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史論邏輯,歷史理解,史料價值,點面結合,史論聯(lián)結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8)19-0024-06
邏輯是關于思維形式和規(guī)律的科學,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嚴密的邏輯是史論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梁紐帶。然而,在當前中學歷史教學中,對史論邏輯的重視程度尚顯不夠,其中的一些誤區(qū)導致歷史理解的偏頗,以下結合案例談談筆者的思考。
邏輯推論的前提必須為真,故準確判斷史料的證據(jù)價值是優(yōu)化史論邏輯的起點。如果前提錯誤,那么據(jù)此的推論自然也就失去了立足點。在當前的教學中,對于史料價值的判斷尚有不少誤區(qū)。
一是對史料價值缺乏辯證看待的意識。
這一現(xiàn)象較多出現(xiàn)在對文學藝術類作品證史價值的判斷上,由于文學藝術作品作為史料的證史價值往往兼具主觀性與客觀性,而教師很容易因為片面強調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出現(xiàn)偏差。例如,有教師在執(zhí)教《商朝與青銅文化》一課時,引入了“玄鳥生商”的故事,出示《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三人行浴,見玄鳥墜其卵,簡狄取吞之,生契。……契,商祖?!苯又赋觯骸吧鲜鲫P于商之始祖的記載,只是一個神話傳說,缺乏歷史考證,真實性值得懷疑,今天我們將回到考古現(xiàn)場,從甲骨文和青銅器中去了解商朝?!憋@然,從今天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神話傳說中的敘述是不可信的。但作為證據(jù),我們又不能對其史料價值完全無視。以神話傳說來敘述本民族起源,乃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中國及世界上其他國家均有這種情況。司馬遷在《史記》中的這一記載,較早可見于《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如果細細分析《詩經》中這一記載,大略可以體味到商統(tǒng)治者為了宣揚其統(tǒng)治正統(tǒng)性的意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商人以鳥為圖騰崇拜的現(xiàn)象。當然,推論是否成立,還需要進一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證。所以說,神話傳說盡管不等于真實的歷史,但其中又蘊含著歷史,尤其對于研究各民族在文字產生以前的早期歷史而言,神話傳說更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何避免將史料價值判斷作簡單化處理,我想還是要回到史學本身,教師需要多讀一些史學理論著作,了解史料的主要分類,懂得辯證看待不同類型史料的證史價值,以免主觀臆斷。除包括神話傳說在內的文學藝術作品外,我們對于日常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日記、書信、新聞、回憶錄、宣傳畫等,都應審慎辨別其證史價值。
二是由于時空錯位而導致的價值誤判。
要準確判斷史料的證史價值,必須回到該史料產生的具體時空中去,否則只能是穿越時空的他者理解了。較為常見的誤區(qū)是將與所要研究對象并非產生于同一時空的史料視作直接證據(jù)。例如,不少教師會以當代畫家沈加蔚創(chuàng)作于1988年、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油畫《兼容并包》為證據(jù),通過畫面中以蔡元培為核心,以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主帥和旗手的“南陳北李”(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的“大將”胡適、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魯迅,國學泰斗辜鴻銘、劉師培、經學大師黃侃等新派與舊派、激進派與保守派齊聚一堂的場景,從而得出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任校長的北大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對近代中國社會的教育轉型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的結論。顯然,該幅油畫畫面生動直觀,結論本身的陳述也符合史實,這就很容易讓人忽視其中證據(jù)說服力不足的問題。但其實這幅油畫是當代畫家所繪,距歷史事件本身已有60年左右的距離,顯然不能視為新文化運動的直接證據(jù),如果要在該史料與上述結論之間構建必然關聯(lián),我想還須補充當時、當事的相關資料,如當時北大辦學的檔案資料、圖中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或相關回憶,等等。那么,這幅油畫究竟可以從何種角度構建與新文化運動的關聯(lián)呢?為此,我們需要在明確創(chuàng)作時空的基礎上轉換視角。
