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寶龍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成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一起感悟生命的真諦。(板書課題,用整齊而有力的聲音齊讀課題)
回憶一下,圍繞“生命”,課文中列舉了哪幾個事例?(板書: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
三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引發(fā)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讓我們繼續(xù)走進這三個小故事,去感悟生命。
(讀:默讀2-4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思:想一想從這幾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悟:生命是什么?在相關語句邊寫上簡短的批注)
一、 飛蛾求生
師:飛蛾求生,引發(fā)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同學們,飛蛾的哪些動作讓作者震驚,哪些句子給你感受最深?咱們來交流一下,誰先說?(學生可能抓取的關鍵詞:掙扎、極力、躍動、強烈、鮮明、震驚)
師:你們知道飛蛾能活多久嗎?平均9天,為了這短短幾天,它在杏林子手中掙扎著,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為什么?
生:它不想死。
師:假如你就是杏林子手中的這只飛蛾,此時,你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是啊,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杏林子感到震驚,此刻,杏林子感到握在手中的不僅僅是一只飛蛾,還是一個有著強烈求生欲望的——《生命 生命》。(回讀課題)
師:此刻,杏林子仿佛明白了,生命是什么呢?老師來猜想一下,她可能會說:生命就是飛蛾奮力掙扎的身軀。接下來你們來說,可以用書上的詞語。
生:生命就是飛蛾極力鼓動的翅膀,生命就是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師:帶著這種感悟讀此段。(師指導感嘆號的感情表達,再讀。師生共同小結學法。板書:讀——思——悟)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把“生命”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同時,及時小結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方便學生遷移運用于第二和第三個事例的感悟中。
二、 瓜苗生長
師: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二個事例。誰先來匯報?
生:(說出關鍵詞)竟然、竟使。(讀出“竟然” “竟使”的不可思議來)
生:(繼續(xù)說出其他關鍵詞)沖破、沒有、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僅僅。
師:(指導讀句子)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此時,墻角磚縫里的不僅僅是一截小瓜苗,更是一個不屈向上、茁壯生長的——《生命 生命》。(再次回讀課題)
師:此時,我仿佛看見杏林子蹲在墻角,望著那一截小瓜苗,感嘆道:生命是什么呢?
生:生命是磚縫中冒出的小瓜苗,生命是沖破堅硬外殼的勇氣,生命是不屈向上、茁壯生長的決心!
三、 靜聽心跳
師:(師范讀此段。生反饋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指導重點句子朗讀)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指名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讀重點句)
生1:(自己摸著左邊胸口位置,認真地告訴自己)——
生2:(面對同桌,鄭重地告訴他)——
生3:(起立,面對老師和同學們,自豪地告訴大家)——
師: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沉穩(wěn)而有力的心跳,生命是單單屬于我的,生命是由自己決定的!)
師:既然生命是由自己決定的,那杏林子說有哪兩種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生:使用、糟蹋。
師:“糟?!钡囊馑季褪遣徽湎速M生命。那“使用”是什么意思呢?聯(lián)系下文,你們感悟一定更深。(齊讀最后一段)
四、 介紹杏林子
師:我覺得杏林子是最有權利放棄自己生命的人!(生疑惑)讓我們一起走近杏林子。(師配樂《勇敢的心》,動情地介紹杏林子事跡)
師: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珍愛生命,創(chuàng)造價值。
師: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人像杏林子一樣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了無限的價值?
(生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教師入情入境地介紹杏林子的生平事跡,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于生命意義的
思考。
五、 小練筆
師:你對生命一定有了自己的感悟。拿筆寫一寫。(課件出示9幅圖畫,給學生拓展思路)
(指名學生朗讀自己的練筆,教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寫一寫對于生命的感悟,既加深了對文章揭示的生命哲理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六、 拓展閱讀
課件出示:杏林子的著作——《向生命求索》 《杏林小記》 《和歲月較量》;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含義深刻,短小精悍,但文章的內涵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大部分時間教師在引領學生逐步感悟生命的真諦。
備課時,筆者重點思考三個問題:1. 如何潤物細無聲地滲透課文的主題,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懂得熱愛生命,在遭遇挫折時與命運抗爭。2. 如何有層次地設計教學,體現教學“不著痕跡、跌宕起伏”的和諧之美。3. 教學問題的設計要精妙,點撥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何鉆研教材,如何挖掘教材,如何設計大環(huán)節(jié),如何處理小細節(jié),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筆者也被文章內容深深感染,教學藝術也進一步提升。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宜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