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十年歐洲認同研究綜述

2019-01-03 05:49:42
文化軟實力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歐洲民族政治

近年來,歐洲一體化的建設進程逐步放緩,既有當前現(xiàn)實因素的沖擊,也有此前建設過程中局限性的進一步凸顯。鑒于此,我們對2009—2017年中國知網(wǎng)(CNKI)數(shù)據(jù)庫中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提煉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以期能對當前歐洲一體化的建設和歐洲認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一、歐洲認同研究的發(fā)展趨勢與主要機構

(一)發(fā)展趨勢

人們常常會把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某些原始觀念和概念看作歐洲認同的濫觴。的確,它們?yōu)楫敶臍W洲認同提供了某種基礎和古老的聯(lián)系。兩次世界大戰(zhàn)無疑是形成建設歐洲意識的關鍵階段。歐洲人原有的優(yōu)越感在戰(zhàn)爭的摧殘下發(fā)生了嚴重動搖,不過,同時也給學術政治界帶來了重要的啟發(fā),尤其在1945年最為激烈。歐洲建設最早的10年里,這種激烈程度明顯減弱。此后,認同性建設雖然伴隨著一體化的進程開展,但是過于強調(diào)功能性道路,因此基本屬于歐洲認同的起步階段。迨至90年代,隨著世界格局的轉(zhuǎn)變,國際政治建構主義也加入歐洲一體化研究后,歐洲認同的問題才正式進入了國際關系理論的研究議程,相關理論和概念的提出呈現(xiàn)一定的上升趨勢。

近年來,在實踐過程中過于強調(diào)功能性的一體化理論的局限性逐漸凸顯。歐洲德、法等國政府、民間積極展開的跨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交流活動,信息技術和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等新興技術的運用,致使歐洲乃至全球在經(jīng)濟體系、政治框架和社會文化等眾多方面都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全球化的進程對歐洲認同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此外,近年來的移民潮所引發(fā)的社會問題激發(fā)了學術界和政治界的思考?;谏鲜鲈?,關于認同問題的研討會、政治宣言和出版物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使得學術界對歐洲認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主要研究機構

在中國知網(wǎng)(CNKI)數(shù)據(jù)庫中,以“歐洲認同”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時間期限為2009—2017年。在檢索并篩選后,最終得到論文287篇(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2009—2013年歐洲認同研究論文每年均在20篇以上,最多時達到45篇;2014年以來,相關論文均在20篇以下,最少時僅僅8篇。

圖1 2009—2017年歐洲認同研究論文發(fā)表情況

國內(nèi)歐洲認同研究機構眾多,2009—2017年期間,一些研究機構在“歐洲認同”研究領域成果顯著,發(fā)文居于前列的主要有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以及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分別是12篇、11篇、9篇、8篇、7篇、7篇(見圖2)。

圖2 2009—2017年主要研究機構及其發(fā)文數(shù)量

二、主要研究內(nèi)容

近十年歐洲認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涉及的范圍也較為廣泛??傮w而言,主要集中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三大領域。

(一)歐洲政治認同

在篩選獲得的287篇論文中,涉及歐洲政治認同的約占28.92%。政治是對一個團體進行統(tǒng)治的基礎手段,歐洲政治認同問題主要集中于歐盟,它牽動著歐洲全體成員的利益并影響歐洲各國的行為動態(tài)。

張生祥認為,以往歐洲的政治認同過于狹義,更趨向于一種簡單的歐洲意識,在新的世界潮流的席卷之下,歐洲迫切需要的是一種全新的、兼容并蓄和具有親切感的政治認同。[注]張生祥:《歐洲的新認同政治與歐洲認同的形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6年第4期,第38頁。

鄒宜臨則表明,歐洲的政治文化逐步走向認同和歐洲一體化的深入發(fā)展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妥協(xié)和協(xié)商能有效化解歐洲的內(nèi)部矛盾和沖突。[注]鄒宜臨:《論歐洲一體化進程》,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第4頁。

吳立文注意到歐盟的治理與歐洲認同之間的聯(lián)系,他指出在歐洲一體化的發(fā)展進程中,歐盟政治呈現(xiàn)出的“多層治理”,使國家間的政治界限逐漸模糊融合,進一步推動了歐洲的政治認同。[注]吳立文:《歐洲治理與歐洲認同》,《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第78頁。

