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寧
摘要:當前建筑房屋施工的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結構形式,因此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這種形式的施工技術發(fā)展與應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中,其在很多方面都發(fā)揮著非常顯著的優(yōu)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自身在耐久性、工程造價和施工效率上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結構 施工技術 應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茖W應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不僅能夠提高結構自身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同時對結構自身的施工質量管理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設和施工中。一定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合理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地上25層,地下2層,建筑面積7.53萬平方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烈度為7度。該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對材料的選擇、鋼筋處理、模板施工以及混凝土澆筑等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從而更好地改善了工程建設的質量。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
鋼筋混凝土在民用建筑的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民用建筑與工業(yè)建筑的發(fā)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非常顯著的結構優(yōu)勢。該結構在鋼筋強度較大,拉應力較強,混凝土抗壓性較好,研究顯示,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更好地應對劇烈的振動,同時與其他結構的建筑工程相比,其抗破壞性明顯更強。另外,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施工操作方面也具備非常大的優(yōu)勢,其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材料來源更廣,價格也比其他材料更低。較為單一的鋼筋,其抗拉性較強。但是其無法很好地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而鋼筋與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后,就可充分展現雙方各自的優(yōu)勢,這一方面有效改善了抗壓能力。另一方面也更好地體現了建筑的整體性。
三、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一)建筑結構設計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設計者應全面了解工程地質情況。同時還應結合勘測的數據對其進行測評。之后在計算建筑結構方案的基礎上,結合環(huán)境的特征與建筑的具體規(guī)劃要求,來完成結構設計。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與當地的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
(二)選擇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前。施工人員應科學采購工程材料。選擇材料時應結合工程設計方案以及建筑結構的具體要求來確定材料的具體類型。在水泥的選擇上,應保證其強度,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材料。而且鋼筋的選擇也十分重要。應確保鋼筋性能滿足施工建設的要求。且工程石料的選擇也要充分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及效果。
(三)后澆帶施工。施工中由于受到材料特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炷磷钥s現象比較普遍,因此這也容易影響內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后澆帶施工可有效控制混凝土自縮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此外還可對施工沉降問題予以科學控制。其也成為了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為有效提高結構的質量,建筑企業(yè)應嚴格控制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二次澆筑施工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在工程建設中,需保證后澆帶施工的質量。從而提高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
(四)模板施工。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模板施工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施工中,根據類型來劃分模板,可主要分為底模和柱模。建筑企業(yè)應全面了解并掌握模板以及配筋的具體特征。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選擇最佳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可按要求立起模板,后進行腳手架搭接施工,腳手架搭建要滿足工程建設與施工的基本需求。因為腳手架搭建的質量對工程建設質量的影響非常明顯,所以建筑企業(yè)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高腳手架搭建的質量。此外,還應對模板的穩(wěn)定性以及平整度進行嚴格控制,從而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的質量及水平。
(五)鋼筋綁扎施工。鋼筋綁扎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在鋼筋綁扎前,施工人員應嚴格檢查鋼筋材料的質量。保證樣品的性能可滿足工程建設與施工的具體要求,且鋼筋綁扎前還要對材料的品質進行檢查和檢驗,確保所有材料均可滿足施工要求后。才可對其開展進一步的施工處理。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需要預先了解施工材料的具體參數和性能,結合施工圖紙對鋼筋進行嚴格檢查,保證鋼筋的型號與種類與施工圖紙完全一致后。方可開展鋼筋綁扎施工。
在鋼筋綁扎正式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將鋼筋搭接的末端與鋼筋折彎處的距離,保持在10倍鋼筋直徑長度之上,且接頭不可設置在構件最大彎矩的位置處。在受拉區(qū)域當中。一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可作為受拉區(qū)域的彎鉤。若為二級鋼筋則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在鋼筋搭接的過程中。應用鐵絲將兩端固定,且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要與受拉鋼筋混凝土厚度保持高度的一致,并保證上述參數均可滿足工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鋼筋綁扎施工前,應結合施工設計圖紙確定彈線的位置,保質保量完成鋼筋綁扎工作,從而有效提高施工的質量及水平。
(六)混凝土澆筑。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對澆筑速度及高度予以科學處理和控制。如施工中產生汲水現象,則會對混凝土澆筑的質量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建筑平面的整體性也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此外,應科學控制混凝土澆筑的順序,澆筑的過程中,需采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此外,在澆筑前要對搭接模板實行全面的檢查,提高模板的平整性,保證澆筑的效果。
而在柱結構澆筑施工中。則應采取由外而內的順序,首先完成兩側的澆筑施工,其次再完成中間的澆筑施工,從而有效控制吸水后所產生的推力。防止柱體變形。同時還要對柱體內的凝固時間予以科學控制,如出現嚴重的時間差異,則會產生裂縫等質量問題。
四、結束語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現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改進和完善房屋建筑整體的質量,另一方面還可有效降低事故發(fā)生的幾率,提高建筑結構抗災防災的能力。但是當前。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還需不斷改進,因此我們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斷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