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的大學本科是四川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yè)63級,1968年12月畢業(yè)后分配到50軍150師炮團學生連當了一年半兵,然后重新分配在大涼山喜德縣任區(qū)、縣秘書五年半;1975年10月照顧夫妻關系,調(diào)到渡口市(今攀枝花市)礦山職工醫(yī)院宣教科工作。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實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zhuǎn)折,使我國進入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歷史新時期。1977年冬季,停止11年之久的高考終于恢復,1978年秋,又恢復了研究生招生。
1979年9月,我考上四川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系主任徐中舒教授學習先秦史。嚴寒的冬季過去了,科學的春天來了,我又回到母校,心情十分激動,懷著一股要把耽誤的十年追回來的勁頭,每天天不見亮就起來讀外語,白天除了上課就是跑圖書館。那時百廢待興,好多書都買不到,復印機還未出現(xiàn),于是就借書來手抄,抄《詩經(jīng)》,抄《尚書》,抄《說文》,抄王國維的《觀堂集林》,抄徐中舒先生的著作,至今我還保留著若干本手抄的經(jīng)典著作。
兩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結束了。1981年12月,我研究生畢業(yè),留在四川大學歷史系古代史教研室,教先秦史。1982年整整一年的時間,我的工作是和徐先生的孫子徐亮工一起為徐先生做講課記錄:先用錄音機把先生講課內(nèi)容錄下來,下課再整理錄音記錄稿,然后送先生修改?,F(xiàn)在這份講義已經(jīng)面世,它就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名師講義《徐中舒先秦史講義》中1982年的講義。這本書收的另一份1957年講義是謝忠梁先生記錄的。
1983年,我開始為歷史系83級的同學上先秦史。我先利用暑假寫了厚厚一摞講稿,呈送教研室主任羅世烈老師審閱,然后在教研室試講,最后上課堂對學生開講。從此,我就一年接一年地為新生上中國古代史先秦史這門課,登上講壇執(zhí)教鞭,傳道授業(yè),心情十分愉快。80年代是學術思想十分活躍的年代,國門剛剛打開,各種學說、各種流派潮水般涌進來,五光十色,應接不暇。國內(nèi),1978年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就被取消的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1978年夏天,由鐘敬文教授起草,聯(lián)合顧頡剛、白壽彝、容肇祖、楊堃、楊成志、羅致平等人,致函中國社會科學院,隨后發(fā)表了《建立民俗學及有關研究機構的倡議書》,得到有關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全國廣大民俗學工作者的積極響應。1983年5月,中國民俗學會在北京成立。我的心動了,一種追新、求新的念頭在我心中萌芽。我看見鐘敬文先生起草的“倡議書”中顧頡剛、白壽彝、容肇祖(著名古文字學家容庚的三弟)都是歷史學家,又是民俗學家。我想在搞先秦史的同時,拓寬領域,搞一點民俗學。
1984年底,著名考古學家、科幻小說作家童恩正先生被任命為剛從歷史系獨立出來的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我在1963年大學剛進校時,讀過他的科幻小說《古峽迷霧》,對他那種主攻一科兼搞別樣的作法甚為欣賞;1965年在雙流縣三星公社參加“四清”運動,又和他在一起,搞得很熟。童恩正就任博物館館長后,即邀請我去助他一臂之力。我爽快地答應了,申請到博物館做文物研究工作,同時仍兼歷史系先秦史的教學。剛到博物館,童恩正要我確定一個研究方向。當時,童恩正和他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西南民族考古,我想另辟蹊徑搞民俗學。民俗學和考古學在國外同屬文化人類學(即英國的社會人類學),全館研究方向一致。同時,我的導師徐中舒先生一生治學主張多重證據(jù)法。他在研究古史時往往將歷史文獻記載與甲骨、金文以及考古學材料加以印證,并進一步聯(lián)系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的資料進行比較,尤其注意從二十四史的《四夷傳》中擷取邊裔民族史料,以闡發(fā)古代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徐先生在研究工作中,直接論述民俗的論文也不少,如《六朝戀歌》《跋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黃河流域穴居遺俗考》《結繩遺俗考》等。