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秋
青島的著名景點有很多,但稱得上城市地標的,大概有兩個:一個是開埠初期就修建的棧橋,再一個就是1997年建成的五四廣場。
外地人來青島,必定會到五四廣場。其主體部分“五月的風”雕塑,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喻示出一種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五四廣場和“五月的風”都因五四運動而得名——1919年的五四運動,其重要主題便是“還我青島”。
從1898年德國強占青島到1922年中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青島主權,24年的殖民經歷一方面催生了現(xiàn)代青島的城市原型,另一方面,作為近代史上標志性的導火索事件,青島的失與得也在某種程度上,構建了整個國家的國恥記憶。
膠澳開埠
1891年6月,內憂外患之下的清政府終于決定在膠州灣設防。次年冬,登州鎮(zhèn)總兵章高元率部2000余人駐防青島。從1893年開始,除了建造總兵衙門、前海棧橋,章高元還在團島、衙門山等處開始修筑炮臺,試圖重新恢復已形同虛設的海防。但在1897年11月14日那個清晨,當?shù)聡鴸|亞艦隊的士兵們在前海棧橋登陸后,章高元的一切努力,都化為了烏有。
1897年11月14日清晨,落潮。在晴好的天氣和微微的東風中,德國海軍登陸部隊700多人登上了棧橋,迅速將軍隊布置在橋頭兵營前的廣場上。德軍占領信號山,建立了通訊信號站。
在控制清軍所有的兵營和彈藥庫并切斷電報線路后,德國海軍司令派其副官、海軍上尉封·阿蒙受命前往總兵衙門,命令駐扎的章高元將其部隊撤離退出青島。德國海軍部隊到達總兵衙門時,清軍還行持槍禮,章高元向迪特里希套近乎,要副官回去問迪特里希是否可以應他的邀請赴第二天舉行的宴會。
然而,當章高元接到迪特里希給他的最后通牒的時候才大吃一驚。章高元立即給北洋大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發(fā)電報。稱德國軍隊紛紛上岸,將軍營圍住,限3點鐘將駐防兵全行退出女姑口、嶗山以外,只允許帶火槍一車,以48小時退清。
這時收到電報的北洋大臣王文韶和山東巡撫立刻向清政府報告。清政府在得到這一消息后,立刻手足無措,在多方考慮之后,軍機處奉光緒的旨意,向北洋大臣和山東巡撫發(fā)電稱:敵情雖橫,朝廷絕不動兵。若輕言決戰(zhàn),立起兵端,必致震動海疆,延誤大局。命令章高元于膠澳附近駐扎,非奉旨不準妄動。
章高元離開德國軍艦后,帶領隊伍向煙臺轉扎。在清軍撤離之時,德軍以炮火攻擊,致使清軍兵士一死四傷,軍械、帳篷、糧食被搶。于是膠澳就這樣被德國軍隊占領。
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和不戰(zhàn)而退的章高元就這樣將青島放棄了。1898年3月6日,中德簽訂《膠澳租借條約》。青島自此淪落為德國租借地長達17年。這段屈辱的歷史沒有被忘記,從1998年開始,每一年的11月14日,青島都會鳴防空警報。
日德之戰(zhàn)
一戰(zhàn)爆發(fā)后,隨著戰(zhàn)事的升級,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被卷入。當時袁世凱為爭取日本支持恢復帝制,放棄了收回膠州灣的擬議,于1914年8月6日公布《中華民國中立之正式宣布》,決定保持中立。
歐洲戰(zhàn)事緊張,自顧不暇的德國無力顧及遠在亞洲的膠澳殖民地,打起了提前歸還青島的算盤。8月13日,德國表示:愿將膠州灣租借地直接歸還中國。德國當然不是良心發(fā)現(xiàn),德皇威廉二世不會把到嘴的肉輕易吐出來。根據(jù)1898年《膠澳租界條約》規(guī)定,“嗣后如德國租期未滿之前,自愿將膠澳歸還中國,德國所有在膠澳費項,中國應予賠還,另將較此相宜之處讓與德國?!?/p>
對于德國的陰謀,北洋政府沒有上當。素有“中國的馬基雅維里”之稱的梁士詒建議德國先把青島交給美國,讓美國再歸還給中國,但是這一策略因被美國拒絕而落空。
8月15日,日本駐華代理公使小幡酉吉與北京政府外交總長孫寶琦會晤,逼迫中國政府打消收回膠州灣的念頭。同日,日本駐華代辦小幡對袁世凱進行恫嚇:“中國議收回膠州灣,此事不向英日咨,直接與德商,必生出日后重大危險?!睘楸破缺本┱头?,日本還祭出了殺手锏:日本政府可以幫助中國政府鎮(zhèn)壓革命黨、維護其統(tǒng)治。
在頻頻向北洋政府施加壓力的同時,也是在8月15日,日本向德國發(fā)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從日本和中國的所有水域撤走所有德國艦船,并在一個月內將膠澳的全部租借地交給日本,“無條件地,無償?shù)亍?,但“目的是最終原封不動地歸還中國”。
此后,北洋政府又向英法兩國提出自己出兵收復青島的建議,仍遭日本的反對而失敗。
1914年9月2日,日軍調動了以第十八師團為主力的陸軍4.5萬人,于山東龍口強行登陸。日軍先是在15天內先后侵占了黃縣、掖縣、平度、即墨以及膠濟鐵路沿線城鎮(zhèn),最終攻占青島。
談到日德青島之戰(zhàn)的影響,青島市檔案館歷史學者周兆利認為,日德青島之戰(zhàn)改變了東亞的國際關系格局。青島失守后,德國人丟掉了他們在亞洲大陸上最后的殖民地,也失去了德國在歐洲以外的最后一個戰(zhàn)略據(jù)點。而日本獨占青島后,一方面開始大量投資工業(yè)和紡織業(yè),進行經濟掠奪;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稱霸東亞的野心,為其成為二戰(zhàn)策源地埋下了伏筆。劉增平認為,一戰(zhàn)給中國帶來了思想覺醒,引發(fā)無數(shù)仁人志士睜開眼睛看世界,一戰(zhàn)也因此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及重要轉折點。
