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先生素描(二)
——中文系“三陳(程)”

2018-11-15 20:29:35
雨花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中文系

丁 帆

每一個院系都有自己的風格,而這種風格的形成則是由許多有著不同個性特征的教師經(jīng)年聚合累積而成的,也正是這些不同的個性的綻放,才使這個院系有了鮮活的生氣,才讓校園的生活豐富生動起來,才使師生們在冷板凳上活得有情有趣,讓枯坐有了斑斕的色彩。南京大學中文系百年歷史中潛藏著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也有許多人從不同角度寫過回憶錄,甚至有作家專門寫過長篇小說,足見她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近讀老系主任胡若定教授撰寫的他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工作生活六十多年的回憶錄,很是感慨,便也想就我個人在南京大學中文系近四十年來所觀察到的已逝的人和事,作一素描,以饗讀者。

所謂“三陳”,就是指陳痩竹、程千帆和陳白塵三位先生,被大家俗稱為“陳瘦老”“程千老”和“陳白老”。三位先生不僅是學問大家,同時也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大家,陳瘦老是在小說創(chuàng)作和戲劇理論研究中名世的兩棲學者;程千老是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lǐng)域和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獨占當代鰲頭的大家;陳白老則是在戲劇創(chuàng)作和散文創(chuàng)作上貫穿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大作家。

陳瘦竹

陳瘦竹先生是老南大人,他生于1909年,是江蘇無錫人,20年代就開始了小說創(chuàng)作,1929年考入武漢大學外文系,亦有翻譯作品問世,1933年畢業(yè)后任南京國立編譯館編譯。這時他一邊翻譯,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鉆研外國文學理論。1940年執(zhí)教于國立戲劇??茖W校,抗戰(zhàn)勝利后兼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1949年以后他擔任過江蘇省文聯(lián)副主席和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我經(jīng)常聽到岳父談起他和陳瘦老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一起商討戲劇創(chuàng)作的事情,對先生的學識和戲劇理論的學養(yǎng)佩服之至。陳瘦老是1949年以后較早擔任南大中文系系主任的學者之一,與其他系主任不同的是,他是既搞創(chuàng)作又搞戲劇理論的學者,故上課既有理論深度,又生動有趣,很受學生歡迎。據(jù)他的老學生鄒恬先生回憶:“他上課從不看講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兩堂課下來中間不停頓,而且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語言簡潔準確,錄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下課鈴一響,要講的課恰好講完。他的講課藝術(shù)使學生嘖嘖稱奇,大家私下議論,認為除了學識才華過人外,一定是視力差,所以記憶力特別好,這個解釋在病理學上也能找到依據(jù)。一直到我留校當助教后才改變了看法……陳瘦老說他自己“上課前是要打好腹稿的,有時還面壁從頭到尾默誦一遍?!保ā蛾愂葜窦o念集》)如此說來,我們就更加敬佩陳瘦老那種對教師職業(yè)的敬業(yè)精神了。

我認識陳瘦老較晚,那已經(jīng)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了,那時我在南大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做進修教師,未與先生謀面前,從其名字上來判斷,預(yù)想中那應(yīng)該是一個長相十分風流倜儻、瀟灑浪漫的老師,可是一見面,便與預(yù)想的面目相去甚遠:個子不高,頭顱卻顯得很大,儼然就是一個大思想家的形塑,這種身材和臉型的學者印象在我?guī)啄旰笠姷藉X理群先生時,又一次在大腦皮層下產(chǎn)生了強烈印象。那時會在教研室會議上遇見陳瘦老先生,先生那時的目力已經(jīng)很不濟了,據(jù)說視力只有0.03,但是談鋒卻甚健,憑著聲音就能夠認出熟人的面目來,讓我更加驚嘆不已的是,他的記憶力之好讓人感到驚悚,記得那一年的“5·20”學術(shù)報告會,他在沒有片紙的講演中,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小時,其中背誦了大量的作品臺詞,援引了大量的理論文章警句,那渾厚的嗓音吐出的幾近表演水平的臺詞,博得了滿堂喝彩。殊不知,陳先生在背后不知面壁誦讀過多少回呢,而臺詞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也不知練了多少次呢,要知道陳先生年輕時是演過話劇的哦。有好事者事后核對原文,發(fā)現(xiàn)竟然一字不落、一字不差,于是,人人只有咋舌的份了。除了創(chuàng)作小說,陳先生的專攻也是現(xiàn)代戲劇,他對現(xiàn)代話劇的藝術(shù)分析,至今仍有獨到的學術(shù)見地。

