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劉玉棟小說倫理敘事特征研究

2018-11-13 02:16:26韓存遠
當代作家評論 2018年4期
關鍵詞:倫理道德情感

韓存遠

近十年來,國內關于劉玉棟小說的研究逐步升溫。概言之,這些研究成果大都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視角,圍繞“鄉(xiāng)土意識”、“現(xiàn)代性”、“城鄉(xiāng)”、“鄉(xiāng)村”等關鍵詞寫就。本文擬另起爐灶,從劉玉棟小說的倫理敘事特征出發(fā)結構全篇,主要理由有二:其一,“中國文章自古載道”,而這“道”,究其正統(tǒng),大抵不離發(fā)源于齊魯大地的儒家倫理思想。新時期以來,山東作家大都恪守此道,其文學書寫不論主題與取向為何,卻基本都貫穿著一種倫理情懷,幾乎不曾遺落道德層面的考量。而作為這支文學“魯軍”中的主將之一,劉玉棟的文學敘事亦不例外?!啊l(xiāng)土的道德化’”是劉玉棟的價值支撐,也是他的敘事策略。其二,自1998年以降,劉玉棟的文學創(chuàng)作大都聚焦于鄉(xiāng)村生活,持續(xù)呈現(xiàn)著明顯且濃烈的鄉(xiāng)土情懷。在數(shù)千年農耕文明的沾溉之下,作為我國曾經至為主要的群體聚集地的鄉(xiāng)村,乃是“中國倫理文化孕育和生成的基礎”,堪稱諸多倫理向度與倫理命題的發(fā)端與綿延之所。而在近幾十年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關于鄉(xiāng)村生活的諸多傳統(tǒng)倫理命題又顯現(xiàn)出了些許新變?;诖?,以鄉(xiāng)村為主要文學敘事場域的劉玉棟小說,個中蘊含的倫理內容自然頗為值得關注。

此外,關于本文的標題“倫理敘事”,筆者還需進行簡單澄清:近些年來,在國內學術界,“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這兩個相近概念出現(xiàn)的頻率持續(xù)走高。然關于二者的內涵,至今卻仍無定論,這也是相關研究中容易產生爭端與含混之處。在文藝美學領域,“敘事倫理(學)”的說法最早可見于桑查里·紐頓1995年的著作《敘事倫理學》(Narrative Ethics),至于“倫理敘事”,杜娟、龔剛等人的界定很具代表性。然無論如何表述,“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都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二者都是一門兼有美學與倫理學意味的跨學科研究,所論所言兼顧敘事藝術與倫理內容以及二者間的相互作用與配合。本文將“倫理敘事”視為一種蘊藉了倫理內容的敘事,側重于探究敘事文本中的道德意味及其生成與作用方式;而把“敘事倫理”看作一套關于敘事的準則,傾向于考察敘事行為被規(guī)定的倫理要求。后者適用范圍更廣,對一般性的敘事行為而言皆具統(tǒng)攝性作用;而前者指向性更為明晰,更加便于觀照某個或某幾個敘事文本個案。據(jù)此,本文以“倫理敘事”為題,從倫理敘事的向度、策略、形態(tài)三個維度出發(fā)審視劉玉棟的小說作品。

一、守界與擴容的統(tǒng)一——倫理敘事向度論

縱觀劉玉棟的小說作品,其倫理敘事的向度基本表征為多元與集中并存的特質:所謂多元,意味著其倫理敘事不僅定于一端,而且由此向周邊其他向度延展并擴散;所謂集中,代表著其倫理敘事在兼及諸多向度的同時,又能有效地將其總轄于少數(shù)核心向度之下。換言之,劉玉棟在進行倫理敘事時,既注重多向度地開掘與擴容,又不忘守住某些核心向度的疆界并予以凸顯。如此一來,劉玉棟小說的倫理敘事就其向度而言,既兼收并蓄,又有的放矢,乃是一種守界與擴容的統(tǒng)一。下面,本文將分而論之。

