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所高品質高中的基本品質包括:校長應有自己的教育哲學并引領團隊付諸實施;學校應有豐富的課程體系并產生校本的力量;校園應是一個“泡菜缸”并留下學生成長的印記。
【關鍵詞】高品質高中;教育哲學;課程體系;成長印記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42-0024-03
【作者簡介】孟曉東,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江蘇無錫,214100)主任、錫山區(qū)教育局副局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
要給“品質”下一個標準化的定義還是有難度的,它可以指個人的思想、品性,也可以指某個團體的行為和作風,還可以指某個東西的質量。“品質”所涵蓋的方面也有很多,既可以指個人或產品的固有特性,也可以指某種質量標準,還可以包括人力、人才、產品、服務等基本水平。同樣,定義一所高品質的高中,也是十分困難的。一所高品質的高中,似乎應該有高規(guī)格的校舍,但又不止于此;似乎應該有高排名的升學率,但又不僅于此;似乎也應該有高水平的校長,但又不限于此。當年清華梅貽琦校長有句至理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但也只是說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閱讀了江蘇省天一中學沈茂德校長主持的關于“品質高中”的一組文章,受到了一些啟示。在此,不揣陋見,談一談高品質高中的基本品質。
品質之一:校長應有自己的教育哲學并引領團隊付諸實施。
陶行知先生說過,“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得小些,他關系千百人的學業(yè)前途;說得大些,他關系國家與學術之興衰”。我曾見過不少優(yōu)秀高中的優(yōu)秀校長,他們有理念、有理想,有情懷、有胸懷。其中,還有一些杰出的校長,他們善于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教育的本質、目的、價值、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用哲學的方法來闡發(fā)學校教育的基本理念,進而展現好的學校教育的圖景及其可能性:喚起對美好事物的欲求,成就學生向學的生命,成全活潑潑的師生關系。校長在理念世界中緊盯著學生健全發(fā)展的同時,在現實世界中心向著教師,師生共同浸潤在自然與人文彼此輝映的校園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學校生命氣象。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筆記中寫的,“我竭力做到居于我這個校長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務性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有人說我是一位很喜歡種樹的校長,我們學校有近300種植物。在我看來,種樹和育人是有共同之處的。我就是一個癡迷校園生活的‘農夫,日夜守望著‘教育這塊土壤?!鼻安痪帽辉u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天一中學校長沈茂德告訴我,“面對著孩子,眼前仿佛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這就是沈校長的教育哲學,沒有高談闊論的說教,而是潤物無聲的睿智。
有人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薄F鋵?,“教育家辦學”的實踐并非是校長一人完成,而是由一個個過著高品質專業(yè)生活的教師團隊共同推進。這樣的團隊深刻地領悟著校長的思想,自覺地履行著神圣的職責,自發(fā)地組建著學習共同體,引領并陪伴著學生緊張而又自由地生長。這樣的團隊,既仰望天空又貼地而行;既有車頭的引力,又有自身的動力;既有共同的價值守望,又有彼此間的高度默契。這樣的團隊既是決策的高參,又是執(zhí)行的主體,從而保證校長的教育理想真正地落到實處。
品質之二:學校應有豐富的課程體系并產生校本的力量。
關于課程,一般有兩種闡發(fā)和解釋,大體是圍繞從詞性出發(fā)如何理解“跑”還是“道”上展開。大家普遍認同課程的“跑道說”,因為“課程”一詞是從拉丁語“currere”派生出來,“currere”一詞的名詞形式重點是在“道”上,這樣,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軌道,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從而引出了一種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而“currere”的動詞形式是指“奔跑”,重點是“跑”上,這樣,課程就意味著“對自己經驗的認識上”,“個體體驗”“校本行動”便成了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這就得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課程理論和實踐。
