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生活品質追求提高,給居住小區(qū)建筑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外管線綜合設計作為居住小區(qū)整體設計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理應受到業(yè)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特結合工程實例,重點探討了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的綜合設計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希望能為日后設計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問題對策
一、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內容簡述
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的綜合設計,主要是指對居住小區(qū)室外各類管線的鋪設位置與管道平面及縱向高程等方面的設計布置工作。設計內容主要涉及管線的平面布置,另外是管線縱向高程的協調工作,可分為管線綜合方案設計與綜合施工圖設計兩類?,F代化的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種類多、總量大,新的標準規(guī)范也賦予了綜合設計的較難任務,即為充分優(yōu)化協調各類專業(yè)管理的平面位置與縱向高程,確定專業(yè)管線走向,使其滿足現行規(guī)范要求,又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進而為整體設計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必須認真對待。
二、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問題及對策
1、電力管線管位設置問題對策
現代化的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設計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仍為電力管線管位問題。自高壓電纜輸出3根左右鋼管,到配電室輸出管線多達20余根,且呈3層并排出現,需要占用的地下空間又寬又深;且電力電纜井蓋較大,相互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困難較大。因此就要充分考慮變配電室的位置設置,必須具備充足的空間保障敷設進出管線使用。但是,實際居住小區(qū)室外區(qū)域有限,如何合理優(yōu)化電力管線管位設計,成為一項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設計規(guī)劃時,就要選擇居住小區(qū)中,較為空曠、管線較少的區(qū)域,如果有條件能夠滿足均勻或是分開敷設最好;且要充分考慮電力管線電纜井的大小,以留足適當的管位間距,供其正常安裝需求。綜合以上而言,電氣專業(yè)設計人員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管線大小及數量,預先設計出管線走向,留出足夠合理的空間。如果暫時無法獲取相關依據,要本著在最邊緣安排電力管線的原則,給其周圍留足延展空間,避免后續(xù)現場安裝限制問題,以靈活調整管位。
2、管線錯綜復雜交叉問題
在實際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當中,難免會存在多個管線交叉的錯綜復雜情況。這樣一旦交叉管線之間無法滿足高程要求,如市政管線要求豎直距離15cm,個別電力管線要求遠達50cm,且上層沒有足夠的覆土,就容易引發(fā)各種安全隱患問題,從而致使返工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對待此類問題,在設計時必須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科學設置管線交叉,當壓力管線較細無法承受與重力管線交叉的情況下,需要配合4只45°的彎頭加以避讓處理;如果是出自自來水管線的壓力管線,且由重力管線上方走向,沒有充裕的土壤覆蓋時,就要加強處理管道,或是自排水管道下方出走方法,配合特定方式避免內在水體污染問題;同時,在處理管線交叉的問題時,考慮到控制成本問題,可以將污水排放的管道設置于供暖管道上,而其他管線則可以設計于污水管線之上。以科學合理的管線交叉處理方法,提供給施工設計、操作、鋪設等環(huán)節(jié)以巨大便利,盡可能地減少返工情況,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力求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3、重要管線布置問題對策
現代化的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中,涉及到多種層面的重要管線的布置,一旦布置不夠精巧,不慎就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損失,具體會使服務功能無法正常提供,還會引發(fā)人員傷亡。這類管線包括天然氣、輸油、輸水管道等。
因此在設計此類管線時,則需特別謹慎地處理。解決對策就是要盡量將此類重要管線,安排到居住小區(qū)的道路兩側,且要防止兩種以上的管線距離太近,必須符合相應管線距離標準規(guī)定。
4、地下室頂板覆土層排水問題
現代化的居住小區(qū),大多設置有地下室且較為大型,在其頂板處要有必要的覆土層遮蓋。而覆土層本身具備滲透特性,如遇雨水則會自然流入覆土層內,容易滯留于其中,不僅會增加頂板荷載壓力,還容易造成植物腐敗不生。
如果地下室上層建筑屬于平行設置,且兩邊沒有阻擋,還可以利用地下室頂板找坡處理,將部分積水引入地下室周邊土壤,解決滲透問題;但是如果地下室上層建筑屬于圍合設置,積水無法通過以上途徑排出,那么則需在釘板上設計柔性的排水管道,由其排融入地下室周邊雨水收集官網中;但是遇到地下室頂板面積較大的情況,且找坡困難時,就要有效結合結構專業(yè),進行地下室頂板設計的結構找坡方案,施工完成后再以合理的埋設標準與景觀設計要求進行科學覆土處理。
三、各相關專業(yè)注意要點
在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的綜合設計過程中,除了關注管線的平面布置及管線縱向高程的協調問題,還要注意各有關專業(yè)間的互提資料,掌握設計的要點,來有效服務于后期工程建設。具體包括建筑專業(yè)、結構專業(yè)、電氣專業(yè)與景觀專業(yè)的協調配合。
1、建筑專業(yè)要點
建筑專業(yè)要注意建筑總平面圖的提資內容,包括建筑用地、占地面積及綠化率,居住建筑高度,地下室范圍、人防區(qū)域設置、頂板結構高程,周邊道路網線等。要注意建筑及地下室外墻保持與紅線4m以上的距離,建筑平面還要考慮室外管線與布置設備所需最小空間;無重力管時,地下室覆土至少保證0.8cm,有重力管時達到1-1.5cm;在平面圖中要體現主要建筑物的雨水口、檢修井、化糞池等等。
2、結構專業(yè)要點
除配合以上提及的內容外,要針對室外建筑物地基的承載能力進行標準測算,不滿足時要進行加固處理,尤其對軟土地基要特別處理,避免管線發(fā)生不均勻沉降,造成重要管線故障或是爆炸。
3、電氣專業(yè)要點
電氣專業(yè)則要負責明確各類電氣管線的走向,為管線綜合設計提供所需管線具體數量和大小數據,還有用電量及通信容量等內容。
4、景觀專業(yè)要點
現代化的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還要注重與景觀專業(yè)緊密結合。施工圖紙設計要盡量考慮滿足景觀設計的要求,尤其是對雨水口、檢查井與閥門井等設施的尺寸、位置及走向設置要重點考慮,系統(tǒng)解決。
四、結語
總而言之,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作,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必須進行針對性、專業(yè)化、精細化的處理。且要注意多專業(yè)間的配合協調,使得室外管線綜合設計符合整體建筑設計的要求,從而使得人們居住條件得以改善,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質的生活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海明.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設計問題及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6-12-30
[2]李金漫.居住小區(qū)室外管線綜合設計經驗[J].建筑.2016-09-05
[3]寧亞平.居住小區(qū)室外給排水及管線綜合設計探討[J].山西建筑.2015-08-01
(作者單位:南京魯能地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