陳瘦老其實并不瘦,他的胖也許是和他善飲能吃有關(guān)吧,據(jù)說他的酒量很大,但是我未親眼目睹過,倒是見過他豪吃的鏡頭。那是80年代末的6月初,適逢江蘇省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會成立,在籌備會的工作餐上,我領(lǐng)教了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境況。那時會議餐十分簡陋,就在南大招待所旁邊的教工食堂大廳里拼了桌子,十幾個人圍著桌子吃將起來,菜肴無非就是食堂打來的大鍋菜,皆是那粗盆大碗盛裝,記得最清楚的細節(jié)就是,某青年教師看到端上來的一盆紅燒肉,就說:陳先生最愛吃這個菜,便連搛了好幾塊在他碗里,孰料有一塊大肥肉滑掉在飯桌上了,大家都說算了,陳先生則不以為然,直接就用手摸摸索索地去尋覓那塊肥肉,捕捉到后,便一口塞進嘴里……這個鏡頭便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終生不能忘卻。在那個已非定量供應(yīng)豬肉的歲月里,一個大學者同樣難以滿足一頓紅燒肉的口舌之欲,真的令人心酸。

其實,像陳瘦老這樣的知識分子是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尤其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困頓的歲月里,蹲“牛棚”,掛牌游街,吃爛菜葉的憶苦飯,受拷打,成為他那時的家常便飯,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這場‘革命’,果然史無前例,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奇跡,真不愧萬物之靈。一開始我就被點名批判,接著就被隔離審查,從此我真感到天地何其狹小,人世何其孤寂!我困頓于斗室之中,后來幾乎不能相信外邊還有廣闊世界?!吹奖舜硕歼€活著(按指與夫人沈蔚德),這已是最大的幸福。”(陳瘦竹《戲劇理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版)即使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的十幾年中,他也并沒有享受到所謂的幸福生活,我想,像這樣一位大學者、大作家,倘使能夠在晚年充分滿足其口舌之福,也算是對得起他們的一生了,可惜他連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沒有充分享受過。

陳瘦老那一輩的學者對自己的學生都是呵護倍加的,有一個細節(jié)讓人十分感動,那就是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時候,還為學生遮風擋雨。據(jù)他的學生,也是同事趙梅君回憶,1971年讓她交代“五一六”罪行的批斗會上,其時她正臨產(chǎn),“陳先生總是把自己的毯子折好鋪在她座位上,還拿被子作靠墊”,且不顧打手們的威脅,總是從容地“照常每次細心地把座位鋪好、墊好”。這種舔犢之情不禁讓人潸然。想起了蔡元培、胡適、魯迅等五四先驅(qū)者們對學生的保護,今天的我們似乎只有興嘆的份兒。

也正是在見到他吃肉的那個場景一年后的1990年的6月2日,陳瘦老去了,走的那一天我正好在系辦公室,他的幾個弟子來商量操辦后事的事情,我并不知道陳瘦老走時的情形,直到看到了鄒恬先生的回憶錄時,才知道其中的原委?!暗诙煳亿s去時病房已空,醫(yī)生說他死得突然,很少痛苦,神情也安詳。但陪夜的靳和,他的侄兒告訴我,那夜他睡得很不安寧,一直在做夢,先是夢見特務(wù)逼他交出進步學生的名單,被他嚴詞拒絕了;又夢見有人在罵他,這大約是‘文革’的事;最后是在課堂上講莎士比亞,學生不愛聽,他很生氣,又著急……這些夢好像是他一生的象征,又似乎流露出對下一代的憂慮和期待?!边@是二十七年前鄒恬先生的總結(jié),如今這個“走向永恒”的鄒恬先生也隨他的陳先生去世二十二年了,然而,他對陳先生夢的解析卻是有著十分的禪意:40年代末,在“四一”慘案中,他在國民黨的槍下營救學生;五六十年代遭受了苦難的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但是無論如何,他永遠是不忘初心的,這個初心就是對待自己的學生的熱忱,對待教學科研工作的熱愛。然而,他最后的夢卻折射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而這樣的悲劇還會如鄒恬先生所擔心的那樣在“對下一代的憂慮和期待”中發(fā)生嗎?叩問蒼天,天國里的陳先生也未必能夠回答。嗚呼哀哉,魂兮歸來的先生們。