一方面,在劉玉棟小說所涵蓋的倫理向度中,人道倫理與家庭倫理是至為明顯和突出的兩個向度,而這兩個向度也基本暗合著儒家倫理中的“道德本位”與“家族中心”的觀念。其中,人道倫理是一種人類社會中最廣義的、最普遍的以及最為有效地用于指導和調節(jié)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等關系的倫理取向。孔子的“仁人”學說基本可以構成一般性人道倫理的內核,如自重、修身、敬人、忠恕、利他等。這其中,人道倫理又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其最主要的規(guī)約對象,故而,這種倫理向度在主體互動中體現(xiàn)得最為透徹,相關的倫理命題也在人際交往中最具言說力度。劉玉棟的不少鄉(xiāng)土小說中恰好包孕著林林總總的人物群像,這種“人山人海”式的結構方式便為人道倫理的介入與彰顯奠定了文本基礎,并就此引出了數(shù)個頗為典型的人道倫理敘事:如《霧似的村莊》中慘遭鎮(zhèn)民無限猥褻的乃木,《葬馬頭》中受盡同鄉(xiāng)欺凌的劉長貴,以及《跟你說說話》中被當街極度羞辱的大手娘,都是此類倫理敘事中的倫理受害者。如果說大手娘因疑似在一起牲口交易中使用假票而尚顯有可指摘,那么,無論是雙目幾近失明,為家族生計沿街賣藝的乃木,還是幾近木訥,但卻任勞任怨辛勤耕作的劉長貴,都在幾乎完全靜止和無涉的狀態(tài)下無端遭受了非人的禮遇:乃木無非是出于孝親責任與糊口所需,為了年老體衰的父親而冒著迷失走丟的風險進城賣藝,卻因身體上的殘缺與不便而飽受路人的嘲弄,愈發(fā)忍讓卻換來愈加的變本加厲,直至不堪屈辱而在雨夜中慘死;劉長貴也不過是個本分踏實且與世無爭的莊戶人,卻在政治浪潮中因“成分”不好而被劃為異類,進而屢遭村民們不加節(jié)制地奚落與戲弄。

在這幾個人道倫理敘事中,作為兩個行為主體的乃木與劉長貴,均在對他者無害,且完全不具備攻擊性與侵略性的情形之下反被迫害,且手段極為下作與卑劣。即便是有過錯在身的大手娘,于情于理于法,其所作所為也斷然不至于為其招來當街被毆并脫衣示眾的懲戒??v觀以上三項敘事,劉玉棟似乎有意無意地制造了一種令人不忍直視的人道倫理沖突,即最弱勢、最無助而又最無辜的“個體”偏偏遭受最強勢、最有力的“集體”的猛烈攻訐。這種沖突恰恰就映現(xiàn)在人道倫理的對立面,陡然構筑起了一例與人道倫理之基本要求背道而馳的形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講,劉玉棟筆下這三項敘事都可被視作一種群體性的倫理敘事,其中,這個數(shù)量巨大的“群體”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或恃強凌弱,或落井下石,惻隱之心蕩然無存,慈悲之懷更是杳無蹤跡,要之,行為失當,且德行大喪??紤]到劉玉棟鄉(xiāng)土敘事的大背景,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評價這些倫理敘事:原本溫情脈脈的人道倫理,卻在“齊周霧”這個本該寧謐祥和的鄉(xiāng)土地帶頻遭違背,屢受破壞。而這種存在于文學敘事中的悖論式的現(xiàn)象也確證著劉玉棟小說在人道倫理向度上的重度關切與精確定位。

說罷人道倫理,我們再來審視劉玉棟倫理敘事中的又一個顯明的向度,即家庭倫理。家庭以血緣和男女經驗分工為紐帶,歷來是人類社會中最為基礎也是至關重要的組成單位,由此發(fā)軔并延展出的倫理命題與倫理現(xiàn)象自然備受矚目。在傳統(tǒng)農耕生產與生活模式中,家庭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圍繞土地與機杼展開,生活半徑相對拘囿,生活基調基本穩(wěn)定。為維護這種有利于且業(yè)已適應農業(yè)生產方式的家庭氛圍,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大都以絕對意義上的“親親”和“尊尊”為核心,崇尚父慈子孝,講求長幼有序,張揚淳樸厚重之風,力避誨淫誨盜之舉。然如前所述,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工業(yè)文明對農業(yè)文明的持續(xù)沖擊,傳統(tǒng)家庭倫理所面臨的危機漸趨明晰。長幼不睦、夫妻失和的情況早已不再鮮見,大量的婚外情、第三者等耳熟能詳?shù)男屡d家庭倫理現(xiàn)象更是無不振蕩著傳統(tǒng)家庭倫理觀念,而劉玉棟的家庭倫理敘事所針對和側重的,正是這種轉型期內的家庭倫理之轉向與新變。

