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文
(安徽工業(yè)大學 數(shù)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2)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同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xiàn)代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盵1]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了新時代好教師的標準,為廣大教師指明了奮斗的方向。
儒家的仁愛思想極為豐富。兩萬余字的《論語》中,先后109次提到“仁”。儒家學說在其發(fā)展的歷程中,不斷豐富、發(fā)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概而言之,儒家的仁愛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愛己、愛人、愛物。
仁愛始于自愛。儒家“自愛”思想發(fā)軔于孔子。《論語·顏淵第十二》載:“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16孔子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里的“己”顯然是指自我??鬃拥摹巴萍杭叭恕庇^已經(jīng)在邏輯上蘊含了自愛的觀念。
《荀子·子道》記載了一段孔子與其弟子顏淵的對話?!邦仠Y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釉唬骸芍^士矣!’”[3]533從上述對話可以看出,孔子是贊同仁者自愛觀的??梢?,自愛是儒家仁愛思想的內(nèi)涵之一。
新時代高校教師的仁者自愛,客觀上包含兩種內(nèi)涵。其一,高校教師是社會的一分子,與社會其他成員一樣,有著共同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高校教師追求上述需求,是其自愛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其二,高校教師又是特殊的社會群體,有其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的屬性。恪守“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高校教師自愛的又一具體表現(xiàn)。
仁者愛人。儒家仁愛的思想沒有止步于自愛這一范疇??鬃釉谂c其學生端木賜(字子貢)的對話中明確支持子貢仁者愛人的觀點?!盾髯印ぷ拥馈份d:“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3]533可見,儒家仁愛思想的另一內(nèi)涵為“愛人”,即愛他人。儒家仁者愛人的思想是分層次的:第一個層次是“親親”,即愛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吨杏埂分幸每鬃拥脑捳f:“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盵4]孟子也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盵5]191孟子還提出,“親親而仁民?!盵5]205。在孔子、孟子看來,仁者愛人首先愛的是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次及他人;仁者愛人不是平等之愛,而是有等差的。仁者愛人的第二個層次是“泛愛眾”,即愛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其他人??鬃釉疲骸暗茏樱雱t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盵2]4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做到了孝、悌、謹、信和泛愛眾五點,就接近仁了??鬃舆€提倡“博施于民而能濟眾”[2]59??鬃拥倪@些觀點體現(xiàn)的都是儒家仁者愛人思想的第二個層次——泛愛眾。
新時代高校教師的仁者愛人,同樣包含兩個層次的內(nèi)涵:其一,高校教師應“親親”,即孝敬自己的長輩、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二,高校教師應“泛愛眾”,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象——學生,關心、了解大學生,尊重、信任大學生,嚴格要求大學生,對待大學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做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仁者愛物。孔子強調(diào),“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盵2]57在孔子看來,仁者是熱愛大自然的??鬃拥摹叭收邩飞健庇^是儒家仁者愛物思想的發(fā)軔。孟子明確提出仁者愛物的觀點,“仁民而愛物。”[5]205北宋程顥認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6],進一步發(fā)展了孟子仁者愛物的思想。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曾云,“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盵7]968這里,王陽明以鳥獸、草木、瓦石為例,形象地說明了儒家仁者愛物思想的表現(xiàn)。王陽明進而概括道:“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盵7]25,可謂道出了儒家仁者愛物思想的最高境界。
高校教師的仁者愛物,不應僅僅熱愛自然界,止步于“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的王陽明思想境界,更應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為不“使有一物失所”,保護動植物、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作出學術上的貢獻。