程千帆

我見到程千帆先生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童顏鶴發(fā)、慈眉善目的65歲的老者了,那應(yīng)該是1978年8月中下旬,據(jù)《閑堂書簡》程千老1978年8月6日致劉君慧書札中云:“弟本擬上月底東下,以天氣酷熱遂延期?,F(xiàn)決在八月半后啟行。今后賜書,懇寄‘南京漢口路南京大學中文系’。”在爊熱的南園里,我看到兩輛大卡車進校,只見系黨總書記正在忙前忙后,一問,原來是程千帆先生從武漢大學調(diào)過來了,系里是將其作為一件頭等大事來辦的,因為匡亞明校長有令,必須辦好!當時只身擠進了南園的一間集體宿舍里,先生卻毫無怨言,隨即投入了工作。

程千帆先生原本就是金陵大學的畢業(yè)生,65歲的他又回到南京大學,這大概可以算是落葉歸根了吧。據(jù)他的第一個大弟子,也是中國第一個文學博士莫礪鋒先生回憶,他臨終最后的遺言竟然是拉住莫礪鋒的手說:我對不起我的老師黃侃先生??梢娖淅辖鸫蟮那榻Y(jié)之深,其實不然,他的學問人品澤被了南京大學古典文學的幾代學者,這是學界有目共睹的不爭事實。

上個世紀70年代末能夠?qū)⒁粋€老右派從武漢大學珞珈山“牛棚”里直接請到南京大學中文系執(zhí)掌古代文學專業(yè)的人,唯有匡亞明這樣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校長了。匡校長派了當時還是年輕的副系主任的葉子銘先生直接去武漢面見程先生,無有多日,程先生便買舟東下了,而且還帶來了專攻英美文學的張月超先生,最有趣味的是,人來了,工資關(guān)系沒有,那時程先生在武漢的街道只領(lǐng)取少得可憐的生活費,到了南大如何開工資呢,據(jù)說匡校長對財務(wù)處長說:我不管你從哪里出這筆錢,哪怕就是全校賣廢報紙的錢,你每個月也得先給程千帆湊足一百塊的生活費。就這樣,程先生一俟安頓下來,就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記得1979年的5·20學術(shù)報告會他不僅自己開了專題報告,還請來了葉嘉瑩先生為大家做學術(shù)報告,二人的學術(shù)唱和風采卓越,博得學界的一片喝彩?!堕e堂書簡》1979年10月12日及1980年3月7日程千老致葉嘉瑩兩札中云:“數(shù)月前得面聆清誨,旋又得讀所撰論花間詞文,深嘆持論精卓,并世所希,良用欽佩?!薄澳闳q回國講學,頗有影響。耆宿如俞平伯先生,最近在一篇短文中還引用了尊說(《文學評論》五期),想已見到?!北闶亲糇C。自此,南京大學古典文學專業(yè)在程千老的引領(lǐng)下,其學術(shù)氛圍便日漸興隆起來了。那個年代,坊間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認為南京大學的古代文學專業(yè)不及南京師范學院強,而隨著程千老的調(diào)來,南京大學的古典文學專業(yè)便開始揚眉吐氣,逐漸開始站在全國的潮頭上了。2007年武漢大學中文系慶80周年,我專程前往道喜和道謝:武大中文系的系慶,其他兄弟院??梢圆粊恚覀兡暇┐髮W中文系卻一定要來的,不僅因為我們是同根同源的章黃學派的傳人,也是由于聞一多先生1928年從執(zhí)教的中央大學前往武漢大學創(chuàng)辦了武漢大學中文系,更是因為你們在1978年8月為我們無私地輸送了程千帆這樣的大師級學者,使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得以再次中興!那日中午的酒宴我只吃了半程就要返寧,但是武漢大學的一些老教授們紛紛來敬酒,感慨之余,讓我思考良久,一個學科的興盛,不僅需要帶頭人的學術(shù)功力,同時也需要他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周圍的學人,這樣才能讓其學術(shù)氛圍得以充分優(yōu)化。在這一點上學界一致認為程千帆先生在培養(yǎng)學生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據(jù)說北京大學的王瑤先生就十分關(guān)注程先生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讓人特意留心。的確,程先生不愧為一代大師,他培養(yǎng)的學生如今都是各個高校古典文學專業(yè)的頂梁柱。