曹敏強調(diào)了歐盟公民權的重要性,從政治一體化的角度論證了二者互為因果的必然聯(lián)系,公民權的給予使更多歐洲人認同了歐洲一體化的政治氛圍。[注]曹敏:《歐洲一體化中的歐盟公民權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第44頁。

范勇鵬提到,整個歐洲在政治走向一體化的過程中,正在逐步喪失對利益和制度的重視,而兩者恰恰是歐洲認同的根基,如果歐洲想在政治一體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必然要重新審視兩者的重要性。[注]范勇鵬:《歐洲研究對中國國際關系學的啟示》,《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8年第2期,第104頁。

田德文從政治歷史發(fā)展的層面上,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西歐在美國的庇護下形成了“共同體”的政治概念,政治觀點也日益趨同,為戰(zhàn)后歐洲認同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基礎。[注]田德文:《論社會層面上的歐洲認同建構》,《歐洲研究》2008年第1期,第 83頁。

王宏禹和宋雄偉從超國家主體、國家行為體和公民三個不同層面的主體與歐洲一體化結構之間關系進行深入剖析,認為三者在歐洲一體化的進行過程中,應相互協(xié)作、確立正確的共同目標、發(fā)揮各自職能,進一步達成歐洲政治認同,以構建良好的歐洲憲政秩序,促進歐洲的整體穩(wěn)定與繁榮。[注]王宏禹、宋雄偉:《構建主義視角下的歐洲一體化》,《長白學刊》2009年第3期,第157頁。

伍京京對于歐洲認同的深入將對歐洲范圍內(nèi)民族國家構成威脅的論調(diào)提出質(zhì)疑,提出歐洲政治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層次性的,并不一定要普遍地強加于歐洲各民族國家。[注]伍京京:《歐洲政治認同與社會歷史條件》,《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第14頁。

古明明研究歐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問題,他認為通過教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幫助歐洲公民樹立歐洲政治認同的觀念不失為一種創(chuàng)舉。[注]古明明:《歐洲聯(lián)盟政治認同的塑造:以高等教育合作為例》,《當代社會與社會主義》2016年第4期,第120頁。

(二)歐洲經(jīng)濟認同

在篩選獲得的287篇論文中,涉及歐洲經(jīng)濟認同的約占32.06%。

徐玉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歐洲若想防止內(nèi)部的再次分裂抗爭,必須走經(jīng)濟聯(lián)合的道路,只有在經(jīng)濟利益關系中找到制衡點,達成歐洲經(jīng)濟的逐步認同才能快速地促進歐洲的復興。[注]徐玉寶:《歐洲一體化和歐洲認同論析》,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第34頁。

田德文認為,歐洲經(jīng)濟認同是歐洲政治認同的前提條件,只有在經(jīng)濟層面給予歐洲公民保障性和安全感,他們才會進一步去開展其他層面的認同。[注]田德文:《論社會層面上的歐洲認同建構》,《歐洲研究》2008年第1期,第 71頁。

鄭臘香通過透析歐洲貨幣聯(lián)盟機制的缺陷,指出歐盟成員國既想通過歐元來獲取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又不愿放棄自己的財政主權,致使歐盟內(nèi)部的貨幣運行機制與各成員國自身的貨幣經(jīng)濟問題難以調(diào)和,使歐元在國際貨幣流通市場上逐漸失去其信譽,歐洲內(nèi)部對經(jīng)濟的認同與信賴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注]鄭臘香:《希臘債務危機對歐洲認同的影響分析》,《戰(zhàn)略決策研究》2010年第3期,第17頁。

侯漢君指出經(jīng)濟問題與歐洲認同問題相互影響、彼此制約,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的經(jīng)濟危機一直是考驗歐洲經(jīng)濟認同契合度的重大難題,也是檢驗歐洲經(jīng)濟認同發(fā)展程度的度量衡,只有歐盟各國擁有共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向,才能達到有效化解危機的效果。[注]侯漢君:《歐債危機沖擊下的歐洲認同:現(xiàn)實與展望》,《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2頁。

沈賢元強調(diào),歐洲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可能已經(jīng)進入瓶頸期,完善、成熟的共同市場、貨幣制度已經(jīng)建立,雖有小修小補,但整體上經(jīng)濟層面已難以發(fā)展新的聯(lián)合,這表示經(jīng)濟上歐洲認同必將走過一段艱難的探索路程。[注]沈賢元:《為什么歐洲認同很重要》,《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第11期,第183頁。