因此,我擴大研究領域,從先秦史涉足民俗學,在學術上也不算背叛師門。民俗學研究方向定下來了,從哪里著手呢?1984年底一天,我在清點博物館庫房文物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現(xiàn)四口撲滿灰塵、密布蛛網(wǎng)的大漆皮木箱子,打開一看,露出層層疊疊、五彩斑斕的清代牛皮影偶。這些影偶大約屬于四個影戲班,其中有“春樂圖”影戲班的全套皮影,時代從清代咸、同年間到民國,各類皮影齊全;還有成套的雕刻皮影工具和大量手抄皮影戲唱本。我的眼睛頓時一亮,好,就從這里打開缺口進入民俗學研究園地!影偶,就是演皮影戲時演員操縱的牛皮雕刻的偶人及場景雜件。兒時,我隨父親逛成都北門城隍廟,在一個篾席篷里看過燈影戲,還記得戲名《孫悟空偷人參果》。這是一種集工藝、美術、戲劇、音樂為一體的傳統(tǒng)民俗藝術。決定了研究方向后,我便擬訂了三項研究步驟:首先拜師學藝,其次鉤稽文獻資料,最后田野調(diào)查。
我先到春熙北段成都皮影木偶劇團找到老團長沈慕垠。交談之中,他把有60年演皮影、川劇經(jīng)驗的老藝人陳繼虞先生(1911—1994)推薦給我。當時陳先生家住九眼橋附近的黃傘巷。我把他接到博物館,恭恭敬敬拜他為師,請他教我認皮影、鑒定皮影、欣賞皮影、操縱表演皮影。他每天來博物館,幫我們整理館藏清代皮影。他一件一件地講解,我邊聽邊做記錄、作卡片……前后搞了差不多兩個月,才把四箱影偶登記完。其時為1985年底至1986年3月這段時間。
在向陳師傅學皮影戲的同時,我日以繼夜查找文獻資料,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出版的書籍、論文目錄查起,想把能找到的有關影戲的論著找來認真閱讀。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中國歷來不把皮影戲看做學問,高雅的知識分子瞧不起它,不屑于記錄;民間影戲藝人多數(shù)目不識丁,他們的技藝靠師傅帶徒弟,口頭傳承,幾乎沒有留下文字記錄。中國近代學者有意識地研究民間文化,孕育發(fā)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一批新文化的先知先覺者,把眼光投向社會底層勞苦大眾創(chuàng)造、欣賞和享用的民間文藝,掀起了一場新的學術運動。這個新學術運動的中心在北京,其大本營就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其內(nèi)容以采集、整理、研究民間歌謠肇其端,逐漸擴展到故事、諺語和民間戲曲唱本。其活動開始于1918年,結束于1925年,復活于1936年。近代中國學者對傳統(tǒng)影戲進行科學研究的第一波約始于1925年前后,就筆者掌握的資料看來,大概以佟晶心先生的研究為最早。在佟晶心1925年完稿、1926年8月出版的《新舊戲曲之研究》一書中,第四章第一節(jié)題為《中國影戲》。該節(jié)內(nèi)容包括:(一)中國影劇的由來;(二)影戲的表演法;(三)中國影戲的改造。文字很簡單,觀點也有可商之處,文章框架卻是空前完整,對影戲的贊美之情也異常熱烈。以后,陸續(xù)有顧頡剛、吳曉鈴、齊如山、孫楷第、周貽白、董每戡、李家瑞諸前輩大家關于影戲的論著問世。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直至1985年我開始搞影戲研究時止,中國大陸只出版了兩本論述皮影戲的書,一本是關俊哲著《北京皮影戲》(北京出版社1959年),另一本是虞哲光編著《皮影戲藝術》(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我如饑似渴地研讀這些凡是能找到的前人著述,學習關于影戲的基本知識。然后,我便利用自己搞文史研究、博物考古,熟悉古代文獻的學科優(yōu)勢,在浩如煙海的經(jīng)史子集和歷代地方志文獻寶庫中,披沙揀金,鉤沉索隱,查找點點滴滴原始資料。這個工作非常艱苦,也是對一個研究者耐心和毅力的考驗?!扒匀f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惫Ψ虿回撚行娜?,幾年下來,頗有收獲。直至2014年7月為止,我所搜集的影戲原始文獻資料已達8萬字,搜集的木偶戲原始文獻資料已達7萬字,分別編成《中國影戲史料錄》和《中國傀儡戲資料匯編》兩本資料書,置于案頭備查。這個工作尚未結束,還在不斷深入進行。