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剛
(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23)
截至2016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已超過13萬km,總里程居世界首位。同時道路交通量增長迅速,車輛荷載不斷變重,超限超載現象普遍存在且呈現加劇趨勢,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和主要國道交通運輸干線上,車輛超載達到驚人的程度。上述情況給道路帶來了嚴重的早期損壞,特別是車轍問題,帶來行車安全隱患,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G15嘉金高速南段為重載交通道路,多為集裝箱卡車以及貨運車輛,超載超限特別嚴重。該道路于2017年4—12月進行大修,上面層采用了重載交通改性瀝青混合料SMA-13,其動穩(wěn)定度達到7 000次/mm以上,比規(guī)范中改性瀝青混合料動穩(wěn)定度的要求高出2倍以上;同時其抗疲勞性能可達普通改性瀝青混合料的4倍[1]。通過該次施工總結,重載交通專用改性瀝青由于其具有較好的高低溫性能,特別是其抗車轍能力,在重載交通道路的新建或者是養(yǎng)護中都可以應用。
上海G15嘉金高速南段主線樁號K1312+272~K1332+123.86,長度約 19.85 km,沿線包含4座跨線立交、1座服務區(qū)、34座橋梁。這次進行大修,其路面面層結構為4 cm SMA13+6 cm AC20+8 cm AC25,橋梁瀝青鋪裝結構層為4 cm SMA13+6 cm AC20,其中上面層SMA-13均采用了重載交通專用改性瀝青。
該次設計的SMA-13混合料瀝青采用重載交通專用改性瀝青。
表1 重載改性瀝青指標要求
從表1可以看出:
(1)重載改性瀝青針入度只有41,比普通改性瀝青要小很多,反映出該瀝青的黏度較大、硬度較大,對抗車轍的能力更強。
(2)重載改性瀝青軟化點在85℃,比現行公路規(guī)范要求的改性瀝青軟化點60℃大大提高,表明該瀝青在高溫狀況下依然不會發(fā)軟,在高溫低速重載等路況下對抗車轍能力更強。
(3)重載改性瀝青的延度達到了39 cm,一般改性瀝青30 cm很難達到,表明其具有更好的低溫抗裂性能。
從上述三大指標可以看出,重載改性瀝青的高溫抗流動性能和低溫抗裂性能都十分優(yōu)異,特別是高溫抗流動性能,在夏季氣溫較高且交通荷載大的地區(qū)具有很強的應用意義。
粗、細集料要求見表2~表4。
表2 粗集料技術要求
表3 細集料技術要求
表4 石屑檢測結果
填料采用石灰石磨細礦粉,見表5。
表5 填料技術要求
木質素纖維性能見表6。
表6 木質素纖維技術要求
用該工程SMA-13重載瀝青混合料所使用的集料、填料、添加劑、瀝青材料計算出各自的用量比例,配置成的礦料級配必須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然后通過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確定該瀝青混合料的目標最佳瀝青用量。根據確定的最佳瀝青用量對應的配合比制作馬歇爾試件,分別進行肯塔堡飛散、謝倫堡析漏、車轍試驗、凍融劈裂的試驗檢驗。
經過試驗,委托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形成了該工程的目標配合比,其對應的各項技術指標檢測結果見表7~表9。
根據計算出的用量比例作為目標配合比,供瀝青拌和站確定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行速度及試拌制用。
該工程SMA-13(重載瀝青)瀝青混合料礦料組成為3#倉∶2#倉∶1#倉∶粉倉=69%∶6%∶14%∶11%。確定的最佳瀝青用量為5.7%,木質素纖維摻量為混合料質量的0.3%,如圖1所示。
表7 SMA-13目標配合比
表8 SMA-13混合料目標配合比礦料檢測結果
表9 SMA-13配合比設計檢測結果
圖1 SMA-13瀝青混合料生產配合比級配曲線
配合比驗證見表10、表11。
表10 SMA-13混合料生產配合比驗證礦料級配
表11 SMA-13生產配合比驗證
溫度是瀝青混合料施工質量的保證,SMA-13重載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控制要比常規(guī)改性瀝青的高5℃以上。具體溫度控制見表12。
SMA-13重載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生產與常規(guī)SMA拌和方式一樣,干拌時間為10 s,總拌和時間控制在65 s左右,使混合料充分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木質素纖維采用專用計量裝置投放,保證用量準確。
表12 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溫度 ℃
出場的混合料必須粗細料均勻,無結團、無花白料。拌和站從熱料倉取料,制作馬歇爾試件,檢驗混合料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SMA-13重載瀝青混合料在攤鋪前應做好攤鋪機熨平板的預熱工作,達到100℃以上,熨平板的振級為5級(轉速不小于1 000 r/min),確保瀝青混合料攤鋪的初始密實度。
攤鋪機速度控制在2~3 m/min向前均勻連續(xù)不斷地攤鋪。在攤鋪過程中,要專人指揮料車,配合掌握進料速度,避免在中途停車。在攤鋪過程中對松鋪厚度、壓實厚度、表觀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校正,使攤鋪施工處于正常受控。
上面層SMA-13重載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要求與常規(guī)SMA基本一致,仍然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但是更強調碾壓的及時性,盡量在高溫時一次碾壓成型,中間不得停留。更不得在低溫情況下碾壓,以防止磨掉石料棱角或壓碎石料,破壞集料嵌擠。
該工程混合料碾壓配備7臺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初壓采用3臺16 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緊跟攤鋪機,進靜退振3遍,初壓區(qū)長度不宜過長,盡快進入復壓,減少熱量損失。復壓采用3臺16 t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振動碾壓,緊跟在初壓后進行,遍數不少于3遍。壓路機倒車時需先停止振動,以免混合料形成鼓包。終壓采用一臺雙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消除輪跡,見表13。
表13 SMA瀝青混凝土壓路機碾壓速度與溫度表
施工過程中,根據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對重載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和現場施工質量進行了檢測,情況見表14、表15。
表14 瀝青混合料性能檢測
表15 瀝青路面主要施工檢測數據匯總表
綜上,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該次路面大修完成后的G15嘉金高速南段路面質量煥然一新,國際平整度指數IRI平均值為1.21 m/km,給人以良好的行車舒適性。
良好的高溫抗車轍性能、低溫抗裂性能、抗疲勞性能是SMA-13重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優(yōu)勢。經過大修以后的G15沈海高速(松浦二橋至S4莘奉金)段的各項路面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經過半年使用,未出現車轍情況,為此種特種改性瀝青的混合料應用于交通量大、超載超限嚴重的道路,以及集裝箱碼頭堆場、港區(qū)道路等的推廣有重要意義,同時亦可在道路的大修或者改建中應用,能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減少后期運營養(yǎng)護維修費用,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