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琴
【摘 要】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立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觀念,有效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找到物理規(guī)律,從而體現(xiàn)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關鍵詞】物理教學 教案設計 策略研究 高效課堂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新課前要充分準備好教案,特別是對教案的設計,要精心研究,才能達到課程標準中所確立的目標。筆者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對課堂教學設計有一定的感悟,并在一定范圍內,得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物理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正如一位優(yōu)秀的建筑師,只有先設計好圖紙,才能建好一座現(xiàn)代化的大廈。課堂教學的設計,就是要將課堂教學的思想,在課堂教學的行為上得到體現(xiàn)。教學設計是一座將教學理念與教學實際聯(lián)系的橋梁。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否能將學生與教師的雙邊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學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二、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
教學設計上,要體現(xiàn)物理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并且與實際生活中的需要相聯(lián)系的。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
第一,教學設計要面向學生全體。在設計時,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實際,不能單靠某一方面去制定。通過課堂教學的實施,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樹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第二,教學設計要著眼與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區(qū)制定。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會學會學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的能力。
第三,教學設計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新課改要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其中“過程與方法”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展示自己,親自探索物理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單純“被動式”接受知識。
第四,教學設計應體現(xiàn)物理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的報告方面,進行教育,讓他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第五,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教育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更大限度體現(xiàn)物理課堂教學的教育功能。
第六,教學設計要與其它學科相結合起來,同時要與社會、家庭,以及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等方面,有機結合起來。7.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利用,如計算機、幻燈機、投影儀、等。
三、課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
以準備組織學生學習 “電荷”知識為例,來具體闡述設計教學的步驟。
第一,分析物理教學情況。所教學的知識,與前后知識的銜接,其地位與作用怎樣?教師要弄清該部分的知識,比較抽象,沒有舊教材那樣對電荷的知識邏輯性強,而是要求學生在親自動手演示的基礎上,去獲得知識,從而鍛煉能力,“摩擦起電的原因”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猜測、交流,著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第二,確定教學的目標。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去制定?!爸R與能力”目標:認識摩擦起電的現(xiàn)象;分清正、負兩種電荷及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認識表示電荷的電荷量及其單位;金屬帶電的原理(自由移動的電子)?!斑^程與方法”:采用觀察法、實驗法,并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扒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生產(chǎn)中,與電現(xiàn)象,比如:雷雨閃電、摩擦起電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最求知識的欲望,養(yǎng)成善于觀察、分析、理解,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第三,確立課堂教學的重難點。該點的確定,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定。“電荷”教學的重點:正、負兩種電荷的認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難點:金屬導電的原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4.教學用具的準備。組織“電荷”教學,需要哪些教學用具,教師要根據(jù)學?;驅W生現(xiàn)有的情況,去思考。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引入新課。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至關重要,它能激發(fā)學生對該堂知識學習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如:新課前,教師用薄紙剪成的“五角星”,經(jīng)過摩擦后,能夠在一根頭發(fā)絲上隨風飄揚,這個情景讓學生去解釋其中的原因。
第二,進行新知識教學。這個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可以采用對比試驗、觀測、分析、討論、總結等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新知識。如“摩擦起電”,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用梳子梳頭后靠近紙屑、玻璃棒靠近紙屑,引導學生觀測、分析,用對比的試驗,提出問題:兩組試驗有何不同?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觀測能力。對“電荷”德爾相互作用,也得采用試驗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對電荷是從哪里來的?這樣的問題,生活中有現(xiàn)象,但學生無法通過直觀現(xiàn)象看到,進行合理解釋,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看,提出問題:物質有什么組成?原子的結構怎樣?電荷從哪里來的?這些問題通過課件圖聲并茂,可以加深學生的感悟。對電荷的移動,這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采用演示試驗,提出問題:觀測到了什么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自己想到了什么?等等。
第三,新知識學習完后,教師適當出幾道練習題,讓學生當堂練習,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便于教師采取補救措施。最后,教師與學生一道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進行總結,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況能力。
五、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的評價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診斷性評價,如課堂教學中的當堂練習;形成性的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整個過程的逐一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某知識點或章節(jié)知識學完后的一次評價。可以采取評語式、考試、考查、測驗,為了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自尊心,也可以采取編號法,進行評價。
總之,物理教學設計是物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必經(jīng)階段,重要的階段,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出發(fā),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談初中物理教學的陷阱設計,《中學物理》 2011年14期,游遠方
[2]試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板書設計,《邢臺師專學報》1992年 第2期,黃耀北
[3]談初中物理實驗復習的教學設計,《科技信息》2007年 第22期,高新巖 鄧官朝
[4]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初探,《數(shù)理化學習》 2011年03期,施小葉
[5]淺談農(nóng)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探究實驗設計,《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第10期,洪學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