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萬里長城舉世聞名。然而,與之同時崛起,縱貫祖國南北的另一條“巨龍”——秦直道,卻鮮為人知。
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除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筑了通向原六國首都的馳道外,還旨令大將蒙恬由距咸陽不遠的陜西淳化的云陽郡,通向包頭西的九原郡,修建起一條長1800里(約今1400華里)的“直道”。這條直道由陜西北部的定邊縣進入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經(jīng)今烏審旗北、東勝市西南,在今達拉特旗昭君墳附近跨過黃河,到達包頭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這條直道穿越整個鄂爾多斯地區(qū),從而把京衛(wèi)和邊防連接起來。一旦邊事告急,軍隊就可以從京都咸陽直達塞外國境。這是當時聯(lián)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它對于促進邊防和內(nèi)地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項工程修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九月前完工。從選線、施工到直道通車,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公元前110年,司馬遷在山東泰山參加了漢武帝的封禪大典后,沿著蒙恬興建的直道回到長安。司馬遷沿直道穿行鄂爾多斯千里之地,目睹秦筑的長城、直道、亭障,曾為工程的如此浩大而深表贊嘆。
(摘自《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