《兼容并包》創(chuàng)作于當代中國,它可以反映該創(chuàng)作者對新文化運動時期北大辦學特征的認識和對“兼容并包”辦學理念的贊賞。同時該油畫被收入中國國家博物館,說明作者的認識和態(tài)度得到當代中國主流意識的認同,體現(xiàn)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特征。所以說,這幅油畫可以直接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對今日中國思想文化的歷史影響,而非新文化運動本身的特征。
再如,有教師在執(zhí)教《秦帝國的興亡》一課時,單憑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相關描述來論證秦朝所建阿房宮的恢宏以及秦的暴政。杜牧是唐代的文學家,距離秦的滅亡已經800多年,顯然不能將其中的描述完全等同于真實的歷史。根據(jù)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研究,目前是否真的存在阿房宮還沒有定論。另外,關于秦短暫而亡的原因,也有多種觀點,時下比較新的說法有:秦沒有順應統(tǒng)一的新形勢而及時調整統(tǒng)治策略,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的離心力作用,六國舊勢力的反對等。暴政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是否是主要原因有待商榷。當然,還有學者提出,秦的“暴政”本身也是歷史層累的結果,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這層累說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回到材料本身,這個材料主要可以證明的是杜牧對阿房宮的認知和對秦的看法,體現(xiàn)的是他“仁愛”的儒家價值觀。如果要了解真實的秦,恐怕除了這個材料之外,還需要輔以更多一手史料??傊谌粘=虒W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提取文字、圖表、影像等資料中的信息來分析資料的時空定位,避免因時空錯位而導致價值誤判。
三是由于語境模糊而引起的價值附會。
要準確判斷史料的證史價值,還必須回到該史料產生的是具體語境中去,防止穿鑿附會式的價值強加。例如,通常教師會在執(zhí)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內容時,總結提問,“法國元帥福熙在《凡爾賽合約》簽訂后說:‘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zhàn),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比缓蠼處熞龑W生通過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隱含的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列強與殖民地之間的重重矛盾,進而得出該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為下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導火索的結論。甚至在網(wǎng)上還能查到如下所謂的“優(yōu)質解答”:“福熙元帥知道嚴厲的制裁不會熄滅納粹黨徒內心的戰(zhàn)爭企圖,反而會激發(fā)德國人民的憤怒,從而引發(fā)另一場慘絕人寰的戰(zhàn)爭,也就是一戰(zhàn)結束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這樣的“理解”看似流暢,歷史人物的認識在歷史發(fā)展的軌跡中得到了印證,實現(xiàn)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互通。但細究起來,意圖嚴厲制裁德國的法國元帥卻認為對德國的制裁過于嚴厲,顯然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可見,作為后來者的我們將對于歷史的認識強加給了歷史中的人物。設問中的“法國元帥福熙在《凡爾賽合約》簽訂后說”,顯然語境較為模糊,要真正理解福熙的話,還需回到具體的場景中去。據(jù)丘吉爾在其回憶錄《不需要的戰(zhàn)爭》中記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戴上了榮耀桂冠的協(xié)約國總司令”的法國福熙元帥要求:“今后法國的邊界必須移至萊茵河”,基于歷史的教訓,法國人認為制裁會使德國“被解除武裝”“變得貧窮”“擔負無法計算的賠款”和“限于內亂”,但“十年或二十年之內,都會成為過去”,因為“全部日耳曼民族的無法摧毀的威力將會卷土重來,未撲滅的普魯士武士的火焰將會再燃燒起來”,只有“又寬又深、水流湍急的萊茵河,一旦為法國軍隊所據(jù)守和設防,即可以成為防衛(wèi)的天塹”。為此,法國還曾在萊茵區(qū)策劃自治運動,試圖建立“萊茵自治共和國”作為緩沖國。①法國的愿望因遭到英、美的一致反對而沒有得到實現(xiàn),當福熙元帥聽到凡爾賽合約簽訂的消息時,感慨地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zhàn)”??梢姡N醯母锌轻槍Ψǖ聝蓢磥淼膿鷳n,而不是對整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內部矛盾重重,或者因對德國制裁過于嚴厲而可能引發(fā)的世界局勢變動而言的。所以說,要準確定位史料的證據(jù)價值,必須回到其產生的具體語境中,回到特定的歷史場景中,多質疑,多閱讀,是避免因語境模糊而導致史料價值定位發(fā)生偏頗的有效路徑。
