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英?饒進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的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并逐漸成為城市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相關研究的大量涌現也能夠證明這一認知,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四川竹簧工藝在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中的應用價值,并就四川竹簧工藝在其中的具體應用展開了詳細論述,希望論述內容能夠為相關業(yè)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fā)。
關鍵詞:四川竹簧;導視系統(tǒng);城市建設
前言:
城市導視系統(tǒng)可較好服務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意象、城市文脈的表達也能夠獲得有力支持,但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fā)現,信息質量較差、破壞景觀、缺乏地域特征等問題在城市導視系統(tǒng)領域極為常見,而為了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正是本文圍繞四川竹簧工藝在城市建設導視系統(tǒng)中應用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1.四川竹簧工藝應用價值分析
1.1審美價值
四川竹簧工藝天然具備較高審美價值,這使得其能夠較好應用于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相較于竹刻、竹編等工藝,四川竹簧工藝的起源相對較晚,但獨具的藝術特色、多樣的表現手法、突出的載體材質使得四川竹簧工藝自誕生起便廣受歡迎,而發(fā)展至今,四川竹簧更是實現了材質之美、造型之美、實用之美、裝飾之美、工藝之美的兼顧,這些都使得四川竹簧工藝能夠為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如其中的造型之美主要體現在造型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方面,竹簧工藝品浸透的我國傳統(tǒng)美學形式美也需要得到重視[1]。
1.2裝飾價值
四川竹簧工藝具備的較高裝飾價值使得其能夠較好服務于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這里的裝飾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竹簧制品裝飾紋樣表現內容層面,更多的是由于竹簧工藝能夠緊密結合竹簧制品本身功能用途與裝飾紋樣,竹簧陰刻填彩文具盒、竹簧陰刻填彩筆筒、竹簧陰刻填彩書盒、竹簧陰刻填彩梳妝盒等均能夠較為直觀的展示竹簧工藝的裝飾價值,而結合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需求可直觀發(fā)現,四川竹簧工藝的裝飾價值與其存在較高契合之處。
1.3地域文化延續(xù)性價值
作為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竹簧工藝天然延續(xù)著地域文化,因此其在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中的應用便能夠有效解決破壞景觀、缺乏地域特征等問題。我國不同地區(qū)擁有不同的民俗風情習慣、地域自然地理環(huán)境、政治經濟情況,也正是這些孕育了各地的城市個性與地域文化,但隨著近年來各地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發(fā)展“千篇一律”的情況大量涌現,城市個性與地域文化往往無法在城市建設中得到體現,而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該問題,當地傳統(tǒng)工藝在城市導視系統(tǒng)中的應用便具備較高實踐應用價值,如本文研究的四川竹簧工藝便能夠通過在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中的應用發(fā)揮地域文化延續(xù)性價值,更具地域特色的導視系統(tǒng)建立也能夠獲得較為有力的支持[2]。
2.四川竹簧工藝在導視系統(tǒng)中的具體應用路徑
2.1抽象性表達
為保證四川竹簧工藝較好服務于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可基于四川竹簧工藝的代表形象進行抽象性表達,這種抽象性表達可借鑒旅游城市基于歷史遺留文化古跡開展的抽象性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具體來說,基于抽象性表達的四川竹簧工藝應用必須基于代表性的竹簧制品或形象展開,四川地區(qū)常見且典型的竹簧工藝品、日藝品、高級包裝用品形象均可用于建設城市導視系統(tǒng),系列化的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也能夠由此實現。
2.2具象性表現
城市導視系統(tǒng)的建設主要是為了解決尋址問路問題,但在解決該問題的前提下更好展示城市、社區(qū)、機構的風貌和性格特征則是該領域關注的重點,本文圍繞四川竹簧工藝、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開展的研究也是基于該重點展開的。作為深入到城市各個角落的有力工具,城市導視系統(tǒng)可通過獨特的品味和格調讓人眼前一亮,城市的美貌、財富、歷史底蘊、文化氛圍也能夠得到更好襯托,而為了真正實現該目標,基于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的四川竹簧工藝具象性表現同樣需要得到重視,這里的具象性表現可圍繞四川竹簧工藝的概念界定和形象定位展開,如使用辨識度較高的竹簧制品剪影設計城市導視系統(tǒng),并適當引入其他城市特色形象,便能夠為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四川竹簧工藝的具象性表現應做好與所在城市、地方的代表形象結合,彼此襯托下四川竹簧工藝形象的文化、審美等價值方可更好得以發(fā)揮。
2.3意向性表現
意向性表現也需要在應用四川竹簧的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中得到重視,城市色彩展開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重點關注。所謂城市色彩,指的是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建筑物、廣告、交通工具的色彩均屬于城市色彩范疇,而結合不同城市的色彩基調,即可更有針對性的運用四川竹簧工藝建設城市導視系統(tǒng),且這一過程需保證四川竹簧工藝的應用能夠增加城市的細節(jié)美感。竹簧制品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但單一的黃色可能導致四川竹簧工藝無法與城市色彩基調實現深入融合,因此四川竹簧工藝的應用可在必要時靈活調整顏色,以應用四川竹簧工藝建設的標識標牌為例,一般情況下標識標牌可應用竹簧制品本色及相應特色工藝,但必要時也可以應用白色、綠色等顏色更好融入周圍環(huán)境,地域文化、鄉(xiāng)土民情、建筑風格、城市人員狀況、流動人員多少等也需要同時得到關注,四川竹簧工藝的各方面價值發(fā)揮由此可獲得有力支持。
結論:
綜上所述,四川竹簧工藝可較好用于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抽象性表達、具象性表現、意向性表現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城市導視系統(tǒng)建設四川竹簧工藝應用路徑,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導視系統(tǒng)水平,地域文化特征的提取、四川竹簧工藝的保護與傳承也需要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倪春洪.城市文化意象在導視系統(tǒng)中的演繹[J].包裝工程,2014,3520:16-19.
[2]仇琛.城市導視系統(tǒng)中傳承地域文化特色的策略分析[J].藝術科技,2014,2710:6+40.
作者簡介:
王振英(1984.11)女,漢族,講師,文學學士學位,專業(yè)方向:建筑裝飾工程,單位: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
饒進,男,講師,藝術設計專業(yè),單位:宜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