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亦農(nóng)
離開廣西大化有月余了,但那青青的山,綠綠的水,詩一樣飄浮在大化蔥郁山水間的綺麗云朵不時盤繞在腦海。今年五月,在大化瑤族自治縣成立三十周年前夕,我隨一批文化名人來到這既古老又年輕的地方,游走青山碧水間,我總覺得有一個聲音在你的耳邊不時提醒著:大化,大化。即使回到鋼筋水泥堆砌的都市,這個聲音還不時在我的耳邊呼喚:大化,大化……
大化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想想這些年走過世界和國內(nèi)的地方可真不少,但大化這樣讓人有琢磨頭的地名確不多見。感覺它挺有沖擊力,不時會在心中掀起漣漪,那夢幻一樣的山水,詩畫一樣的景致,常常會漾蕩在眼前。讓你常有所思,時有所想。大化那山水,會使人靜下來,現(xiàn)在想想大化之行確是一種享受。在我的印象里,帶“化”的地名都與邊塞要沖有關,像宣化、歸化、化德、迪化這樣的歷史地名,多多少少帶點教化蠻荒的意思,這與中原文化的所謂王者風范有扯不斷的關聯(lián)??稍诖蠡媲?,置身于這天地自然之間,所謂千年教化在億萬斯年的天地山水自然萬物面前,卻顯得蒼白和不足。
在大化三天匆忙的有趣行程中,有秀山麗水相伴,無時不徜徉在大化的秀美奇觀中,那處處可見的平地上陡現(xiàn)的突兀異峰,讓你思不出大自然是如何造化的,讓人不得不驚嘆天地的鬼斧神工。身處大化的奇山妙水中,讓人對天地不得不心存敬畏。你想想,五百平方公里平川突起七百余弄,個個高險峻奇,真不知老天怎會有這樣的擺設和布局?峰峰直立并有綠地鋪陳,片片綠地大小不一,粗算有千百弄之多。當?shù)厝朔Q七百弄,有弄就有峰,峰弄相間,參差高低,這是何等的壯觀和難以思議。地質(zhì)學家告訴人們這是石漠化,但我覺得蒼天是大手筆,造化七百弄時,大約也就是想玩出個絕世盆景。蒼天稍動了下心思,于是給生于斯長于斯的瑤胞搞出了個世外桃源,給世上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在這樣的天地造化間,讓人想起有古人云“樂靜可言仁,大化浩穹宇”,不由得讓人心生萬般感慨。
仰觀“天下第一弄”時,見奇峰聳立,山道上攀行的游人如蟻,但要爬上這樣的天路絕峰,我直嘆自己的老邁,不敢冒險登頂。我也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踏上那巔峰時,見蒼山如海,會產(chǎn)生多大的英雄氣魄。我現(xiàn)在只能想象登頂時的情景,往下俯視,山弄在眼下,會是一種無法想象的大氣勢,無法傾訴和描述的大壯觀。壯美還是在想象中好,文人的想象力大都天馬行空,若是在山頂,想象出這七百弄,亦不過是大小粗細不等的竹筍咋辦?我在半山腳下小憩,一直仰看著高聳入天的“天下第一弄”,看得脖子發(fā)起酸來。我也竟不知為何想起世界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來。那是去年初夏,我來到了美國和加拿大邊境這座大瀑布前。望浩浩河水像是千軍萬馬銜首接尾從草地上撲來,忽又撲撲通通無有窮盡地跌進上百米斷崖之中,這樣幾百米寬的大瀑布有三處之多,橫亙在加拿大和美國邊境。水霧升起,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彩霧,每個人都沉浸在七色的霧水之中。瀑布濤濤,不絕于耳,可謂驚天動地。撐著傘穿著雨衣,渾身也濕了個透。身臨其境還嫌不足,又鉆進了直升機里向下俯視,直升機越升越高,大瀑布在眼中越來越小,看著在美國境內(nèi)造成那么大響動的兩個大瀑布,在我的腦海中竟想起八十年代末我家那臺水浪翻滾雙桶洗衣機來,懊悔得我都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有智者講,名山多欺客。那就是告誡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應該心存敬畏,閉上眼睛沉思,捫心自問,多從這與世無爭的山川草木間悟出點什么,這才不虛大化之行。大化的山水是自然的,人在自然的山水中,應是心情恬淡的。人與山水的親近,在大化,不虛不幻,也是有溫度的,是很容易用心和其貼在一起的。我在山間隨手采一株細草,在河水中掬一捧碧水,都是樂滋滋的,很是放松。想想世間的喧鬧,都市的霧霾,人們活得滿頭大汗的,真該來大化這樣清麗的山水間,寄情于一片云朵、一株小草、一滴水珠、一絲清風,讓自己收不住韁的魂靈放松放松。
在我粗淺的知識中,知道前人對大化有多種解讀。有大化自然,大化生命,但真的走進這塊叫大化的地方,在這秀美的山河中間細細品味大化,還多少有點咀神嚼圣的感覺。孟子講:大而化之謂圣。這的確說出了大化的大境界,大境界都是默化的,像春雨潤土,潤物于無聲之間可謂大化。大化也是能夠給魂靈洗澡的地方。晉人陶潛有詩云: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是哲人對生命的思考,是豁達的生命態(tài)度。荀子稱:四時代御,陰陽大化。是講人要順應自然,對自然產(chǎn)生感恩和敬畏。人在什么情況下也不能犯傻,非要與大自然拼出個高低來。因為人類從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什么主人。我也不知大化這個地名是哪位高人所起,也不知是源于歷史或是什么原因,但大化的好山水,對得起大化這個好名字。大化,這的確是個讓人有萬千浮想的地方。