由史實到結論,兩者之間內在關系的揭示是需要通過科學的論證過程來實現(xiàn)的,而科學的論證往往依賴于充分的證據(jù)、嚴密的邏輯以及通透的史識等。史實與結論之間出現(xiàn)內在關系的缺失、斷裂或跳躍,是當前中學歷史教學中較常見的現(xiàn)象。因此,彌合史實與結論的縫隙也就成了優(yōu)化史論邏輯的著力點。
彌合史實和結論的縫隙,要明確推論不等同于結論,避免邏輯的缺失。無疑,大膽想象,小心求證是史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如果偏重前者而忽視后者,只有推論而沒有基于證據(jù)的真正意義上的結論,那么其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也違背了“史料實證”的“求真”精神。以下是筆者和上海市新黃浦實驗學校張?zhí)砝蠋熞黄鸫蚰ァ缎挛幕\動》一課時的過程片段。
對于《新青年》雜志的影響,最初的設計是:通過陳獨秀的自述,了解《新青年》創(chuàng)刊的初衷;通過《青年雜志》封面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宗旨;從《敬告青年》的引文中提取信息,知道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通過魯迅小說《藥》來理解白話文運動的內涵;通過李大釗發(fā)表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系列文章,感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分子開啟了“以俄為師”救國道路的新探索。最后,得出結論:《新青年》作為新文化運動的載體成為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雜志,是舊中國時代最早的一份思想啟蒙刊物,也是中國最早介紹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的刊物,它培養(yǎng)了新青年,孕育了新時代。
縱觀這個設計,應該說內容兼顧比較全面了,從創(chuàng)刊者意圖、刊物封面信息、刊物內容變化等多角度,去反映《新青年》雜志對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影響。但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號角吹響的今天,我們還需要以更“苛刻”的眼光去審視實踐。作為一份雜志,我們不僅要看它意圖宣揚的思想和內容是什么,還要從其傳播的角度去找到實證,看它引起的社會反響如何,是否真的達到了刊物創(chuàng)辦者及作者們的初衷。如果缺失了“傳播”的證據(jù)鏈,那么就是將推論和結論之間劃了等號,是不符合“史料實證”精神的。為此,我們通過進一步查證資料,在原設計的結論之前作了如下補充:
《新青年》起初每期只印一千本,到五四前夕,“《新青年》愈出愈好,銷量也大了,最多一個月可以印一萬五六千本了”;②《新青年》由一個“普通刊物”發(fā)展成為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發(fā)動機,1918年陳獨秀、李大釗等創(chuàng)辦了以談論時政為主要內容的《每周評論》,1919年北大學生主編了《新潮》,三刊協(xié)作,發(fā)揮了群體效應,1919年4月23日汪孟鄒寫信告訴胡適說“近來《新潮》《新青年》《新教育》《每周評論》,銷路均漸興旺,可見社會心理已轉移向上,亦可喜之事也”。①作這些補充,雖不能呈現(xiàn)《新青年》雜志影響的全貌,但構建了從雜志本身到雜志受眾、從思想發(fā)生器到社會心理變化之間的通道,彌補了由推論到結論之間的空白,凸顯了史料實證的精神。
彌合史實和結論的縫隙,要關注歷史的內在延續(xù)性,避免邏輯的跳躍。延續(xù)性是歷史發(fā)展的本質特征,沒有什么歷史現(xiàn)象是橫空出世的,也沒有什么歷史結果是一成不變的。人們對歷史的回顧是逆時序的,但是把歷史講述出來又必須是順時序的。②兩者之間的時序反向,導致我們不自覺地用歷史發(fā)展的結果來直線式、武斷地定義歷史推論的起點或終點。其具體表現(xiàn)為,或者因史事最終的成功或失敗而忽視其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可能性和曲折性,導致邏輯的片面化,帶有宿命論的傾向;或者將尚未顯現(xiàn)的事理、啟示過早地嫁接到史事之上,導致邏輯跳躍,帶有教條主義的色彩;或者由于觀念固化而人為割裂歷史時空,造成史事前后內在因循的斷層,帶有機械僵化的痕跡等。
