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要:財務報表分析作為一門應用越來越廣,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課程,它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怎樣使得其教學模式可以與社會、企業(yè)需求相適應,是本文探討的主線。本文基于學生特點與課程特性,“讓思引學”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關鍵詞:讓思引學;財務報表分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2-0477-01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最大的特點在于其應用性、實踐性、技術性,這也是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過程中最難傳達到學生的難點。如何將財務報表分析的這三個特性在課程上體現(xiàn),并能讓學生可以獨立地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該門課程改革上的一大突破。目前,應用型本科對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設計上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可以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學生可以真正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面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需求,任課教師需要思考,需要挖掘該門課程的潛力,需要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學課時安排上、教學形式選擇上、課程分數(shù)分布上有所改革。
一、《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現(xiàn)狀
近些年來,各大院校,對于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越來越重視,基本上商學院的學生普遍會開設這門課程;也會引入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新模式,但是,學習的效果卻并不是十分理想,學生反映無法應用理論知識、技術方法去進行企業(yè)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程設置兩極分化,培養(yǎng)目標模糊
目前這門課程的設置存在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大多高等院校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理論與習題的結合,另一些高等院校則一味追求與實踐的結合,采用考查的方式,讓學生自行針對上市公司的案例進行分析。但是,帶來的結果卻是,要不學生會一些分析技術卻不會真實案例的分析;要不學生會一些案例分析卻沒有完整的理論基礎,使后續(xù)進一步的學習遇到“瓶頸”。
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可能更傾向于應用型,培養(yǎng)實踐性人才,但是課程設置上,不管是學分或是課程性質或是教材的選擇,與培養(yǎng)目標都或多或少產(chǎn)生了偏離,使得學生在理論型與應用型上模糊不清,不能很好地進行融合。
2.重視程度不夠
基本上,各大高等院校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安排會在本科的高年級階段,而現(xiàn)在財務專業(yè)的學生存在重計算而輕分析的現(xiàn)象,對本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而有些院校對本門課程的性質定為選修課,更加使得學生的重視程度減弱。
3.學時設置不合理
對于本門課程,很多院校的學時基本上在40課時以內,這樣的學時數(shù),對于一門難度還較大的專業(yè)課而言,還是過少。導致的結果就是,要不授課教師只能減少教授的內容,而不能系統(tǒng)地把主要內容全部講完;另一種結果則是為了能夠授完課程,一味地追進度,而沒有適當?shù)木毩暎沟脤W生接受程度不夠。
4.沒有專門的財務分析軟件可用
財務分析實際上用到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雖然現(xiàn)在教學方法改良許多,也普遍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數(shù)據(jù)分析如此龐大的財務分析課程,卻沒有專門的財務分析軟件可用,更甚者在整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是教科書中,連最基礎的EXCEL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都無法提及,使得學生只能手工作業(yè)運算,影響了財務分析教學的效率,也與企業(yè)的需求產(chǎn)生了偏離。
5.課程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往往,各大學校會采用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的方式來對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進行考核。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卻無法體現(xiàn)財務分析課程應用性與實踐性的特點;也無從掌握學生真正應用水平。
二、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分為兩條主線:一條線是理論教學與習題相結合,保證學生能將基本的知識學習到位;另一條線可3人一組分組進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每組選擇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案例公司,隨著教學進度,進行財務分析,并且組員之間做好分工,并在每個階段教授完畢,每組將自己的本階段的分析成果在課上予以講解展示。這兩條線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財務分析的思路,只有對每塊內容分析的思路是清晰的,才能將本課程內容消化,為我所用,在以后實踐中、工作中可以應用。
1.課程設計以理論知識與習題練習為基礎
第一部分財務分析理論、財務分析信息基礎以教師授課為主。第二部分資產(chǎn)負債表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xiàn)金流量表分析,可以某一個公司的資料為背景,與學生一同對該公司進行各章報表的分析。第三部分財務比率分析,這個部分的習題除了承接財務報表分析部分的案例公司的習題外,還要針對指標的熟練程度設置習題,特別要對學生提出,現(xiàn)金流量對各項能力的補充已經(jīng)越來越引起重視。第四部分杜邦財務綜合分析,可結合本校課程特性進行安排。
2.實踐應用以分組進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一個教學班可按4人進行自由分組,選出一位組長針對組員長處進行分工,教師需向學生說明這是團隊的工作,針對每個階段的內容進行互相討論、最終形成階段性成果進行匯報。階段性匯報可分為三次,資產(chǎn)負債表分析階段性成果匯報、利潤表與現(xiàn)金流量表分析階段性成果匯報、財務比率與杜邦分析階段性成果匯報。
3.強化軟件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
如果學校條件許可,還可以創(chuàng)建財務分析實驗室,引進先進的財務分析軟件,或是強化EXCEL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使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某一個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
這門課程應“讓思引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學模式可以多樣性,以實用性、應用性為主,成績考核應不拘一格,最終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