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春
摘要:作為教育管理者,要冷靜地看待流行音樂的蓬勃發(fā)展,敞開胸懷,接納流行音樂進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授課教師要提高藝術修為,開闊視野,以審美的眼光選擇代表性的經(jīng)典流行音樂作品,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單一的視頻播放為主的懶漢模式,從文化的視角切入,深入分析流行音樂美學特征,不斷提高范唱和學生演唱的藝術水準,切實發(fā)揮流行音樂的審美價值和教育價值。
關鍵詞:非主流 教育陣地 講唱 文化辨析 審美體驗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7-0105-02
當前,對于非藝術類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事業(yè)而言,流行音樂呈現(xiàn)為非常尷尬的發(fā)展生態(tài),學者不支持、領導不重視、教師不喜歡、學生不理解,嚴重制約了非藝術類高校當前公共藝術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廣泛性、深入性和時代性。本文對此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探討,為流行音樂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更好地發(fā)展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持。
一、要以理性的態(tài)度看待流行音樂
長久以來,學術界和教育界很多學者、教育管理者及教師堅持認為流行音樂是不健康的靡靡之音、不入流的口水歌、不上檔次的小眾歌曲,并認為如果流行音樂納入高校公共音樂教育課堂就是對于嚴肅神圣的大學課堂的極大褻瀆。
其實,流行音樂對于整個社會而言,屬于非主流文化,是以青少年為受眾主體的亞文化,但是,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由于“流行音樂更重視個體性、時代性、通俗性,這些特征恰恰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和張揚、好奇的性格特征?!盵1]另外,“從音樂審美心理的角度來講,流行音樂節(jié)奏感強,旋律優(yōu)美抒情,可以傾訴自己的心聲,與青少年這一時期心理、生理期待不謀而合?!盵2]因此,流行音樂是屬于青少年群體自己的主流文化。對于流行音樂,以前采用的“禁”和“堵”的方式是不理性的,已經(jīng)無法從根本上適應教育規(guī)律了,因此我們不能再繼續(xù)認為流行音樂是上不了臺面的瞎胡鬧了,應該看到流行音樂廣泛存在、蓬勃發(fā)展的客觀性與合理性,如果繼續(xù)使用批判的方式或者蔑視的態(tài)度來教育學生,只能激發(fā)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獲得適得其反的負面效果。
高校目前對于流行音樂的包容程度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為何僅僅允許其以小規(guī)模流行樂隊的方式存在?不允許或者很少允許其進入公共藝術教育課堂?其實,這依然是認識問題。根源在于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僅僅認為流行音樂是90后和00后喜愛的亞文化,沒有看到流行音樂作為教育資源所具有的重要的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忽視了流行音樂對于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我們必須理智、冷靜地看待流行音樂,必須以寬廣的學術胸懷、教育胸懷來審視流行音樂,要看到流行音樂不僅是當今音樂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類音樂形式,而且和傳統(tǒng)音樂、交響音樂、戲曲、傳統(tǒng)說唱等內(nèi)容一樣,是非藝術類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范疇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nèi)容和寶貴資源,深刻認識到流行音樂納入高校公共音樂教育課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這樣才能給流行音樂在高校中以應有的地位,也才有機會把握好這塊寶貴的教育陣地。
二、要以審美的眼光甄別流行音樂
當前,流行音樂產(chǎn)量極高,魚龍混雜,“流行音樂當屬快餐文化的產(chǎn)物,雖然不時有好作品問世,但仍有一些毫無音樂美感的發(fā)泄式的惡俗歌曲不時出現(xiàn)?!盵3]鑒于此,高校公共藝術教師對于流行音樂不能簡單地采取拿來主義的懶人策略,必須對豐富的流行音樂類別和浩如煙海的流行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梳理和甄別,挑選適合進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的流行音樂作品。
