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泓 蔡圣勤
摘 要:庫切的小說《彼得堡的大師》除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形成互文關(guān)系之外,還呼應(yīng)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作品,如《地下室手記》《白癡》《罪與罰》等。庫切的小說一方面體現(xiàn)為對殖民史的懺悔和反思,另一方面指出懺悔的循環(huán)和徒勞。在互文性的視野下研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庫切的作品,從小說的雙重思維與雙重視角、“凱洛娃意識”與復(fù)調(diào)的不穩(wěn)定性、背叛懺悔與互文關(guān)系、以及真相曲解與救贖之路等四個方面進(jìn)行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庫切作品為尋找救贖之途進(jìn)行反思的崇高主題。
關(guān)鍵詞:陀思妥耶夫斯基;庫切;懺悔;救贖;互文性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1-0139-07
Abstract:Coetzees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is not only the intertextual text of Dostoevskys Group Demons, but echoes and intertexts other works of Dostoevsky, like Notes from Underground, The Idiot, Crime and Punishment, so on and so forth. On one hand, the novels of Coetzee are the allusion of confession to and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colony, and point out the circulation and futility of confession. Studying the novels of both Dostoevsky and Coetze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analyzing from the dual thinking and dual view of novel, Kelova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stability of polyphony, betrayal, confession and intertextuality, together with the distortion of truth and the way to redemption, the profound theme of reconsideration to search the way of redemption can be revealed.
Key words:Dostoevsky; Coetzee; confession; redemption; intertextuality
在庫切的《彼得堡的大師》中,懺悔書、滿載的交易、人的意識之謎、沖動與理性等等,這些碎片被庫切一片片拾起,構(gòu)成了“圣彼得堡”印象。庫切用迄今為止文學(xué)批評中最長的篇幅詳盡地了探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1],寫下了《懺悔和雙重思維:托爾斯泰、盧梭、陀思妥耶夫斯基》[2]。 這篇論文涉及告白和懺悔的問題,即在沒有上帝(或者至少沒有可供信仰的上帝)時,人如何從內(nèi)疚和羞恥中獲得救贖。通常來說,懺悔和救贖是相伴而生的兩個話題:懺悔是為了獲取救贖,而救贖是懺悔的最終目的。庫切的小說《彼得堡的大師》不僅延續(xù)陀氏小說《群魔》《白癡》《罪與罰》中懺悔的主題,而且還嘗試為現(xiàn)代人失去了上帝信仰之后如何獲取救贖鋪墊通達(dá)之路。
一、小說的雙重思維與雙重視角庫切在《懺悔與雙重思維》一文中,表達(dá)了一個有關(guān)自我意識的問題:當(dāng)沒有絕對的、來自外部的寬恕時,人該如何從質(zhì)疑和反思中解脫出來,告訴自己所有的寫作、評論動機都是為了懺悔和救贖?這個問題足以讓世俗中所有的告白者都跌入谷底。這實際上就是來自“雙重思維”的陷阱:其一,帝國的殖民史應(yīng)該源于人類的“原罪”物欲追尋;由對“物欲”的追尋而導(dǎo)致了各種災(zāi)難;白人知識分子有責(zé)任替祖先懺悔。其二,如何將懺悔與救贖意識融入小說的創(chuàng)作,小說的創(chuàng)作如何把作品中人物的懺悔與現(xiàn)實、與歷史特別是南非的殖民史聯(lián)系起來?!半p重思維”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癡》中的凱勒這一人物形象。[3]324
