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國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是一個重點,小學生對于國畫的學習,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過程,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塑造,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在小學國畫教學中,為了調動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要注重融入童真童趣,比如引入童話故事,巧用童性手法,開展童趣游戲教學,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美術 國畫 童真童趣 融入
引 言
國畫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繪畫史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素質教育改革更加重視小學美術課的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中國畫教學是一個重點,為了改變傳統(tǒng)落后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特征,可以融入更多的童真童趣,這更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一、引入童話故事,拓展國畫題材
小學生們天真爛漫,童話故事書是他們此時最喜愛的文學讀物,童話故事當中有很多奇幻的色彩,有著豐富趣味的故事,有著曲折精彩的劇情,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歡,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所以在小學國畫教學中,教師不妨也將童話故事引入到教學中,將其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素材,讓學生的繪畫題材更加的豐富,這樣融入童真童趣的美術內容,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美術“水墨游戲”這一課的時候,教學重點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毛筆和墨的使用訓練,掌握墨的幾種畫法,在讓學生創(chuàng)作水墨畫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嘗試把自己知道的童話故事融入其中,大膽作畫,敢于下筆。比如有的學生創(chuàng)作出來了《百花仙子》的“花”主題的童話故事水墨畫作品,大家充分展開想象,描繪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童話內容,這樣一定會產(chǎn)生更多豐富多樣的優(yōu)秀作品。
二、巧用童性手法,展現(xiàn)國畫意境
我國的國畫之所以會成為歷史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畫具有獨特的意境美,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國畫中的意境,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巧用童性化的手法,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巧用夸張手法
小學生處于形象化思維階段,抽象思維較差,一般是通過直觀感受去了解事物的外形和特征,之后在腦海中進行強化。所以教學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巧用夸張的手法,為學生表現(xiàn)出更為形象生動的國畫意境,指導學生運用夸張手法來創(chuàng)作,這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學習樂趣,對國畫產(chǎn)生更大的熱愛之情[1]。比如國畫教學中包含著對動物的描繪,小學生都是熱愛小動物的,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繪畫時將這些動物進行夸張手法處理,更加體現(xiàn)出動物所具備的獨特特征,比如老虎的威猛、小鳥的歡快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現(xiàn)出國畫意境。
2.巧用置換手法
小學生的年齡幼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于一些陌生的事物很難產(chǎn)生準確的認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用置換手法,通過“張冠李戴”的方式進行替換,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分析事物的構造特征,這樣學生可以從中選取喜歡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作,結合自己已經(jīng)具備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從而產(chǎn)生一個具體的形象。比如要想讓學生畫輪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輪船具有哪些獨特的特征,其中船身和水之間就存在著緊密的關系,這樣學生就會通過想象來體會其中的意境,這樣會讓他們更加深入認識到國畫的意象特征。
三、開展童趣游戲教學,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
小學國畫教學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借助美術的方式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創(chuàng)作出來,這個過程應該是會充滿興趣的,才能繪畫出更好的作品。國畫是小學美術的一個重點,但是很多學生認為國畫比較的嚴肅和保守,內容比較單一,所以這會讓他們感到學習起來比較的陌生和乏味,最多就是進行作品的臨摹,缺少自主創(chuàng)作的熱情。實際上國畫教學應該開放的、趣味的,教師要將整個教學活動變?yōu)橐环N游戲,通過開展童趣游戲教學,這樣的學生更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也就會啟發(fā)創(chuàng)作思維,把自己認為漂亮的、新奇的事物畫出來,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國畫教學效果[2]。比如要想讓學生進行山水畫的教學,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郊游,走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巍峨的大山和歡快的小溪,可以在草地上一起做一些游戲活動,這樣學生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愉悅的,此時再引導他們進行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并且充分發(fā)揮想象,把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故事融入其中,比如可以有一群兒童在草地上放風箏,或者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在歡快的生活,小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創(chuàng)作出多樣化的作品。
結 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國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重遵循小學生童性的特點,在教學中加入更多童真童趣方面的內容,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在趣味歡快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而且還會感受到中國國畫的豐富魅力,能夠激發(fā)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全面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禮娟 . 童真童趣讓小學國畫教學更有效[J].廣西教育,2015(11):56.
[2] 張楚 . 優(yōu)化美術教學盡顯童真童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