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 楚 李榮鵬 李 璐 圖/趙雨楊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剛把《關于開展“讀書信悟重托、強素質擔重任”學習討論活動的通知》掛到校園網上,沒過多久,便收到了學員們的大量跟帖。一個通知緣何能夠引起學員們潮水般的熱議?原來,通知下面還附著三封特殊的家信。三封家信猶如一枚枚石子投入水中,在年輕的軍校學子們心海里激起了朵朵浪花。班務會上,學員們圍繞感恩父母、感恩組織、感恩軍營、感恩師長,挑戰(zhàn)自我、磨礪自我、塑造自我、成熟自我等話題敞開心扉,深情回憶自己入學一年來的難忘經歷和精彩故事,道出了年輕軍校學子們的心聲。
我來自新疆塔城的一個偏遠山村,村里人世代以游牧為生,考入軍校前,除了學習,放牛、放羊是我主要的生活。去年,當住在縣城里的親戚幫忙從郵局取回軍校錄取通知書時,我正在山上的牧場里放羊。手捧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喜極而泣,兒時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我也由此成為村里第一個軍校大學生。
之所以選擇報考軍校,來自于邊防軍人的影響和感染。我們的牧場大都靠近邊界線,巡邏的官兵時常選擇在牧場附近搭建帳篷。閑暇之余,還經常幫助牧民整修羊圈、剪羊毛,就像一家人一樣,我們遇到困難也總喜歡找他們幫忙。
從小耳濡目染邊防軍人的平凡生活,時常聆聽他們的精彩故事和別樣夢想,我暗下決心也要成為一名軍人。有人也提醒過我,說當兵是要打仗的、會有犧牲的,我說“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選擇從軍?他們都不怕,我也不怕!”
雖然心中有無限豪情,也有充分思想準備,然而真正走進軍校、穿上軍裝,那份剛剛燃起的自豪感很快就被嚴酷的軍校生活所“擊碎”。盡管來自農村,也經歷過風吹日曬,但快節(jié)奏、高強度的軍校生活還是讓我有點難以適應,尤其剛入學時的新訓生活,從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寢,神經始終緊繃著,高溫烈日炙烤著我們年輕的身軀,每天軍裝都像從水里拎出來一樣。說實話,當時心里還挺委屈:“軍校不也是大學嗎?怎么找不到絲毫浪漫?”
讓我思想認識發(fā)生質變的,是一次野外拉練途中,學院組織參觀被國防部授予“??招埴棃F”榮譽稱號的海軍航空兵某團。這支部隊曾經創(chuàng)下零高度擊落敵機等世界空戰(zhàn)史上“8個第一”,在萬里高空以劣勢裝備擊落擊傷11種型號的美機、美制蔣機31架,涌現(xiàn)出王昆、舒積成等一大批戰(zhàn)斗英雄,曾被毛主席三次點將出征,“時刻準備領袖再次點將”是他們的錚錚誓言。特別是當聽到他們的團歌《捍衛(wèi)祖國的每一片領空》時,更是被他們的血性膽氣所深深感染。
英雄的部隊流淌血性的因子,激昂的戰(zhàn)歌奏響青春的豪邁。同那群和我們年紀相同但虎氣十足的戰(zhàn)士相比,我感到自己離軍人二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深知,“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從此以后,我把“抱怨”扔在了身后,把夢想放在了腳下,向自己發(fā)起了一次次挑戰(zhàn)和沖鋒。
我在時空的隧道里茁壯成長。去年,學院準備選拔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的參賽選手,其中英語口語是必考科目,這對我來說,是一道巨大的難關。我跟自己較上了勁,不僅報名參加了學院“極限”英語俱樂部,課余時間到處拜師學藝,有時躺在床上還在反復念叨,同學們說我像得了“魔怔”似的。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如愿以償拿到了參賽的“資格證”,成為學院首屆“極限杯”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組織者之一,并赴國防科技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參加了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
