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當前高職院校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數學史對于高職數學教學的作用及實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對數學史融入高職院校數學教育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數學史;數學概念;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它在高職院校中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度。通過學習高等數學,學生不僅可以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由于現(xiàn)行數學教材于過于強調知識的邏輯性, 將數學形成的歷史實際一掃而空, 只剩下嚴謹的數學概念與公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習慣了直接給出定義、定理和公式,然后就是這些定理、公式的應用—例題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湮沒在枯燥的公式與字母中,還使得學生看不到知識、概念產生的來龍去脈,忽視了探索知識的艱辛。
數學史作為記錄數學發(fā)展軌跡的載體,不僅記錄了數學發(fā)展的歷程,同時將看似零散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重現(xiàn)了數學從實踐中抽象的思維過程,對于高等數學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數學史融入高職高數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實踐中的注意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對高職高數的數學史融合工作進行初步探討。
一、數學史對于高職數學教學的作用
(一)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介紹數學概念、公式的產生與演變,可以將原本枯燥的知識點以案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直觀的理解教學內容,不再陷入到乏味的證明與計算中。
(二)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應用知識點
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形象的介紹知識點,還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應用知識點。通過介紹數學概念、公式的產生背景,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明白各公式產生的歷史原因,比如,在介紹完定積分概念后,提出定積分的計算問題,當同學們了解了復雜的和式極限計算后,再適時的介紹“微積分基本定理—牛頓萊布尼茨公式”,這時就能將不定積分與定積分聯(lián)系起來,同時對二者進行區(qū)分,解決積分初學者無法區(qū)分不定積分與定積分的實際問題。
(三)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各個知識點,還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形成知識體系。傳統(tǒng)的知識點—公式教學模式雖然能讓學生從形式上掌握知識點,但是無法將各知識點形成一個知識體系,而通過介紹數學史,分析過往數學家在建立數學概念時的已有知識背景,可以將各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使看似零散的數學知識點能夠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
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已有的數學知識,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在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分析過往數學家提出概念、公式的知識背景,可以使學生在厘清數學發(fā)展的來龍去脈的同時,了解數學家的思維模式,對知識的未來發(fā)展趨勢有一個清晰認識。
二、在高職高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時的注意點
(一)注意合理的對數學史內容進行取舍
我們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教學內容多而教學課時少的教學矛盾,因此在對數學史的選擇上應該有所取舍,不可偏離教學重點大篇幅地講述人物背景。以牛頓的生平事跡為例,若是詳細介紹其所取得的成就,即使占用半節(jié)課的時間都不足以說明其光輝與顯赫.但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更關心的是他所提出的有關微積分的知識,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講教學重點放在微積分的提出上,而不是過多的介紹牛頓的其他成就,對于這些成就做到點到即止就好。
(二)注意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入形式
在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工作中,我們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由于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尚未從過往的感性認識完全過渡到理性認識中,因此,我們在滲透數學史的時候應該將抽象的知識進行二次加工,以案例的形式將其呈現(xiàn)出來。以定積分的產生為例,如果只是介紹誰提出了這一概念,并不能讓學生對于其的產生及發(fā)展有清晰的認識,但通過提出解決求變力做功等實際問題,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快進入問題情境,在學習中了解其發(fā)展歷程,幫助學生掌握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及方法。
(三)注意講練結合,合理設計習題
數學教育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因此在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工作時,我們不應忽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我們在給學生提供練習題時,應注意與課堂教學內容的融合,在介紹數學史背景知識案例的基礎上,通過對課堂案例的變通,設計課時習題,這樣即可鞏固已有知識,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徙能力。
(四)注意提高教師的數學史綜合素質
將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具備數學史文化素養(yǎng).所以在上課前教師需要閱讀大量的有關文獻資料,充分掌握數學史的內容,做到數學史與實際教學之間的有效融合,切實提高高等數學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三、結語
將數學史融入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但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數學史料,對材料進行二次加工,采用案例式教學,注意講練結合。將數學史融入課堂教學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老師的不懈努力,但相信在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推動下,這一艱巨任務必能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劉開軍.高等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探索與實踐[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5):174175.
[2]苑倩倩,秦闖亮,張聰,等.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的探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879.
[3]張楠,羅增儒.對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6(3):7275.
作者簡介:莫昌?。?986),男,漢族,廣東南雄人,碩士,研究方向:從事生物數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