例如,對于文藝復興的原因,不少教師僅僅將之聚焦于14~16世紀西歐社會的演變,而忽視中世紀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因素,人為地將歐洲近代文化與中世紀文化割裂開來。上海市曹楊二中徐寒雄老師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他在《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一課的教學實踐中嘗試彌補這一斷裂,一方面關注了公元8世紀左右查理大帝文化改革承上啟下的作用:他要求必須建立學校,以便人們學會閱讀、要求每一所學校必須教授七藝課程、要求每一所學校必須使用拉丁語教學。他招攬人才、校對《圣經》、興建教堂、獎掖學術,推廣拉丁文,創(chuàng)造新字體。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正如當時一句口號所言“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接近上帝”。但是他所做的這些卻在無形中催生了一種新的“歐洲文化”,一種融合了高盧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蠻族傳統(tǒng)習俗的文化結晶。另一方面,徐老師還關注到了中世紀大學興起的影響:十字軍東征前后八次的遠征幾乎都以失敗告終,這一結果讓教會和教皇威嚴掃地,如何才能振興因東征失敗而日漸黯淡的信仰呢?在教會的大力扶持下,中世紀的大學教育開始興起了。中世紀大學雖為重建信仰而設,但課程結構極為特殊,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其中邏輯學特別吃香。雖然這些課程的設立本意是為詮釋和服務神學,但在客觀上,人的精神在解放,人的知識在拓寬,人的個性在張揚,人的本性在回歸。正如1225年教皇亞歷山大四世公開發(fā)表之通諭中所講的那樣“正是在大學……因無知而盲瞎的人類,通過神圣科學發(fā)出的真正光明,開始恢復自己的視力”??梢哉f,中世紀的大學教育,賦予了歐洲人特有的品質,即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理性。在上述基于史實分析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所以說,中世紀并不是千年的歷史斷鏈,也不是通體黑暗。從歷史發(fā)展的內在衍生性來講,它更像是不可或缺的時代,文藝復興不是驟然興起的產物,更是歷史沉淀的結果?!边@一設計,不僅將近代歐洲文化與中世紀貫通,也將基督教會的主觀動機與客觀后效貫通,多角度體現(xiàn)了歷史的內在延續(xù)性。因此,只有具備了對歷史延續(xù)性的自覺意識,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導致歷史深處洪流涌動的、孕育動力因子的源頭史實。
彌合史實和結論的縫隙,要尊重史學研究的邏輯,盡量避免概念先行,或將概念簡單等同于史實。通常,歷史概念是史家在事后、通過對史事的深入研究,進而形成的凸顯本質特征或具有一定價值傾向的結論性專業(yè)術語,而學者達成共識的概念則會被較多運用到教材中。翻開教材,這些概念隨處可見,比如“絲綢之路”“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綏靖政策”“冷戰(zhàn)”等等。為了使教學邏輯與史學研究邏輯有更好的一致性,一方面,在教學順序上,教師可盡量采用由歷史敘事到概念形成的推進過程,便于學生在了解和理解史事的基礎上領悟概念。
例如,前文提到的張?zhí)砝蠋熯@樣來理解《新文化運動》一課的內容主旨:20世紀早期,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一批具有新知識的愛國新青年,通過創(chuàng)辦《新青年》雜志、倡導白話文等貼近普通民眾的新途徑,宣揚民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新思想,探索文化救國的新道路,是為“新文化運動”?;谏鲜隼斫舛_展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幫助學生搭建從了解史實、理解史事到形成結論、掌握概念的認知階梯,教學邏輯與史學邏輯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質疑能力,那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提供關于同一歷史事件的多個概念或多種觀點,供學生辨析,進而促使其理解歷史概念背后的價值傾向,領悟歷史解釋的主觀性。例如,天津市新華中學王太元老師在執(zhí)教《鴉片戰(zhàn)爭》一課①時,指出1840年爆發(fā)的中英戰(zhàn)爭在歷史上有多種名稱,如“鴉片戰(zhàn)爭”“通商戰(zhàn)爭”“禮儀戰(zhàn)爭”等,并且在史料分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不同名稱背后的話語體系,感悟“鴉片戰(zhàn)爭”這一命名的理性與情感,進而習得是哪些因素導致了該同一歷史事件具有多種稱謂的史學思想方法。
時空是歷史的舞臺,史論邏輯推演應立足于特定歷史時空。由于歷史寶庫的宏大和課堂容量的“渺小”,我們通常會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來講述歷史。這里的“點”,一般指教學重點;這里的“面”,我們暫且稱之為特定時空中、由眾多史事集合而成,并由此而展現(xiàn)出來的歷史風貌。點面結合,既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增強證據(jù)效力的需要。課堂中只有點,沒有面,點就成了孤點,也就無所謂重點;課堂中只有面,沒有點,時代雕刻的痕跡就不清晰,面就顯得平白而模糊。點之所以成為重點,不只是出于教師個體的選擇,更是由于歷史自身發(fā)展的結果。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彰顯點與面的多樣關系,從而為史論推演提供真實、厚重的歷史背景支撐。