例如,《風中蘆葦》中的二九,因年輕時在外打拼創(chuàng)業(yè)有所成就,繼而拋棄結發(fā)妻子另覓新歡,致使其妻不堪重創(chuàng)進而自縊身亡;《夢中的大海》中的劉明、于慧、李健,皆是在業(yè)已成家的情況下出于諸種緣故而做出出軌之舉。更可貴的是,劉玉棟對這些家庭倫理敘事的觸及并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主體的心理層級,部分地展開這些倫理敘事得以成立的內在機理與精神根據(jù)。

此外,劉玉棟在關涉家庭倫理之時,格外注意從家庭整體出發(fā)予以敘事,而非孤立地審視某個或某幾個家庭成員的個人行為及其相互關系。換而言之,劉玉棟不僅重視某個單一的家庭倫理行為,同時重視該行為對整個家庭生活及成員關系的作用與影響。一方面,他筆下的家庭倫理敘事,大都始于夫妻關系的破裂;另一方面,他在敘述夫妻失和乃至離散的同時,也兼顧到了隨后的連鎖反應以及作為整體的家庭倫理悲劇。例如在《我們分到了土地》中,“父親”劉大海背棄家庭的舉動既表征著其個人的倫理缺陷,又構成了接下來整個劉姓家族之不幸的根由:劉小鷗與劉大海的父子關系名存實亡,劉大海與三個兒子間的親情紐帶幾近崩壞,最終致使家中老弱婦孺相依為命,劉小鷗更是因不堪忍受分地不順的打擊而在田間悲戚身亡。對于這般連環(huán)套式的倫理悲劇,劉玉棟大都給予了準確把握與充分呈現(xiàn),進而用敘事將其環(huán)環(huán)扣起,多維度地映射出家庭倫理發(fā)生現(xiàn)代化變更及解構的現(xiàn)狀。

誠然,上述的人道倫理與家庭倫理基本構成了劉玉棟小說倫理敘事的主要向度,但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向度,如動物倫理、政治倫理、喪葬倫理等。它們同樣被納入了劉玉棟的敘事中并得以充分映現(xiàn)。《葬馬頭》里便蘊藉著十分豐富的倫理意旨。在文本中,除卻人道倫理之外,政治與動物倫理也是劉玉棟著力表現(xiàn)的倫理向度。主人公劉長貴的經歷是這些向度得以展開的關鍵一環(huán):他在村里的一切遭遇幾乎都是他那“不好”的政治成分所種下的惡果。挨批斗,被下放,受盡嘲諷奚弄,還為此落下了殘疾?!皠⑷匙印钡娜松恍沂瞧湔尾恍业陌殡S物,所有人都可以因“劉瘸子”的政治不幸而肆意加劇他的人生不幸。換句話說,在這個敘事的背景下,政治倫理就這樣成了衡量人性善惡的終極尺度,政治命運竟然被擺到了同人生命運一道的高度甚至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那匹滾蹄子馬則承載著這個敘事中的動物倫理:就耕地來說,這匹雙腿不便的馬無疑是匹劣馬。但人類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和方式是否僅取決于工具思維呢?對此,劉長貴和其他村民顯然給出了兩相對立的答案,這兩種答案則濃縮著兩種截然對立的動物倫理觀,即動物對人而言,究竟是工具還是伙伴,又或是二者的同一。

值得注意的是,劉玉棟小說中對動物倫理、政治倫理這些倫理向度的書寫遵循著一種基本的原則,即注意將它們并入人道倫理與家庭倫理的統(tǒng)攝之下。我們還以《葬馬頭》為例。不夸張地說,在這篇文本中,滾蹄子馬對于劉長貴而言既是個田間地頭的幫手,卻更是位榮辱與共的摯友。劉長貴對滾蹄子馬的諸種留意和關懷業(yè)已超越了一般性的動物倫理而進入了人道倫理的范疇:他與馬同吃同住,為馬鑄造類人的“鞋子”,因馬的猝死而自責不已,這些行為已不僅僅停留在善待動物這個層面了,它更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是一種把馬當作人來對待的最直接表征。再有,劉玉棟對這篇小說中政治倫理敘事同樣采用了歸置的處理方式,即將之并入人道與家庭倫理的向度中。當劉長貴因政治因素遭受迫害時,劉玉棟并未遵循一般政治邏輯為其設定一種眾叛親離式的悲劇性收場。相反,他安排長貴妻作為一個救贖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了劉長貴最失魂落魄的時刻。當劉長貴面臨愛駒喪生和政治質疑這雙重困境時,長貴妻卻拋開了自己那十分得利的政治身份而堅定地與長貴同進同退。長貴妻的這種舉動顯然是發(fā)自親情,而政治性因素則幾乎全然不在她的考量之列。劉玉棟似乎借此傳達著他的基本倫理觀,即人之為人,人倫為上,人性本位不可侵犯,一切以政治性倫理僭越人道倫理與家庭倫理的行為均有違人類主體之倫理要求。綜上可見,劉玉棟在小說敘事中對于倫理向度的把握和處理很是到位,既放得開,又收得住,借助守界與擴容的統(tǒng)一,劉玉棟的倫理敘事就其所涉及的倫理向度而言稱得上是張弛有度。