說心里話,剛開始我并不太喜歡這身國防綠。記得去年到學院報到時,看到懸掛的“建軍大業(yè)期待你來助力,戰(zhàn)狼傳奇等候你來續(xù)寫”的橫幅,頓時感到“亞歷山大”:怎么感覺上了一個“假大學”?好歹我也是考出了比一本線高幾十分的優(yōu)秀學生!僅僅幾天的時間,濃厚的軍事氛圍就擊潰了我脆弱的心理防線。
腦袋一發(fā)熱,我就沖進了教導員房間,一股腦兒倒出了自己準備打“退堂鼓”的想法。然而,當父親聽到我的想法時,在我印象中無論生活再難也從沒落過眼淚的父親,竟然發(fā)出了一陣陣啜泣聲。那一刻,我猛然意識到,我這個狹隘自私的孩子,傷了父親那一顆“視子如蛟、望子騰霄”的心。
在教導員的諄諄教誨和悉心勸導下,我慢慢平復了心情。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曾經一直以優(yōu)秀和勇敢自居的我,怎么成了一個不敢擔當、逃避退縮的人。想起父親那雙飽含淚水的眼睛和充滿失望的眼神,我把所有的消極都裝進了行囊?!吧钸€沒有開始,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當我腦海里冒出這么一句話時,我暗自攥緊了拳頭,“青春不是用來享受的,是用來奮斗的”。由于以前忙于學業(yè),我的體能基礎非常薄弱,第一次隊里組織體能測試,好多項目我都亮了“紅燈”。我知道,體能要想達標,沒有捷徑可走,只能自我加壓。別人吊杠練習1分鐘,我就吊2分鐘,手被磨破了,簡單包扎后繼續(xù)吊杠;別人爬戰(zhàn)術1次,我就爬3次,任它胳膊磨破磨爛;別人舉槍練習擊發(fā)5次,我就練習10次,任它汗水打濕雙眼……終于,稚嫩的手開始接受了老繭的到來,黝黑也悄然爬上了臉龐。
不知是環(huán)境改變了我,還是我適應了環(huán)境,好像就在某個瞬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戀上了這身國防綠。我很享受練習射擊時那種屏息擊發(fā)的感覺,我很喜歡5公里長跑后那種大汗淋漓的感覺,我很迷戀站在鐵絲網前那種一往無前的感覺……
“真正標準的男子漢,大都軍營成長,不信你看世界的名人,好多穿過軍裝,天高地廣,經受些風浪,我們百煉成鋼……”每當唱起《軍營男子漢》這首歌,我頓感熱血沸騰。時光荏苒,回想軍校這一年,我們伴著汗水甚至淚水奮力前行,退去的是一顆浮躁的心,蛻變出的是個不一樣的芳華。
“啥?我們的區(qū)隊長竟然是一個士官?啥?他還只是高中學歷?”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涼了大半截:“好歹我們也是軍校大學生,怎么能讓一個士官帶我們?”
慢慢地才知道,由于軍隊院校體制編制調整,現(xiàn)有軍官編制只能配到學員隊干部。100多號人的一個學員隊,靠兩名隊干部無論時間還是精力根本顧不過來。考慮到我們是大一學員,還是一張“白紙”,必須把軍政基礎給打牢夯實。所以,學院就采取比武競賽的方式,從全院精心挑選了一批優(yōu)秀士官班長,來擔任我們的區(qū)隊長。
提起士官區(qū)隊長,許多人的感覺和我一樣,這是一群讓人既愛且恨的人。只要訓練一展開,那張臉好像就失去了笑容,眼睛還賊得很。記得有一次站軍姿訓練,兩條腿像灌了鉛似的,實在有點堅持不住了,我用眼睛余光一掃,區(qū)隊長正在給別人糾正動作,就偷偷挪動了一小下。誰知,一下子就被區(qū)隊長給發(fā)現(xiàn)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好一頓說教,我真不知道怎么有那么豐富的語言,腦袋給他講得有點發(fā)蒙。
后來我問他,怎么發(fā)現(xiàn)我的,難道后腦勺長了眼睛?他嘿嘿一笑:“你們誰的眼珠子轉一下,我都能感覺到。因為,我剛入伍的時候,也和你們有過同樣的小動作。”遇到這么一個嚴抓細扣又高度敏感的區(qū)隊長,我再不敢偷懶了,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
新訓行軍拉練,長達7天、負重50斤、總路程200多公里,對我們這些毫無經驗的大一學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第一天,我們就感覺耗盡了體力,腳上還打起了水泡,腳臭味老遠就能聞到。我們躺在床上休息,可區(qū)隊長卻一個一個走過去,逐一幫助我們處理腳泡,那份細心讓我們感到暖暖的。原來,“黑臉”區(qū)隊長也有溫情的一面。
