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海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出現(xiàn)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學校里,這些“留守兒童”幾乎和“問題學生”畫上了等號,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問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留守兒童自身都有父母監(jiān)護權缺失、自身安全無保障、個人情感缺乏、自身性格缺損、道德教育出現(xiàn)真空等問題。通過調查這些學生的生活和教育現(xiàn)狀,研究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教育狀況,旨在探求農村留守學生這一中國特有的問題產生的根源,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與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
一、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教育現(xiàn)狀調查
1.留守兒童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一方面,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條件普遍較差。調查統(tǒng)計,大約有34.2%的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得不到父母的關心照顧,生活孤單;有15.3%的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有13.5%的留守兒童日常生活衛(wèi)生差、生活習慣不好,個別還患有較嚴重的疾病。另一方面,有一部分留守兒童遠離父母,平時監(jiān)護不力,而且生活中沒有完整的親情,使他們在心理上一直蒙有一層陰影,老是把自己當作單親或孤兒。三是留守兒童得不到代理監(jiān)護人的精心照顧,使這些孩子總是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四是這些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經常會受到威脅。據資料統(tǒng)計,涼州區(qū)2010年以來發(fā)生的未成年人受傷害事故中,有80%的受傷害者是留守兒童,這些受傷害者大多數都是由于代理監(jiān)護人缺乏保護意識造成的。
2.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種種
一是在留守兒童道德意志薄弱、行為習慣不良、經常違反校紀校規(guī),部分留守兒童對環(huán)境、社會和他人存有敵對情緒。二是大多數留守兒童存在心理異常、情緒波動大、膽小、對人對事多慮、敏感、性格抑郁、脾氣暴躁、行為異常等等,與父母難以溝通。三是留守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偏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成績較差。四是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有迷戀網絡游戲、抽煙、賭博等壞習慣。
二、根本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教育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留守兒童生存和教育問題的嚴重與迫切。留守兒童問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造成的,也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一項共同的任務。想要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數量
政府要加快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力度,發(fā)展本地經濟,努力提高農民的收入,充分利用地域優(yōu)勢,有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崗位,大力引導農民就近就業(yè),做到增加收入與照顧孩子兩不誤。同時政府要減少對農民工設置的各種門檻,做到農民工子女和當地孩子同對待、同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讓農民工將子女帶在身邊就讀。
2.推行寄宿制學校,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
盡可能選擇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農村中小學創(chuàng)建“留守兒童之家”,優(yōu)先考慮留守兒童多的寄宿制學校,利用學?,F(xiàn)有校舍,充分配備經驗豐富的輔導教師進行生活幫扶。能夠在課外活動及周末,組織“留守兒童之家”活動,使留守兒童進行閱覽、下棋、看影片、做游戲,還可以上網和父母視頻交流。同時廣泛動員鎮(zhèn)域范圍內女領導干部、女企業(yè)家、婦聯(lián)干部、女教師等組成“愛心媽媽”“代理媽媽”隊伍,開展“愛心一對一”幫扶活動?!皭坌膵寢尅眰冊诠?jié)假日為孩子們過集體生日、組織聯(lián)歡晚會,消除孩子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孤寂感;在班級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日記”,通過日記隨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交流引導;能夠為家庭困難的孩子贈送衣物、學習用品,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與家長、監(jiān)護人溝通,向他們進行正確的家教理念和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使家長和監(jiān)護人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明確職責,增強監(jiān)護能力。
3.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照料
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摸底調查,建立健全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特困留守兒童情況、家長外出打工情況、監(jiān)護人情況、結對幫扶記錄、心理咨詢案例和各類留守兒童檔案,并實行動態(tài)管理。同時,學校還應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收集留守兒童學習、活動、日常表現(xiàn)、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有關評價,便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留守兒童工作。
4.學校還可以通過開展通親情電話、寫親情家書、匯報學習情況、獻親情愛心為主要內容的親情關愛活動
從生活上、學習上對留守兒童進行幫助,加強學校、留守兒童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學校要開展利用周六、周日對留守兒童學生進行家訪,讓老師們用真情溝通來感染學生,既關心學習生活,又關心思想健康;既表揚優(yōu)點,又指出缺點。此外,學校還應組織開展老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活動,有條件的結對老師還可以將留守兒童帶回家中輔導功課,在節(jié)假日帶孩子到家里吃飯,加強對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關愛,從而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是時代發(fā)展所造成的,我們不應去埋怨任何人和事,但我們可以去努力改變,為那些處于困境的留守兒童提供一定的幫助。讓我們以“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為理念,共同幫助這些處于困境中的祖國的“花朵”!
參考文獻:
[1]王青.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2]黃教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注:本文是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教育現(xiàn)狀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