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虹,方澤明
閩南“風獅爺”元素在童裝上的應用研究
李詩虹,方澤明*
(福建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從閩南“風獅爺”的各種元素進行分析,并結合兒童服飾特點以及服飾心理學來闡述閩南風獅爺與兒童服飾的關系。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國內外關于“風獅爺”的文獻較少,大部分闡述有關風獅爺?shù)奈墨I資料也是從風獅爺類型、文化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應用方面很少提及。閩南風獅爺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它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符號,而今許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漸衰弱,閩南風獅爺元素在童裝上的運用,是將賦有特色的民俗元素與服飾相結合,在賦予服飾多元化設計的同時,也提升了閩南風獅爺?shù)奈幕瘍群?/p>
閩南風獅爺;造型應用;閩南文化;童裝設計
“風獅爺”是閩南沿海一帶重要的鎮(zhèn)宅辟邪的吉祥物,具有精巧多變的造型藝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閩南風獅爺?shù)钠鹪磁c閩南沿海一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關,該地區(qū)常常受到狂風大浪的襲擊,古時候科技不夠發(fā)達,人們認為狂風大作是妖怪挾風浪而來,所以要用威猛無比的獅子來止風、止煞[1]。獅子作為“守護神”,主要是由于古代人們對獅子的崇拜以及宗教信仰推崇,獅子為百獸之王,極具王者風范。有民謠:“摸摸石獅頭,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獅背,好活一輩輩;摸摸石獅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獅腚,永遠不生病,從頭摸到尾,財源廣進如水流,閩南石獅象征著吉祥與喜慶。自古以來,獅子雕塑的形象就是一種不畏烈日嚴寒,始終如一的忠誠守護者。不僅在閩南地區(qū),在我國各地區(qū)的獅文化中,獅子雕塑一直是威武、吉祥、高貴、尊嚴的象征,它甚至被奉為護國鎮(zhèn)邦之寶,無論歷史變遷、無論何時何地,人們對石獅總能產(chǎn)生崇拜之情,這樣的文化情愫與童裝設計相結合,一方面能提升風獅爺文化的傳播效應,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大眾帶來強烈的共鳴。
閩南風獅爺?shù)漠a(chǎn)生,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閩臺民間認為風獅爺與傳說中的“風神”、“瓦將軍”有關。風神又稱“風伯”、“風師”,或因諧音,民間附會風神的形象為獅子,瓦將軍又稱為“騎獅將軍,是民間古老的辟邪物[2]?!惫艜r人類對自然界無比敬畏,認為萬物皆有靈,逐漸形成了有靈石文化、自然崇拜、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等。閩南風獅爺既是靈石文化的一種,人們將“靈石”擬人化為他們所崇拜的獅子形象,并結合道教風水理論,進行合理的設置擺放,使得風獅爺具有震懾的效果。
圖1 村落風獅爺屋頂風獅爺
閩南風獅爺在分類上主要有村落風獅爺和屋頂風獅爺兩種。村落風獅主要是用來庇護整個村落,為整個村落所共有,其材質有石制、水泥、黏土和磚石等。屋頂風獅爺是另一種位于屋頂、屋脊、甚至嵌入墻壁的石獅雕塑,因此稱之為“屋頂風獅爺”。屋頂風獅爺一般為私宅所有,其材質有陶塑、石雕、泥制等,而這種墻沿屋脊型的風獅爺又分為兩種系統(tǒng):一種是小尊的石雕風獅爺,另一種屬于瓦將軍。不論是“村落風獅爺”還是“屋頂風獅爺”,其中雕刻的表現(xiàn)手法寫實或寫意方式,均刻畫得生動活潑、充滿靈性。
閩南風獅爺?shù)脑煨吞卣髟谟谧鹱鸩煌娘L獅爺?shù)脑煨涂?,大多?shù)是挺起腰板,后腳著地人型直立姿,四腳著地獅型蹲踞狀,也有坐、臥各種姿態(tài)的[3]。不論是站立或是蹲距,其形象隨著雕刻者的雕刻手法顯現(xiàn)出變化不一的神情和姿態(tài),有的精巧細膩,有的簡單隨意。工匠運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因材施藝,不管是石雕還是泥塑,三合土還是水泥灌制,傳統(tǒng)的手工制作技法與不同材料相結合,都使得風獅爺有別樣的風土情趣。風獅爺?shù)脑煨湾漠惽揖哂腥の缎裕涞窨痰闹攸c在于頭部,尤其在臉部的造型。比較顯著的共同特征是:眼球瞪大而突出,鼻頭寬大而圓潤,大嘴齜咧,甚至與頭等寬,齜咧的大嘴常露出鋒利的牙齒。