《白癡》中的“雙重思維”其實更應(yīng)該表達(dá)成“雙重目的”。后一個目的“借錢”成了恥辱和“罪”的新的來源。對一種罪的懺悔又構(gòu)成了一種新罪,懺悔于是就成了循環(huán)的游戲。對此,庫切是這樣描述的:
我們意識到,我們是處在自我認(rèn)識和自我貶低這種無限循環(huán)的起點位置上,每一個不同級別的沾沾自喜告白的不純動機,又成為恥辱的新來源,同時因慶幸而又產(chǎn)生了恥辱的痛楚……該模式的核心就在于……“雙重思維”,[它]也許應(yīng)該稱為思想的雙份反饋,和自我意識的特征化的運動。[2]
正如庫切在論文中指出的,在“雙重思維”的作用下,凱勒既想真誠懺悔,也想借錢。然后承認(rèn)他自己別有用心的恥辱,以及同時帶來的另一份罪孽,即“自我滿足的坦率”?!侗说帽さ拇髱煛分型铀纪滓蛩够乃魉鶠橛趾螄L不是呢?小說中,他既去尋找巴維爾死因的真相,卻又犯下了必須懺悔的罪孽。以“人性的弱點”為借口,以體驗巴維爾的生活為托詞,產(chǎn)生了淫邪的意識和行為。在陀氏小說《白癡》中,梅什金公爵審視著“雙重思維”,使得所有的告白都無力說出真相,因此不得不告一段落。庫切指出,“這是思想雙重的回歸,它破壞了意愿的完整性,檢測其告解的背后是否存在欺騙,而這第二個動機背后的檢測又隱藏著第三個動機(個人坦率能夠得到別人的崇拜)等等”[2]。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癡》中梅什金公爵被自己困住了:承認(rèn)“每個人都是那樣”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雙重思維。
庫切在接受阿特維爾訪談時說,他看論文《托爾斯泰,盧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次數(shù)越多,他們就越來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進(jìn)而影響他的思想、他的工作。
那篇論文怎么了?如今回想起來,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一個是我想成為的人,對另一個人的印象則比較朦朧:讓我們稱之為后來的“我”,雖然這個“我”可能還是現(xiàn)在的我。他們爭論的領(lǐng)域是關(guān)于真理的。第二個人認(rèn)為有關(guān)于自我的意識,沒有終極真理,因為終極真理無法觸碰到,我們所說的真相其功能只是讓自我感覺良好,或者在當(dāng)時情況下盡量使自己感覺良好……這篇論文中的辯論處在玩世不恭和優(yōu)雅之間。玩世不恭:是對價值觀的否認(rèn)。優(yōu)雅:可以清楚地表達(dá)真理,沒有盲點。這場辯論正好像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搬上了《群魔》的角色,上演這段對話的人分別為斯塔夫羅和吉洪。[4]392
庫切在這篇論文中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就對這種“自己的意識”有清晰的把握。這是一場隱藏在客觀學(xué)術(shù)論點之后與自身的對話。庫切的名言“所有的自傳都是故事,所有故事都是自傳”[4]392就出自這篇論文。如果將庫切的論文《懺悔和雙重思維:托爾斯泰,盧梭,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解讀為一篇自傳,甚至它還探討出了其他作家自傳中存在的問題。
庫切發(fā)表了許多與自傳和傳記相關(guān)的論文,其中有《多麗絲萊辛與她的自傳》等,參見蔡圣勤譯,《譯林》2008年第二期。以此推之,作為一名南非白人作家,庫切在小說《彼得堡的大師》里也隱藏著一個自我檢查的角色(或者是責(zé)任),即他的筆下充滿著內(nèi)疚和自我懷疑。
二、“凱洛娃意識”與復(fù)調(diào)不穩(wěn)定性
庫切的小說《彼得堡的大師》中,有許多地方表現(xiàn)了開放性和偶然性。開放性和偶然性的互文關(guān)系在陀氏的眾多小說里可以找到依據(jù)。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開放的、復(fù)調(diào)的小說聞名于世:他筆下人物的行動和思考是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的,并且十分自然地應(yīng)對來自生活的種種可能性。加里·索爾對這種開放性、偶然性進(jìn)行了描述,提到生活其實是“凱洛娃時間(Kairova time)”,它是指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評論過的《一個作家的日記》里談到的一個臭名昭著的案例:凱洛娃是一個已婚男人威利闞諾夫(Velikanov)的情婦,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人與他的妻子復(fù)合后,她買了一把剃須刀,找到情人家里,情人夫婦正在睡覺,這時凱洛娃便用剃須刀襲擊妻子。這對夫妻制止了凱洛娃,并將她交給法律裁決,但她隨后卻被判無罪釋放。陀思妥耶夫斯基認(rèn)為,在《一個作家的日記》里,陪審團(tuán)只能開釋凱洛娃,因為他們問,她是否故意預(yù)謀傷害他人,有意殺害威利闞諾夫的妻子,但最后被制止了。這個問題根本沒有答案,因為:
最有可能的是,她沒有絲毫的想法(她是否會殺威利闞諾夫),就算她手拿著剃刀坐在臺階上,就在她身后,而她在自己的床上,躺著她的情人和她的情敵。沒有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再會有絲毫的想法。此外,盡管聽起來荒謬,但可以負(fù)責(zé)地說,即使她已經(jīng)開始攻擊她的情敵,她可能還不知道是否她真地想殺死她,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攻擊她情敵的目的。[5]143
在“凱洛娃時間”的意識里,“‘心態(tài)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不可預(yù)知地改變著,時間和意圖每時每刻都在變化”[5]14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充滿著“凱洛娃時間”。在《罪與罰》中,拉斯柯爾尼科夫一直在擺弄著斧頭,他不相信自己會殺放款人。但當(dāng)他獲悉債主第二天晚上獨自一人時,他動搖了,但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實施犯罪。事實上,正如莫森(Morson)所說,“拉斯科利尼科夫從來沒有想過要殺人,這是他后來在決定這樣做了以后麻煩事很多的一個重要原因?!盵5]225人生軌跡可能在任何轉(zhuǎn)角處或者任何階段突然來個大轉(zhuǎn)向。
同樣,在《白癡》中,羅戈任持刀偷偷通往梅什金的公寓樓梯間,打算殺死他。梅什金認(rèn)為他是刺客并喊叫了出來。梅什金的喊叫聲,在最后一刻打碎了羅戈任的意圖。偶然性與巧合湊到一起,突然改變了事件的進(jìn)程,使事件變得無法預(yù)測。
類似的許多例子都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找到。與這種開放、偶然性時刻相反,也有一種驅(qū)向封閉狀態(tài), 超越“凱洛娃時間”的可變性,是一切變得可預(yù)測,莫森稱這種狀態(tài)為“回旋時間”[5]162。不同于“凱洛娃時間”,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有的可能性是都可以通過經(jīng)驗預(yù)測的?!皶r間漩渦”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其中“時間加速......直到顯然的無限密度已經(jīng)到達(dá)終點”[5]165
。梅什金公爵癡迷于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癲癇發(fā)作前的時光,例如,被譴責(zé)的人生命終結(jié)前的那一刻。這種時間的經(jīng)驗連接著真相;靈魂最終可以擺脫扭曲的自我意識和雙重思考。
這種復(fù)調(diào)的寫作特別是開放性和偶然性是陀氏的拿手好戲。庫切的《彼得堡的大師》的創(chuàng)作正需要這種開放性,用以表現(xiàn)時間的變遷、意識的回旋,為背叛意識、懺悔主題服務(wù)。
三、背叛、懺悔在小說中的互文關(guān)系
庫切的《彼得堡的大師》和陀氏的幾部小說一樣,都利用了“背叛”和“懺悔”。這里涉及陀氏作為作家本人的身份和作品中描寫的角色身份。
1.關(guān)于背叛的互文
我們所知道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實的一生:背叛或反對自己的父親(1839年,這個殘暴男人可能是被自己的農(nóng)奴給謀殺了);反對沙皇(他加入謀士圈);反對神存在(雖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當(dāng)時迷戀一個基督徒,崇敬他,他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念頭后十分不安,甚至產(chǎn)生了駭人聽聞的想法)。在《彼得堡的大師》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經(jīng)常質(zhì)疑或提起父親的角色,并反對他們。他認(rèn)為他的寫作是“捕捉神的陷阱”;他打賭要“使神說話”[6]237。在小說中,馬克西姆評論道:
“成為一個父親不容易,不是嗎?我自己是位父親,但是一位有女兒的幸運父親。我不希望在這個年代自己的孩子是男孩。但你自己的父親...是不是跟你父親有些不愉快,還是我記錯了?”
他接著說道:“至于彼得拉舍夫斯基和他的朋友,你有什么意見? 彼得拉舍夫斯基和他的朋友在與惡魔打交道嗎?”