二、敞開與遮蔽的統(tǒng)一——倫理敘事策略論

如前所述,倫理敘事既是關于倫理的敘事,亦是用講故事的方式表述和展示倫理內容。那么,針對任何一個倫理敘事,諸如怎樣講,講什么,何處詳盡,哪里省略等關涉敘事策略的問題便都無法繞開,而不同的倫理敘事策略勢必引出不同的倫理意蘊與敘事基調,由此導向不同的文本風貌以及審美特質。誠然,任何敘事的生成與建構都離不開敘事策略的作用,但倫理敘事由于道德內涵的加入而顯得別具一格且更加為人矚目。顯然,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深植于自19世紀末端以來的藝術自治主義思潮(Artistic Autonomism)。這股思潮極限標舉“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潮席卷歐美數(shù)十年,其間更是經由俄國形式主義以及英美新批評等注重文藝形式的流派之光大而愈顯昌盛。在此背景下,倫理話題與倫理反思經常被當作一種聲名不佳的東西而同文學活動相隔絕,而將道德說教以及道德內蘊剝離出文學文本的現(xiàn)象更是屢見不鮮。盡管近30年來中西方文藝理論界同時出現(xiàn)一股倫理復興的趨向,但在文學敘事中摻入倫理內容還是一件令讀者與作者都小心翼翼的事,稍有不慎,非但敘事難以引起預期的道德反響與啟示,反而會招來自治主義者的詰難與非議。因此,如何安排倫理敘事,這便極大地有賴于作者的敘事策略。

本文認為,劉玉棟的倫理敘事就策略而言突出體現(xiàn)為敞開與遮蔽的統(tǒng)一。所謂敞開,指的是劉玉棟在倫理敘事中借助充分展示道德化圖景,纖毫畢露地呈現(xiàn)內蘊其中的倫理細節(jié)與倫理命題。對于相關的道德缺陷與倫理瑕疵,不否認,不回避,不遮掩,反而直面于斯。所謂遮蔽,是指劉玉棟在倫理敘事中幾乎屏蔽一切倫理因果律,極度淡化倫理結局。同時基本不設任何道德審查主體與機制,不借任何敘事人之口做任何道德評價與道德說教。下文將透過具體的倫理敘事文本來聚焦這兩種敘事策略。

首先,我們來審視劉玉棟倫理敘事中所“敞開”的部分,即道德化圖景。一般說來,任何敘事都會借助對文學形象的塑形與建構來稀釋語符的艱深晦澀,在激發(fā)形象思維的同時為讀者鋪展開一幅幅關于該敘事的動態(tài)圖示。相應地,道德化圖景是倫理敘事為讀者提供的核心的形象化內容,我們不妨回到“齊周霧”村,借著重溫大手娘那悲戚際遇的機會來透視劉玉棟在倫理敘事中對于道德化圖景的敞開策略。

誠然,考慮到大手娘那疑似不端的商業(yè)行為,她的倫理遭遇似乎沒有《霧似的村莊》中的乃木那般令人心慟。然而,劉玉棟在弱化那場假票風波之真相的同時,卻不惜筆墨地敘寫著而后發(fā)生的血淋淋的群毆事件,其詳盡程度甚至超越了對乃木受辱的書寫:大手娘的身子“就像小雞似地被抓了回去”,繼而,“兩個漢子,四只手,他們把人舉過頭頂,然后使勁兒砸在地上,‘砰’的一聲,如同倒下去一堵墻”。接下來,迎接大手娘的,是“拳頭、唾沫、腳丫子”,以及諸如“破鞋、王八蛋”這般的污言穢語。敘事至此,劉玉棟已然揭開了鎮(zhèn)甸上的一幕幕道德圖景,留給我們好一派蠻橫、兇殘、暴戾、粗魯之象。但他并未止于此。而是在當事人的肢體暴力與語言暴力之外又開掘了一個維度——群眾的圍觀行為,并以此來充實這個倫理敘事:當大手娘蜷縮在地時,“周圍的人群如同洪水似的咆哮起來,并且伴隨著陣陣的笑聲。那一根根拔長了的脖子,那一張張興奮的臉,那排山倒海式的喝彩聲,淹沒了我裸露的母親”。這里的群眾在整個敘事中原本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卻在瞬間被劉玉棟增添了戲份,賦予了聚眾起哄和火上澆油的職能:不問是非,不辨正誤,為不相干之事幾近挖苦與奚落之能事。這群圍觀者扯下了正義、公平、良知等高貴的人性面紗,卻將感官中那最丑惡最鄙陋的一面映現(xiàn)給了讀者大眾,劉玉棟對這個倫理敘事的收尾,似乎是向著魯迅先生筆下那圍著人血饅頭狂歡的場景致敬??梢哉f,劉玉棟對于道德式圖景的處理,已不僅僅是敞開這么簡單,這幾乎相當于一場徹徹底底的曝光。

