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林玲
學生社團是學生學習、實踐以及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陣營,其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發(fā)展取得諸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就中職學校社團的管理與創(chuàng)新進行了系統闡述。
中職學校學生社團既具有一般學生社團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學生社團的多樣性。中職學校往往具有多種專業(yè),學生在組建社團時多會結合自身專業(yè)和愛好,如不同的專業(yè)類社團、人文類社團、技能社團等。其次,學生社團的靈活性。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組建、加入均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這主要與學生的專業(yè)差異、年級差異有關。第三,學生社團的專業(yè)性。中職學校的學生社團往往具有明顯的專業(yè)性,這與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于中職學校的生源多為初中畢業(yè)生,其年齡較小、自我管理能力弱、學生能力低,且學生的心理、生理均處于發(fā)展轉型期,雖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但又因其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力、自主判斷力而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這也給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很多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成立、運行、管理多由學生自主完成,學校未對其擬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也未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的管理,進而導致一些中職學校的社團因管理制度缺失而造成社團紀律性不強等問題,進而阻礙了社團的正常、健康發(fā)展,甚至出現了影響學生正常學習的現象。
很多中職學生社團因缺乏良好的自我組織管理能力而導致其在開展社團活動時會出現諸多問題。部分社團在開展活動時缺乏良好的組織形式及內容。
中職學校領導應充分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工作,并通過不斷完善學生社團的“頂層設計”來提高社團的管理質量。這既需要中職學校在制定學生社團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也要從社團文化建設上入手,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學生社團管理制度,進而使社團的成立和活動的組織開展、社團活動的激勵機制等能夠有章可依、有制可循,這樣才能真正保障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有序、健康發(fā)展。另外,學校也要結合學生社團建設的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幫扶性地社團建設指導,使之能夠在不違背校園文化、學校持續(xù)化發(fā)展的核心思想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社團特色化、個性化的建設,以此來促進學生社團的蓬勃發(fā)展。
中職學校應根據學生社團結構不均衡的現狀,結合學校的辦學特點和專業(yè)特點鼓勵、引導學生組建更多專業(yè)性、技能性的社團,同時,實行以分層、分類為主要管理內容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一方面,中職學校要結合不同層次的社團提出不同的社團建設和發(fā)展目標,并對校級社團、班級社團進行分層管理;另一方面,學校也要根據不同類別的學生社團實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實現對學生社團統一管理和分層管理的有機整合。同時,學校也要進一步引導、規(guī)范社團活動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等,在全面提升社團活動成效的同時有效提升社團的管理效率,最終實現對學生社團的科學化引導與管理。
中職學校在學生社團管理的過程中還要引入相應的學生社團考核激勵體系,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社團組織者、參與者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進而達到促進學生社團健康、有序發(fā)展的目的。同時,科學、公正的學生社團考核激勵機制既可以調動、維持學生參與社團的熱情與積極性,還可以促使社團成員進行自主考核與評價,進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社團建設與管理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管理過程中,學校既要予以充分重視與支持,還要設計、出臺相應的管理機制,進而達到促進學生社團健康、有序發(fā)展的目的,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打造一個堅實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