魯比卡·塞維諾娃認為,歐債危機后,歐元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將慌亂離散的歐洲各國重新聯(lián)結起來,使歐盟各成員國看到了歐洲未來的可能性,將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一體化可行性展示給歐洲民眾,不得不承認,統(tǒng)一貨幣的發(fā)行拯救了歐洲的集體認同意識。[注]魯比卡·塞維諾娃著,張大川譯:《經(jīng)濟危機對斯洛伐克人歐洲認同感知的影響》,《國際社會科學雜志》2016年第2期,第73頁。

孫利斌從歷史沿革中全面分析了英國“脫歐”的原因,指出歐盟已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國際區(qū)域組織,但在經(jīng)濟利益的認同上仍存在著制約。要想歐洲一體化更好地發(fā)展,必須調(diào)和好國家間區(qū)域性的認同。[注]孫利斌:《國家認同視角下英國脫歐的反思》,《決策與信息》2016年第27期,第117頁。

(三)歐洲文化認同

在篩選獲得的287篇論文中,涉及歐洲文化認同的約占39.02%。從具體內(nèi)容來看,這些論文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問題:宗教調(diào)和與否;構建與原生的爭論;民族國家之障礙;單一與多元。

1.宗教調(diào)和與否

宗教屬于一種特殊意識形態(tài),本質(zhì)上是一種精神寄托和終極關懷。歐洲移民浪潮所激發(fā)的宗教矛盾日益顯著,尤以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之間的沖突最為尖銳,引發(fā)了許多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當然,這也成為當今學者研究歐洲文化認同不可回避的一面。

中外學者對由宗教所引發(fā)的矛盾不太樂觀,甚至認為其是不可自我調(diào)和的。正如亨廷頓所言,歐洲穆斯林與原居民不僅有著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他們“對上帝與人、個體與群體、公民與國家、父母與子女、丈夫與妻子的種種關系也有不同的觀點,對權利與責任、自由與權威、平等與階級的相對重要性亦有迥異的看法”。[注]Samuel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zilations?,F(xiàn)oreign Affairs,Summer,1993:22-49.

馬戎從民族國家范疇闡述:早期西方殖民主義統(tǒng)治者通過劃定的國界把非洲一些原屬于同一族群的人口分別劃歸到不同的國家。由于處在不同政府的統(tǒng)治之下,國界兩邊的族群社區(qū)會按照不同的社會制度、政府所主導的族群政策而朝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這些被國境分開的兩部分也就逐步演變成為兩個不同的族群。[注]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頁。

儲殷認為,伊斯蘭教文化并不局限于宗教領域的信念和崇拜,它還包括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相對獨立的一元化生活方式,甚至涉及法律和經(jīng)濟領域,并已被當?shù)孛癖娬J同為民族文明。[注]儲殷等:《歐洲穆斯林問題的三個維度:階級、身份與宗教》,《歐洲研究》2015年第1期,第20頁??梢姡瑲W洲穆斯林在社會文化領域與歐洲原居民存在根本不同。對于此類矛盾,不少學者也提出相應的理論加以調(diào)和,如羅爾斯認為,社會層面需要注重弱勢群體及處在不利社會地位的弱勢文化,為其提供較為平等的機會,提倡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注]約翰·羅爾斯著:《正義論》,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頁。正因為如此,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模式已成為歐洲國家政府的必然選擇。宋全成也持類似的看法,即通過合理構建穆斯林族群的歐洲國家身份認同觀念,使穆斯林族群更好地融入歐洲國家的主流社會,從而真正實現(xiàn)歐洲國家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和諧繁榮。[注]宋全成:《穆斯林移民在歐洲:身份認同及其沖突》,《西亞非洲》2016年第1期,第36頁。

2.構建與原生的爭論

根據(jù)李明明的觀點,在歐洲文化認同領域,我們可以借用集體認同形成的不同假設,將其分為原生性和構建性兩個派別。這種假定構成了他們的理論基礎,而且這種理論基礎上的分歧導致他們在歐洲認同形成問題上產(chǎn)生了相互沖突的觀點。

關于原生主義觀點,不能不提到其代表人物安東尼·史密斯。史密斯的研究主要在于民族認同和歐洲統(tǒng)一進程關系中的文化和價值領域。他明確地表示,應當把政治和經(jīng)濟一體化相關措施暫且擱置,而優(yōu)先重視文化領域和政治的聯(lián)系。[注]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International Affairs,68:I(1992),p.57.由此可見他對于文化原生性的認同。路易斯·威斯女士認為:歐洲選舉的不充分性向我們證明了一體化的認同問題應該是一種深層次關于自我感知的認同,而不只是在同一性意義上的認同,這種需要亟待被重視和解決。[注]Louise Weiss:Open Speech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t Strasbourg,19.

