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瀾
摘 要:“易水送別”一段常受人偏愛。原因是它的音樂描寫、景物描寫、人物描寫、語言描寫很能感染人。但作為寫人文章之一部分,其作用并非在此,而在于刻畫人物形象。作者將荊軻刻畫成一個視個人信用高于生命的人物形象,“易水送別”一段很能體現(xiàn)這一性格特點。
關(guān)鍵詞:荊軻;易水送別;新解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2-0-01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文《荊軻刺秦王》后面有一個研討題——“背誦易水訣別一段,并說說這段描寫烘托了怎樣的氣氛,其中的音樂描寫有什么作用?!北容^流行的答案是:這段描寫,烘托了一種慷慨悲壯的氣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其中音樂描寫表現(xiàn)荊軻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壯氣氛。
但對于這一段的理解就到此為止了嗎?假如這是一篇抒情的散文,也許這樣講就夠了,讓學(xué)生明白如何去造氛圍,調(diào)動情緒,在寫作上完成一種提攜。但《戰(zhàn)國策》是一本什么書呢?“據(jù)劉向的意見,可以推斷《戰(zhàn)國策》是一部先秦國別史料,不是一人所作,亦不是一時所作,可能是戰(zhàn)國時期游說之士、縱橫家的策謀和傳說的匯編。”依此,《戰(zhàn)國策》應(yīng)當(dāng)是一本記人為主的書,中間包含很多的史料。
雖說《戰(zhàn)國策》是一本歷史書,但它所描寫的某些細(xì)節(jié)未必都可信,肯定會有作者加工的成分。這一段,肯定就有作者想象的情況在里邊。作者作這些想象加工,目的當(dāng)然就是要為刻畫荊軻的形象。而參考答案里對塑造荊軻形象的作用卻用“其中音樂描寫表現(xiàn)荊軻的思想感情”一句輕輕帶過。表現(xiàn)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不具體,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更是絲毫不提,顯然表明編者并沒有意識到該段在整篇中的作用,也忽視了教材第一冊“表達(dá)交流”的主要任務(wù)是學(xué)習(xí)“寫人記事的記敘文”這個目標(biāo)。
那么,這一段到底刻畫了怎樣的一個荊軻形象呢?
在《戰(zhàn)國策》里,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前一句是“久之,荊卿未有行意”。一開始太子丹去找荊軻商量,請荊軻去挾持秦王的時候,荊軻并沒有答應(yīng)。荊軻說:“此國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焙髞斫蛔√拥さ膽┣?,才勉強答應(yīng)了。所以說,對于去脅迫秦王這件事情,荊軻并不是很主動熱心。但是,荊軻是那種視信用勝過生命的人。他的朋友田光因為太子丹有疑心而就用自殺身亡來證明自己的人品,荊軻也是如此。當(dāng)他感覺“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時,仿佛遭到奇恥大辱,異常生氣,“請辭決矣”,然后才有“易水送別”這一段。
可以說,荊軻匆匆忙忙去執(zhí)行任務(wù),更多的是賭氣的成分。
太子丹萬般焦急地催促荊軻出發(fā),并和幾個知情的食客前去送行。與其說是送行,不如說是再次催促和交代。但是荊軻的朋友高漸離也來了,這明顯是荊軻通知的。未經(jīng)太子丹同意,荊軻就擅自讓自己的朋友知道這件事,可見荊軻習(xí)慣于自作主張,這一性格在勸樊於期割下腦袋這件事情上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了。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在悲涼的音樂聲和食客們的抽泣聲中,荊軻再吹一點涼風(fēng)、潑一點冷水,然后將前途說得非常兇險。事實上,沒有誰會自己稱自己為“壯士”,這是一個褒揚的詞語,是敬辭。在這里荊軻卻用它來指代自己,違背常理。為什么會這樣呢?最佳的解釋就是這不是在說話,而是在“歌”,帶有詩的性質(zhì),不同于口頭語言。
在這番鋪墊之后,高漸離也非常適時地奏出背景音樂,“復(fù)為慷慨羽聲”,讓食客們情緒激昂萬分。太子丹原本想把這場送別搞得低調(diào)一點,但是荊軻卻故意把它弄得很張揚——請了樂手來伴奏,自己親自展開歌喉歌唱,賺足了食客們的淚水?!坝谑乔G軻遂就車而去”,這個“于是”很有意思,不管是解釋為“這時候”還是表順接的連詞“于是”,都有“已達(dá)到目的,然后”的意味?!翱匆娛晨蛡兗ぐ喝f分,于是荊軻便登車而去”,作者這樣表述有某種意圖??磥砬G軻這一連串的行為都是表演,他要表演給太子丹看,他要讓其他食客看,他荊軻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敖K已不顧”,在哭哭啼啼的其他食客面前,在他人還在情緒激昂萬分的時刻,他迅速登車離去。在作者看來,荊軻把個人信用或者說職業(yè)操守看得比脅迫秦王這件事情還重要,所以先演出一場掙回面子的戲。
這樣講,很多讀者可能接受不了,因為在歷史上,荊軻多被當(dāng)成一個正面的英雄形象來看的。而在很多人的意識里,英雄是不該有缺點的。事實上,荊軻這一人物之所以能在歷史上有很大的影響,與《戰(zhàn)國策》里對他的這段記載有很大關(guān)系。書中的荊軻形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人物性格很豐富、飽滿,不是“扁平人物”。荊軻也有缺點,比如他為了動員樊於期割下腦袋,就說他的任務(wù)是去刺殺秦王,那樣的話就可以替樊於期報仇了。事實上太子丹給他的第一任務(wù)并不是刺殺秦王,而是脅迫秦王簽訂退回諸侯國土地的協(xié)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執(zhí)行刺殺秦王的任務(wù)。這一點荊軻也是很清楚的,他說:“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荊軻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他很珍惜生命。但是在個人信用和生命之間做權(quán)衡的時候,他選擇個人信用。這樣就更顯其精神的難得可貴了。
很多人偏愛這一段,是因為它的音樂、景物、人物描寫很“煽情”,語言富有詩意,在以敘述為主的歷史作品中顯得十分耀眼。但恰恰是因為這些耀眼之處,將作者主要的寫作意圖——塑造荊軻這一人物形象——給遮蔽了?!八姟蔽幢厥恰八浮?,明確所指,才算真正讀懂作者,讀懂作品。
參考文獻(xiàn):
[1]《<戰(zhàn)國策>全譯》前言,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王守謙等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