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七夕詩詞內(nèi)容的變革與發(fā)展探析

2018-12-13 02:44:04康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9期
關鍵詞:宋代內(nèi)容

康萍

【摘 要】 七夕作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一直都是浪漫旖旎的代名詞。本文認為,宋代繼唐代之后七夕詩詞內(nèi)容的變革與發(fā)展同樣寄托著豐富多樣的意蘊,主要是:孤枕難眠的相思;堅貞不渝的愛情;報國無門的慨嘆。它跳脫出了牛女傳說,轉而關注世俗生活,融入了個人理性冷靜的態(tài)度和時代氣息,也為后來的詩詞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主題。

【關鍵詞】 宋代;七夕詩詞;內(nèi)容

在中國詩詞史上,宋代無疑是其中一顆極其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獨特的意蘊和豐朗的神態(tài)屹立于文壇,無論是在題材、體裁、主題內(nèi)容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發(fā)展,與唐代并稱“雙絕”。七夕節(jié),又稱“女兒節(jié)”,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同樣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淀,為文人墨客“空惹閑愁千縷”,成為了他們抒懷達意,悲愁離緒、慨嘆愛情的一種精神載體。

從內(nèi)容上看,自先秦《詩經(jīng)》中歌織女牛郎二星之事以來,歷代文學都有關于七夕的詩歌,在晉代,織女被幻化成王母娘娘孫女,成為天上神女,供人祭拜,又以思婦的形象入詩,主要吟誦女性的心靈手巧;漢魏六朝時的七夕詩以世俗生活入詩,結合典故傳說構造一幅幅詩情畫意。

時至唐代,更加廣泛地吸收神話傳說作為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詩人徐凝“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七夕》)的慨嘆相思;權德輿“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今日云駢渡鵲橋》)的適逢佳期之樂;李商隱“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辛未七夕》)的離別之苦;“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保ā端l(xiāng)七夕》孟浩然 )的孤寂寞落等等,開拓出一代文學之盛況。

縱橫歷史,七夕詩詞綿延數(shù)千載,在古典詩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宋代作為又一個文學盛世,繼承唐代的基礎上,極大地豐富了內(nèi)容和主題,推陳出新,不僅僅局限于自述胸懷、慨嘆愛情,也還有友人依依惜別之際“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云飛去”(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的感傷等等別具一格的表達思想內(nèi)涵、家國情懷、時代氣息、世俗生活的內(nèi)容。

一、孤枕難眠的相思

合家團圓的觀念一直都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華夏兒女的心中,尤其是節(jié)日來臨之際,我們更期盼的是長相廝守,其樂融融。但愿望卻無法等同于現(xiàn)實,多少情人天各一方,親人無法相聚,友人孤身在外,而敏感多情的詩人們在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這些節(jié)日里對月吟誦,抒發(fā)孤寂凄涼之感。

在宋代七夕詩詞中,最常用的素材便是牛郎織女鵲橋短暫的團圓,詩人們感物傷懷慨嘆愛情,同情有情人間“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愁苦以及“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離別感傷。

宋代詞人王之道就曾寫下一首《鵲橋仙(七夕)》:

斷虹霽雨,余霞送日,簾卷西樓月上。銀河風靜夜無波,天亦為、云軿相訪。蛛絲有恨,鵲橋何處,回首又成惆悵。長江滾滾向東流,寫不盡、別離情。

這首詞上篇寫出孤寂蕭瑟之感,下篇言有情人不得相見,即便是酷熱的盛夏,熱鬧非凡歡聲笑語的節(jié)日氣氛里,滿懷心事的有情人仍覺得天上人間皆是寒冬凌雪,遙遙相望時心內(nèi)百轉千回,惆悵萬千。此刻時節(jié),此刻別離,怎一個“恨”字了得?

不僅僅是男性詩人,細膩多情、敏感柔弱的女詩人們,也有著對于愛情獨一無二的見解,例如與心愛的人分隔兩地的朱淑真在有情人一年難得一見的悲涼中寫下“如何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鵲橋仙》(七夕))的詩句,道出人間男女如同牛郎織女一般逃不開離別相思,表面寫神仙之愛,實言人間之恨,自己內(nèi)心之苦。

同樣是女子,“星橋鵲駕, 經(jīng)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 行香子》)孤寂閨閣的李清照望著織女星,也期盼著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寄來錦書,緩解“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在這本應美好歡樂的節(jié)日里,詩人卻與愛人此情種種,大起大落,哪怕“巧得千般爭解,勸郎留”(吳儆《虞美人(七夕)》),到頭來也只有沁涼的床榻,微濕的玉枕相伴,孤枕難眠,飽嘗相思之苦。

同樣是寫離別,與夫君陰陽相隔,相思成疾的宋代女詩人張玉孃,寫下了一首哀婉悲戚的《瑤琴怨》:

涼蟾吹浪羅衫濕,貧看無眠久延立。欲將高調(diào)琴,一聲統(tǒng)斷霜風急。骨膠難煮令人傷,茫然背向西窗泣。寒機欲把相思織,織又不成心愈戚。掩詠含羞下階看,仰見牛女隔河漢。天河雖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見。獨此統(tǒng)斷無續(xù)明,梧桐樂上不勝悲。抱琴曉對菱花鏡,得恨風從手上吹。