當代大多數(shù)學者在歐洲認同觀點上持一種構建性的觀點。哈斯認為在一體化進程中,政治行為體會漸漸被說服,從而將他們的效忠和認同轉(zhuǎn)向一個新的中心。[注]Ernst 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Stanford University,1957,pp.12-13.菲利普·斯徹米特爾指出政治精英通過政黨和利益集團的多元化政治活動能夠跨越階級和社會群體擴散新的認同和身份。[注]Phillipe Schmitter:A Revised The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in L.N.Lindberg and S.A.Scheingold(eds.),Regional Integration:Theory and Researc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李明明對原生主義的觀點持否定態(tài)度:如果從本質(zhì)主義的角度研究歐洲認同,由于歐洲文化認同的原生性內(nèi)容有限而且難以界定,其一定會對歐洲認同的形成造成巨大的阻力和障礙。[注]李明明:《歐洲聯(lián)盟的集體認同研究》,復旦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第56頁。

3.民族國家之阻礙

能否超越民族國家范疇,以構建性原則為依據(jù),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也成為關于歐洲文化認同的爭論焦點之一。

本尼迪克特和溫特等現(xiàn)代主義者認為:國家和民族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是一種構建的結果,并非客觀的、先驗的。馬克斯·韋伯(1997)從政治領域強調(diào)了“信仰構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統(tǒng)治都需要喚起民眾對它‘合法性’的信仰,而不僅僅止步于以物質(zhì)、情緒的動機,或者僅僅以價值合乎理性的動機,作為其繼續(xù)存在的機會”。[注]馬克斯·韋伯著,林榮遠譯:《經(jīng)濟與社會》,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239頁。部分學者從當前歐洲實際考量,“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越來越凸顯超國家主義治理特征,主權讓渡等要求使各個成員國產(chǎn)生了對自身民族獨立與國家主權的不安”。[注]陳玉剛:《超國家治理——國際關系轉(zhuǎn)型研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頁。“歐洲共同體發(fā)展到歐盟的發(fā)展歷程中,主權讓渡相關的條約和政策的制定過程,常常會遇到極大的阻礙”。吳志成、薛曉源表明:“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被吞沒,或者被其他民族同化導致本民族國家的民族特性與特征消亡是重要原因?!盵注]吳志成、薛曉源:《歐洲研巧前沿報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頁。當前,部分歐洲國家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發(fā)揚民族精神,這是否會對歐洲認同的構建起到負面作用還不得而知。胡絨花認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歷史的產(chǎn)物。只要民族國家存在,民族主義就有其發(fā)展的空間,所以民族主義在現(xiàn)階段并不會消失。[注]胡絨花主編:《歐洲未來:挑戰(zhàn)與前景》,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頁。

民族國家作為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高度綜合體,明顯對歐洲認同的構建形成一定的阻力。如何調(diào)和二者矛盾,無疑成為當代學者和政治家們探討并試圖解決的現(xiàn)實課題。

4.單一與多元

歐洲之父讓·莫內(nèi)說過:“如果能重新做起的話,我將從文化入手?!盵注]轉(zhuǎn)引自法莫里斯·阿萊:《歐洲面對未來怎么辦》,巴黎羅貝爾·拉封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頁。歐洲文化認同的建立必然要面臨多元文化的沖突、利益的沖突、民族和宗教信仰的沖突等諸多社會問題。不過,強調(diào)多元共存的理念或者普世的價值觀,能否構建起穩(wěn)定、具有持久性的歐洲文化認同,學者對此意見不一。

