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萍
(雙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200)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突發(fā)性、可逆性及短暫性的神經功能障礙、視力下降、語言功能喪失和偏身感覺障礙[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擴血管藥、改善腦部微循環(huán)藥和抗血小板聚集藥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并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治療后患者病情的復發(fā)率較高[2]。本文主要探討用通竅活血湯和針刺療法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效果。
從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雙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中選取8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臨床表現均符合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診斷標準及風痰壅盛證、瘀血阻絡證的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這些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嚴重的多器官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及嚴重貧血的患者、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和處于妊娠期的患者。將這85例患者分為對照組(42例)與觀察組(43例)。對照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0例;其年齡為39~76歲,平均年齡(58.26±2.30)歲。觀察組43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22例;其年齡為39~77歲,平均年齡(58.37±2.85)歲。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1)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降血糖、降血壓等治療。2)讓患者口服氯吡格雷進行治療,75 mg/次,1次/d。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應用通竅活血湯進行治療。通竅活血湯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半夏10 g、當歸12 g、天麻10 g、白術12 g、赤芍12 g、菖蒲15 g、白芍15 g、丹參10 g、紅花12 g、郁金12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在應用通竅活血湯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針刺治療。方法是:選取患者的天柱穴、風池穴、頸夾脊穴作為對其進行針刺治療的主穴。將1.5寸的毫針刺入上述穴位,然后進行捻轉提插。在得氣后,留針30 min,每天針刺1次。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在完成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6個月的隨訪,并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療效分級標準是:(1)顯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隨訪期間其病情未復發(fā)。(2)有效。經治療,患者病情發(fā)作的頻率顯著降低,其病情發(fā)作持續(xù)的時間顯著減少。(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2)比較兩組患者椎動脈的收縮期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血管搏動指數(PI)。
對本文中的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02%(40/43)〕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19%(32/42)〕,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椎動脈的Vp、PI、Vm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椎動脈Vp、PI、Vm的平均值分別 為(60.23±5.37)cm/s、(0.60±0.01)、(41.65±4.68)cm/s,對照組患者椎動脈Vp、PI、Vm的平均值分別為(50.12±2.35)cm/s、(0.81±0.05)、(33.78±4.05)cm/s;兩組患者椎動脈的Vp、Vm均較治療前明顯加快,其椎動脈的PI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患者椎動脈的Vp、Vm均快于對照組患者,其椎動脈的PI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椎動脈的Vp(cm/s) 椎動脈的PI 椎動脈的Vm(cm/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45.23±6.98 60.23±5.37 0.87±0.25 0.60±0.01 28.97±3.69 41.65±4.68對照組 42 45.59±6.51 50.12±2.35 0.87±0.32 0.81±0.05 28.67±3.87 33.78±4.05 t值 6.6520 6.6524 6.2710 6.6210 6.3269 6.2157 P值 0.0216 0.0320 0.0210 0.0120 0.0362 0.0325
中醫(yī)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主要是由氣虛血瘀、風痰阻絡所致。治療此病應從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等方面著手[3]。本研究中所用的通竅活血湯中包括當歸、天麻、白術、赤芍、紅花、丹參等藥物。其中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當歸能夠活血補血;天麻具有息風、定驚的作用;白術能燥濕利水、健脾益氣;赤芍、丹參可活血散癖;菖蒲可利濕化痰;紅花可活血通經;郁金可行氣解郁;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通竅活絡之功[4]。相關的文獻指出,聯用通竅活血湯和針刺療法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效果較為理想。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通竅活血湯和針刺療法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效果,筆者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雙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85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02%(40/43)〕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19%(32/42)〕。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椎動脈的Vp、Vm均快于對照組患者,其椎動脈的PI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用通竅活血湯和針刺療法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