彼得拉舍夫斯基!為什么他帶來了彼得拉舍夫斯基?[6]45
庫切在小說中把對殺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繼子巴維爾的責(zé)任指向當(dāng)局。這種建構(gòu),實質(zhì)上改寫了真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同時也是小說的關(guān)鍵點,因為所有的事情都轉(zhuǎn)了一個方向。巴維爾的生父被描寫成是個暴虐的父親,一直虐待自己的兒子。兒子一直在反叛,既反對父親的政治立場,也反對沙皇,同樣反叛他的繼父。作為繼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讀了巴維爾的日記后,感到震驚:
“我沒有父母,”謝爾蓋對瑪法說。“我的父親,我真正的父親...去世時,我才七歲。我的母親嫁給了第二任丈夫。她的新丈夫不喜歡我。當(dāng)我稍微長大點后,他就送我去了軍官學(xué)校。后來他們搬回圣彼得堡,買了房子送我。然后,我的母親去世了,我被留下單獨和我的繼父一起過,一個一天到晚都陰郁沉沉的人,話都跟我說得很少。我是寂寞的;我唯一的朋友們來自傭人中,我是從他們那了解到人民的苦難?!盵6]151
通過閱讀繼子的日記,陀思妥耶夫斯基聯(lián)想到了自己。巴維爾不懼怕死亡,甚至有對死亡的渴望,這種渴望也意味著自己的懺悔,愿意接受懲罰。而對于繼父而言,何嘗不是一樣?用懲罰來減輕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的“殺父”沖動(這種懲罰,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遭受過,他在沙皇手里經(jīng)歷了一次“差一點到達(dá)”的模擬死刑儀式,正如弗洛伊德所指,以“神經(jīng)質(zhì)”癲癇的形式發(fā)作)。這是對背叛父輩的真誠的懺悔。
在這一點上,庫切結(jié)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人物的某些相似點,加強了《彼得堡的大師》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內(nèi)疚感。當(dāng)陀思妥耶夫斯基到達(dá)警局,第一次見到馬克西姆時,他就產(chǎn)生了一種預(yù)感:
同時意識到襲擊他的應(yīng)該是一個器具,最簡單的那種,他的記憶開始掙脫束縛,大腦深處模糊的映像告訴他:之前他肯定來過這,是接待室或類似的地方,并遭受襲擊或昏厥!但為什么他回憶起的情節(jié)都十分模糊?為什么記憶中會有新鮮的油漆味?[6]31
這種回憶中的感覺正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非常相似,可以說是與《罪與罰》的互文。在《罪與罰》中,男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拖著發(fā)燒的病軀,被傳喚到警察局時所產(chǎn)生的昏厥感?!笆纸咏?,除此之外,這個地方充斥著令人作嘔的新鮮油漆味和剛油漆過的房間里散發(fā)出的熟亞麻仁油味兒”[7]。這里庫切的著作用“油漆味”來喚起讀者對《罪與罰》回味,同時也是對陀氏“內(nèi)疚感”的提示。
2.關(guān)于懺悔的互文
《彼得堡的大師》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斯塔夫羅金有相似點,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向安娜租借房間(巴維爾以前住的地方),借鑒了《群魔》中斯塔夫羅金的模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房東女兒瑪特遼娜的關(guān)系,與斯塔夫羅金和房東女兒(也叫瑪特遼娜)之間一種權(quán)利游戲的關(guān)系,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雖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性侵瑪特遼娜,但他的確有這種想法,[6]76這也是《彼得堡的大師》中人物陀氏要懺悔的地方。
陀氏的懺悔還表現(xiàn)在這種強暴的念頭盤結(jié)于心,即便不構(gòu)成犯罪動機,也會模糊思想與行動的界限,誘發(fā)犯罪。這一點,瑪特遼娜的母親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曖昧?xí)r便意識到了,她指責(zé)陀思妥耶夫斯基利用她作為“跳板”,接近自己的女兒,并對他說:“如果我不是怕你打我女兒主意,我絕不會這樣?!盵6]232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瑪特遼娜母女的欲望,似乎源于他想要篡奪巴維爾情感的欲望。他嫉妒青年的巴維爾和涅恰耶夫,他試圖跟瑪特遼娜親近,但她總是躲著他?!斑@是場多么不公平的較量!他怎能和這些來無影去無蹤四處尋花問柳的年輕人,爭奪性資源?”[6]161與此同時,他也感到狂喜,他還活著而巴維爾死了,他將是唯一個享受安娜在性方面福利的人,“這種感覺是(巴維爾)從他那偷來的!在黑暗中,躺在巴維爾的床上,他無法抑制地暗爽著?!盵6]135再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愿望本來就是掠奪巴維爾作為兒子的位置,但因為巴維爾無法起死回生,所以他這種企圖注定失敗。不管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掩飾,他繼子的死已經(jīng)將他烙為了一個殘暴父親的形象。他無法擺脫內(nèi)疚,正如拉斯柯爾尼科夫和斯塔夫羅金同樣也無法逃脫。
