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亮
摘要:從猶太人緩慢遷居巴勒斯坦到1948年建國所引發(fā)的以色列獨立戰(zhàn)爭到建國之后幾次重大戰(zhàn)爭再到當代的漫長歲月里,在兩種傳統(tǒng)文化的碰撞之下,分別以斯米蘭斯基,伊茲哈爾,約書亞以及格列斯曼為代表的四代以色列猶太作家從四個時間節(jié)點所描繪的阿拉伯人形象也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的歷時性演變:抗拒、敵對、交流和試圖相互理解。
關(guān)鍵詞:以色列;猶太作家;阿拉伯人形象;歷時性演變
一、矛盾的根源
《圣經(jīng)》中說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本是兄弟民族,他們都以亞伯拉罕為共同的祖先。兩個民族都信奉一神教,其宗教和民俗有許多的共通之處,兩個民族也能保持和平共處。但從1882年起,猶太人開始大規(guī)模遷居遠祖曾經(jīng)生活過的巴勒斯坦,猶太復(fù)國主義此起彼伏,使阿拉伯人產(chǎn)生了恐懼和憂慮,反猶主義也日趨高漲。以納撒爾為代表的猶太人將復(fù)國主義當作“具有政治目的的種族主義運動,即向圣地的殖民擴張,使猶太人逐漸定居那里(巴勒斯坦)。”在圣經(jīng)中,巴勒斯坦是上帝應(yīng)許猶太人的土地,但現(xiàn)實中那里卻是阿拉伯人一千多年來的家鄉(xiāng)。一戰(zhàn)后,流散各地的猶太人開始大規(guī)模涌圣經(jīng)中的“應(yīng)許之地”。歐洲的反猶主義也刺激了猶太人到巴勒斯坦購買土地和定居。1947年聯(lián)合國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分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這導(dǎo)致沖突愈演愈烈。猶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國的第二天便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襲擊。在過去七十余年,巴以沖突不斷,以色列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關(guān)系也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化。
二、猶太作家以建國前為背景的作品中的阿拉伯形象
摩西·斯米蘭斯基的《萊蒂琺的眼睛》的主人翁萊蒂琺是一名阿拉伯少女,她與小說敘事者哈瓦加在“第一座果園”里見面?!暗谝蛔麍@”透露敘事者是一位剛剛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這為之后的民族沖突做好了鋪墊。眼睛成了兩個異族男女表達愛意和溝通的重要渠道,拉近了雙方的距離。萊蒂琺對自己民族的陳腐習(xí)俗不滿且對猶太人的婚姻習(xí)俗充滿了好奇和傾慕:
“我爸爸要把我許配給阿加族長的兒子。”
“你怎么想?”
“我寧肯死......”
她又一次沉默下來。
后來她問:“哈瓦加,你們民族的人真的只娶一個嗎?”
“只娶一個,萊蒂琺?!?/p>
“你們民族的人不打他們的女人嗎?”
“不打。人怎么會打他愛并且愛他的女人呢?”
“在你們那里,姑娘們嫁給自己所愛的人嗎?”
“那當然?!?/p>
“可是我們卻被他們像牲口一樣賣掉......”
但是萊蒂琺的父親對猶太移民恨之入骨。由于父親的阻撓,萊蒂琺最終只有嫁給阿加族長的丑兒子。多年后當這對年輕時的愛侶再次見面,萊蒂琺的臉布滿了皺紋,唯有那雙眼睛依然明亮。青春消逝的萊蒂琺將自己的命運歸結(jié)于安拉的安排。雖然她也曾傾慕猶太文明,但最終還是回歸了阿拉伯傳統(tǒng)。這也體現(xiàn)了身為猶太人的作家的矛盾心理。他希望兩個民族能夠調(diào)和矛盾,他說道,“要是你想了解阿拉伯人,就要學(xué)習(xí)他們的文化傳說和生活方式,因為這些傳說和習(xí)慣與古代猶太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相似。通過這些知識,你可以接近他們,也可以接近自己?!钡撬膬?nèi)心又充滿了焦慮與憤怒:“阿拉伯人在這里做些什么?他們?yōu)槭裁慈绱素毨?,如此骯臟,而他們村莊周圍的土地又是如此的肥沃?”作者讓猶太移民與阿拉伯人一起生活和工作,甚至讓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戀愛,但他又描繪了阿拉伯族長對猶太移民的恐懼和仇視,而萊蒂琺與哈瓦加的愛情也最終成為南柯一夢。
三、猶太作家以1948年獨立戰(zhàn)爭為背景的作品中的阿拉伯人形象
撒邁赫·伊茲哈爾以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zhàn)爭為背景的小說《俘虜》很好地體現(xiàn)了猶太人對阿拉伯人的矛盾心情。小說中的猶太復(fù)國主義者天真地以為阿拉伯人能夠接受他們占領(lǐng)巴勒斯坦,但戰(zhàn)爭表明民族矛盾難以彌合。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阿拉伯牧羊人,他無緣無故成了以色列士兵的俘虜。士兵并不想傷害這個阿拉伯人,面對猶太人的詢問,俘虜說他的村子里只有阿拉伯人,從無猶太人。對于猶太士兵的毆打,他更多的是吃驚而不是憤怒,他表現(xiàn)得很愚鈍,似乎與世無爭。雖然小說并沒有交代這個阿拉伯俘虜?shù)慕Y(jié)局,但毫無疑問他已很難回到當初那種單純的牧人生活。猶太士兵的心理活動很好地表明了他的矛盾:
不行啊,我不過是個聽差的。何況眼下正在打仗,這家伙又是那邊的人。興許他是自己人施展詭計的受害者。我畢竟軍命在身,無權(quán)釋放他。倘若我們把俘虜都釋放了,那還了得?天知道,也許他真的知道一些重要情況,只是在裝蒜罷了。