近年來,高校教師違背仁愛思想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漠視生命。近年來,高校教師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屢見諸報端:或死于火災、溺水等自然災難,或死于工傷、事故,或因健康受損。這些生命的逝去,多數(shù)與逝者生前漠視生命、人身安全意識淡薄有關。即使是由健康原因導致的病死或老死等正常死亡事件,其中部分死亡事件也與逝者漠視自身生命、生活方式不健康有著密切關系。高校教師教學科研工作特有的屬性,導致少數(shù)高校教師養(yǎng)成了熬夜、不定時用餐、缺乏運動、吸煙、酗酒、人際交往極少等不良生活習慣。高校教師普遍擁有較高學歷、較高職稱、較高收入,早已脫離了物質困窘,但卻發(fā)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除卻不可抗力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極少數(shù)教師缺乏“仁者自愛”意識、漠視生命所致。
不孝不悌。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孔子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盵8]當代極少數(shù)教師不珍惜生命,全然不顧年邁父母的感受,這種行為可謂不孝??鬃拥膶W生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盵9]即孝順父母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行和內(nèi)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自己的言行符合仁義,不至于讓父母蒙受羞辱;最下一等的是能贍養(yǎng)父母。當代高校教師,雖多能盡人子贍養(yǎng)之義務,但如果違背仁愛思想、違法亂紀而令其父母蒙羞受辱者,可謂不孝。具有較高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yè)地位的高校教師,其生活質量、工作環(huán)境高于一般的社會群體?;诖?,部分高校教師淡忘了昔日的兄弟姊妹間的友愛之情,自視甚高,甚或疏遠兄弟姐妹,藐視兄弟姐妹的生活、工作方式;更有甚者,兄弟姐妹有難,則棄兄弟姊妹友愛之情于不顧,拒伸援手。凡此種種,可謂不悌。
侵害學生權益。近年來,高校教師侵害學生權益的事件時有發(fā)生。侵害學生的受教育權,如不按培養(yǎng)方案開足開齊課程,違規(guī)收取使用教學資源費,違規(guī)評獎評優(yōu),違規(guī)發(fā)放獎學金、助學金等;侵害學生的民事權利,如學校安保工作不到位甚至缺位、消防設施老化對學生人身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隨意沒收學生手機等財產(chǎn),違規(guī)收費等,直接侵害了學生的經(jīng)濟權益;侵害學生的政治權利,如高校組織的各級各類代表選舉,若學生對于被選舉人全然無知,則未能充分行使自己的參與權;侵害學生的申訴救濟權,如部分高校沒有建立校內(nèi)申訴救濟機構,學生申訴無門。這些情況說明了部分高校教師“仁者愛人”思想的缺位。
學術不端。儒家“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的仁愛思想,客觀上要求學者秉承誠信的原則開展科學研究??茖W研究上的數(shù)據(jù)偽造揭示的不是真實、客觀的規(guī)律,顯然有悖于儒家的萬物皆得其所的思想。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根據(jù)中國科協(xié)2009年7月11日的報道,“近半數(shù)科技人員認為當前學術不端行為是普遍現(xiàn)象,過半數(shù)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確切知道自己周圍的研究者有過至少一種學術不端行為”。《中國教育報》2014年11月4日第5版刊登了《科研人員學術不端行為分析》一文,該文揭示“79.35%的人身邊都有不同程度地發(fā)生過違背科研道德與誠信的事件”,其中,“42.25%的人經(jīng)歷過最嚴重的事件是‘抄襲、剽竊他人成果’,相對于其他事件占比明顯比較大;其次為‘偽造、篡改數(shù)據(jù)或結論’與‘騙取科研經(jīng)費或學術榮譽’,占比分別為19.99%與16.44%?!睂W術不端情況的存在,與部分高校教師無視“仁者愛物”思想有著直接關系。
當前,培育高校教師的仁愛思想,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務之一。
培育高校教師仁愛思想,需要大力弘揚仁愛文化。昔唐玄宗為了普及《孝經(jīng)》教育,曾“敕自今已后,宜令天下家藏《孝經(jīng)》一本,精勤教習。學校之中,倍加傳授?!盵10]這對于新時代弘揚仁愛文化亦有借鑒意義。新形勢下弘揚仁愛文化,必須著力推進教材建設,爭取早出、多出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理論專著與大眾讀本,為高校教師學習、思考、踐行、領悟仁愛思想奠定理論基礎;必須著力推進仁愛思想學習與高校其它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充分發(fā)揮好高校黨委、學院二級黨委和教師黨支部三級組織的作用;必須著力改變走過場的學習形式,通過組織高校教師觀看視頻、聽取報告、外出參觀、學習研討、推進仁愛思想與專業(yè)課內(nèi)容的深度融合等多種方式,弘揚仁愛文化。
弘揚仁愛文化,需要高校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據(jù)新華網(wǎng)2017年12月12日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高校領導干部以上率下,率先踐行仁愛思想,對于廣大教師的思想與行為引領,具有極為重要的標桿作用。在網(wǎng)絡時代,高校領導干部率先踐行仁愛思想,其“頭雁效應”對于營造仁愛文化氛圍、引領高校廣大教師積極踐行仁愛思想,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