然而,一個人,尤其是已經(jīng)步入老年的學者,為何會有如此噴發(fā)的學術(shù)工作的動力呢?也許答案就在《致南京大學校系領(lǐng)導》(《閑堂書簡》1989年12月12日)中了:“我是在1978年秋以一個65歲的街道居民的身份到母校南京大學來工作的。我首先要感謝你們給了我一個為社會主義祖國、為人民服務(wù)的機會,沒有南京大學的聘請,我也許就老死空山。其次,我還要感謝你們對我的尊重、信任、支持和寬容,否則,由于我本身的各種缺點和弱點,也很難作出即使是現(xiàn)在這樣微末的成績。每次一想起這一些,我的心情總是非常激動。十一年前我才到南京大學的時候,就暗自立下了兩條誓愿:一是要爭分奪秒,把在政治錯案中損失的十八年時間搶奪回來。這一點現(xiàn)在看來并沒有完全做到;二是在教學科研中要認認真真地走路,在培養(yǎng)青年教師和學生中要勤勤懇懇地帶路,在應(yīng)當退休的時候要高高興興地讓路,現(xiàn)在是讓路的時候了,我要向你們說:我的確是高高興興的。”讀了上述文字,真讓人亦悲亦憐亦痛亦敬。悲的是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學者,居然連工作的權(quán)利都被剝奪了;憐的是他在艱難困苦之中,想到的仍然是報效國家和人民;痛的是他為學術(shù)和培養(yǎng)人才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得到的回報卻是微不足道;敬的是他高風亮節(jié)的“讓路”精神。在此,我們是否應(yīng)該對一個從舊時代走過來的知識分子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呢?!

程千帆先生不僅是古典文學的治學大家,同時也是文人書法的當代佼佼者,所謂文人書法,不僅僅在于結(jié)字的布局和線條流暢之美,更重要的是,其書法內(nèi)容中的詩文皆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之作,工詩文,善創(chuàng)作,才是文人書法之精髓,而程先生的書法作品是最具這種文人元素的。文人書法還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質(zhì),那就是從不收取潤格,字是送給朋友的,尤其是文友,那是一種文人情感的交流,用其易銀,便玷污了文人的風骨。當然,這是傳統(tǒng)文人的做派。在商品文化時代里,我們不能詬病文人賣書畫,只要是正當勞動所得,也沒有什么值得側(cè)目的。然而,我們對這種傳統(tǒng)文人書法的做派也更保有一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上個世紀90年代程先生主動賜予我兩幅字,這讓我誠惶誠恐,便愈加敬佩其文人之品格,將其作為珍品收藏。其實,中文系得到他賜予的墨寶者甚多,大家心存感激之情,卻無人表達而已,竊以為,這才是真正高古的文人無功利的交往,當然,這多為單方之給予。他晚年寫字勤勉,據(jù)他女兒程麗則說,寫字送人,求索者不拒,弟子們固然個個都有,喜歡者可索多幅。

據(jù)程麗則告訴我,先生不常飲,至多也就是逢年過節(jié)喝點葡萄酒而已。其實并非如此,據(jù)《閑堂書簡》1990年4月5日致蔣寅書札中云:“我舊嗜煙嗜酒嗜茶,以心臟病戒酒,肺氣腫戒煙,猶存茶癖?!蔽艺f嘛,像程先生這樣風骨錚錚敢于直言者,豈能不飲?可惜我們南京大學中文系誰也沒有見過先生豪飲。

先生乃一介書生,待人謙和儒雅,骨子里卻有著與一般學者那種茍且偷生的懦弱所不同的剛正,看他的《閑堂書簡》,便可見其風骨所在,且不說其痛陳學界之種種流弊,即便是對當代頂級學術(shù)大師的茍且同樣予以詬病與不屑,在他給舒蕪的信中,明確對錢鐘書那種“又絕口不及時事,似在云端里活”的學人行狀進行否定性判斷,程千老絕不是那種躲進書齋成一統(tǒng)的“鴕鳥型”學者,他是有“鐵肩”擔當?shù)娜耍恰皷|林黨”那樣的書生,是有“金剛怒目”一面的“真的猛士”,正如其開門博士弟子莫礪鋒所言:“程先生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恂恂如也,相當?shù)钠揭捉?,可是其?nèi)心卻是剛強不可犯的?!币苍S,這正是先生屢屢在運動中被批的根源所在,然而,先生的性格則是終身如一,剛直不阿,風骨永存。