我估計,初步告一個段落時,兩本資料集總字書可達20萬字左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标懹芜@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傅斯年創(chuàng)辦史語所之主旨一在客觀地處理實在的問題,二在擴張研究的材料,三在擴張研究的工具。他說:“總而言之,我們不是讀書的人,我們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泵袼讓W的基本方法是田野調(diào)查法。影戲自來是農(nóng)民的藝術;要獲取新鮮活潑、生動有趣的材料,還得深入民間,向農(nóng)民皮影班的師傅求教。我先從本市、本省開始作拉網(wǎng)式的搜索,對至今尚較多保存影戲的川北農(nóng)村作地毯式的調(diào)查。然后,便開始全國調(diào)查。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國家文化部藝術局的孫華同志。在她的幫助下, 1987年9月24日至28日我參加了由文化部藝術局和唐山市文化局聯(lián)合主辦的“全國部分省、市皮影戲唐山邀請賽”。在此次會上我見到了文化部副部長吳雪、全國劇協(xié)常務副主席劉厚生等戲劇界的名人、領導,也見到了關俊哲、虞哲光兩位研究皮影戲的專家,更結識了各省皮影劇團的大批藝人,為我之后的全國皮影調(diào)查尋到了有用的線索,找到了方向。
田野調(diào)查需要經(jīng)費。為了爭取經(jīng)費,1986年1月23日,我以“中國影戲研究”為題,申報四川大學文科民俗學重點科研項目。緊接著,在校領導的支持下,“中國影戲研究”又上報北京,申請國家教委首屆青年科研基金資助的民俗學項目。1987年10月16日,我作為全國中選的57個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之一,到北京參加“國家教委社會科學青年科研基金首批項目論證會”。我被分在社會學組答辯,接受以著名社會學家袁方為首的專家組面對面的評審,最后專家通過了我的“中國影戲研究”項目,決定給予第二等8,000元科研基金資助(第一等10,000元)。10月18日,我有幸在國家教委禮堂聆聽了費孝通、吳敬璉、厲以寧三位大學者的報告。特別是費老的報告,對我的影戲研究更有直接的指導意義。他教導我們:走出書齋,接觸實際。
有了項目,有了經(jīng)費,我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nèi)調(diào)查影戲。從1987年開始至1992年五年時間,我主要在河北、陜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傳統(tǒng)皮影戲遺存較為集中的地區(qū)反復調(diào)查,訪問民間老藝人,看影戲演出,搜集了豐富的口碑、文獻和實物資料。2000年以后,調(diào)查范圍又擴展到河南、云南、湖南及江南有關省份。
我到博物館首先的任務是布展。在館長童恩正領導下,我們打破習慣的通史陳列法,由我負責構思、撰寫解說詞,親自挑選文物,擺放展品,搞了全國第一個民俗學展廳。為什么不叫“民俗”展廳,而叫“民俗學”展廳?民俗,古已有之,而民俗學是1846年首先在英國興起的。我們要從民俗學科的角度來布展,展廳陳列的文物要體現(xiàn)民俗學的研究價值,給觀眾灌輸民俗學的新知。我們采取實景式的展出法,在民俗學展廳布置了傳統(tǒng)的四合院,院子中有一個可以供演出的皮影戲臺和以展示清代花轎為主的婚俗場景,院子四周分類展出館藏民俗文物。1986年,四川大學博物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種布展法,在80年代屬于首創(chuàng),大家覺得很新鮮。國家文物局還在四川大學博物館開了全國現(xiàn)場會,我在會上作了題為《我們是怎樣開展民俗文物工作的》的發(fā)言。1987年,我在四川大學首次開設民俗學公共選修課,并嘗試一系列新的教學法,如將民間老藝人請上講臺,廢除試卷,讓同學們假期回鄉(xiāng)采風,搶救民俗學資料等。這使我講的民俗學課大受同學歡迎。1988年7月1日,《四川日報》刊出《江玉祥:讓民俗學煥發(fā)青春》的通訊,報道了我的科研教學動態(tài)。1988年,我在《民間文學論壇》《四川大學學報》和《社會科學研究》上連續(xù)發(fā)表《中國影戲探源》《宋代影戲論述》《試論明代影戲及相關問題》三篇各萬字以上的影戲?qū)W術論文。頓時,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都來約稿,索要我正在撰寫的《中國影戲與民俗》的書稿。1991年3月,我將先期完稿的有關中國影戲史部分,約25萬字,交四川人民出版社編輯邱焰美女士。當時社長關源博立即拍板發(fā)排。這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的《中國影戲》一書。