雅克·德洛爾說過:“歐共體是早已存在的思想結晶外化的產(chǎn)物,不僅僅誕生于冷戰(zhàn)期間,也不會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而土崩瓦解。”[注]轉(zhuǎn)引自計秋楓:《論歐洲一體化的文化與思想淵源》,《世界歷史》1998年第1期,第20頁。這表明德洛爾強調(diào)已有的“同一性”觀點。英國學者克里斯托弗·道森追溯得更為久遠,他將基督教精神與歐洲意識的產(chǎn)生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是否成為基督教世界,是衡量歐洲是否擁有自我意識的標準,緊接著才能認識到自身是一個有著共同道德價值和精神目標的統(tǒng)一體”[注]張旭鵬:《文化認同與歐洲一體化》,《歐洲研究》2004年第4期,第73頁。。他從基督教世界這一宗教范疇闡述了“歐洲自性”的起源乃至當前的合理性。賈慶軍指出:“《歐洲基本權憲章》已經(jīng)被寫進《歐盟憲法》,使之具有憲法法律的約束力,這樣,歐盟基本權構成歐盟憲法的法律基石,使上述的政治文化價值取向成為歐盟公民恪守的價值標準,由此使歐盟由政治、經(jīng)濟聯(lián)盟發(fā)展成為價值聯(lián)盟?!盵注]賈慶軍:《當代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第25頁。馬風書、任娜從民族主義角度分析民族和主權觀念的根深蒂固,長期以來,“民族自性”一直是歐洲各國制定對外政策的主導因素,當前部分歐洲民族國家所表明的相關態(tài)度就證明了其合理性。[注]馬風書、任娜:《歐洲一體化:一種文化的解讀》,《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3年第3期,第30~31頁。如英國脫歐,法國在推進歐洲一體化的同時,也強調(diào)從法語、歷史等角度推廣本民族的特性和歷史文化。賈慶軍在研究德國相關政策時發(fā)現(xiàn):德國主張全面推進歐洲一體化,并希望按照類似德國的聯(lián)邦模式塑造歐盟體制,強化歐盟超國家機構的權力,使其擁有核心主權,借此德國可以在未來的歐洲建設中發(fā)揮更強有力的作用。[注]賈慶軍:《當代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第31頁。這從民族國家的角度展現(xiàn)了在歐洲多元文化下構建歐洲認同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

三、結 語

歐洲作為舊的世界霸主,在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等方面對世界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在經(jīng)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洗禮后,歐洲蕭條沒落了一段時間,卻以十分迅猛之勢得到復興,其中歐盟的成立是其逐漸走向復興的關鍵力量。而歐盟作為目前全球最成功的超國家聯(lián)合體,它的成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以歐洲認同作為強大后盾的。歐洲認同的發(fā)展和突出貢獻引起了全球?qū)W者對區(qū)域性認同聯(lián)合方式的熱烈關注。隨著歐洲認同的不斷深化,近年來對于歐洲認同的研究重心逐步由政治、經(jīng)濟認同轉(zhuǎn)向宗教、文化認同等方面,在這四個主要方面都頗有建樹。在政治認同方面,學者們廣泛認同了歐盟公民權與多層治理的成熟和完善;在經(jīng)濟認同方面,著重研究了歐元運行機制帶給歐洲的區(qū)域性優(yōu)勢,但不否認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文化認同方面,則將矛頭直指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間的沖突,并集中反映了歐洲民族主義興起的問題。由上可知,專家學者們已從整體上把握了歐洲認同的發(fā)展歷程及其趨勢,但目前的研究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隨著信息網(wǎng)絡的日益發(fā)展,全球化悄然加速,如果對于歐洲認同的研究僅局限于歐洲內(nèi)部或者所謂的歐美范圍圈,那未免太過狹隘。因此,今后的歐洲認同研究,應更加關注歐洲如何應對世界范圍內(nèi)新興的勢力或者威脅;歐洲各國之間如何協(xié)調(diào)利益,把握機遇等。

猜你喜歡
歐洲民族政治
我們的民族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語文摘(2021年1期)2021-06-11 05:46:56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丽江市| 衡南县| 漳州市| 永川市| 邯郸市| 苗栗市| 祁东县| 龙海市| 灵丘县| 常德市| 黔东| 广州市| 宣武区| 上虞市| 普宁市| 剑川县| 桓仁| 渝中区| 改则县| 玛纳斯县| 赤城县| 梅河口市| 弋阳县| 永安市| 石狮市| 建阳市| 曲周县| 辰溪县| 赤峰市| 福海县| 荔波县| 奉贤区| 高台县| 松阳县| 阿合奇县| 永嘉县| 梧州市| 岫岩| 乌兰浩特市| 兴业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