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高飛 李久超 關曉明 張海寧
摘 要 從士官任職教育需求出發(fā),分析了當前武器裝備構造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運用自主性教學模式對武器裝備構造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并通過實際教學活動檢驗了優(yōu)化效果。為完善士官教育培養(yǎng)模式,推進教學理念、內容和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 自主性教學模式 教學優(yōu)化 士官學員 武器裝備
中圖分類號:E2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3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needs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The autonomous teaching mode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weapon and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was tested through the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It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model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s, content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Keywords autonomou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optimization; NCO student; weaponry
士官教育是隨著武器裝備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起來的,也是軍事教育自身發(fā)展的結果。當前,我軍的士官教育體制歷經(jīng)多年來的發(fā)展,雖已日趨成熟,但士官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實現(xiàn)新時代強軍目標的具體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提高士官教育培訓效果成為縮小差距的有力手段。完善培養(yǎng)模式,推進教學理念、內容和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
1 自主性教學模式的涵義
學習自主性指,學員在學校教學生活中既獨立又積極地轉化他主性,在情意、認知和行為上自決與自律的系統(tǒng)性素養(yǎng)。基于學習自主性的教學模式統(tǒng)稱為自主性教學模式。它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兼顧認知、情意和行為三個方面。教學活動要在充分調動起學員學習動機的基礎上開展。以學員想學為先導,從而引導學員樂學、會學、善學。
第二,歸還學員以主體地位,為學員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探究的時空。教員在教學活動中主要發(fā)揮啟發(fā)、引導、反饋和評價作用。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確立先學后講,以學立教,問題導向的教育取向。引導學員自主學習,獨立探究,給予學員充分的自主探究時空。
第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手段。通過教學評價對學員的自主學習給予正確的引導、調整、鼓勵和適度監(jiān)管。
2 武器裝備構造課程教學優(yōu)化
2.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
武器裝備構造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教員點對面,滿堂灌的填鴨式講解教學模式。首先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教員口頭講解的方式,對武器裝備的功用、性能、構造和工作原理進行灌輸,而后通過實裝實習的方式,使學員對其分解結合及維護保養(yǎng)進行學習和訓練,其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梢钥闯?,學員完全處于被動地位,且?guī)熒g、學員之間缺乏互動。該種教學模式無力顧及學員個體差異,經(jīng)常形成優(yōu)生“陪讀”,弱生“白讀”的課堂格局。
2.2 自主性教學模式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將自主性教學模式引入士官學員武器裝備構造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自主性教學模式著力解決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第一,兼顧不同學員的學力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員各有所為、各有所得、各有所樂。
第二,教學重心上,以凸顯和鼓勵學員自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為重點。
第三,組織學員開展互動問答,讓學員幫助學員解決疑問。一方面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員的合作意識。
基于以上三點,優(yōu)化武器裝備構造課程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它包括自學尋疑、互助解疑、傾聽答疑、討論辨疑、實操測疑和反思再疑六個環(huán)節(jié)。
(1)自學尋疑。學員首先在教員的指導下對照教材自學。能懂則懂,而后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稱為“知者拓展”環(huán)節(jié)),在規(guī)定好的范圍內進行知識拓展學習或對學過的內容進行溫習。即使一些問題學不懂也要發(fā)起疑問,提出問題,并將問題帶到“互助解疑”環(huán)節(jié)。在此過程中,教員可以流動答疑,并視學員自學情況提出一些容易被學員忽略卻很有價值的問題,進而及時規(guī)正學員的自學方向。
(2)互助解疑。經(jīng)過“自學尋疑”環(huán)節(jié),學員定然會產生諸多疑問。教員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對其一一解答。這時可利用學員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互補性,組織學員分組互助?;ブ谋举|是合作,學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交流思想,合作探索,共同解決組內的問題。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帶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由教員進行答疑。
(3)傾聽答疑。該環(huán)節(jié)主要由教員對“互幫解疑”環(huán)節(jié)留下的問題進行解答,學員傾聽。
(4)討論辨疑。讓每個成員都在組內發(fā)表自己對教員解疑的理解。其他成員幫助辨析,看其是否真正領會了教員的講授。組內成員輪流發(fā)表見解,成員之間各取所長,優(yōu)勢互補。
(5)實操測疑。通過分組實操的方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運用理論所得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通過實踐對理論進行檢驗,同時通過親自動手檢驗學習成果,教員也可借此檢驗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
(6)反思再疑。學員在實操測疑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并在教員引導下對自身理解有誤的地方進行糾正并提出新的問題。實際上,“反思再疑”的思想活動是在學員的求知欲望驅使下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的。但由于課堂活動時間緊湊,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系統(tǒng)反思和求解。
2.3 教學應用效果
為驗證優(yōu)化后的教學效果,采取同一教員,運用不同教學模式對同一年級、同一專業(yè)學員進行教學,而后采用相同試題進行隨堂測試,并比對測試成績的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比較。
結果表明,在自主性教學模式中,課堂觀察學員的自主潛能得到激發(fā),學員能夠獨立學習、主動探索、專注思考、深入反思,并且隨堂測試考核成績明顯高于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班級,如表1所示。
可見,由同一教師授課,教學內容相同,學員基礎基本相同。實驗班采取自主性教學模式,首先進行25分鐘自學,互助22分鐘,教員集中答疑20分鐘,教員、學員對話問答8分鐘,分組實操25分鐘,隨堂測試平均分達到86分,合格率達92%。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授課67分鐘,象征性對話問答8分鐘,分組實操25分鐘,隨堂測試平均分僅61分,合格率僅53%。對比可見,在士官學員武器裝備構造課程中運用自主性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員綜合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是顯著的。
3 結束語
在新時代強軍思想引領下,武器裝備的更新日趨頻繁,部隊移防、換防和作戰(zhàn)任務轉換成為常態(tài)。以往針對具體知識和具體技能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如何幫助士官學員發(fā)掘自身潛能,培養(yǎng)樂學善思,會探索善鉆研的高素質士官隊伍成為士官院校面臨的新的時代課題。士官院校要不斷推進教學理念、內容和組織方法創(chuàng)新,為學員創(chuàng)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時空才能夠真正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軍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國防建設。
參考文獻
[1] 柴軍應.學生學習自主性:內涵、特征和機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5(4):38-44.
[2] 柴軍應.學生學習自主性發(fā)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121.
[3] 熊川武,江玲.論學生自主性[J].教育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