他在書簡中常與自己的弟子稱兄道弟,亦可見性情之一斑。在與自己女兒程麗則的通信中,也可見其憐女之情殷殷。

讓我最動容的是,武漢大學陸耀東先生為程氏夫婦編纂書稿時,竟也蒐集到了程先生早年撰寫的書評,先生回復道:“耀東老弟:十二月一日札及復印書評收到。將書評看了一遍,恍如隔世,如果當時在上海而不在南京,我也許就搞現(xiàn)代文學了。這篇文字還是趙景深先生要我寫的,他正主編《青年界》?!保ā堕e堂書簡》致陸耀東,1991年12月8日)先生沒有從事現(xiàn)代文學也許是我們現(xiàn)代文學的不幸,然而,于他個人而言,或許亦少遭致許多罪名罷,像他這樣耿直的人……

先生卒于2000年的6月3日,享年八十又七,也算是死亦逢時也。

陳白塵

我見到陳白塵先生也是在1978年他剛來南大中文系不久,他邀請其上海的老朋友趙銘彝來南大中文系做講座,記得就是在系里小白樓(賽珍珠故居)的會議室,教師們沿會議桌圍坐成里外兩圈,其實就是一個座談形式的會議,會議有些喧賓奪主,客人趙先生說得少,主人陳白塵說得多,用滔滔不絕來形容也不過分,他的儒雅的氣質(zhì)和犀利的談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帶著蘇北家鄉(xiāng)淮陰的口音,和我插隊地方的鄉(xiāng)音相近,但是與周恩來總理那種已經(jīng)摻雜了普通話的淮調(diào)還是有所區(qū)別的,所以我聽起來既有鄉(xiāng)土氣息,又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至于他出任中文系主任一職,倒是有不同說法,但是他對系主任一職的精辟概括卻是流傳甚廣:系主任這個生產(chǎn)隊長的活不是人干的!我一聽到這樣的話,首先想到是他那濃重的鄉(xiāng)音,仿佛又回到當年生產(chǎn)隊長給我們派活時的鄉(xiāng)音行狀。的確,全系100來人從吃喝拉撒到生老病死都得管,清官不問家務(wù)事,系主任卻樣樣都得管,那時最頭痛的事情就是評職稱,僧多粥少,一個學者一生的寄托都維系在這命懸一線的年度職稱評審上,矛盾的焦點當然就集中在這個當家人的身上了,幾番車輪式的談話,文的武的,軟的硬的,十八般技藝全都用上了,也難以平衡這其中的矛盾。作為一個作家、藝術(shù)家出身的領(lǐng)導者,哪見過這樣的陣勢,于是,苦惱焦慮讓他痛恨這個領(lǐng)導職位??傊惏讐m先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性格也是屬于那種浪漫主義豪放派的,既與“海派文學”不搭,也與“京派文學”相去甚遠,他是淮陰歷史上的韓信?關(guān)天培?吳承恩?還是劉鶚呢?

小時候看過一部騎馬打仗的影片《宋景詩》,印象頗深,后來讀文學史,才知道這是陳白老的作品,他在1949年以前的作品有著名的喜劇《亂世男女》《結(jié)婚進行曲》《歲寒圖》《升官圖》等。而他在新時期創(chuàng)作了《大風歌》以后,就來到南京大學當教授了,1978年他第一次招收碩士研究生,在考生交上來初審作品時,我便有緣與先生結(jié)識了,當然,這一切都是陳先生的合作導師董健先生的安排。

那時,我作為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的進修教師,整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中文系西南大樓的教研室里,每天三點一線:教研室(我在教研室角落里搭了一張床,就睡在辦公室內(nèi))、圖書館、食堂。我的指導教師是兩個,一個是中文系副主任葉子銘先生,一個是教研室主任董健先生。那時董先生除了出差,每天都在教研室里辦公長達十幾個小時,他的許多文章都是那個時期寫出來的。當系里決定由他配合陳白塵招收研究生時,大量的初審工作也就讓我一起參與了,這或許也是他培養(yǎng)我能力的一種考驗吧。記得當年報考的學生當中交來的作品巨多,因為當時沒有規(guī)定限量報送創(chuàng)作材料,有的人不管是已經(jīng)發(fā)表的,還是沒有發(fā)表過的作品都一股腦兒地交過來了,中間還夾雜著許多刻板油印的材料。那時的人工作都很認真,似乎每一篇東西都不能放過,每一個字都不能漏讀,所以,閱讀考生遞交的創(chuàng)作材料成為一樁十分繁重的勞動。董老師和我沒日沒夜地看材料,還得每一部作品都寫一篇閱讀札記。至今還記得考生里有姚遠、郭順、石磊等十幾人,他們都很出色。