教師在選擇流行音樂類別和作品的時候,絕對不能依據(jù)學生喜歡什么,教師就選擇什么,也不能以批判的眼光、鄙夷的眼光,更不能以仇視的眼光來甄別,教師的選擇應該是審美性的選擇,而且,教師的選擇也有一定程度的拔高,是審美性的拔高。要知道“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難度,好的流行音樂可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4]這種甄別式的選擇是上好流行音樂公共鑒賞課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這種選擇要遵循三個基本的審美要點,一是形式美,二是內(nèi)容美,三是意蘊美,具體說來,就是要講究節(jié)奏美、旋律美、音色美、歌詞美、情感美、意境美。較為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作品,其在各個方面都堪稱典范之作。比如勵志類的流行歌曲《從頭再來》《蝸?!贰侗寂堋贰段业奈磥聿皇菈簟贰断嘈抛约骸贰段沂且恢恍⌒▲B》《隱形的翅膀》《壯志在我胸》《怒放的生命》《眾人劃槳開大船》等;比如愛國類流行歌曲《我的中國心》《中國范》《紅旗飄飄》《龍的傳人》《中國人》《少年中國》《大中國》《黃種人》《天耀中華》等。要堅決擯棄那些庸俗、粗俗、低俗的流行歌曲,比如《QQ愛》《飛向你的床》《傷不起》《那一夜》《狼愛上羊》《老鼠愛大米》《我愛人民幣》《洗刷刷》《裸睡》《愛情買賣》《我的媽是你的丈母娘》等。
作為高校公共藝術鑒賞課的教師,要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自己就要先得懂得欣賞美和善于發(fā)現(xiàn)美。有審美的眼光才能發(fā)現(xiàn)美,所以,授課教師一定要大量的聽賞流行歌曲,耐心地聽,客觀地評價,訓練自己對于流行音樂美的感知、美的體驗、美的鑒別力,不能以個人好惡為主要取舍標準,而應該站在審美的角度,仔細地甄別,為流行音樂鑒賞課選擇出典型的代表性優(yōu)秀作品。
三、要以文化的視角詮釋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內(nèi)容被高等院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納入后,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則成為如何持久地守住這塊教育陣地并讓其發(fā)揮積極育人作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具體說來,主要采用講唱有機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在講的層面,首先,可謂系統(tǒng)性、立體式、全面化的知識講述和文化辨析??梢哉f,“為了享受音樂的美,我們的確需要調(diào)動自己的全部激情和心智?!盵5]而心智塑造的基礎就是知識的講授,要講述流行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蘊育的民俗、地理、歷史知識和社會規(guī)律、社會事像、社會理想等相關文化要點,都必須深入透徹地講明白。其次,藝術性的挖掘。需要教師仔細地揣摩,耐心地研究,努力發(fā)掘流行音樂多層次的藝術美,比如節(jié)奏美、歌詞美、意境美等。這種挖掘是二度創(chuàng)作,要細致分析流行音樂作品的歌詞、旋律所蘊含的音樂美、意境美,努力將作品中已有的和至今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藝術美開掘出來,條理清晰地講述出來,這要結合具體的流行音樂作品的細致分析來逐漸完成,這種二度創(chuàng)作永無止境。
在唱的層面,師生都要參與課堂的演唱。對于音樂教師而言,示范演唱,雖然和流行歌星演唱視頻相比,視覺沖擊較弱,但是教師真人演唱的現(xiàn)場感強,可以讓廣大學生的審美期待生根落地,有利于學生精神上深層次的融入,觀摩效果好。教師示范演唱的基本原則是清唱與帶伴奏演唱相結合、整首演唱與碎片式演唱相融合,將流行音樂細節(jié)性的特點與整體性的特征貼切地呈現(xiàn)出來。作為學生,也要積極參與課堂的演唱。學生演唱是對流行音樂美感的一種親身的審美體驗,是聽覺體驗,也是情感體驗,但是,這種體驗不是毫無顧忌、信馬由韁,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真實自然、文明優(yōu)雅、賞心悅目的音樂表演。教師對學生的歌唱表演應該采用課堂隨機抽查和匯報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隨機抽查保證了學生藝術體驗的平民化和真實性,而授課教師給學生及時布置好下一堂課的演唱作品,讓學生提前一周認真準備,保證了課堂匯報展示較高的視聽效果,提高了藝術性。
四、結語
流行音樂進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堂順應當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符合基本的教育規(guī)律。作為高校教育管理者,應該開闊視野,摒棄對于流行音樂的諸多偏見,理性地看待和接納其進入公共藝術教育課堂。作為授課教師,要不斷提高對于流行音樂的審美能力,選擇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作品進入課堂。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從文化的視角詮釋流行音樂知識和代表性作品,抓好理論分析,注重思想引導,做好范唱,強化學生的課堂藝術審美體驗,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和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曉紅.關于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4,(05):149.
[2]呂紅.再論流行音樂進課堂[J].東方藝術,2004,(01):164.
[3]董蜜.談流行音樂進課堂[J].藝術教育,2009,(10):97.
[4]陳敏玲.關于流行音樂進課堂的思索[J].福建論壇,2009,(05):86.
[5]王次炤.音樂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