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梅
摘 要: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藝術的認可與追求也在不斷提升。家庭與教育界也開始增強了對古典舞的認識與推廣。古典舞不但舞姿優(yōu)美同時也蘊含了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只有學習者具備良好表演素質,才能夠進行完美的演繹。因此,教師在進行古典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古典舞教學;學生表演素質;培養(yǎng)
引言
古典舞精彩的呈現(xiàn)離不開表演者長期積累的舞蹈經(jīng)驗和扎實的舞蹈基礎。除此之外舞者的表演特色和優(yōu)勢也要充分發(fā)揮出來,這樣表演的整個舞蹈是富有靈魂的,舞蹈的動作也會顯得格外生動形象,表達出來的情感色彩也顯得更加鮮明。古典舞不但講究身法動作的巧妙,同時也看重身體的韻律。而這就對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舞者具有較強的舞蹈表演素質。因此,在古典舞教學中,教師除了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練習之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古典舞的精髓,并通過表演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從而使古典舞的藝術價值得到良好的體現(xiàn)。尤其是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他們本身并不是舞蹈專業(yè)出身,所以要想提升他們的古典舞掌握能力,就需要著重提升他們的表演素質。
一、古典舞的特點與特質
(一)古典舞的特點
中國典舞以戲曲舞蹈作為基礎,經(jīng)過一代代舞蹈藝術家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從而最終形成了具有我國傳統(tǒng)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對于舞姿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彈性,同時還需要剛柔結合,而這就對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者只有具備了較高的身體素質比如舞者的腿部和腰部達到良好柔軟度,在舞蹈過程中表現(xiàn)出高質量的旋轉、翻身等舞蹈動作才能夠更好的演繹古典舞。中國古典舞在發(fā)展過程中融合了多種藝術,如音樂、武術等,所以這就要求舞者在表演中將身形與韻律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充分發(fā)揮出古典舞的精髓和民族特色,展現(xiàn)出它藝術價值。
(二)古典舞表演特質的基本內容
古典舞蹈者擁有良好的舞蹈素質,對古典舞的表演是至關重要的。古典舞舞者需要具備觀察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想象能力等各種能力。觀察能力是體現(xiàn)出古典舞蹈者優(yōu)秀的關鍵,敏銳的觀察能力有利于舞者迅速把握舞蹈的動作技巧。另外,舞者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當處于一種舞蹈情景時,舞者要根據(jù)周圍的環(huán)境去塑造自己要表達的人物角色和人物性格,把這些情感賦予在舞姿上更好的呈現(xiàn)出整個舞蹈的故事及其背后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具有靈魂的舞蹈需要舞者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時,舞者對舞蹈的詮釋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感受事物的能力。當掌握了這兩種能力,可以做到對作品深一步的理解和感悟,走進作品角色中,體會角色的情感色彩,從而感受到這種情景和藝術內涵,使整個作品的靈魂得以體現(xiàn)。還有舞者要想舞技不斷提高,具備較高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是很重要的。舞者需要對整個舞蹈作品進行演繹,也是需要掌握情感的自我表達,從而充分的演繹角色,然后在舞蹈角色和故事背景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自我,使舞蹈的藝術更為生動,舞蹈作品精髓得以升華,進一步把作品帶到觀眾的內心深處,得到觀眾的喜愛。
二、古典舞教學在學前教育中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
(一)從觀察力、想象力入手,激發(fā)學生表演特質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隨著不斷的學習,隨著時間的改變,他們的思想也變得逐漸成熟。但是一直處于學校當中的他們生活經(jīng)驗并不豐富,對許多事物的了解比較片面,這也導致他們對古典舞的認識比較片面。因此,在古典舞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全面的掌握古典舞的文化,使學生在練習古典舞的同時更好地抓住舞蹈的動作細節(jié),體會舞蹈帶來的情感,使舞蹈的動作展示的更加完美,使古典舞的內涵得以體現(xiàn)出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大他們基本功的訓練,在要求數(shù)量的同時要保證基本功質量。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舞蹈的美感,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對學生掌握舞蹈形態(tài)起到了關鍵作用。經(jīng)過長期的基本功訓練在舞蹈的音樂節(jié)奏背景下,學生的表演會顯得渾然自如,充分展示出古典舞的民族風格。學生在學習古典舞時,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學生的表演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對古典舞演繹趨于完美。
(二)加強古典舞文化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舞者的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是影響舞蹈效果的直接因素。為了呈現(xiàn)出古典舞的精髓,舞者不但要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還需要切身體會到舞蹈作品的內涵。古典舞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它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民族特色和風俗人情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對古典文化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古典文化講解的力度,讓學生了解古典舞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學生在對古典舞有了全面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才會將整個舞蹈作品演繹的更加生動感人。不同的歷史年代所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和了解不同民族風情和地域背景,從而充分感受到古典舞的藝術魅力,了解到古典舞的中心思想和深刻內涵。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有針對性的對古典舞演繹,感悟到舞蹈的藝術價值。老師在教授舞蹈的時候,要做到多種方式多方面的去帶領學生學習,可以通過參加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表演素質,提高他們的文化內涵,樹立他們正確的表演的觀念,從而挖掘他們的藝術潛力。以便未來在實施幼兒教育時,通過舞蹈來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加強古典舞在學前教育教學中形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
在進行古典舞教學時,教師需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多讓學生們參與一些課外的活動,如參觀藝術展覽、歷史文化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而且可以加強他們對古典文化的認識。另外還可以開辦一些舞蹈的活動多讓學生去實踐,為他們以后登上舞臺積累豐富經(jīng)驗,并充分發(fā)揮出他們表演的能力,追求高質量的舞蹈作品。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加強對學生肢體神態(tài)的訓練,可以增強學生對角色的理解,進而充分的釋放出角色的情感。
總結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未來隨著著培育幼兒的重要任務,而學習古典舞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舞蹈素質,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傳統(tǒng)文化,從而更好的開展幼兒教育。而古典舞的學習,表演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在教授古典舞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全面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另外還需要加強古典舞文化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使他們領悟古典舞的藝術魅力,從而在表演中達到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劉錫斌.談因材施教法在古典舞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4(18):96-98.
[2]洪李莉.高校古典舞教學內容與方法探討[J].才智.2014(17):72-73.
[3]楊雯.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動作節(jié)奏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8(01):82-83.
[4]馬俊杰.古典舞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J].藝術評鑒.2018(03):65-66.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