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繼波
摘 要 對外出版是構建國家形象、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往往是需要兩種語言來進行翻譯,甚至涉及兩種文化、兩種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為確保能對外宣傳擁有更優(yōu)質的傳播效果,向國際展現(xiàn)出更優(yōu)秀的軟文化,進而提升對外工作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多貢獻,對外出版工作者除了需要擁有基本的業(yè)務素養(yǎng)之外,還必須正確地區(qū)分對內與對外出版的各種差異性。
關鍵詞 對外出版;外宣意識;翻譯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4-0170-02
1 對外出版中的外宣本體意識
顯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對外出版的外宣意識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到現(xiàn)在為止一些對外出版物與外宣媒體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內容不嚴謹?shù)默F(xiàn)象。例如:“Huizhou ci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Province and the east par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which is under provincialadministration. It is an open z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anadministration prefecture named Xunzhou ever since the Sui Dynasty (581-618AD). After 1021 it was named Huizhou until now. The city is a very importantspot for her strategic and geographic position.”此文自《方興紀要》翻譯而來,原文是:惠州,東接長汀,北連贛嶺,控潮梅之襟要,半廣南之輔翼,大海橫陳,群山后擁,誠嶺南之名郡也。而對外出版工作者在某刊物上的翻譯,其中一些信息用一句“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來概括。雖然文字中出了表達出惠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位置之外,并沒有表達出其他重要的中國文化信息,但是硬譯使得文章晦澀難懂,而且降低了國外讀者的閱讀興趣。諸如此類的錯誤雖然并不會對中國的形象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對于軟文化的宣傳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間接或直接影響到國家形象,國家利益的對外刊物。對外刊物中各種紕漏的出現(xiàn),表明了我國對外出版的外宣意識確實是有待提升。
外宣翻譯,就現(xiàn)階段的中國外宣而言,即是對對外出版和發(fā)行外宣的外語翻譯。“中譯外”是外宣翻譯的特點,其主要是將有關于中國的文獻或資料翻譯成多種語言文字,通過不同途徑來達到宣傳中國的目的,但如果譯文未能正確的表達出中國文獻或資料原本所想表述的觀點,即會使得讀者對文獻或者資料誤解,譯文便失去意義,所以譯文的質量對宣傳的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譯文的質量與編輯團隊的能力與主觀意識掛鉤。
一種國家形象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由對外宣傳所決定。對外宣傳的內容決定著外國人對中國的理解,進而影響到兩國人民的情誼,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政治發(fā)展。既然選擇了對外開展宣傳,就應該努力達到維護國家利益、打造國家正確形象的目標。同時這也是對外宣傳的本體意識和核心價值目標。
2 對外出版的政治意識
對外出版的政治意識是指對外出版工作者保持對政治話題的敏感性,對中國的各種政治制度,政治方向有清醒的意識。這樣對外出版工作者才能在進行翻譯或者編譯的過程中,站在國家的利益去考慮問題。每一個對外出版工作者不僅只是需要擁有個人的榮辱感,個人的工作責任感和水平就能把工作做好,更多的是需要具有國家榮譽感,這樣才會更在乎國家的利益問題。
在對外出版中,國家也不能全權放手,在關乎國家政治層面上的問題時,把國家形象完完全全交給對外出版工作者來打造,它終會在無形或有形之中通過社會的制度,政治因素,社會環(huán)境等方式對對外出版物進行一定的操控。
一般來說,涉及西藏、臺灣、香港這些地方的問題,對外出版工作者都需要非常謹慎,在對外出版的刊物當中,這些地區(qū)的的翻譯往往會涉及一些主權的問題。因此,對外出版中的政治意識就要求對外出版工作者對關于國家主權,國家領土完整,民族和諧統(tǒng)一的翻譯或者編譯要仔細推敲,絕對不能因為個人的紕漏而出現(xiàn)政治立場表達有歧義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
當然,在我們想著維護我國利益的時候,也不能使他國的利益受損。當我國的利益與他國利益發(fā)生沖突時,為了避免被卷入政治事件或者糾紛之中,對外出版工作者更應注意外交的一些常識性禮儀,把握好分寸才能發(fā)揮出積極的政治作用。
