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付
【摘要】由于化學學科是初中階段剛開始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在接觸化學學習初期,學生們都有著極高的學習熱情。但是,隨著化學學科內(nèi)容的不斷增加、難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xiàn)了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日常教學中課堂問題設計過于籠統(tǒng),導致學生問題意識較差。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問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69-01
引言
課堂提問是我國教育教學中一直應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如若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存在問題,勢必會對教學效果造成直接影響[1]。而如果課堂問題設計立意好、創(chuàng)設角度新,不僅可有效點燃學生學習欲望,提升其自主能動性,長此以往,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所以,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設疑”的方式方法,問題設計除了要有代表性之外,還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進而有效幫助其形成良好問題意識。
一、初中化學課堂問題設計現(xiàn)狀
初三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初始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中學生好勝心強、探索性高等多種階段特點開展教學。提問時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拉近師生距離的重要手段,但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市級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卻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由于初三階段學生壓力較大,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甚至有些教師幾節(jié)課下來都不會與學生進行交流;還有一些教師認識不到提問對于教學效果的重要意義,所以在問題設計過程中隨意性相對較強,比如:“是不是?”“對不對?”等回答性問題,啟發(fā)性較差,對于課堂教學更是沒有任何積極效果。還有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常常按照座位提問,不能做到真正的“因人而異”,更有老師在提問時選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問題發(fā)揮不了實際作用。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問題設計
1.聯(lián)系實際,設計問題
新課改中明確提出:在整體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基礎教學目標。運用化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實際顯得尤為重要,設計課堂問題是也應以學生中較為常見的化學問題為基礎。比如在九年級上冊《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的教學之前,可以讓學生詢問家長,自家液化氣灶、煤爐是否留有空氣進口?在學生回答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為什么會留一個空氣進口呢?”“如若在煤爐的進風口扇風爐火會發(fā)生變化嗎?”“在生活我們?nèi)紵静臅r,是將整塊木材直接燃燒嗎?還是怎么做”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依照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會有極大求知欲、探索欲。這時,教師應抓準時機引導各小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后,教師應站在客觀角度對學生回答進行客觀分析,尤其是對于同一問題不同看法的情況要進行詳細解答,進而更好的活躍當前課堂氣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的將生活知識與化學課堂進行結合,進而更好的提升問題設計有效性,保障初中化學課堂質(zhì)量。
2.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實驗對當前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九年級上冊《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教學過程中,教材是利用幾組實驗來得出鐵生銹的條件,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將鐵的生銹條件作為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與鐵生銹相關的問題來進行實驗。首先,應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原因。鐵是我們?nèi)粘I钪休^為常見的一種材料,所以其生銹現(xiàn)象也極為常見。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環(huán)境下的鐵質(zhì)物品生銹圖,而后放出生銹前后對比,讓學生更為直觀的認識到“鐵銹”。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生銹的東西呢?他們都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放置的?九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見到一些生銹現(xiàn)象,問題提出后,學生們都開始踴躍表達自己意見,同時還會將自身已學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進行結合。在學生猜測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比如:你們見過菜刀生銹嗎?當菜刀使用后,還要怎樣呢?這說明有一種物質(zhì)可能會導致生銹,在教師提出后,學生立即想到了——水可能是導致鐵生銹的因素之一[2]。而后教師要及時追問,那是不是證明只要有水就可以生成鐵銹?而后引入化學中的重要元素—氧氣。在學生對基本知識有簡單了解后,可以立即選用實驗來驗證學生猜測,但是在猜測過程中必須要告訴學生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水是蒸餾水,而后將已經(jīng)打磨完成的鐵釘分別放置于兩個試管,一個試管將鐵釘完全放置水中,將其塞緊,另一個試管將鐵釘一半放置水中,敞口放置。在放置一周后觀察其變化現(xiàn)象,通過實驗,總結鐵銹生成條件,了解化學反應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當前教學內(nèi)容設置合理問題情境,使學生回答一些“夠得著”的問題,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培養(yǎng)其化學問題解決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費傳根.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改進[J].才智,2017(33):66.
[2]符良亮.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析[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7(1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