點,有時是面所展現(xiàn)出來的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典型。換句話說,這里的點與面的發(fā)展趨勢是一致的,因為同時期體現(xiàn)相同歷史趨勢的內容會有很多,我們只是選擇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個加以深入分析,從而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這種點面關系也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運用最多的,例如,講商代殷墟青銅器可以后母戊大方鼎為重點,講洋務派可以李鴻章為重點,講英國工業(yè)革命可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為重點。但無論選擇哪一內容為重點,都應同時簡要呈現(xiàn)歷史的面,以提高點所代表史實的證據(jù)力,也助力學生認清和把握歷史的主流趨勢。
點,有時也是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歷史多樣性中的一個樣例。例如,講解商周青銅文明,通常我們都會將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作為重點,但其只是商周青銅器中的一類代表。上海市嘉定二中沈淑雅老師在執(zhí)教《商朝與青銅文化》一課時,除了對其作重點解讀之外,還在課尾出示了“商周主要青銅器分布示意圖”。在這張圖上,中原地區(qū)的殷墟青銅器、長江流域古蜀國的三星堆青銅器,以及江西新干遺址的青銅器等位置都被標注了出來,并各輔一張典型文物圖片以表現(xiàn)其特色。通過這樣的點面結合關系的呈現(xiàn),學生既可以感知到商周時期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又可以體會各地區(qū)青銅文化的不同風格和內涵,由此,整體性與特殊性兼具,也避免了學生將殷墟青銅文化等同于商周青銅文化的片面認識。
點,有時還是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歷史角逐中的一個角色。例如,我們時常說,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沒有把當時中國思想界真實的面貌展現(xiàn)出來,很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從“民主”“科學”到“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直接過渡的錯覺。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朱冉老師在教學中補充了如下材料:“‘五四時期,各色各樣的主義蜂擁而入中國,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從新實在論到尼采主義、國家主義……從資產階級啟蒙時代的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人文主義到旨在救治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的社會主義學說……都曾化為眾多中國人的言談和文章?!雹佟皡怯裾孪壬凇痘貞浳逅那昂笪业乃枷朕D變》一文中說:我了解到我們北方鄰國已經建立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偉大的俄國人民已經擺脫了剝削制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解放。……心中感到無限興奮和鼓舞。”通過上述補充,學生就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其影響力日益提升,不僅是外力的作用,更是當時陷入各種“主義”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自己的選擇?!榜R克思列寧主義”能在眾多“主義”中脫穎而出成為幸運者,不只是歷史的饋贈,更是歷史的取舍。綜上可見,點與面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實、全面地彰顯兩者關系,進而為史論邏輯推演提供可靠的歷史背景支撐,促進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達成。
史論邏輯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它關乎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達成。史論邏輯是一個宏大的話題,它不是通過個體、短時的研究就可以畫上句號的。上文從起點、著力點、支撐點的角度,結合教師們的實踐談了一些淺顯的看法,只是淺嘗輒止。相信隨著新課標和新教材的進一步推進,史論邏輯在教學中將會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優(yōu)化。
【作者簡介】鮑麗倩,中學特級教師,上海市普陀區(qū)教育學院高中歷史教研員。
【責任編輯:李婷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