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
【摘要】解決問題一直都是教師和學生的一塊心病。學生恐找不到出發(fā)點,老師恐教不得法。從問題出發(fā)分析和解決問題,應緊緊抓住從問題向條件推理的思路特點和思考方法,仔細體會“找到所求問題”是推理的起點,“列出與問題有關的數(shù)量關系式”是推理的基本線索,“尋找合適的條件和確定先算的中間問題”是推理的主要節(jié)點。
【關鍵詞】策略 逐層提問 聚焦問題 解決問題
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了“從條件向問題”的推理,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了解決問題策略是“從問題向條件”的推理。問題到條件的推理從所求問題入手,研究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這些條件是否已經具備,如果某個需要的條件暫時還不具備,就要想方設法先求出它。像這樣溝通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lián)系,逐漸向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靠攏,也是積聚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源。從問題向條件的推理往往具有針對性,如求男女生一共多少人,一般用男生人數(shù)加女生人數(shù),但需要知道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求上衣比褲子貴多少元,一般用上衣價錢減褲子價錢,但需要知道上衣的價錢和褲子的價錢。所以說,從問題向條件的推理,能夠較快地梳理出解決問題的線索與步驟,是解決問題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
一、逐層提問,分解教學難點
【片段一】例題:圖畫分別給出兩套不同款式的運動服,價錢分別為130元和148元,兩頂不同款式的帽子,價錢分別為16元和24元,兩雙不同款式的運動鞋,價錢分別為85元和108元。
出示:如果有300元買一套運動服,剩下多少元?
生1:300-130=170(元)
生2:300-148=152(元)
師:為什么剩下的錢不同呢?
生:因為購買了不同的運動服。
師:為什么都用減法解決問題呢?
生:因為要求剩下多少元。
師:要求剩下的錢,應該怎樣理解呢?
生:剩下的錢=帶來的錢-用去的錢。
變換條件:如果買 ,剩下多少元?學生提出條件后再口答算式。
師:無論提什么條件,我們都用到了減法,為什么?
生:因為問題沒有變,只要求剩下的錢,就要用帶來的錢減用去的錢。
變換條件:如果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剩下多少元?
師:跟剛才提的條件有什么不同?問題有沒有改變?
生:剛才的條件都是買一件物品,現(xiàn)在買兩件物品。
生:問題還是求剩下的錢。
師:解決這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會不會改變?
生:不變。
師:數(shù)量關系中帶來的錢是多少?用去的錢知道嗎?要先算什么?
生:帶來的錢是300元,用去的錢不知道,要先算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的錢。
師:你們覺得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可以怎么買?
(生討論,一共有四種買法)
師:根據(jù)你最喜歡的那種買法,算一算剩下多少錢。
學生已經知道,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付出的錢多于物品的價錢,應該找回一些錢(即剩下一些錢),其數(shù)量關系是“剩下的錢=帶來的錢-用去的錢”。例題要求“最多剩下多少錢”,這里為什么用“最多”這個詞?怎樣使剩下的錢最多?如果教師先提問“最多剩下多少錢?”必然使學生陷入手忙腳亂中。因此,筆者認為,將這個問題分層出示,分解難點。幫助學生體會三層教學意圖:第一層,無論提什么條件,只要求剩下多少元,都將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剩下的錢=帶來的錢-用去的錢”來解答。第二層,根據(jù)計算,發(fā)現(xiàn)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剩下的錢都是不同的。學生體驗購買不同的物品,剩下的錢就會不同。第三層,學生體驗到剩下的錢不同,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什么情況下剩下的錢最多,什么情況下的剩下的錢最少,學生才能真正領悟“最多剩下多少錢”這一教學難點。
二、聚焦問題,提高解題效率
【片段二】出示: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師:剛剛同學們一起計算了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剩下多少元。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解法)
師:無論哪一種買法,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的錢,再算剩下的錢。
師:為什么總是先算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的錢?
生:因為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的錢不知道,所以要先算。
師:四種算法,剩下的錢相同嗎?為什么?
生:不同,因為購買了不同款的運動服和運動鞋,所以剩下的錢不同。
師:什么情況下剩下的錢最多呢?
生:購買最便宜的運動服和最便宜的運動鞋時剩下的錢最多。
盡管學生對“最多剩下多少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并不足以令每位同學都能理解到:買不同價錢的物品,需要的錢不同。解決問題的核心應該是幫助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非只是知道結果,因此,教師花一些時間讓學生去算一算,通過計算幫助學生體驗如果買價錢便宜的物品。
在學生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義,確認購買比較便宜的運動服和運動鞋以后,例題就變成“小明和爸爸帶300元錢,買一套價錢130元的運動服和一雙價錢85元的運動鞋,還剩下多少元?”這是一道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解答,這道兩步計算問題,排除了原來情境里的無關信息,只保留了需要的三個已知條件。可見,從問題出發(fā)的推理,具有明顯的針對性,解題效率就在這里得到體現(xiàn)。
三、變化題目,再次經歷過程
【片段三】試一試:如果買3頂帽子,付出100元,能找回多少元?
師:要求找回的錢,應該怎樣理解?
生:找回的錢=付出的錢-用去的錢。
師: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3頂帽子的錢。
師:3頂帽子可以怎樣購買?
生1:買3頂16元的帽子或3頂24元的帽子。
生2:也可以買2頂12元的帽子和1頂24元的帽子。
生3:還可以買1頂12元的帽子和2頂24元的帽子。
師:購買不同的帽子,找回的錢會相同嗎?
生:不同。
師:如果買3頂帽子,付出100元,求最少找回多少元,現(xiàn)在你打算怎樣購買?
生:買3頂24元的帽子。
師:為什么?
生:要使找回的錢最少,購買的帽子就應該是最貴的。
這個問題是例題的變式,由“最多剩下多少元?”變成“最少找回多少元?”剩下的錢最多,用去的錢應該最少,購買的物品應該最便宜;找回的錢最少,用去的錢應該最多,購買的物品應該最貴。因此,要求“如何計算找回的錢最少”,在價錢分別是16元和24元的兩種帽子中,應該選擇價錢24元的帽子。讓學生經歷“理解問題”“從問題想起”“依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設計解題步驟”等推理過程。
解決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和學生的一塊心病。學生怕找不到出發(fā)點,教師怕教不得法。從問題出發(fā)分析和解決問題,應緊緊抓住從問題向條件推理的思路特點和思考方法,仔細體會“找到所求問題”是推理的起點,“列出與問題有關的數(shù)量關系式”是推理的基本線索,“尋找合適的條件和確定先算的中間問題”是推理的主要節(jié)點。教師只有帶領學生體會其中的要點,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從問題想起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