小說開頭的描述讓讀者覺得生活在那里的阿拉伯人與自然水乳交融,渾然一體。但猶太士兵卻打破了這種和諧。這表現(xiàn)了作者對猶太復(fù)國主義的嘲諷。但是很快作者又筆鋒一轉(zhuǎn),他借小說人物之口表達了以色列強烈的生存危機:“審問官開始問起村里有沒有機關(guān)槍的事,這可是個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你得留心提問,否則便一無所獲。如果你不這樣做,猶太人就會流血,那就意味著我們的孩子要流血犧牲?!?/p>
猶太士兵對阿拉伯牧人的矛盾態(tài)度很好地體現(xiàn)了猶太人對阿拉伯人的矛盾心情。
四、猶太作家以建國后戰(zhàn)爭為背景的作品中的阿拉伯人形象
文學(xué)中的阿拉伯形象從戰(zhàn)爭時期的阿拉伯人轉(zhuǎn)換為以色列國家建設(shè)時期的阿拉伯人始于發(fā)生在六十年代的“六日戰(zhàn)爭”和“贖罪日戰(zhàn)爭”。在這類作品中,阿拉伯人不再是猶太人在道義上所追問的問題,而是成了他們的夢魘,凸顯出他們內(nèi)在的焦慮。
亞伯拉罕·巴·約書亞的作品《情人》以“贖罪日戰(zhàn)爭”之后的以色列為背景,猶太少女達菲愛上了阿拉伯少年納伊姆,但納伊姆的哥哥卻是仇視以色列人的恐怖組織的成員。納伊姆深感自己民族的劣根性,他反而更愿意融入猶太文化,甚至?xí)f出“我也是猶太人”的夢話。他代表著以色列阿拉伯青年渴望融入以色列主流社會的傾向。達菲也渴望了解阿拉伯人的感受,她問道:
“你非常恨我們嗎?”
“恨誰?”他問。
“我們,以色列人,”她回答說。
“我們也是以色列人?!?/p>
“不......我是說猶太人?!?/p>
“現(xiàn)在不太恨了?!?/p>
通過1967年“六日戰(zhàn)爭”的結(jié)束,以色列擴大了版圖,猶太人乃國家主人的意識得以強化。1973年的“贖罪日戰(zhàn)爭”則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使猶太人不得不正視阿拉伯世界的存在。阿以對話的氛圍慢慢營造出來。作品中的阿拉伯人納伊姆雖然樂意融入以色列社會,但納伊姆有時候依然不免生出“他們真的一點也不了解我們”的感嘆。他是一個生活在兩種文化夾縫中的人。作者曾指出,納伊姆首先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有思想,有希望,有情感問題,和達菲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因為他碰巧是個阿拉伯人,所有就帶上了其他一些屬性。但是阿拉伯少男與猶太少女之間缺少羅曼蒂克式的愛情、溫柔和關(guān)心。這又表明作者對阿以關(guān)系的未來持不確定態(tài)度,也可見在以色列實現(xiàn)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長期和平共處的艱辛。
五、猶太作家以當代生活為背景的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阿拉伯人形象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步入文壇的大衛(wèi)·格羅斯曼在隨筆《人像一顆麥吉》中講述年邁的阿拉伯老太太追憶過往,讓作家想起當年被逐出波蘭的祖母,從而喚起讀者對阿拉伯人今日遭遇的同情,因為阿拉伯老太太今日的遭遇就是猶太人過往在波蘭的經(jīng)歷的翻版。在隨筆的結(jié)尾,作者反思道:“在過去的幾個星期內(nèi),鑒于我所看到的東西,我不止一次地產(chǎn)生疑問,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間,我有多少次能夠配得上人的稱呼,投身這場戲劇的千百萬人中又有多少配得上這個稱呼?!钡秩滩蛔橐陨修q護,“以色列試圖像其他國家的人一樣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备窳兴孤淖髌贩从沉藘蓚€民族和諧共存的迫切性。
1948年以色列建國前的猶太作家多為移民,他們同阿拉伯人的關(guān)系相對比較單純,在反映猶太新移民與土著阿拉伯人的沖突的同時,他們甚至有某種將阿拉伯人生活浪漫化的傾向。以伊茲密爾為代表的第二代作家堅定復(fù)國主義的理想和人道主義傳統(tǒng),他們同情阿拉伯人但也為以色列人在新土地上的作為感到無奈。而以約書亞和格列斯曼為代表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作家由于經(jīng)常受到戰(zhàn)爭和恐怖事件的困擾,深感兩個民族在一地共存的必要。
注釋:
Mislich.“The Arab Reaction to Zionism,1882-1914”.In The Arab-Israel Conflict.Elie Podeh,ed.Tel Aviv University,1996.pp25-33;p30.
鐘志清譯《萊蒂琺的眼睛》,見2000年12月12日《環(huán)球日報》。
Risa Domb.The Arab in Hebrew Prose 1911-1948.London:Vallentine,Mitchell 1982.p.25.p23.
Ehud Ben-Ezer,ed.Sleepwalkers and Other Stories:The Arab in Hebrew Ficti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9.p.10.
Joshua Abraham B..The Lover.Dutton Obelisk,1987.p.67.p.72.
David Grossman.The Yellow Wind.Trans.Haim Watzman.New York:Farrar,Straus,and Giroux,198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