接下來,我們再來觀照劉玉棟在倫理敘事中“遮蔽”的內容。如上所言,劉玉棟主要遮蔽了兩部分:其一為倫理因果律,其二為道德評判員。所謂倫理因果律,簡單說,就是倫理行為與倫理現(xiàn)象的起因與后果以及二者間的關聯(lián)。一般意義上,倫理行為中的起因與后果都是倫理性因素作用的結果,二者之間往往具有較強的直接倫理相關性。因果報應式的倫理結局就是倫理因果律在倫理敘事中最突出的化身。相應地,遮蔽倫理因果律的效果,最直接地表征為倫理結局的缺場。

我們在劉玉棟建構的倫理敘事中透徹地體察著人類主體的諸種倫理缺陷,但對于這些缺陷所引發(fā)的終極后果和深層結局,我們卻全然不得而知??梢哉f,劉玉棟的倫理敘事賦予我們近距離觀看的權利,卻在敘事臨近尾聲之時戛然而止。譬如《葵花地》中殘害青年藝術家二胡的村民,《跟你說說話》中圍觀大手娘慘狀的群眾,對于這些在倫理敘事中的施暴一方,劉玉棟卻并未交待其相應的倫理下場。直至敘事完結,他們大都還是無恙地、如其本然地過著原有的生活,并未因其失當?shù)膫惱硇袨楹兔黠@的道德失范而招致什么相關后果。本文認為,劉玉棟其實是把這個倫理因果律留給了讀者的思量與想象:不完滿的倫理結局似乎跟能激起讀者的道德同情與道德激憤,驅使著他們在細膩的道德式圖景中反復直視和體認著他者的倫理缺陷,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自身道德水準的打磨與完善。

談及道德評判,本文中主要指涉部分敘事性作品中借某敘事人之口進行倫理評價與道德裁決。而這是同為山東作家,且具有較強倫理情懷的張煒較為喜歡的一種敘事策略。他曾設計讓《柏慧》中的主人公說出了這樣一番道德言論:“這個年頭被喊得最多的就是‘原諒’和‘寬容’了,這類東西廉價得很。誰膽怯和虧心,誰就首先想到用‘寬容大度’的彩紙把自己先包裹起來,隨時隨地準備與罪惡的勾當聯(lián)手。事實上他們已經那樣做了。當有一天再不需要遮遮掩掩的時候,他們就會赤裸裸地顯露。在一個特別需要苛刻、正義、立場和勇氣的時代,有人卻一再倡揚‘諒解’和‘寬容’,這就不得不讓人分外警惕——他們極有可能是不懷好意的?!倍鴦⒂駰澰趥惱頂⑹轮袇s極少做出直接的道德評價與道德分析。不同于張煒的激揚外放,劉玉棟的倫理敘事視角偏于冷峻內斂。他幾乎從未安排任何敘事人在任何情形下對任何倫理敘事做出評價,也不曾借任何場合直接表露其倫理價值觀。然這種略顯低調的敘事方式卻絲毫無損其作品的健康道德導向與正確道德立場。如本節(jié)首段所言,即便是在藝術自治主義有所低頭的今天,在文學敘事中要不要,以及如何結構和安排倫理內容仍是很多作家難以達成一致的地方。如張煒那般,在敘事中直接完成道德疾呼與道德規(guī)訓自然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而像劉玉棟這樣在敞開道德化圖景的同時避開直接的道德評價也不失為一種經典策略:一方面,這種“不言之教”式的倫理敘事可以避開不少藝術自治主義者的詰難,另一方面,用精致的倫理敘事來取代明確的倫理評價,這種留白式的策略也為讀者的道德思索制造了充足的空間。