想到區(qū)隊長白天奔前跑后為我們鼓勁加油,見到誰沒力氣了,還一邊攙扶著一邊接過背囊;晚上當我們進入夢鄉(xiāng),他們還要查鋪查哨,安排明天的行程,每天忙到“星星點燈”是家常便飯,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他經常跟我們說:“花園里跑不出千里馬”“溫室里長不出雪蓮花”。他把嚴格當作真愛,希望我們早點成長成熟;他把溫情放進細節(jié),滋潤著我們這一顆顆年輕的心。
其實,士官區(qū)隊長們年紀并不大,但每次都能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喜”: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好像就是專門為他們寫的;每次跑步,其實他們跑得比我們多得多,但感覺好像沒有疲憊似的;雖是高中學歷,卻特喜歡閱讀,還經常把自己珍藏的書籍拿出來分享;晚會上,他的那首吉他彈唱更是圈粉無數(shù)……這些都讓我這個“宅男”感到非常汗顏:我們把他當作前進的路標和榜樣,不敢有絲毫懈怠和停歇。
轉眼間,一年就過去了。按照規(guī)定,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需要歸建連隊,準備迎接下一批新生。細細回想,他很少和我們講什么大道理,但總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才是一名革命軍人該有的樣子。
臨別前的那個晚上,他常服上的一粒紐扣脫落了,我趁他不注意,悄悄拿了過來,縫了又拆,拆了又縫,只想縫得更好,可惜手藝不精。他拍拍我的肩膀說:“雖然縫得很丑,但很結實!”
“攜筆從戎,許身以國”,這是我考入軍校后始終念念不忘的一句座右銘。學院也鼓勵我們在學習專業(yè)的同時加強特長培養(yǎng),有的選擇玩航模,有的選擇研究智能車,有的選擇計算機編程,而我則選擇了埋頭寫稿。
入學前,我曾在地方報社做過實習生,每天跟著編輯外出采訪,掛著相機尋找和拍攝新聞,晚上回來再急著趕稿……感覺蠻充實的,由此也深深愛上了這個行當,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流于筆端。在我眼里,文字是鮮活的,忠實地記錄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是一個人思想的訴說、精神的升華。
這份愛好也被我?guī)У搅塑娦!C慨斠股钊遂o之時,我喜歡獨自待在電腦房里進行構思,還經常把鍵盤里敲出的那一行行文字念給同學聽。時間不久,就獲得了一個“文化人”的稱號。雖是同窗的戲謔之言,但心里還是感到美滋滋的。
爬格子的過程有苦有樂,有時一篇稿子自己反復修改多次。電腦里,每一組文檔我都給編了號,并附上了時間,忠實記錄著我寫稿和改稿的過程。最受煎熬的是等待發(fā)稿的過程,每次把稿子投出去,心里總是感到惴惴不安,不知道能不能命中。最興奮的是接到編輯的電話,雖然給我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但也意味著有發(fā)表的可能了。記得今年初,學院舉辦新聞骨干培訓,邀請來院授課的新華社、解放軍報、人民陸軍報的資深編輯就教導過我們:“好稿子都是磨出來的”。
俗話說:“付出總有回報?!币荒陙淼膱猿植恍?、筆耕不輟,我從一名軍事新聞寫作的“門外漢”慢慢成長為小有名氣的寫作“小能手”。接過印有自己燦爛笑容的記者證,翻閱自己曾在各個新聞媒體發(fā)表的稿件,看到自己電腦里的文檔變成了報紙上的鉛字,內心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喜悅。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避娦@铮液褪种械墓P結下不解之緣,它給了我更多的鍛煉。青春很美,故事很多,我想用這支筆,記錄軍營里激揚的青春,繼續(xù)書寫在知識殿堂里求學問道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