有一天,董老師從陳白塵先生家里回到辦公室,拿了一個叫做《有這樣一個小院》的劇本,他也讓我讀一遍,我是一口氣含淚讀完劇本的,與董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那時全國每一個有條件的單位都自演話劇《于無聲處》的熱潮尚未完全退去,說實話,人們對舊體制的憤懣多是通過“傷痕文學”進行宣泄的,而呼吁政治改革的聲浪就是通過文學作品來進行表達的。而《有這樣一個小院》也是一部呼吁思想解放的力作,與《于無聲處》相比較,更有生活氣息,更有老舍筆下北京普通市民生活的京味兒。董老師和我說,陳白塵先生也是流著眼淚看完《有這樣一個小院》的,他準備立馬聯(lián)系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因為李龍云當時已經(jīng)是黑大中文系二年級的學生了,無奈之下,陳白塵先生就進京“開后門”,找到了他的老朋友,時任教育部長的蔣南翔,最后才讓這個高足順利進校讀研,后來李龍云果然成果斐然,還做了北京人藝的院長,若不是陳白老慧眼識珠,也許李龍云就不會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他沒有在那場“清污”的運動中被那頂“缺德作品”的帽子壓垮,也是得了陳白老風骨的真?zhèn)?。在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藝術(shù)學科的卵翼之下,陳白老不僅教會了他認真讀書和創(chuàng)作,更教會了他怎么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如今,這一對老師和學生都已駕鶴遠去,我們只能望著千載白云,空嗟時代的倒錯了。

陳白老在1980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散文影響甚大,長篇敘事散文《云夢斷憶》為人熟知,它開創(chuàng)了抒寫湖北咸寧“五七干校”生活描寫的先河,其對社會人生世相的描寫入骨三分,留給后人,也留給歷史一份值得深思的人性檔案。云夢是一個多么浪漫的地名啊,但是,他留給作者的是無盡的悲憫長嘯?!读凶印珕枴吩疲骸皳峁?jié)悲歌,聲振林術(shù),響遏行云?!标惏桌弦簧τ谙矂?chuàng)作,卻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給自己的生活留下了悲劇的表達空間,真所謂“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我們似乎可以聽見陳白老正在唱著那“鐵板銅琶大江東去”的豪歌向我們走來。

到了1990年代,《牛棚日記》更是引起了巨大反響,這是一部1966年9月10日至1972年2月29日的作者私人日記,用作者的話來說,它“幾乎可以視作為一部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簡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F(xiàn)在我們只能望其興嘆了,歷史往往就是如此吊詭。他在《云夢斷憶》的《憶眸子》的結(jié)尾中說:“當年的兒童們,已是今日的青年,他們將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多么希望從那小姑娘和胖男娃一輩的青年們明澈如水的眸子中透視到新中國的未來喲!”在此,一個作家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眼睛分明是在尋覓人性向善向真向美的一面,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找回來了嗎?

據(jù)陳白老的弟子說,先生是喜歡喝酒的,但是酒癮不大,不過,從他主政《人民文學》期間所發(fā)的許許多多被稱為“毒草”的作品中,就有一類是“宣揚墮落的生活方式”的作品,“大寫吃喝玩樂、飲酒賦詩”的作品當然應(yīng)該歸于“資產(chǎn)階級沒落情感的散文”。對文人善飲之疾的鐘情,可見出先生浪漫情感之一斑。

陳白老是1994年5月28日逝世的,與前兩位去世的時間6月初相近,三個人雖不是同一年走的,但是離世的月份日期卻相差不到十天,難道他們都在冥冥之中相約春天歸隱嗎?

今天,我們能夠從前輩的身后望見他們的脊梁嗎?!

猜你喜歡
中文系
王海龍作品選
中文系何為?
中文系有什么用?“心底有個泉永不枯竭”
讀中文系的人
讀中文系的人
長治學院中文系簡介
大學閱讀的四個“度”
黃振東作品
當代中文系大學生繁體字識讀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中文系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diào)查分析-以三年級本科生為中心
石城县| 长葛市| 定边县|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扶风县| 沙洋县| 石林| 荣昌县| 甘南县| 隆昌县| 乌苏市| 安庆市| 桂东县| 仲巴县| 克拉玛依市| 安徽省| 项城市| 尼木县| 嘉义市| 天峻县| 曲沃县| 乌兰浩特市| 临江市| 邯郸县| 古浪县| 仲巴县| 永福县| 广丰县| 兴和县| 蒙自县| 弋阳县| 石景山区| 雷州市| 江源县| 南华县| 托克托县| 新乡市| 苍梧县| 湘潭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