還有更為普及的愧疚類型。由于巴維爾在故事的開局永遠(yuǎn)沉入死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未能及時將他救起(即使他是在數(shù)百英里外的德累斯頓)的畫面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又是一種互文性,它參照了阿爾貝·加繆的小說《墮落》,和小說反英雄人物克萊曼斯未能阻止的水中死亡相似??巳R曼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雙重思考”的主體,克萊曼斯向他人解釋道:“我對犯罪的懺悔減輕了我對再次犯罪的內(nèi)疚之心,并且品嘗到了雙重喜悅。首先是我犯罪之心得到滿足的喜悅,其次是懺悔的喜悅。[8]
因此可以看出,“背叛的互文”與“懺悔的互文”一樣,廣泛地體現(xiàn)在庫切的作品之中。只是“背叛”的對象有所變化?!侗说帽さ拇髱煛凡皇亲訉Ω傅谋撑眩ㄒ苍S巴維爾生前有,但在這部作品里巴維爾沒有出場,只能存在記憶中),相反,作為繼父的陀氏在偶然性和開放性中實質(zhì)上背叛了巴維爾。對于“懺悔”的互文,庫切的作品更進(jìn)一步,主人公意識到了懺悔循環(huán)、重復(fù),甚至反感懺悔。
四、真相的曲解與救贖之路
《彼得堡的大師》是一部關(guān)于內(nèi)疚和慈悲的小說,它包含了懺悔、赦免,以及終結(jié)罪惡三大部分。負(fù)罪感不僅存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內(nèi)心,甚至延伸到庫切本人。庫切作為一名南非白人所享受到的對他的特權(quán)的這種罪惡感,多次阻礙了他說出或?qū)懗稣嫦嗟脑竿?/p>
《彼得堡的大師》可以說是一部通過憤世嫉俗和慚愧內(nèi)疚的心理線索,試圖追尋慈悲的蹤跡,和對自我曲解的真相進(jìn)行探索,并試圖在無上帝信仰的環(huán)境里獲取救贖的小說。
1.小說中悲觀的懺悔態(tài)度
無法解開“雙重思考”的迷局,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自我意識糾結(jié),所有的懺悔都是“沒有盡頭的懺悔”[6]222。陀思妥耶夫斯基無法平靜,他的雙重想法總是為他帶來困擾,撕咬著他的心臟,讓他一次又一次地質(zhì)疑自己的動機,最終導(dǎo)致沒有結(jié)果。[6]125他感覺到了多重含義,甚至他覺得他迷失在道德邊界,他“驚訝于自己的被動”[6]197?!斑壿嫛⒗硇?,一切都在崩塌”[6]202。
他記起了馬克西姆的助手和他問的問題:
“你寫什么類型的書?”他現(xiàn)在知道他應(yīng)該已經(jīng)給出答案:“我寫的是曲解的真相。我選擇了歪路,帶著孩子走到黑暗的地方。我忠于筆頭的步調(diào)。”[6]235
按照批評家朱莉亞·克里斯蒂娃說法,曲解一詞儲存于父輩的詞條里,“verse aupère—père ̄version” [9]2: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下關(guān)于父親強橫獨裁的話語,這是超我的存在。巴維爾的死亡威脅到他的自我,一部分的自我變成了“尸體”,而他必須但也不能“為了活下來永久推開那一部分已變成尸體的自我”[6]3。
他是被困在旋風(fēng)里的男人。老年生活的大篇幅片段,被螺旋上升的強勁氣流轟鳴聲給撕碎,關(guān)于他的一切都消散殆盡。他出生遠(yuǎn)離塵土,潮流鞭策他前進(jìn),在他抓住風(fēng)的手松弛片刻之前,在他墮落之前,他十分淡定、了然。世界在他之下就像展開的一幅地圖。旋風(fēng)送來了一波吹散的葉子,他收集起來;送來肢解的軀體,他便重新組合。[6]245-246
只有人類才能發(fā)現(xiàn)慈悲,難免出錯、偶然發(fā)生的 “凱洛娃時間”與我們同在。小說中,自稱是破裂的鐘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回憶說,“自從使用凱瑟琳的時鐘后,塞爾吉耶夫大教堂的大鐘破裂了。但它并未被拆毀或燒掉。它動聽的鐘擺聲每天都會響徹這座城鎮(zhèn)”[6]141。
庫切的寫作可能達(dá)不到揭示“真相”的程度,但它是逐步接近真相的。正如小說里西克蘇對真相的態(tài)度:
當(dāng)然,我對“真相”的跡象用各種形式標(biāo)記,包括引號和括號,防止它們遭受固定化或概念化形式的侵襲。因為這些詞語不斷穿越宇宙來到我們地球,這趟旅途眩暈非常,此外還被懷疑追殺。我想再次談及真相,沒有它(不包含真相這個詞,不包含神秘的真相),就沒有寫作,這也正是寫作想要的東西。但它“(真相)”完全掩藏在下面,要追尋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所喜愛的作家……是那些執(zhí)意提筆朝真相前進(jìn)的人們,他們?yōu)榇烁冻龅呐ψ屓穗y以想象。[6]6