風獅爺不僅在閩南地區(qū)可見,臺灣、日本等地多出現(xiàn)風獅爺?shù)男蜗?,日本的風獅爺源自中國,但其作用并不是為了鎮(zhèn)風止煞,而是防火的風水作用。風獅爺一般為單只,偶見雙只,如雌雄獅、母子獅、父子獅。風獅爺極少有設色,偶見金門、臺灣等地的風獅爺有上紅、黃彩色。這些風獅爺有的威武大氣,有的憨態(tài)可掬,其靈動的形態(tài)特征無一不透射出閩南的生活氣息和傳統(tǒng)的民族風格。閩南風獅爺?shù)脑鼐守S富,對于各產(chǎn)品開發(fā)、品牌設計上都有一定的開發(fā)引導作用。
風獅爺有獨特的文化含義,代表了生活的一部分精神文化,其造型樣式也是各式各樣,尋找閩南風獅爺?shù)牡湫吞卣?,在閩南風獅爺身上找到與服飾相結合的切入點,吸取民族優(yōu)秀的元素理念和做工技巧,傳承中華文化,將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
閩南風獅爺?shù)念^部造型是閩南風獅爺整體性格特征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審美的重點。運用立體造型是“風獅爺紋樣”在兒童服飾中最突出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鞋上的仿真與風獅爺頭帽的造型上,這種立體造型不僅形象逼真,而且惟妙惟肖。閩南風獅爺頭部的生動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到風獅爺整體造型的審美價值,因此閩南風獅爺?shù)念^部造型在風獅爺整體造型上的作用不可小覷。閩南風獅爺頭型注重臉部骨骼肌肉的變化來塑造獅子性格,凸顯其個性特征,造型極為生動,為了凸顯石獅個性特征可將其表情進行一些更加夸張的處理。
圖2 提取閩南風獅爺元素進行重復構成設計
對閩南風獅爺造型進行提取運用方面,為了體現(xiàn)閩南風獅爺俏皮可愛惟妙惟肖的瞬間,可選取多個典型閩南風獅爺動作作為基本設計元素。運用特異構成、重復構成等平面構成方法對該形象進行創(chuàng)意性重組,完成可以無限連續(xù)的手繪圖案,使服裝在富含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同時又不失時尚現(xiàn)代感。運用閩南風獅爺造型藝術作為童裝設計應用的核心元素,在服飾設計中盡量強調大塊面版型設計,塑造孩童天真活潑的本真特性,注重寬松版型的前提下加入閩南風獅爺藝術元素,可增添服裝活潑俏皮的元素。由于圖案來源于閩南特色的風獅爺形象,通過手繪圖案可以增添人文情懷,增加立體裁剪方式則會讓服飾元素更加形象生動,將服飾內容進行轉變,也會給服裝增添了趣味感。
閩南風獅爺一般不上色,但偶見會上紅、黃、藍三種顏色,運用三原色的相互搭配,使風獅爺?shù)脑煨透佑行涯空饝氐男Ч?。同時將三原色的配色效果有機的與童裝服飾設計造型相結合,強調童裝的天真?zhèn)€性,符合童裝設計的整體風格特征。在色彩運用上要強調和諧性,兒童服飾中的色彩運用會給幼兒帶來最初的色彩感,為其以后的審美觀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4]。因此結合設計元素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至關重要。閩南風獅爺在使用純色和對比色的同時可以適當使用間色、復色作為銜接色。大紅大綠、正藍正黃顏色的選取使風獅爺兒童服飾色彩對比效果飽和強烈,色調極為鮮亮。在強烈對比的基調下,還可以采取了一系列配色,例如可以使用金絲銀線勾邊等,能夠使閩南風獅爺童裝的色彩運用強烈而不失質樸,富有濃厚的藝術感染力。
通過對風獅爺造型的夸張變形再設計,利用多種材質結合面料的搭配使閩南風獅爺在童裝上的運用更加豐富多元。例如運用噴繪,繡花,珠片繡等不同的工藝手法塑造各種裝飾效果。布貼繡與噴繪是“風獅爺元素”在兒童服飾在工藝上的主要手法,同時施以滾邊,在具有裝飾作用的同時,能夠固定服飾的邊緣,防止服飾出現(xiàn)脫散的狀況。在衣著材質上,越貼身的衣物要求材質越天然,童裝在材質的運用上更加注重安全性。外衣的面料可以選用例如氨綸和滌綸混紡外套、大衣面料,不起球,挺闊性佳,彈性適中,抗寒保暖,具有一定的厚度,有助于塑造造型輪廓,在款式設計上以 H、A、X型為基本廓形。
將經(jīng)過簡化、變形、重組、提煉后的閩南風獅爺圖案印花貫穿于整個系列,可以在帽子、膝蓋等主要部位進行定位印花、以及不對稱的印花等設計,嚴格把控圖案花紋的面積大小,顏色,排列形式等效果,使服裝生成系列感的同時呈現(xiàn)出紋樣圖案的多樣性。
