動,又沒有秒針,這能不誤導我們的學生嗎?《平均分》這一課中分月餅為什么不直接拿一個月餅和刀具來課堂上進行現(xiàn)場活動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讓學生動手切,切完后現(xiàn)場獎勵給學生吃,學生能不活躍嗎?課堂能不熱起來嗎?在《烙餅問題上》為什么不直接拿一個鍋具和餅來烙,而要用紙圓片、課件或者書本代替呢?在教學《統(tǒng)計與可能》時,我讓孩子們課前自己準備工具,用橡皮、木塊、橡皮泥、廢舊紙盒等做成小正方體,在課堂上小組合作拋小正方體,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孩子們用自己做的小正方體來做試驗非常積極?;蛟S是動手操作解放了他們的手,讓他們活力四射;也可能因為他們自己準備的道具,他們興趣盎然。學習圓柱、圓錐的體積時,讓每個孩子根據(jù)要求動手制作圓柱和圓錐,再用圓錐裝黃沙倒入圓柱,直觀地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實踐證明,學生通過自己制作學具,上課操作學具,引入實物教具的課堂學習氣氛較之平常更為活躍,上課時孩子們參與面很廣,教學效果也是顯著的。
2 情感為輔味,催生“習題趣味”
能否把題目變的生動有趣呢?那就是融入我們生活的情感體驗,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除了不失時機地用一些機智、幽默風趣的情感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還可以把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經(jīng)歷融入練習題當中,量身定做出更貼近學生個體生活的題目,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周我們班的孩子都會得到一張?zhí)貏e的數(shù)學練習題,里面有他們的名字,他們還能從中獲得一些信息,如春游或者秋游我都會提前把孩子坐車上下學等信息實名編寫進練習題里,孩子樂意看也愿意算。
缺乏情感態(tài)度的教育只能食之無味。教育與培訓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教育包含育人的神圣使命。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在課堂上我們一味的擴大數(shù)學課堂的容量,一直追求高效的課堂反而忽視了情感價值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是可怕的[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廢品會使國家遭受嚴重損失”。俗話說:“好話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焙⒆觽兠舾卸嗳?,需要表揚,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稱贊,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影響,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人如沐春風,讓孩子們敢想敢問,敢講敢做,才能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讓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不管練習、講評或者新授課堂,一定是有情感的課堂,而且是帶有積極情感、正能量的課堂體驗才是溫暖、生機和有趣味的。
3 思辨為主味,催生“靈動玩味”
思辨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在教學“能被2、5整除數(shù)的特征”時,上課開始,我設(shè)計了師生比賽環(huán)節(jié)。一說到師生比賽,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我隨便說幾個數(shù)讓學生判斷這些數(shù)能不能被2或5整除,學生聽了我說的數(shù)立即飛快地用筆計算起來。輪到孩子們來考老師了,我說:“好吧,誰來出題?”班上的“數(shù)學智慧星”立刻大聲地說“654”,我隨口答道:“654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焙⒆觽凃炞C后,驚奇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我。接著又連續(xù)有幾個小子不服地說出一些四位數(shù)、五位數(shù),想難住我,我都對答如流。學生們分別驗證后更驚訝了,我得意地看著孩子們。我趁勢問道:“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判斷的這么快嗎?猜猜老師有什么秘密武器?!庇美蠋熍袛嗟募瓤煊謱@個事實,讓學生“猜”老師掌握了什么秘密,一個“猜”字激發(fā)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需要和渴望,在學生高昂的求知欲中導入新課的學習。
思辨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懊苁谴蜷_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在數(shù)學練習課堂教學中,少不了學生的思辨,只有通過思辨學生的思維才能變得敏銳和縝密,學生的情感才能得到陶冶和升華,學生的心智才能變得擴展和充盈[3]。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發(fā)揮自己積極而有效的引導作用,既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言,加強思維訓練,也要以主體價值引領(lǐng)課堂思辨。
學生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師生長期共同努力,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科學的手段促使學生在練習課由冷變熱。讓積極的生活情感與思辨的數(shù)學思想一直伴隨著孩子們幸福、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的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4(06).
[2]王鴻鈞.數(shù)學思想方法引論[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
[3]孔企平.論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J].中國教育研究論壇,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