在大化瑤族自治縣的短短三天采風,我們有兩天的行程是被安排在一條碧綠的河上,這是一條被詩人稱為“鋪滿了綠色的翡翠的河”。主人的這般安排可見這條河在大化瑤族自治縣經(jīng)濟、文化、歷史上的位置。望著這滿池碧綠,想不通為什么它有一個與這條碧水并不相配的名字,紅水河。主人告訴我,這條河源于貴州,因河水上游流經(jīng)赤砂巖地段,河水沖激赤砂巖變渾濁成紅色而得名。那時的河水一汪殷紅,澎湃激蕩,像是有萬千棗騮馬呼呼啦啦不住氣涌來。后來河上筑起了大壩,建起了水電站,據(jù)說紅水河上有多座水電站。于是,水流漸緩,再也激不起赤砂巖,滿河赤水慢慢化成了一汪碧綠,再加上兩岸的青山倒映在河面上,更是碧綠綠得有點魔幻?,F(xiàn)在紅水河流域成了庫區(qū),聽縣里的領導說,正在搞扶貧的攻堅戰(zhàn),移民搬遷搞得如火如荼。我們曾參觀過一個移民小區(qū),那里的建筑布局和城市的居民區(qū)并無二樣,一應現(xiàn)代化設施俱全。現(xiàn)在領導們考慮的是讓這些庫區(qū)移民,住得穩(wěn),有事做。還聽說,紅水河淡水養(yǎng)殖搞得不錯,給紅水河兩岸的鄉(xiāng)親們帶來了不少收益。
那天,艷陽高照,我們乘船行進在紅水河中,同行者都為這一池碧綠驚喜,人們紛紛說,這就好像行進在三峽庫區(qū)。頭上是輪火辣辣的太陽,就連河面上的霧氣都也好像怕灼熱似的,那一團團,一層層水霧都像躲進了山巒里,成團的白云在山間重重疊疊繚繞,充滿水汽的云霧或纏山峰,或卷樹梢,顯得層次感甚強。水霧纏繞的山巒樹林倒映在碧綠的河水里,陽光也沒有了辦法。在赤熱的陽光下,行在河里觀水中云霧,這讓我在綠幽幽的紅河谷里開了眼界。我低頭望水中云霧,真是興高、興濃,就好像是忽地又發(fā)現(xiàn)了大化另一奇觀。
我來自干旱的鄂爾多斯高原,非常想看看淡水養(yǎng)殖。但行進在河中,幾乎看不到養(yǎng)殖水產(chǎn)的箱籠,同行的主人們告訴我,現(xiàn)在為了保持水質(zhì),保住這一池碧水,開始大力整治水產(chǎn)養(yǎng)殖。看來水量充沛的河道,對水產(chǎn)的承載量也是有計算的,就像草原一樣,載畜量也是要科學計算的。人類無節(jié)制地索取,都會造成生態(tài)災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新的生態(tài)理念之光正照耀在大化的青山綠水間。在紅水河上,我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也有一條同名的河,那就是穿行在毛烏素沙原上的烏蘭木倫河,這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也叫紅河。它也是因河水穿過赭紅色的砂巖而得名烏蘭木倫,二十年前還是一條季節(jié)河。干旱時河谷生煙,沙塵呼嘯。下雨時,泥漿翻滾,呼嘯千里。后來,鄂爾多斯人也是筑起了壩,整治了河道,為鄂爾多斯大地留下了一池碧水,現(xiàn)在的烏蘭木倫已經(jīng)成為鄂爾多斯首府清澈蔚藍的一條景觀河。春秋兩季,各類歇腳的候鳥能鋪滿水面,成為鄂爾多斯草原上的一大奇觀。此“紅河”雖不是彼紅河,但我還是把它們聯(lián)在一起,人對自然的改變,同樣能驚天地。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有所為有所不為,這種分寸的拿捏,恰是人類生活的智慧和藝術。
翌日,細雨濛濛,我們?nèi)允浅舜斡[紅水河。兩岸的群山罩在鉛灰般的霧團中,河面上滾過層層水霧,細細的雨點落在河面上,濺起的水花,就像水中魚兒張起的嘴巴,泛起一河漣漪。船走著走著,似有隱隱的歌聲傳來,讓人精神一振。步出船艙,雨亦不知何時停了,船緩緩靠岸,我們也踏上跳板搖晃著上了岸。尋歌聲沿山路而行,沒走多久,就見一常見的路邊店出現(xiàn)在眼前。店前聚集了許多人,正在觀看著一群瑤家兒女在擊銅鼓唱歌,見我們委蛇而來,鼓聲更烈,歌聲更濃。擊鼓者是一位黑衣女性,擊鼓的身形亦是柔中帶剛,讓人甚開眼界。同行的主人告訴我們,大化瑤鄉(xiāng)的銅鼓文化更是名揚中外。世界現(xiàn)存的銅鼓有四千面,而有一半在大化,言語間透著說不出的自豪和驕傲。敬酒唱歌的是一群老少不一的瑤族女性,裊裊歌聲就像是從大山中傳來,讓人能嗅出林間的氣息。米酒自然是烈的、濃的,幾碗下肚自然晃暈起來,人們轉(zhuǎn)著圈兒跳舞,那份興高采烈自不用多說。醉眼看山,山是美的。醉眼看水,水是美的。醉眼看人,人是美的。尤其是瑤族女兒銀頭戴兩端的兩只小小的紅絨球,在歌舞中一跳一顛的,甚是俏皮。我忽然感到,在細雨中歌舞的大化瑤鄉(xiāng)兒女,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