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摘要:不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寫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就會教導我們看圖寫作,從這時候我們就開始接觸到了淺識作文,這是漸漸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出發(fā)點,也是培養(yǎng)具備優(yōu)秀寫作能力人才的關鍵。然而,我國的小學作文教學十分低效,針對于此,我們必須找到良好的解決措施。本文就對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展開了深層次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低效;低效原因;采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9-0051
一、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小學作文教學十分低效,一方面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在課堂講解來講,依舊秉持著傳統(tǒng)思想和教學理念。用具體的話來說,就是教師利用一些比較簡單的事例,教導學生怎樣完成寫作,同樣要求學生按照他們的教學思路進行寫作。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教師都認為這樣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是長此以往,不僅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依賴心理,同時還會限制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的大腦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出來。導致學生的作文會俗不可耐,還會禁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使教學產(chǎn)生低效;在另一方面,可能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或者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問題,甚至有的教師會有一種不成熟的想法,不僅認為作文教學浪費學生的時間,而且效率比較差,同時還浪費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所以有些教師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刻意增加作文教學時間,減輕練習量。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小學作文教學十分低效。
學生會對寫作文產(chǎn)生一種懼怕感。他們認為寫作文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他們不知如何去寫其中的內(nèi)容,同時也有可能理解不了作文主題趨向怎樣的方向。當教師布置一篇作文下來,他們可能會丟失他們許多寶貴的時間去想如何下筆,他們用的時間越多,一種懶散的心理就會從他們的內(nèi)心跑出來,使身體不能和腦很好的達到共識。時間長久下來,學生會慢慢地對寫作產(chǎn)生一種抵觸的心理。與此同時,慢慢也會對寫作失去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就像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的風吹雨打,閱歷太少。在這一點上,學生就很難找到要去寫的作文素材。所以,他們的作文就會變成千篇一律,沒有一點新意,內(nèi)容都是虛構,胡編亂造出來的。這就表現(xiàn)出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知如何去描寫一些人、事。但是,我們就會想這僅僅就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嗎?沒有其他嗎原因?當然不完全是,這里面可能也有教師的原因。教師是否在教學中往往忘了教學生怎樣收集好的作文素材,教師或許要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好的解決教學方案。
二、小學作文教學低效問題的采取措施
1. 增強寫作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積極學習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點,因此,欲解決小學作文教學低效這個問題,教師應在課堂上提高教學質(zhì)量,著重關注學生的寫作興趣。其實,使學生增加對寫作的興趣的方法有許多,比如,在課堂或打電話給家長給予學生表揚、私下給予鼓勵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著重點名表揚,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充分表達出教師對學生的一種肯定,滿足學生的一種虛榮心,還能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積極寫作的興趣。教師要重點注意,在點名時,我們應該點名表揚的對象應是寫作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學生信服,才能避免學生誤會教師是因為“偏愛”的緣故。另外,教師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私下鼓勵這一形式,這種形式是針對那些寫作能力相對于較弱的同學的,而且,在這種鼓勵下,應當注意在恰當?shù)臅r機下進行,照顧好學生的感受,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防止學生對教師的鼓勵產(chǎn)生反感情緒。
2. 增加寫作題材,促進形式多樣
對于小學作文來說,文字應用能力和對文采、字數(shù)等的要求都不高,就是說,教師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好的寫作環(huán)境,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打下堅實基礎,而不是著重提高學生在某方面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加一些作文的素材,可以使讀者產(chǎn)生更好的閱讀興趣,同時能提高文章的多樣性,提高多樣性的途徑有許多,比如,直接向同學們介紹文章的各種類型以及寫作技巧。對于這種方式是非??菰锏?,但是對部分學生來說,效果良好。再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朗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側面向同學們展示不同題材文章的魅力,以此吸引學生進行相應的嘗試。寫作不是教師一人的任務,學生應自主增加課外閱讀量,搜集各類題材的優(yōu)美文章,努力增強文學功底。
3. 自主修改作文,堅持寫作練習
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就是直接給出作文題目,然后再提供教師自己的寫作思路,然后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最后統(tǒng)一對學生作文批改。這種教學方式或許存在一些漏洞,筆者認為修改作文更應該交給學生自行來完成。正因為要這樣做,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對自己提出疑問,能讓學生鍛煉自我審查能力,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一般只能指出單方面的觀點,不能完全指出學生在哪方面的不足,并且沒有與學生進行全面的交流,學生就會沉浸在為什么我不能這樣寫,這就帶給學生一個深深的疑問,而且不知道應該改成什么樣。但是,如果一個學生給另一個學生修改他們自己的作文,那么不僅便于修改討論的進行,還有利于他們學習到對方的優(yōu)點,了解別人的寫作思路,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三、結語
我們應當對小學作文進行更全面的教學改革,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它不僅耗時長、實施難度大,還會遇到各種艱難的問題。然而,為了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一方面是因為,如果不進行教學改革,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學生就會失去寫作能力,在考試時不能從容的下筆,而且還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只有進行教學改革,完善整個教學體系,找出教學低效的原因,才能符合新課改精神,才能培養(yǎng)出對于社會來說有用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