3 對外出版中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跨文化交際,顧名思義,文化與文化碰撞產生的分歧,從根本上說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因此,尊重不同于本土文化的異國文化是跨文化交際的基礎,正視跨文化差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尊重開放的心態(tài)只是一一個開始,因不了解對方國家文化禁忌而觸犯逆鱗而造成誤解,會對跨文化交際的進一步進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引起嚴重的后果,所以對跨文化差異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大到國家層面的外交事宜,小到對外商務洽談、生活中與外國人的接觸,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因此,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對外出版工作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個人懂你,那么你們之間就會產生共鳴,跨文化交際也是如此,當對外出版工作者寫的刊物國外的讀者能夠懂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共鳴。如此,我國的軟文化便能更好地得到傳播??缥幕浑H意識要求對外出版工作者了解世界上許多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不同語言文字、政治態(tài)度、價值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與我國有哪些不同。也就是說,根據(jù)不同的語言文化,政治態(tài)度等問題對外出版工作者需要做出不同的出版內容與宣傳方法。
除此之外,對外出版工作者在對文獻和資料進行翻譯或者編譯之前,對各種材料進行截取、拓展、包裝等程序來讓國外讀者更容易接受,從而改變她們對中國的一些不正確,不準確的看法,對中國事物持著認同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對外出版工作者心里裝著讀者,將心比心,時刻保持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從而讓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
4 對外出版中的文化資本輸出
文化資本輸出是指對外出版工作者要抓住機會來傳播我國的文化,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提升軟實力。為了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我們不僅要將外國文化引進來,更要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這就要對外宣傳工作注重實際效益,但是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經濟效益,盲目注重經濟效益只會使得更多的負面性問題出現(xiàn)。所以我們在樹立文化資本輸出意識的同時,更要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對外出版工作者可以通過報刊、互聯(lián)網、電視等各種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來弘揚我國的文化資本,將具有我國特色的文化資本推向全世界。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冬奧會,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作為世界性的大型體育盛會,我國的外宣出版部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契機去有效地輸出我們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資本。曾經在2008年的奧運會中,我們外宣出版部就很好地將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資本有效地向國際輸出。例如,將體育館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鳥巢模樣,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名小吃推廣出去,讓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讓世界進一步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資本的輸出還可以體現(xiàn)在國際、國家大事的場合上。比如,2016年在中國浙江杭州舉辦的G20峰會就體現(xiàn)出了一股濃濃的中國風,20條波浪形的線條作為背景,中間綴以圓圈,在視覺上既讓人聯(lián)想到杭州的“西湖斷橋”之景,又以橋梁寓意著G20已經成為全國經濟增長之橋,國際社會合作之橋,面向未來的鳳鳴之橋。中文印章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G20國禮絲巾出自蘇州繡娘,多種款式,各具特色,且?guī)в袧庥舻闹袊?。這就是利用國際會議的契機發(fā)展中國特色軟文化。
5 結論
對外輸出我們的特色文化,不僅要重視經濟利益,更要強調效益,樹立文化資本輸出意識,不能一味迎合國外讀者,要善于抓住機會將具有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軟文化實力。
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同時也要篩選出外國讀者喜歡的風格,切忌觸碰到外國友人的禁忌,例如:沙特人崇尚白色、綠色,忌用黃色,沙特政府禁止任何行業(yè)的工會協(xié)會組織存在。所以在向沙特人傳播中國文化時,最好是少用甚至是不用黃色的物品,避免引起外國讀者的不悅。在沙特出售書刊、宣傳品等嚴禁有裸身女人的形象出現(xiàn)。因此,向沙特人出售的對外宣傳書刊特別要注意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朱義華,王宏.對外出版中的外宣意識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8(3).
[2]施化敏.論跨文化傳播下的中國對外出版翻譯活動[J].傳播力研究,2018(7).
[3]崔斌箴.新時代對外出版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對外傳播,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