培育高校教師仁愛思想,需要大行褒揚之風。 褒揚積極踐行仁愛思想的高校教師,對于樹立標桿,發(fā)揮榜樣的示范效應,具有重要作用。褒揚積極踐行仁愛思想的高校教師,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其一,族表其門。對于積極踐行仁愛思想的高校教師與集體,高??墒谟杵洹叭蕫壑摇薄ⅰ叭蕫巯冗M單位”等榮譽稱號。其二,減免工作量。對于大力踐行仁愛思想且成效顯著者,高校在學年度考核時,可適度降低其學年度定額工作量,以示旌表。其三,干部選拔任用。為了弘揚仁愛思想,高校黨委于任免干部時,將干部人選仁愛思想表現(xiàn)情況納入考核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制。其四,物質獎勵。為了表彰先進,高校可在教職工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教師節(jié)表彰大會等各種場合,給予踐行仁愛思想卓異者物品乃至現(xiàn)金獎勵。其五,追授“仁愛之師”榮譽稱號。教師去世后,高??筛鶕?jù)其生前踐行仁愛思想具體表現(xiàn),決定是否追授“仁愛之師”榮譽稱號。其六,專文褒揚。為了培育高校教師仁愛思想,高??上掳l(fā)專文,通報表彰踐行仁愛思想卓異者。其七,改易居所名稱。對踐行仁愛思想卓異者所在樓宇、所在小區(qū),高校可改其名為“仁愛樓宇”、“仁愛小區(qū)”等,以示嘉獎。其八,慰問。國家、省、教育廳、高校領導利用節(jié)假日赴仁愛之師家中慰問或在重大場合接見,對于他們而言,是一種難得的榮耀,對于激勵高校教師踐行仁愛思想,其作用非同一般。其九,制度寬宥。人無完人,踐行仁愛思想卓異者,亦有可能違反高校細密的規(guī)章制度。高校在議處此類事件時,可酌情考慮踐行仁愛思想者的先進事跡,從寬處理。這對于高校教師踐行仁愛思想,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
培育高校教師仁愛思想,需要建立強有力的懲戒機制?!皣谐??,吏無敢侮”[12]。懲治和防范有悖仁愛思想的違法亂紀者,對于筑牢高校教師仁愛思想底線意識,具有重要意義。懲治教職工有悖仁愛思想言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其一,通報批評。高校及高校主管部門,可視高校教職工違背仁愛思想言行情節(jié)之輕重,在不同的范圍內(nèi)予以通報批評。其二,職務晉升、職稱申報一票否決制。高校及高校主管部門,可列出教職工違反仁愛思想言行負面清單。任何教師有負面清單情況之一者,可取消其職務晉升、職稱申報資格,直接阻斷其職務、職稱晉升之路。其三,行政處分。對于有違仁愛思想但尚未觸犯法律的高校教職工,高校及主管部門應視其違法失職行為情節(jié)之輕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這有利于抑制和消除高校教職工違背仁愛思想的言行。其四,法律制裁。對于違背仁愛思想并觸犯法律的高校教職工,國家公檢法機關應本著違法必究、執(zhí)法必嚴的原則,予以嚴厲打擊。
防范教職工有悖仁愛思想言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其一,推進民主管理。高校進一步理順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好教授委員會、教代會等機構的作用,激發(fā)高校教職工主人翁意識,提升廣大教職工的自我認同感,加強高校教職工的自重心理,進而構筑起抑制高校教職工違反仁愛思想行為的內(nèi)心防線。 其二,完善高校內(nèi)部管理體制。優(yōu)化以分權與制衡為特點的高校內(nèi)部管理制度,客觀上有利于降低高校教職工違反仁愛思想事件的發(fā)生率。建立健全教職工考核、職務晉升、工資、進修、退休等師資隊伍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yè)地位,讓廣大高校教師享受到應有的社會聲望。高校教職工在觸碰“仁愛思想”紅線時,必將患得患失,有所顧忌。完善高校內(nèi)部監(jiān)察制度。 當前,高校內(nèi)部監(jiān)察制度存在諸多缺陷:“目前我國高校紀檢監(jiān)察制度在頂層設計不科學,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廉政教育與隊伍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腐敗預防失效、懲治不力、管理混亂的弊端逐步暴露出來”[11],“據(jù)統(tǒng)計從2012年以來,高校貪腐案件數(shù)量占全國教育系統(tǒng)案件數(shù)量的比例為24.5%?!盵11]加強高校內(nèi)部監(jiān)察制度建設,預防高校教職工背離仁愛思想的職務犯罪已經(jīng)刻不容緩。構建高校學生處分決定的司法審查規(guī)則。高校做出的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紀律處分和退學、不予頒發(fā)畢業(yè)證書或學位證書等決定,不僅直接影響相關學生的受教育權,而且直接影響學生將來就業(yè)、收入等重大切身利益。因此,構建高校學生處分決定的司法審查規(guī)則,有利于維護學生在與高校間的行政糾紛中的合法權益,降低有違仁愛思想、侵害學生教育權事件的發(fā)生。其三,加強法制建設。當前,高校教職工違背仁愛思想的職務違法犯罪行為之所以沒有做到“違法必究”,法制的不健全是重要原因之一。南宋時期,法律嚴密,凡事皆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內(nèi)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有法以待之”[12],為抑制職務犯罪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jù),對于今天的法制建設很有借鑒意義。為了減少侵害學生權益行為的發(fā)生,國家要進一步完善刑事和行政處罰體系,適時對有關法律條款、概念進行解釋;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或制度,減少個體在法律、制度理解、適用、執(zhí)行方面的差異,改變執(zhí)法不嚴的現(xiàn)象。 高校教職工要學習法律之書,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識,增強守法意識,以最大限度減少有違仁愛思想的職務犯罪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