“二十一條”和五四運動
日本攻占青島后,山東督軍靳云鵬呈請北京政府,與日本政府談判,要求日軍迅速撤退。袁世凱于11月18日令靳云鵬去青島見日本總司令神尾光臣中將,提出撤退軍隊,撤銷郵局,拆除軍用鐵軌等要求,28日又向日本駐華公使館提出同樣要求。
1915年1月8日,中國政府宣布撤銷山東作戰(zhàn)地區(qū),再次照會日本,要求日軍撤軍。
但日本政府于18日提出了要求,即歷史上所說的“二十一條”,從8日到18日僅10天,可見日本帝國主義是蓄謀已久的。
5月25日,外交總長陸征祥與日本公使簽訂了草約,這年12月12日袁世凱當上了皇帝,但受到民眾強烈反抗,蔡鍔起義,許多省響應。1916年1月23日袁世凱下臺,皇帝夢破滅,6月6日袁世凱死亡。北洋軍閥權力重新洗牌。
此時,北洋政府尚未對德宣戰(zhàn),以章太炎、譚人鳳為首的反戰(zhàn)中立派認為協(xié)約國戰(zhàn)勝同盟國之日便是中國亡國之時。
他們主要理由是,過去俄國南下英國北進,大有吞并中國之勢。幸得德奧等現(xiàn)在的同盟國成員的阻擾,才沒有成功。假使同盟國戰(zhàn)敗,協(xié)約國無后顧之憂,中國必被其瓜分。如若同盟國繼續(xù)茍存,就能推遲中國的滅亡。
正是因為章太炎和譚人鳳的論調在當時的中國頗有市場。時任總統(tǒng)黎元洪才能否決段祺瑞的開戰(zhàn)要求。
最終,扭轉中國輿論偏向,給段祺瑞制造宣戰(zhàn)借口的恰恰是臭名昭著的“無限潛艇戰(zhàn)”。很多人只知道這種德國人搞出的超限戰(zhàn),曾經將美國拉入一戰(zhàn)。但這同樣也是將民國拉入戰(zhàn)爭的原因。
1917年3月初,德國潛艇擊沉了一艘載有500多名華人的法國郵輪。消息不脛而走,頓時舉國嘩然,對德國的譴責聲一浪大過一浪,以至于壓過反戰(zhàn)中立派的聲音。
借此良機,段祺瑞召開了國務會議,順利通過與德絕交的議案。同年8月14日,民國正式對德宣戰(zhàn)。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后,壓抑在人們心目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5月2日,山東工人在濟南北崗子舉行了“收回青島”演說大會。兩天后,就爆發(fā)了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
外面硝煙正起,處在風暴中心的青島卻異常平靜。由于日本人在青島封鎖消息,提前采取了高壓防范策略,青島一直沒有什么抗議出現(xiàn),直到明德學堂的學生首先組織起來。
據(jù)青島文史專家魯海介紹,明德學堂是基督教美國長老會1911年在青島創(chuàng)辦的一所學校,學生在校長王守清支持下,高舉自制的橫幅、旗幟上街游行,自膠州路至山東路(今中山路),一路上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收回青島和膠濟鐵路!”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也是“五四”愛國運動中,青島唯一的一次游行。這次活動之后,日本守備軍司令部立即下令查封了明德學堂。為了不使學生失學,校方將學校遷至濰縣(今濰坊)。1920年,明德學堂重返青島,改稱明德中學,后又改名為膠東中學、青島市私立崇德中學。解放后,改稱青島第十一中學。
贖回主權
有部電影叫《我的1919》,由著名演員陳道明扮演中華民國的代表之一顧維鈞,在巴黎合會上有這么幾段臺詞:
“山東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中國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孔子、孟子猶如西方的耶穌,山東是中國的,無論從經濟方面還是戰(zhàn)略上,還有宗教文化,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戰(zhàn)爭期間,中國派往歐洲的勞工就達十四萬,他們遍布戰(zhàn)場的各個角落,他們和所有戰(zhàn)勝國的軍人一樣在流血,在犧牲,我想讓大家再看一張在法國戰(zhàn)場上犧牲的華工墓地照片,這樣的墓地在法國在歐洲就有十幾處,他們大多來自中國的山東省,他們?yōu)榱耸裁?,就是為了贏得這場戰(zhàn)爭!換回自己家園的和平和安寧!”
巴黎和會中方全權代表之一王正廷后來回憶說:“我一生有一樁得意事,就是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p>
但青島問題依舊懸而未決。
1921年11月,華盛頓會議召開,英美諸國皆支持中國收回山東權益。日本極不情愿地與中國開始權力交接。1922年2月4日,中日雙方簽署《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膠濟鐵路和青島回歸拉開帷幕。1922年3月,王正廷出任魯案善后督辦,他代表中國政府和日本經過艱難的談判和討價還價之后,12月1日,中日在北京簽署《山東懸案細目協(xié)定》,中國付出巨款,贖回了青島主權和膠濟鐵路,僅膠濟鐵路就花了四千萬日元。
1922年12月10日,中日雙方在青島舉行了交接儀式,中國正式收回青島主權,青島結束了它長達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統(tǒng)治的慘痛歷史。
然而好景不長,全面抗戰(zhàn)打響后,1938年1月14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的國崎支隊和海軍第四艦隊先后進入青島市區(qū)。至此,青島再次淪陷,第二次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