總結起來,倫理問題在劉玉棟的敘事中乃是一個既顯明又潛藏的、既透徹又隱晦的主題。他一方面注重暴露道德缺陷和道德瑕疵,但同時又拒絕對此做出任何道德評價與道德疾呼。換而言之,劉玉棟在小說文本中構筑和安排了足量的倫理敘事,在予之以陳列和展出的同時,卻未曾對此進行自我包裝與自我宣傳。這些倫理敘事就靜靜地待在那里,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又暗濤洶涌。他的敘事中充溢著道德意義與倫理內涵,只是有待讀者去解讀和把握。縱觀劉玉棟的整體敘事風格,猶如涓涓細水般緩緩而出,時疾時徐,或淌或斷,最終在不經意將分流而走,不知所蹤,卻水過留痕。概而言之,這是一種洗凈、沖淡而澄澈的敘事基調,而一定程度上,他的倫理敘事在敞開與遮蔽的統(tǒng)一中也歸于這般審美風貌。

三、自律與他律的統(tǒng)一——倫理敘事形態(tài)論

本文認為,劉玉棟小說倫理敘事的第三大特征,在于其形態(tài)的兩重性,亦即下文中將要闡明的自律式倫理敘事與他律式倫理敘事。論及“自律”與“他律”的說法,作為源頭的康德主體性倫理學思想便不得不提??档轮暗牡赖吕碚摯蠖际撬傻?,即把道德行為的緣由歸于外界的客觀因素,如政府法規(guī)、社會條令、宗教信仰等??档聞t另辟蹊徑,將主體先驗的善良意志,亦即理性能力當作道德活動的根本原因。換言之,在倫理學意義上,自律/他律這個二項對立式子進行劃分的核心依據(jù),是主體做出道德行為與道德選擇時所憑借的尺度究竟是內于主體還是外于主體,究竟是主體主動做出的選擇,還是迫于某種外部壓力才不得已而為之。

由此可見,自律與他律的分野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主體意愿與客觀規(guī)約之間的對峙。自律性倫理學說主張把主體自身當作道德活動的原因與目的,更為關注主體的意圖與欲求。本文便從這個意義上借鑒上述理論,部分地將之引入劉玉棟小說的倫理敘事,并以之為廓清兩種倫理敘事形態(tài)的依據(jù):簡言之,所謂自律式倫理敘事,意指敘事中的行為主體出于自身自由之意愿而從事合乎倫理的活動,所謂他律式倫理敘事,指涉敘事中的行為主體基于外界的規(guī)約性或強制性因素而做出合乎倫理的行為。前者的核心驅動力是情感,而后者則以責任(義務)為主要推手。如果說康德對自律與他律的劃分依據(jù)是主體理性能力與其他因素,那么本文對于這兩種敘事的區(qū)別標準則是情感與責任(義務)。(誠然,責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內化為主體意愿,但較之情感,它的自由與自愿程度卻是大打折扣。情感生發(fā)出的,是“我想要”式的主觀欲求,而非那種“我需要”式的客觀律令。)

縱觀劉玉棟的小說作品,自律式與他律式的倫理敘事皆清晰可見。具體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其一,純粹的自律式或他律式的倫理敘事;其二,由他律式的倫理敘事向自律式遞進,最終形變?yōu)槎叩挠袡C結合。此外,在同一個敘事中也存在兩種形態(tài)的敘事并列的情況。

《高興吧,弟弟》以及《霧似的村莊》為我們提供了關于自律式倫理敘事的范本。在《高興吧,弟弟》中,兄弟二人都自愿做出利于對方卻對自身不利的決定,并竭力試圖說服彼此:哥哥劉長江不顧自己身體上的不便,寧愿舍命也要供弟弟念書,弟弟劉長河則不忍身患殘疾的哥哥為自己獨挑重擔,甚至做出撕毀錄取通知書的舉動。這是個在家庭倫理的向度上進行的敘事,這個敘事把兄弟情深互愛這種積極的家庭倫理彰顯得淋漓盡致。如劉長河最終決定繼續(xù)學業(yè)后所言,“哥,往后你可就更累了。”這句話道出了他的憂慮,這憂慮產生的原因則是他對哥哥的情義深重。換言之,這種家庭倫理在這個敘事中之所以呈現(xiàn)得如此和諧暖心,乃是兄弟間真情實感充分表露的結果。