新課程實施以來,課程功能和課程形態(tài)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在具體的實施中,又出現了有失偏頗的現象:一類學校死盯著“國家課程”,尤其是考試課程,謀求的是“何以為生”的本領,放棄了“為何而生”的思考,一切以知識為本位,采取最保守的教學,即選擇最安全、最省力的“防御性”教學,想方設法以不變應萬變,以習慣了的比較順手的方式來教能檢測的事實性知識,所謂的“校本課程”也只是點綴和粉飾;另一類學校則過度渲染“校本課程”,忽視了“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核心要義,基礎性課程“濤聲依舊”,而對“校本課程”則盲目推崇,搞得“目不暇接”“喧賓奪主”,缺失了對“校本課程”規(guī)范化、序列化的科學認同。
一所高品質的高中,在探索和實施課程的豐富性、多元性時,必須糾正并克服以上的極端行為,全力打牢以國家課程為主體的“基礎性課程”,這是課程之“根”;努力建構以校本課程為補充的“拓展性課程”,這是課程之“枝”;著力提升以“項目”為標志的“研究性課程”,這是課程的“葉”與“花”。如,天一中學著力構建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基點,以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為遠點的三類“豐富課程”體系。基礎性課程以“生長課堂”為核心理念,以完成國家規(guī)定教育教學內容、達成國家規(guī)定培養(yǎng)目標為評價標準,努力提高“課程”和“課堂”的實施水平;在“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文化傳統(tǒng)、教師特長和校友資源,積極倡導“課程種在校園里”“學生生活在書香里”等理念,以人人都有課程選擇的“學生社團”為基本平臺,促進了每一個學生的特長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在“研究性課程”中,以“項目推進”為抓手,與高校、高新企業(yè)合作為科技特長生建設16個創(chuàng)新實驗室,為國際象棋特長生配備棋室、宿舍,為學科特長生特批免修高中課程并配備大學先修課輔導教師等,為培養(yǎng)具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搭建發(fā)展平臺。正如沈校長所言,“只要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從而引導學校從升學競爭向辦學水平、育人水平競爭轉變,整體提升了學校的課程品質和辦學品位。
品質之三:校園應是一個“泡菜缸”并留下學生成長的印記。
二十世紀末,華中科技大學的涂又光教授曾提出過有趣的“泡菜理論”,即泡菜的味道取決于泡菜湯。雖然泡菜的原料、制作工藝、保存方式等會影響和決定泡菜的質量,但是真正決定泡菜口感風味而又不易為人所模仿的卻是泡菜湯。校園好比一個“泡菜缸”,它影響和決定了浸泡其中的莘莘學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特定的校園有著特定的環(huán)境,好的校園環(huán)境如同一缸好湯,學生進入這個環(huán)境,好比泡菜原料投入湯料之中,時間一長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最后形成具有完整人格、健康身心、滿腹經綸、能力達標的專業(yè)人才。反之,所培養(yǎng)的學生出了問題,如果不是個別現象,就有可能是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出了問題,“大染缸”之說并非空穴來風。
來到江蘇省天一中學,進門就是“誠”字校訓巨石,遍布校園的中草藥圃,陣陣清香撲鼻;“天一生水”“金蘋果”“凌云亭”等人文景觀點綴其間;還有偌大的“映天湖”和大片的樹林,湖中有躍動的魚群,在靜謐的湖邊和樹林的深處,小羊優(yōu)哉游哉地吃草,天鵝們、小鴨們閑庭信步,柔性的生態(tài)校園恰似一個大“泡菜缸”。高品質學校在“為了學校,還是為了學生”的選擇上,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學生利益,他們不以集體利益的名義綁架學生,更不以世俗功利的名義傷害任何一名學生。
校園文化建設本質上是一種價值追求與價值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的價值定位受到學校傳統(tǒng)、功能地位、時代趨勢、領導視野、師資構成和生源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所高品質的高中,應當在重視校園硬件建設的進程中強化人文氛圍;在價值多樣化的進程中保持主流趨向;在社會市場化的進程中保持學術品格;在教育規(guī)范化的進程中保持個性的品質;在大眾化的進程中保持精英氣質;在學科專業(yè)化的進程中保持全面素質教育;在行為世俗化的進程中保持高尚人格。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由于一個學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個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在他的臉上就印了一個商標、一個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個學校畢業(yè)的”。這也許是高品質高中的最好詮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