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張藝謀家喻戶曉的電影《紅高粱》為研究對象,從電影帶給本人的觀影體驗為主,具體分析張藝謀每部電影的不同色彩運用及主題思想,深度剖析其在不同電影中傳達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并感受和傳承其電影中承載的人文關(guān)懷,人生理念及世界文化之異同。
關(guān)鍵詞:電影主題 電影承載 中國文化
《紅高粱》是張藝謀著名導演在1988年出演的著名電影,這部電影是根據(jù)莫言的小說〈〈紅高粱〉〉改編而來,它曾一度榮獲屆悉尼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評論獎,首屆摩洛哥馬拉卡什電影節(jié)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等眾多獎項。而此部影片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視野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震撼。雖是88年的經(jīng)典,她傳達的民族情懷中國理念深入人心。影片使我能很強烈的身臨其境,為奶奶的行為豎起大拇指,為那個年代的熱血感到高興與自豪。奶奶的頑強爺爺?shù)木髲姡麄兊暮肋~都讓我為之震撼同時又不得不佩服。影片的主題很鮮明的講述了在那個落后的年代奶奶和爺爺?shù)墓适?,爺爺奶奶在那個封建的年代卻能活得那么有活力自始至終所表達的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對生命的信仰與推崇,中國人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解讀。承載了自古到今中國人的不屈不撓和頑強生命力。一個年代的故事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傳承中不可或缺的紐帶和支柱。是像奶奶的那一類人給了那個年代希望,她的熱血與朝氣,她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無一不傳達著中國人的情懷,讓我覺得那個年代雖然落后但卻有吸引人的魅力。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主要以紅色的色調(diào)來抓住人們的眼球,開頭以奶奶一身紅裝紅蓋頭紅花轎開始敘述故事,以一片紅色的天空紅色的血液結(jié)束故事。并用我的爸爸自從那次以后就看什么都是紅色的來加強修飾所以紅色是影片的一大特色,相比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這部影片中顯得更具正面性,這里的紅和青春有關(guān)和熱血有關(guān)和一切向上的東西有關(guān),它紅的有朝氣紅得有魅力更紅得有膽識,像是一場對決又像是一場較量。對于影片中爺爺和奶奶的愛情也是一大亮點。眾所周知,中國人對于愛情都是比較靦腆的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相比于國外更顯得忸怩和木訥,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愛情都是羞澀嬌滴的。有人說外國人對于性的理解就是:只要給我一張床我給她整個世界。而中國人對于性卻比較內(nèi)斂: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但是奶奶和爺爺確實是在李大頭沒死前在紅高粱地里發(fā)生的關(guān)系,這是中國人對于性認識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他們的愛情如驚濤駭浪甚至有點不可思議在那個年代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故事情節(jié)也很新穎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以一個與故事看似毫無關(guān)系卻是以故事主人公的子孫的身份回憶故事,開始敘述者就交代了驕頭便是他的爺爺來吸引人們的興趣,讓人浮想聯(lián)翩。爺爺在李大頭還沒死的時候就和奶奶在紅高粱地發(fā)生了關(guān)系,這也是沖破了封建的束縛,掙脫了人的麻木得到了真正的解脫。爺爺?shù)娜宋镄蜗笤诒静坑捌惺呛苌羁痰?,他正義堅強,果斷卻不麻木,決絕卻有胸懷。奶奶就更不用說了作為那個年代的女人她不僅不屈服于命運而且勇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做世人不敢做想世人不敢想的事,所以我說爺爺奶奶是中國人的代表是中國文化的血液流淌著屬于中國的情懷于依托。在敘述者的爸爸九歲那年鬼子來到了村子羅漢爺爺被撥皮致死,奶奶為了給羅漢爺爺報仇逼我爸爸喝下羅漢爺爺釀的紅高粱酒更加可以看出奶奶是一個性格剛強血氣方剛具有現(xiàn)代婦女品質(zhì)的女人也是中國氣節(jié)的象征。槍聲響起,除了我的爸爸和爺爺幸存其他人難逃一難。奶奶為爺爺他們備的一大桌飯菜卻等不到回來的人,隨后爺爺為奶奶唱歌視野一片紅色奶奶伴隨著爸爸的聲音離開了??赐辍都t高粱》,愛情啟蒙,民族精神,紅色的華彩等無一不是為了表達勃勃的生命力與中國人的膽識和魄力,作為一個中國人真的感覺到民族的情懷和中國的豪情壯志一直都在讓每個中國人都為此熱血沸騰。
從中國文化到現(xiàn)代傳承
——全文篇章總結(jié)
從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來分析,他還是很擅長反應(yīng)中國農(nóng)村的電影,從《紅燈籠》里面的紅的色彩運用到光的傳達,都是經(jīng)典,與此同時這也是中國文化的體現(xiàn),縱使落后,卻真真切切反應(yīng)了中國文化區(qū)別于世界文化的某個部分。當然電影就是一個文化的反應(yīng)與承載,它記錄著早期一個地方一個區(qū)域的生活現(xiàn)狀,也反應(yīng)了不同于現(xiàn)在的地方文化乃至中國文化,在文化傳播與發(fā)展,繼承與弘揚這個理念里也有突出的作用。不能說影片是絕對真實的,也可能很片面,可是或多或少是文化的承載。紅高粱里面顛橋片段是中國電影里最經(jīng)典的鏡頭片段之一,浪漫與張狂,中國文化在此巧妙的傳達出來,成為獨有的一個特色。在張藝謀早期鄉(xiāng)村題材的電影里,從古樸農(nóng)村生活到為正義誓死不屈,影片的劇情也戲劇性,表現(xiàn)出了生命的不朽和人性的光輝從而贊揚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這也是導演其本身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某種體現(xiàn),愛就好好愛,恨就堅決恨,愛恨分明從不妥協(xié)。由于三觀的把握,使影片中情感的傳達也分外到位,搭配上鏡頭語言的明快與緊張,使一張一弛格外入眼,給觀者視覺效果生動明了。我們都知道張藝謀自身是攝影出身,所以對于他電影的色彩安排別具一格具有沖擊力就有很好的解釋了,由于自身擅長,所以用色彩造勢也就是他的獨家風格了。例如紅,就被他用的惟妙惟肖,紅高粱里面的紅色運用都是占據(jù)影片主體作用的,也讓影片與眾
不同。
作者簡介:蒯思娟;(1997.02-);民族:漢;籍貫:湖南常德;大學本科在讀;作者單位:湖北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