在《霧似的村莊》中,結尾處乃森與村長老曼的偶遇標志著一個自律式倫理敘事的開端:當老曼看到乃森時,不顧自己腿腳不便,一路小跑,追著詢問汝東的近況?!袄下f他的眼淚都流出來了”,可見,老曼對汝東這種關心與思念是完全出于真情實感的。這種情感的猛烈迸發(fā),既根源于兩人數(shù)十年朝夕相處所積累的鄉(xiāng)里之情,也是一位垂垂老者對多年未見的老友之深切懷戀。如老曼所言,“老哥們兒們都想他”,這種懷戀不僅屬于老曼,也屬于一眾村民。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情感驅使下,對于汝東,他們不再如往昔那般戲弄取樂,而是發(fā)自內心地懷念,不顧一切地問候。此舉合人性,切情理,是一種正面的倫理行為,而這種行為的背后成因則是情感。

在《平原六章》中,“哥哥”與那個買來的四川女人之間構成一個由責任與情感公共結構起來的倫理敘事:當哥哥不顧一切地從三得和老麥手中救下因企圖逃走而正在遭受毆打的“嫂子”時,那句“她也是人吶”飽含了一種人道之情與男女之情雜糅而成的一種復雜情緒;而在敘事結尾,他平靜地送“嫂子”返鄉(xiāng)與女兒團聚,還她自由,這個倫理行為便不再是純粹自覺自愿的行為了,它的觸發(fā)機制更多地是一種對基本人性責任的堅守。

《傻女蘇錦》中的倫理敘事則包含著濃厚的由他律式向自律式漸進的痕跡。起初,對待這個天生呆滯的蘇錦,“我”與“妻子”的基本態(tài)度是避而遠之的。但一旦在不同場合偶遇,夫妻二人還是盡量保持風度,勉為其難地為蘇錦和她母親保全尊嚴?!拔摇迸c“妻子”踐行著人道倫理,而這人道倫理乃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義務所在。在倫理敘事的終點,“我”和“妻子”對蘇錦的態(tài)度較之先前已然發(fā)生質變:“妻子”看著病危的蘇錦熱淚盈眶,“我”望著妻子的皺紋徒生驚詫。此刻,蘇錦對于“我”和“妻子”而言絕不再是一個人情包袱。她分明充當著“我”和“妻子”的記憶符號,一個承載了無盡共同生活經驗的記憶符號。在蘇錦的身上隱約浮現(xiàn)出了他們自身來時的路,而蘇錦的逝去對他們而言也即意味著一段過往的塵封??v覽這個敘事,主體意愿后來居上取代了客觀規(guī)約成為核心推動力。由基于人道要求的義務轉為發(fā)乎真心實意的情感,整個倫理敘事形態(tài)也悄然完成著由他律式向自律式的轉換。

劉玉棟對在上述倫理敘事中對于情感細節(jié)的體察也頗值得注意。也即是說,劉玉棟在凸顯倫理敘事中主體情感之作用的同時,也將這些情感間的細微差別一并予以呈現(xiàn)。《霧似的村莊》中的老曼村長對汝東的情感是一種歷經歲月沉淀后的友情,《高興吧,弟弟》中劉長江、劉長河之間的情感是一種無雕飾的、未摻入任何雜質的親情,《傻女蘇錦》中“妻子”對蘇錦的情感是一種“隔人觀己”式的自我追憶,而《跟你說說話》中“我爺爺”對“我嬸子”的情感則更像是一種對家庭完整的眷戀與不舍。針對不同類型的主體情感,劉玉棟分別建構了不同的情感演進與作用的方式:作為兄弟的劉長江、劉長河對彼此的情感是一蹴而就的,無需過多情節(jié)鋪墊;“妻子”對蘇錦的情感以及老曼對汝東的情感之展露方式則是循序漸進的。尤其是后者:汝東一家在村里的處境向來十分尷尬,無論是善良清澈的乃木還是淳樸敦厚的乃林,甚至是鐵漢柔情式的汝東,都總是村民們捉弄和調侃的對象。正是乃森的偶歸以及同老曼的偶遇促使村民們對離鄉(xiāng)多年的老友發(fā)生了情感轉向。轉向過后,前后對同一對象的兩種情感便構成了一道刺眼的情感反差,而劉玉棟在小說結尾建構的這個自律式倫理敘事恰好順暢地帶出了這種情感反差??傊?,劉玉棟細膩地捕捉并體認到了上述這些微妙的情感變化,并完成了精巧的處理,進而用情感的變化來引領倫理敘事的情節(jié)與形態(tài)走向,這是其倫理敘事中十分值得稱道之處。

