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沖
【摘要】焦裕祿面對蘭考的嚴峻形勢,沒有被“怕”字所嚇倒、“慢”字所耽擱、“假”字所誤導、“庸”字所麻痹、“散”字所拖垮,而是以優(yōu)良工作作風帶領廣大干部群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竭力奮斗,最終戰(zhàn)勝了千難萬難,打贏了扶貧開發(fā)戰(zhàn)。今天,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期,廣大扶貧干部亟須向扶貧書記焦裕祿學習,杜絕“怕、慢、假、庸、散”現象,以優(yōu)良作風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硬戰(zhàn)。
【關鍵詞】焦裕祿;扶貧脫貧;作風建設
近日觀看電影《焦裕祿》,對縣委書記焦裕祿在蘭考當時極端惡劣條件下所進行的扶貧開發(fā)、脫貧攻堅舉措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領會,其真心實意把自己當人民公仆、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以及為了扶貧開發(fā)不畏困難、不計艱辛、不慮得失的優(yōu)良作風,值得每位身處扶貧一線的干部學習。當前,干部駐村扶貧的工作環(huán)境、辦公條件、資源基礎等比以前好了很多,然而在作風上與扶貧書記焦裕祿相比,卻不同程度存在著差距,亟須大力整改。
一、面對工作難題,勇于擔當,堅決克服,不被“怕”字所嚇倒
剛上任蘭考的焦書記,迎面而來的無疑是爛攤子:小孩沿街乞討以維持生計,村民偷盜糧食以糊口養(yǎng)家,干部爭相逃離以改善處境,縣委軟弱渙散而無所作為,風沙無情肆虐而民不聊生……環(huán)境是如此的惡劣,條件是如此的艱難、人心是如此的離散、希望是如此的渺茫!面對這些,焦裕祿想過難、流過淚,但卻從未有過怕。作為扶貧開發(fā)書記的焦裕祿,立馬籌集救災物資解萬民于倒懸,四處走訪調研了解縣情民情,廣泛征求建議尋求治理良策,事事身先士卒感染聚攏人心……在縣委書記焦裕祿看來,蘭考有這難題那難題,然而,只要心中沒有“怕”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就沒有真正的困難。
二、面對群眾困難,充分了解,及時化解,不為“慢”字所耽擱
當看到成群結隊群眾為了活命涌入火車站外出乞討而大量救災物資卻積壓8天仍未發(fā)放時,焦裕祿當場決定將物資分發(fā)下去并隨即決定取消干部特殊待遇;當了解到當地群眾為風沙肆虐苦不堪言而種泡桐能有效化解時,焦裕祿立即著手解決,發(fā)動廣大干部群眾一齊種植泡桐;當看到一群大隊干部窩在一屋為洪澇天災埋怨不已時,焦裕祿當即決定帶領干部挖渠放水奮戰(zhàn)徹夜……面對群眾遇到的種種困難,焦裕祿從不回避從不拖延,總是第一時間了解情況,迅速拿出解決辦法,立即著手解決,不為“慢”字所耽擱。
三、面對基層實際,深入調研,實事求是,不給“假”字所誤導
面對成群結隊的逃亡者、生計艱難的蘭考人,面對不宜耕種的鹽堿地、無從遮擋的大風沙……作為縣委書記的焦裕祿,沒有選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是親臨鄉(xiāng)村一線實地調研。在風雪怒號、暴雨傾盆的惡劣天氣里,工作人員一再勸說:“焦書記,您請回吧!這么惡劣的天氣,您在縣里聽聽我們的匯報,指揮指揮就行了?!苯乖5摰幕卮鹱屓穗y以忘記:“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我要自己看看!”正是有了這種務實求真的精神,焦裕祿才能在蘭考任上的短短470天里,對全縣當時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生產大隊進行了深入走訪和蹲點調研。唯有不走形式不弄虛假、深入調研求真務實,才能真正了解實際,不被“假”字所誤導。
四、面對民生疾苦,反省自責,積極作為,不使“庸”字所麻痹
面對村民為了家人活命偷盜糧食,焦裕祿并沒像大隊干部一樣對其就地正法,反倒慚愧難當,立即道歉放人并著手解決缺糧少食問題;面對洪水肆虐即將使到手莊稼毀于一旦,焦裕祿并沒像大隊干部一樣哭喪著臉抱怨老天無情,反倒喊出豪言:“拿起共產黨人的氣魄來,跟老天爺拼一拼?!泵鎸μm考“三大害”,焦裕祿并沒像其他干部一樣一心想著逃離“討飯衙門”,而是四處調研請教各方,最后拿出“種泡桐、翻淤泥、挖溝渠”的切實舉措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苦干實干最終闖出新天地?!坝埂弊致楸粤嗽m考縣的廣大干部和群眾,而在焦裕祿的人生歷程里,永遠是主動作為的堅強信念,看不到半點“庸”的影子。
五、面對崗位職責,盡心盡力,團結協作,不讓“散”字所拖垮
焦裕祿第一天來到蘭考縣委報到,迎面遇到的是縣委眾多干部爭相逃離蘭考這個“鬼地方”;第一次參加縣委會次討論,兩耳聽到的是干部對蘭考的諸多抱怨與痛恨;頂著狂風暴雨來到生產大隊調研,兩眼撞上的是一個個干部喊著鬧著“還不如出去討飯算了”。面對黨組織軟弱渙散、班子成員一盤散沙、廣大干部無所作為這樣一種十分“散”的局面,作為縣委書記的焦裕祿,始終身先士卒,潛移默化身邊人,將縣長潘建、園藝場老場長、高材生小魏、大隊干部等緊緊團結在自己周圍,匯聚辦事創(chuàng)業(yè)最大同心圓。“散”字損害個人工作作風,破壞集體團結協作。正是縣委書記焦裕祿緊緊團結廣大干部群眾,才使得蘭考縣的事業(yè)未被“散”字所拖垮。
焦裕祿是20世紀60年代組織上派往蘭考縣進行扶貧開發(fā)、脫貧攻堅的縣委書記。在短短一年半不到的時間里,扶貧書記焦裕祿不僅改變了原蘭考縣委班子的軟弱渙散狀況,改善了原蘭考廣大干部的作風面貌,還挽救了廣大群眾的生存危機,更激起了蘭考全體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自力更生、與天奮斗的堅定決心。最終,團結奮斗的蘭考人民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戰(zhàn)勝了一個個“不可戰(zhàn)勝”的困難,徹底了改變極端貧窮的嚴峻狀況。
今天,舉國上下轟轟烈烈進行扶貧開發(fā),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期、決勝期,剩下的主要是難啃的硬骨頭。然而,無論骨頭如何難啃,比起焦裕祿任扶貧書記時都要好啃得多。因而,擔責扶貧一線,輕易喊苦叫累喊冤叫屈、輕易低頭認輸唉聲嘆氣、輕易向組織提要求談條件,都是要不得的;作為扶貧干部,任何“怕、慢、假、庸、散”作風都是要不得的。廣大身處扶貧一線干部亟須向扶貧書記焦裕祿學習,大力改進工作作風,才能更好打贏這場舉國矚目的脫貧攻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