中國民間兒童服飾中最擅長應用仿生設計。如民間的“虎頭帽”、“虎頭鞋”、“兔兒鞋”、“貓頭鞋”、“狗頭鞋”、“青蛙鞋”、“豬型鞋”等。這些動物都是在民間被認為是生命力很強的,孩子穿上這種鞋,就容易養(yǎng)活、繁衍旺盛[5]。在我國傳統(tǒng)社會中,無論是江南還是江北,為了驅邪避災,人們都會給兒童穿戴“虎紋樣”的服飾,并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習俗被保存下來。所以家長希望借助虎的兇猛力量嚇走兒童的災難和病害,保佑幼兒能夠健康成長[6]。獅子被稱為百獸之王,在歷史文化的演變中,獅子被世人看作祥瑞之獸,象征著權勢、富貴,有著避兇納吉的功能。因此將閩南風獅爺元素在童裝中進行運用,同樣也是將獅文化內涵運用在服飾上,對其進行更有價值的延伸,更是將我國傳統(tǒng)藝術進行再設計的一種創(chuàng)新應用。兒童服飾在造型上體現(xiàn)的吉祥與朝氣,是人們?yōu)榱吮磉_真善美樸實心理的一種展現(xiàn)。在我國,這種實用性與藝術價值并存的兒童服飾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建設有重要意義。
[1] 劉曉宏.閩南風獅爺?shù)穆糜渭o念品開發(fā)價值[J].裝飾,2009,(12).
[2] 戴仲達.閩南風獅爺《中國校外教育(美術)》[J].裝飾,2010,(Z1).
[3] 吳永浩.金門風獅爺?shù)臍v史考據(jù)和藝術特色[A].守望與傳承——第四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
[4] 侯姝慧.傳統(tǒng)虎形兒童服飾的文化功能解讀[J].凱里學院學報,2007,(05).
[5] 周小儒、姚夢園.仿生設計在兒童服飾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2012,(12).
[6] 羅冰.“虎紋樣”在中國傳統(tǒng)兒童服飾中的藝術價值[J].北京服裝學院,2013,(09).
The Application of "Feng Shi Ye" Elements in Children's Clothing in Southern Fujian
LI Shi-hong, FANG Ze-ming
(College of Fine Art,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17,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elements of “Feng Shi Ye”, and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ng Shi Ye” and the children's clot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clothing and costume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rticles about “Feng Shi Ye” are not many. And most articles elaborated about the type,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Feng Shi Ye”, the applications were rarely mentioned. As a kind of folk culture, “Feng Shi Ye” has a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represents a symbol of regional culture , but now many distinctive folk culture is gradually weak. The usage of the elements of “Feng Shi Ye” in the children's clothes, is the combination of folk elements and clothing. It diversifies clothing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lso improves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Feng Shi Ye”.
MinnanFeng Shi Ye; modeling application; Minnan culture; children's wear design
方澤明(1972-),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閩臺服飾研究和服裝品牌.
福建省教育廳A類課題(JA11087S).
K29
A
2095-414X(2018)06-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