這一段可能源自對庫切熟悉的意識流寫作手法的描述。[12]他意識到,其實達(dá)到慈悲的境界,是一種背叛和終結(jié)。渴望慈悲是一種愿望,以他的感受主導(dǎo)事情發(fā)展方向。在《彼得堡的大師》中,尋求真相卻感到沮喪,就像進(jìn)入了意識的地下迷宮,充滿了懷疑與內(nèi)疚、疾病與死亡。但在閱讀這本書時,并沒有沮喪的感覺,相反充滿著生機和希望。真相導(dǎo)向的創(chuàng)作為小說本身注入新生,延緩死亡。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對帝國殖民史的真相的追述,也是墮落、循環(huán)、懺悔與救贖,或許也像是一場游戲?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執(zhí)念:“巴維爾還活著,只是一直在墮落”。
綜上所述,《彼得堡的大師》虛構(gòu)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是一部關(guān)于內(nèi)疚和慈悲的小說,懺悔與救贖是其真正主題。它包含了懺悔、赦免,以及終結(jié)罪惡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都是通過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作《群魔》《地下室手記》《白癡》以及《罪與罰》的互文寫作而實現(xiàn)的。負(fù)罪感不只僅存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內(nèi)心,甚至延伸到庫切本人。庫切讓代言的主人公大膽直面現(xiàn)實,讓他從一開始就渴望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慈悲,渴望找出超越偶然性和永恒的懺悔的途徑。在尋找所謂“真相”的過程中,陀氏發(fā)現(xiàn)由于所有的懺悔都是“沒有盡頭的懺悔”,而懺悔的同時,因人性的利益的驅(qū)動又產(chǎn)生新的罪孽,從而導(dǎo)致了“雙重思維”。盡管無法解開“雙重思維”的迷局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自我意識糾結(jié),抑或“救贖”的解決方案僅僅是一場“游戲”,是自我欺騙的另一種形式,當(dāng)“雙重思考”侵襲大腦時,它雖沒有實質(zhì)性的幫助,依然引起讀者的反思,而反思離真正的救贖就不遠(yuǎn)了。
參考文獻(xiàn):
[1]DOSTOEVSKY F. Notes from Underground/The Double[M]. Trans. Jessie Couls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2]COETZEE J M. Cofession and Double Thoughts: Tolstory, Rousseau, Dostoevsky[J].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985,37(3): 193-232.
[3]DOSTOEVSKY F. The Idiot[M].Trans. David Magarshack.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5.
[4]COETZEE J. M. Doubling the Point[M]. Boston: Harvard UP, 1992.
[5]MORSON, G. Narrative and Freedom: The Shadows of Time[M]. New Haven: Yale UP, 1994.
[6]COETZEE J. M.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M].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1994.
[7]DOSTOEVSKY F. Crime and Punishment[M]. Trans. David Magarshack.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1:113.
[8]CAMUS A. The Fall[M]. Trans. Justin OBrien.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7:104.
[9]KRISTEVA J.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M]. Trans.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2.
[10]UNSWORTH B. The Hero of Anothers Novel[J]. Review of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Spectator,26Feb, 1994: 31.
[11]GILBERT H. Heir Apparent[J]. Review of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New Statesman and Society,25Feb, 1994: 41.
[12]COETZEE J. M.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M].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77.
(責(zé)任編輯:楊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