由上可見,劉玉棟的倫理敘事之終極形態(tài)乃是自律式,而非他律式的。因為,數(shù)個他律式的倫理敘事都在作品人物出現(xiàn)情感激增的過程中悄然發(fā)生著漸變,并最終質變?yōu)橛汕楦卸秦熑嗡鲗У淖月墒絺惱頂⑹隆R源送普?,劉玉棟在對倫理敘事的把握中,更為側重的是主觀情感而非客觀責任。本文認為,這種在倫理敘事中高揚主體情感的策略對于敘事目的的達成而言大有裨益。公允地講,在經驗藝術作品的過程中,總少不了欣賞主體的情感起伏與情感激蕩,敘事作品也不例外。欣賞主體經由某藝術作品產生審美經驗的前提條件,是該藝術品的某種特質契合了主體的心意狀態(tài),并促使主體產生了對該藝術品的情感認同。正如蘇珊·朗格所言,“藝術品本質上就是一種表現(xiàn)情感的形式”??傊?,情感始終充當著欣賞主體與藝術作品之間的傳送帶,行使著勾連二者,使之在審美經驗中融為一體的職能。就倫理敘事藝術而言,為達到預期的審美與社會效果,它同樣需要喚起和催生讀者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說,敘事順利完成預定的道德目的的關鍵在于促進讀者對該敘事的理解,而這卻唯有充分調動其情感方能實現(xiàn)。劉玉棟的自律式倫理敘事,恰恰就著眼于主體的情感,注重呈現(xiàn)情感因素在倫理敘事中的諸種形態(tài),充分敞露情感作用對于倫理敘事走向的深刻影響,以情感為中介,既溝通倫理敘事中的前因后果,又連結讀者與倫理敘事之間的互動,進而強化著讀者對于敘事的理解,深化著讀者對于其中倫理內涵的體認。

結語

劉玉棟祖籍山東省慶云縣齊周務村,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懷戀,他將記憶中的故土化名為“齊周霧”村后將其搬上了自己的文學舞臺。一般說來,家鄉(xiāng)總能勾起我們心底那最遼遠、最溫馨的情愫與記憶,劉玉棟筆下的“齊周霧”同樣寄寓著那游子般的濃烈而真摯的鄉(xiāng)情。然可貴的是,面對家鄉(xiāng)那切實存在著的倫理瑕疵與道德缺陷,劉玉棟卻拒絕了曖昧和中庸的態(tài)度?!八换乇軐︵l(xiāng)土世界內的丑惡、苦難和災難的描寫,鄉(xiāng)村的愚昧、保守、落后在他的小說中都有著充分的展現(xiàn)”。敢于在自己最熟悉、最眷戀的地方發(fā)現(xiàn)倫理問題,發(fā)生倫理思索,并進而將之納入自己的書寫范圍,用廣遠的視角、嫻熟的策略、滿溢的真情為讀者揭開一個個精巧細膩的道德化圖景,劉玉棟幾乎是在撕裂并重組著自己內心深處那最柔軟的記憶與最溫暖的情懷。與此同時,劉玉棟又善于適時地在敘事中隱去自我,不著痕跡地為讀者編織了一個個倫理疑難,發(fā)人深思,供人暢談。上述這些構成他的倫理敘事得以成行和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真假易辨,善惡難斷,一如美的本質這種本體論命題那般,關于倫理問題的探討也遠非一日之功。或許,將倫理問題植入文學敘事予以統(tǒng)籌考量的做法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范式。一方面,“無論中外,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和批評理論家從來都是把是否符合道德倫理,是否有利于推動人類道德意識和道德關系的提升和發(fā)展作為衡量文藝價值、開展文藝批評的重要標準之一?!绷硪环矫?,“借‘動情’來‘曉理’,先‘通情’爾后‘達理’,或者說,借助人類心理——情感的獨特橋梁,來傳達道德之‘道’和倫理之‘理’,即是所謂倫理敘事的基本意味”。而劉玉棟小說中的倫理敘事正好為這種兼有美學和倫理內涵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了精彩的范本。

猜你喜歡
倫理道德情感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情感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三台县| 都安| 苗栗县| 道真| 福贡县| 鱼台县| 鹤岗市| 萨嘎县| 辽宁省| 灵山县| 牙克石市| 祁阳县| 阿拉尔市| 土默特右旗| 龙陵县| 花莲市| 凌海市| 扎赉特旗| 大安市| 搜索| 错那县| 昆明市| 宜城市| 平乐县| 舒城县| 临漳县| 屏山县| 松溪县| 革吉县| 三都| 塔河县| 郁南县| 无极县| 安仁县| 巢湖市| 上思县| 芒康县| 遵义市| 韶山市| 巫山县|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