這首詩通篇用詞清冷,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聚,得以團聚的神仙夫妻是何等的幸福,總好過黃泉之畔“巫陽無準”(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天上的明月哪里曉得她的惆悵,獨立回廊,衣衫早已被冷風濕透,西風吹過,沒有半分曾經(jīng)恩愛兩不移的影子。哪怕月下“乞巧”千萬次,案前紅絲穿盡數(shù)萬條,終究是黃泉陌路,見面無期,怎能不“心愈戚”?此時情苦的心境恰如唐代七夕詩中的“莫嫌天上 稀相見, 猶勝人間去不回”。

二、堅貞不渝的愛情

世間有離別自然便有對于相守的期待與渴望。七夕詩詞既有別離之苦,同時也有一味甜。

回廊影下,一雙雙鴛鴦在七夕時節(jié)共赴約會,“抬粉面,云鬢低垂,鈿合金釵私語處”(柳永《二郎神·炎光謝》)盛裝打扮的女子滿面含春望著自己的情郎,惟愿年年今日,占得歡娛。哪里還曉得愁是什么滋味,愛情的滋味有苦有甜,在七夕節(jié)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之下,更是如同午后陣雨“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行香子·七夕》李清照),奏出一曲曲動人的歌。

一首首細膩婉約綿長的愛情詩詞道出一個個七夕節(jié)的浪漫故事,動人的月下雙影唱出一首首凄美惆悵的相思之歌,凸顯了女性對于愛情的堅貞不渝。這些詩詞都飽含著宋代文人對于愛情的向往與眷戀,都是他們“敏感而又多情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因感傷而寫下離別詩詞,因甜蜜寫下愛情詩詞,經(jīng)歷了《迢迢牽牛星》中的悲傷和懷恨相思,表達的不再是張先的《菩薩蠻》中“牛星織女年年別。分明不及人間物。匹鳥少孤飛。斷沙猶并棲”的同情,他們有了對于愛情新的解讀和更為純真的追求和理想。

秦觀有詞《鵲橋仙》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借牛郎織女渡鵲橋的故事表現(xiàn)人間的愛情。上篇先寫景,云彩流星和銀河變化,贊揚織女高超的紡織能力,接著轉而又寫相隔“迢迢”許久不見的戀人有說不盡的悄悄話,道不盡的相思,情意如涓涓細流,柔軟細膩,秋風白露的短暫相聚,美好純真的愛情終究是羨煞了人間恩怨情纏的男男女女。

結尾兩句寫得最是巧妙,字字珠璣,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道出了詩人內(nèi)心對于愛情的態(tài)度。愛情本就應該是堅貞不渝,要經(jīng)得起離別相思的考驗,保守初心,不受外界的挫折和誘惑。不能單單止步于朝歡暮樂的庸俗,愛情更應是“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離思五首》元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白頭吟》卓文君)的矢志不渝。

三、報國無門的慨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這些描寫的浪漫、別離、相思的主題,宋代七夕詩詞中還出現(xiàn)了另一類愛國傷懷,報國無門的題材。

趙宋政權漸漸走向衰落與瓦解 ,這種傷痛與懷恨也被詩人投射到了七夕詩詞中 ,竹友居士謝薖賦詞一首《鵲橋仙·月朧星淡》: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shù)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全篇詞不再是兒女傷別,只用天上、人間的對比,抒寫人間不平、世路艱險,王朝衰敗?!白砦讨獠辉诰啤钡脑~人趙長卿也譏時誚世,影射社會生活,道出宋朝國難之際一大批無心匡扶國家的達官顯貴們驕奢淫逸,只知“人間巧”,不知“民何生”(《菩薩蠻》)?!懊駸o余力年多惡,退士私憂實萬端”的愛國詩人陸游在《癸丑七夕》中也對因國家多方戰(zhàn)爭而民不聊生的現(xiàn)狀,報以極大的諷刺和哀痛,抒發(fā)著自己內(nèi)心被主和派打擊貶斥,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一腔憤懣。

硝煙漸起,山河不再,故人難逢,本應是完滿的七夕,孤身的李清照卻只能哀嘆一句“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行香子》);報國無門的辛棄疾也只能道一句“飄零”(《綠頭鴨·七夕》);灑脫不拘的陳東更是“獨臥西風”(《西江月》)感嘆時局不穩(wěn),政治昏庸。面臨覆滅的悲慨,面對無休止地侵略帶來的離別,宋代文人滿懷熱血,在作品中傾注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和個人情感。

在這些宋代七夕詩詞中可以看到的是不同于前代的變革和發(fā)展,它跳脫出了牛女傳說,轉而關注世俗生活、人間之事,融入了個人理性冷靜的態(tài)度和時代氣息,也為后來的詩詞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主題。

【參考文獻】

張錫梅.從七夕詞看宋代文人的愛情觀[J].讀與寫雜志,2007.4(6).

【作者簡介】

康 萍(1998—)女,陜西榆林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本科學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宋代內(nèi)容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以《全宋詞》為藍本看宋代歌妓詞人及其詞作
文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52:33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人民論壇(2016年30期)2016-12-05 14:50:11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fā)展的影響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4:05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主要內(nèi)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陆川县| 卢龙县| 河津市| 临猗县| 平利县| 凤凰县| 桓仁| 肥西县| 廉江市| 台北市| 佛教| 凤凰县| 大渡口区| 大厂| 海原县| 黄陵县| 大兴区| 芒康县| 峨眉山市| 碌曲县| 石门县| 新余市| 灌云县| 全南县| 酒泉市| 四川省| 洪洞县| 张家界市| 兴城市| 麻江县| 宁武县| 古丈县| 杭锦旗| 林州市| 页游| 七台河市| 赤水市| 长顺县| 腾冲县| 灵宝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