本書榮獲四川省第六次(1992—1993年)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991年9月,《中國影戲與民俗》全書完稿。全書37萬字,封面為川大歷史系著名教授繆鉞先生親筆題簽(后來繆先生的題簽被華僑出版公司弄丟了)。這本書經(jīng)過幾多曲折,擱置了八年之后,于1999年4月由臺北淑馨出版社出版了?!吨袊皯蚺c民俗》一書,在境外反應很好?,F(xiàn)任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中研院文哲所咨詢委員、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曾永義先生撰文評介說:“對于偶戲的研究,似乎沒有說唱和戲曲那樣受到重視,但前輩時賢措意及此的,也不乏其人。其較重要者如孫楷第《傀儡戲考原》、周貽白《中國戲劇與傀儡戲影戲》、董每戡《說傀儡》、顧頡剛《中國影戲略史及其現(xiàn)況》、丁言昭《中國木偶史》、廖奔《傀儡戲略史》、江玉祥《中國影戲》和《中國影戲和民俗》、江武昌《布袋戲簡史》和《臺灣的傀儡戲》、邱一峰《臺灣皮影戲》等,其中尤以江玉祥《中國影戲與民俗》一書最為精審。”2015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影戲與民俗》的修訂本,不但修訂了內(nèi)容,而且更換了圖版,成了該書比較完整的流行本。
1997年10月,應德國慕尼黑博物館之邀,我首次赴德出席慕尼黑博物館館藏四川皮影展覽開幕式暨奈西蒙博士和江玉祥合著《成都燈影戲》一書德文版的首發(fā)式。在訪德期間,我應邀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學民俗音樂系研究生的研討班(seminar)上講中國皮影戲,反應較好,接著又在漢堡德中友協(xié)等地作關于中國影戲的學術報告。從此,我的皮影戲研究便從個人埋頭苦干,走向國際,融入了同國際學者共同交流,相互切磋的更大學術背景之中。
現(xiàn)在,我的中國影戲研究仍然在深入進行。在“中國影戲與文化名人”的總題目下,我又發(fā)表了20來篇介紹中國影戲研究史和國外專家學者研究中國影戲成果的文章。與此同時,我的下一部新書《中國南方影戲與東南亞影戲比較研究》正在撰寫之中。
從影戲研究擴大到木偶戲研究,是順理成章的事。在木偶戲方面,我已發(fā)表了《淺談被單戲》《水傀儡戲重考》《中國木偶戲論稿(之一,之二)》《四川木偶戲》等多篇文章,最終目標是匯集成一部中國木偶戲史。
總的來說,我從中國影戲入手的民俗學研究,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步擴至民俗學的各個領域,幾乎在每個領域,比如年畫、剪紙、龍燈獅燈、風箏、雕塑、民間繪畫、說唱藝術、飲食文化、歲時節(jié)俗、民間信仰等方面,我都發(fā)表了論文。在我已經(jīng)發(fā)表的180篇文章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民俗學的文章,另外三分之一是我的老本行歷史學的文章。
2001年我開始帶研究生,第一個研究生是韓國學生。他想學中國飲食文化,為此我專門編寫了《中國飲食文化》講義。2002年川大文新學院聘我去建立民俗學碩士學科點,于是我又從博物館調(diào)到文新學院。我為民俗學碩士學科點設計了五門課程:《民俗學概論》《中國民間藝術》《民俗學經(jīng)典理論著作導讀》《中國飲食文化》《田野調(diào)查理論與實踐》?!睹袼讓W概論》《中國民間藝術》是我從1987年以來在歷史系歷史專業(yè)、考古專業(yè),商學院和全校公選課講過多輪的保留課程。《中國飲食文化》,已經(jīng)給韓國研究生講了一年,繼續(xù)給新研究生開設這門課程?!睹袼讓W經(jīng)典理論著作導讀》《田野調(diào)查理論與實踐》是新備課程。后來我把《民俗學概論》《田野調(diào)查理論與實踐》讓給學科點上的其他老師去擔任,我自己專講《中國民間藝術》《民俗學經(jīng)典理論著作導讀》《中國飲食文化》三門課程。同時,根據(jù)學校安排,我在全校又開了一門《中國文化概論》的選修課,這四門課程一直講到我退休為止。《民俗學概論》《中國民間藝術》《民俗學經(jīng)典理論著作導讀》《中國飲食文化》《中國文化概論》這五門課程,每門課我都積累了數(shù)十萬字講稿。目前,已經(jīng)整理完畢,準備出版的講義或?qū)V小吨袊耖g藝術》30萬字,《中國飲食文化》20萬字。正在校稿待出版的《中國傳統(tǒng)歲時節(jié)俗》也有12萬字(加上圖,印出來可能有20多萬字),這是我和學生牛會娟、張茜合著的專著。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如果不是改革開放,連民俗學這個學科都不能恢復,又哪來我搞民俗學這回事呢,更不要奢望有點成果了!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