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喜 孫國強
(青島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青島266109)
過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又被稱為瘤胃保護性蛋氨酸,就是將蛋氨酸經過物理或化學方法修飾處理保護起來,盡可能減少蛋氨酸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保證其在瘤胃后消化道中有效釋放被機體所利用[1]。肉桂醛(Cinnamic alde-hyde,CA)又被稱為桂醛、桂皮醛、3-苯基-2-丙烯醛等,作為一種新型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殺菌防腐、降糖調脂和促進動物生長等功效[2-3]。血液生化指標是動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通過檢測血清生化指標可以間接了解RPMet和CA對奶牛營養(yǎng)狀況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孫華等[4]研究過瘤胃蛋氨酸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時指出,飼糧中添加RPMet可以明顯增加血漿中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血漿中尿素氮的含量。方秋紅等[5]研究了肉桂油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飼糧中補飼50 mg/kg的肉桂油可以顯著提高仔豬血液中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并有降低血液尿素氮含量的趨勢。目前,RPMet和CA聯(lián)合使用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影響的研究鮮有報道,最適添加量組合也尚不清楚。本試驗擬在前期試驗最適添加量的基礎上,將RPMet[(25±5)g]和CA[(18±3)g]分別設置3個水平,共9個不同水平組合,探究RPMet和CA的最適添加量組合,探究RPMet和CA聯(lián)合使用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同時也為RPMet和CA在奶牛生產上的聯(lián)合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采用單因素隨機分組設計,選用青島奧特奶牛良種場年齡、體重、胎次、產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頭,分為4組,每組10頭。RPMet和CA的添加量見表1。每頭奶牛每天預留0.5 kg精料作為載體與RPMet和CA混合,剩余的精料與粗飼料混勻后制成全混合日糧(TMR),RPMet和CA與精料混勻后隨TMR料一起飼喂。整個試驗期為75 d,其中預試期15 d,正試期60 d。試驗所用的過瘤胃蛋氨酸(過瘤胃率為85%)和肉桂醛均由青島潤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中RPMet為白色顆粒狀物質,其組成為DL-蛋氨酸、二氧化硅等,DL-蛋氨酸≥60%、水分≤12%;CA為白色粉末狀物質,其組成為肉桂醛、二氧化硅和淀粉等,肉桂醛≥5%、水分≤12%。
每日采用利拉伐擠奶機擠奶2次(4:00、16:00),每日飼喂TMR料2次(4:30、16:30),并且確保奶牛每日有20 h以上時間可以接觸到TMR料。試驗牛采食后可以在運動場自由飲水和運動,按照常規(guī)對其進行驅蟲、光照和管理。TMR料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2。
表1 各組飼糧RPMet和CA添加量[g/(d·頭)]
表2 TMR料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基礎)
分別在預試期第1 d,正試期第30 d,正試期第60 d,早上飼喂前頸靜脈采血20 ml/頭,在2 000×g下離心15 min,取上層血清,-20℃冷凍保存。
1.4.1 血液生化指標
將處理好的血清樣品送青島金域醫(y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檢測血清中血糖、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轉氨酶等指標的含量。
1.4.2 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Excel 2016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處理。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組間差異顯著性,以P<0.05和P<0.01分別表示差異顯著和極顯著,結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誤”表示。
添加不同水平組合RPMet和CA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見表3。在血糖含量方面,以HL組最低,其極顯著低于C組、LH組、MH組(P<0.01),顯著低于LM組、HH組(P<0.05);在總蛋白含量方面,以HL組最高,其極顯著高于C組、LH組(P<0.01),顯著高于MH組、HH組(P<0.05);在白蛋白方面,也以HL組最高,其極顯著高于C組(P<0.01),顯著高于LH組、MH組;在尿素氮含量方面,以HL組最低,其極顯著低于C組,顯著低于LM組、LH組、MH組、HH組;在胰島素含量方面也以HL組最低,其顯著低于C組(P<0.05);在生長激素含量方面,以HL組最高,其極顯著高于C組(P<0.01)。飼糧中添加RPMet和CA對奶牛血清中球蛋白、谷丙轉氨酶和肌酐酸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
表3 過瘤胃蛋氨酸和肉桂醛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表3(續(xù)) 過瘤胃蛋氨酸和肉桂醛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血液生化指標是動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含量和變化規(guī)律是動物機體重要的生物學特征,通過檢測血清生化指標可以間接了解奶牛的營養(yǎng)狀況和健康狀況。血清中總蛋白(TP)、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是反應機體蛋白質代謝狀況的重要指標[7]。其中血清TP是指在肝臟內合成的血清ALB和球蛋白(GLOB)含量之和,TP作為營養(yǎng)物質的載體具有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作用,同時也是機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用于修補機體組織和提供能量;機體攝入的未被利用的蛋白質,經過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和肝臟的鳥氨酸循環(huán)最終生成尿素,由血液循環(huán)運輸至腎臟然后排出體外,因此通過測定血清中BUN的含量可以間接了解奶牛的氮代謝狀況,進而評估奶牛飼糧蛋白質的利用情況[8]。在本試驗條件下,飼糧中聯(lián)合添加RPMet和CA后,顯著提高了血清中TP和ALB的含量,顯著降低了血清中BUN的含量,這與劉艷豐[9]和方秋紅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RPMet和CA能夠明顯增強機體蛋白質的合成代謝,提高了飼糧氮沉積[10-11]。可能是因為RPMet和CA抑制了瘤胃微生物的脫氨基作用,提高了氨態(tài)氮的利用率,促進了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進而提高了飼糧氮沉積。反芻動物血糖(GLU)主要來源于體內的糖異生作用,奶牛GLU的正常濃度為(3.10±0.47)mmol/l[12]。本試驗中,飼喂RPMet和CA后顯著降低了試驗牛血清中GLU和胰島素(INS)的含量,顯著提高了血清中生長激素(GH)的含量,但是GLU濃度的變化均在正常范圍之內。可能是因為飼喂RPMet和CA后促進了奶牛的泌乳活動,奶牛對能量的需求增加,導致血糖含量降低;胰島素是調節(jié)機體血糖含量的主要激素,其含量下降有利于維持奶牛機體的血糖平衡。GH是腺垂體分泌的具有種屬特性的蛋白質激素,是調節(jié)動物機體生長發(fā)育和三大代謝過程的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因子;牛GH能夠調節(jié)機體物質代謝,促進GLU吸收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調節(jié)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還能提高奶牛的產奶量[13]。當肝臟或心臟受到損傷時,血清中谷丙轉氨酶的含量將會升高,在本試驗中各組間谷丙轉氨酶含量差異不顯著,說明飼喂RPMet和CA不會對奶牛的肝臟和心臟造成損傷。
綜合考慮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標,在本試驗條件下,最佳添加量組合為過瘤胃蛋氨酸30 g/(d·頭),肉桂醛15 g/(d·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