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玉石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朋友二人集資到西雙版納賭石,看中了一塊毛石,以100萬元的價格買下。忐忑中,毛石被切開。結果,二人大失所望,這塊石頭是玉不假,但其中夾雜著非常明顯的絮狀物,根本不值100萬元。
二人非常懊喪,本想大賺一把,沒想到運氣不佳。他們商量著賣掉這塊石頭,于是找到了一個玉雕師。
玉雕師將這塊毛石端詳了半天,決定買下。他說:“這塊毛石的確瑕疵不少,但是可雕琢的。我不會讓你們賠本,還保證略有賺頭,120萬元吧?!?/p>
二人驚喜不已,當即成交。
玉雕師將毛石放在工作室后,再也沒理會它,似乎把它給忘記了。
其實,他一刻也沒有忘記,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心里琢磨如何利用那些絮狀物,雕琢出一件什么作品。
直至一個月后,他的腹稿打好了,緊接著開始構圖、設計。幾經推翻重來之后,讓他滿意的最終圖稿出籠了。然后.他開始了雕刻、打磨、拋光等工序。凡是有絮狀物的地方,他都采用了鏤空的雕法,剔除了部分絮狀物,剩下的都變成了圖案。
經過半年多的精雕細刻,這件作品完成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筆筒。只見,原來的絮狀物竟然不可或缺,化身變成了松、竹、梅。玉雕師對這件作品非常滿意,給它取名《歲寒三友》。
他把它拿到了拍賣會上,想賣給欣賞它的人。結果,競拍者頻頻舉牌,最終以1000萬元的天價成交。
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就會產生不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