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祖軍,張艷,張穎,李浩,岳永寧,陳園園
肺結核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咳血、低熱為主,而由于肺結核早期階段的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早期診斷難度較大,但如果患者未能在早期明確診斷并給予及時的治療,很可能會導致其肺部結核病灶擴大,引發(fā)嚴重后果[1-3]。因此,臨床上需針對肺結核進行早期診斷,對其早期診斷方法進行深入探討。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150例肺結核患者為肺結核組,均經(jīng)胸部X線片檢查明確其肺內(nèi)存在結核病灶,括男89例,女61例;年齡23~69歲,平均(46.17±18.62)歲。另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非結核肺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均經(jīng)胸部X線片明確其肺內(nèi)尚未出現(xiàn)結核病灶,男30例,女20例;年齡6~82歲,平均(43.95±26.43)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及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1)痰培養(yǎng):采集患者的痰液標本進行痰菌培養(yǎng)分析,在油鏡下觀察,痰菌培養(yǎng)可見結核分枝桿菌即為陽性。(2)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在患者前臂皮內(nèi)注射0.1 m l結核菌素PPD,72 h后觀察反應情況,如紅腫硬塊直徑達到15 mm(具有卡介苗接種史)或5 mm(未接種卡介苗),則可判斷為陽性。(3)血清結核抗體檢測:采用結核抗體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嚴格按照檢測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方法為免疫膠體金法,將血清和膠體金試紙放置于室溫中,將試紙帶有箭頭的一端放置入血清容器中,10 s后將其平放,15m in后觀察并記錄結果,如試紙的檢測線和對照線位置均出現(xiàn)1條反應線,則可判斷為陽性。(4)-干擾素釋放試驗:采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置于肝素鈉抗凝管中,持續(xù)離心5 m in(3 500 r/m in),取血清,于室溫下按照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檢測。(5)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采集患者痰液,采取聚合酶鏈反應技術,采用DNA分離擴增凝膠電泳法測定,在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儀下進行檢測,如紫外線下出現(xiàn)橙色熒光帶,則可判斷為陽性[4]。
1.3 觀察指標 由至少 2名診斷經(jīng)驗豐富的臨床醫(yī)師對各項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檢出情況,并比較肺結核組與對照組經(jīng)不同檢驗方法檢測的陽性率。以15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確診結果中的陽性,以50例非結核肺疾病患者作為確診結果中的陰性,計算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準確性=(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檢出率比較 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的檢出率明顯高于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及 -干擾素釋放試驗(2≥4.17,均P<0.05),而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對肺結核的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7.06,P>0.05)。見表1。
2.2 兩組不同檢驗方法陽性檢出情況比較 肺結核組在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及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2.3 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比較 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均高于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2.18,均P<0.05),見表3。
表1 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檢出率比較
肺結核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入侵機體引發(fā)的肺部結核性病變,傳染性較強,發(fā)病率較高,且在近年來出現(xiàn)年輕化的發(fā)病趨勢[5-7]。肺結核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其免疫機制也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導致患者機體對病菌的抵抗力降低,加上肺結核患者在長期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其呼吸道菌群逐漸失去平衡,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進而可能會引發(fā)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還可能會引起傳播[8-10]。因此,臨床上應針對肺結核進行早期診斷,以便于給予患者及時治療。
現(xiàn)階段,肺結核的早期診斷方法較多,多通過臨床醫(yī)學檢驗進行早期診斷,常見的檢驗方法主要有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及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等。其中,痰培養(yǎng)主要是針對患者痰液進行菌株培養(yǎng),如可見結核分枝桿菌即可明確為肺結核;結核菌素皮膚試驗主要是針對患者皮膚對結核菌素 PPD的反應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肺結核;血清結核抗體檢測主要是采取免疫膠體金法測定血清中的結核抗體情況;-干擾素釋放試驗主要是利用結核分枝桿菌中的特異性抗原A、B,對外周血液中的單個核細胞進行刺激,如核細胞在刺激后出現(xiàn)-干擾素的分泌,則可通過對分泌 -干擾素的核細胞進行計數(shù),進而作出診斷;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主要是采取 PCR技術對結核分枝桿菌基因進行檢測。
表2 兩組不同檢驗方法陽性檢出情況比較 例(%)
表3 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比較 例(%)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肺結核組在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及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方法中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上述5種檢驗方法可對肺結核和非結核肺疾病進行有效鑒定區(qū)分。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的檢出率明顯高于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及 -干擾素釋放試驗(均P<0.05),且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均高于痰培養(yǎng)和結核菌素試驗(均P<0.05),說明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的早期診斷價值最為顯著。
綜上所述,痰培養(yǎn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干擾素釋放試驗及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對肺結核均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可用于肺結核的早期診斷中,在肺結核早期診斷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肺結核檢測方法,尤其是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可作為早期肺結核診斷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