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益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333403
明代是一個小說創(chuàng)作十分繁榮的時期,這些小說中有大量涉及茶盞的內(nèi)容。在中國古代用于品飲茶水的茶盞,又被稱為碗、甌、杯、盅和盂等。小說雖然會有許多虛構(gòu)夸張的成分,但畢竟是建立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chǔ)上,在相當(dāng)程度上能夠反映當(dāng)時的社會真實。研究明代小說中的茶盞,有利于進(jìn)一步發(fā)掘明代茶文化的內(nèi)涵。
明人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0 卷中描繪滕大尹茶甌中的茶水偶然潑到畫上,使他發(fā)現(xiàn)了畫中的秘密:“丫環(huán)送茶來吃,(滕大尹)將一手去接茶甌,偶然失挫,潑了些茶把軸子沾濕了。滕大尹放了茶甌,走向階前,雙手扯開軸子,就日色曬干。忽然,日光中照見軸子里面有些字影,滕知縣心疑,揭開看時,乃是一幅字紙,托在畫上,正是倪太守遺筆”[1]。又如明人凌濛初《拍案驚奇》第26卷中僧人智圓與村婦杜氏借茶盞敬茶勾搭成奸:“小沙彌掇了茶盤送茶。智圓揀個好瓷碗,把袖子展一展,親手來遞與杜氏。杜氏連忙把手接了,看了智圓豐度,越覺得可愛,偷眼覷著,有些魂出了,把茶側(cè)翻了一袖”[2]。又如明人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17 回中三寶老爺故意擊碎茶盞考驗釘碗之人的道行:“左右的捧上茶來。(三寶)老爺伸手接著……把個茶甌兒拽得一個粉碎,也不論個塊數(shù)。老爺?shù)溃骸慵仁菚斖?,就把這個茶甌兒釘起來,方才見你的本事。’釘碗的道:‘釘這等一個茶甌兒,有何難處’”[3]。如署名夢覺道人的《三刻拍案驚奇》第27回中塾師錢公布作弊將文字粘在茶杯下送與陳公子蒙蔽陳公子之父陳副使:“(陳副使)自在那邊看做,錢公布卻令小廝,將文字粘在茶杯下送與他,照本謄錄……把一個中、外都瞞得,陳公子是個通人了”[4]。又如明清溪道人《東度記》第15回中尊者通過茶盞點(diǎn)撥一名為家僧的老者悟道:“乃手捧一杯清茶奉尊者,尊者方接茶在手,家僧隨問道:‘師父,道從何處見?’尊者隨答道:‘從茶里見’……家僧忙向尊者茶杯內(nèi)一看,照見須眉,笑道:‘老拙見了入了’”[5]。再如明末清初陳忱《水滸后傳》第38回中妓女李師師抹去茶盞上的水漬向客人獻(xiàn)茶:“柴進(jìn)喚取過禮物……命丫環(huán)收了,獻(xiàn)出龍井雨前茶。李師師將絨絹抹了碗上水漬,又逐位送來……徐晟又從不曾在女人手里接?xùn)|西的,過于矜持,把茶潑翻在袍子上。徐晟滿面通紅,樂和笑道:‘賢侄,你見師娘送茶來,就慌了,經(jīng)不起這一杯’”[6]。
明代小說中普遍出現(xiàn)有關(guān)茶盞的情節(jié),這說明在明代,飲茶現(xiàn)象于貴賤各色人等中已經(jīng)極其普及,融入并契合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
明代小說中茶盞的主流為瓷器,也有其他材質(zhì)的茶盞。以下幾部小說中的茶盞皆為瓷器。如明人吳承恩《西游記》第64回中女子向唐僧等人敬茶用的是瓷盞:“那女子叫:‘快獻(xiàn)茶來?!钟袃蓚€黃衣女童,捧一個紅漆丹盤,盤內(nèi)有六個細(xì)瓷茶盂,盂內(nèi)設(shè)幾品異果……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蔥,捧瓷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盞,自取而陪”[7]。又如明末清初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4 回中童奶奶向客人獻(xiàn)茶也是瓷盞:“那童奶奶使玉兒送過兩杯茶來,朱紅小盤,細(xì)瓷茶盅……狄員外父子吃過茶,玉兒接下盅去,又送過兩盅茶來與狄周、尤廚子吃”[8]。以下兩例中也是瓷盞。題名天然癡叟的《石點(diǎn)頭》第9卷:“不多時小鬟將茶送到,取過瓷甌斟起,恭恭敬敬的,先遞與韋皋,后送荊寶”[9]。明代佚名的《梼杌閑評》第25 回:“玉支也下禪床,叫侍者取茶來吃。只見兩個清俊小童,捧著一盒果品,一壺香茶,擺下幾個瓷杯”[10]。
明代小說中的瓷器茶盞多為白瓷,明人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中對白瓷茶盞多有描繪。如《金瓶梅詞話》第10 回:“怎見當(dāng)日好筵席?但見:‘……碾破鳳團(tuán),白玉甌中分白浪;斟來瓊液,紫金壺內(nèi)噴清香’”[11]?!鞍子癞T”即為白瓷茶盞。又如第12 回:“西門慶把桂姐摟在懷中陪笑,一遞一口兒飲酒,只見少頃,鮮紅漆丹盤拿了七盅茶來。雪綻般茶盞……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盞”[11]。另外第15 回和第89 回也都提到“雪綻般”的茶盞。第96 回:“無非是細(xì)巧蒸酥,異樣甜食,美口菜蔬,稀奇果品,縷金碟,象牙筯,雪錠盤盞兒,絕品芽茶。” “雪綻般”或“雪錠盤”的茶盞即為雪白的白瓷茶盞。
明代小說中的白瓷茶盞有明確窯口信息的是定窯和景德鎮(zhèn)窯。以下幾部小說中的白瓷茶盞都是定窯瓷。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卷:“荊公……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陽羨茶一撮于內(nèi),候湯如蟹眼,急取起傾入,其茶色半晌方見”[12]。荊公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 回:“海阇黎……一邀把這婦人引到僧房里深處……只見兩個侍者,捧出茶來。白雪定器盞內(nèi),朱紅托子,絕細(xì)好茶”[13]。小說中的海阇黎是與婦人勾搭成奸的淫僧?!督鹌棵吩~話》第84回描繪道士向客人獻(xiàn)茶:“白定瓷盞兒,銀杏葉匙,絕品雀舌甜水好茶,收下家火去”[11]。
定窯興盛主要是在宋代,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元代以后基本絕燒,明代定窯并不生產(chǎn)。那為何以上明代小說中還出現(xiàn)定窯瓷呢,這是因為上述小說中設(shè)定的時代都是北宋?!毒劳ㄑ浴返? 卷中的王安石是北宋宋神宗時期的宰相,《水滸傳》描繪的是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金瓶梅詞話》表面描繪的也是北宋徽宗時期的社會場景。而北宋年間的定窯是生產(chǎn)白瓷的著名民窯窯口,小說的描寫是要有意與當(dāng)時的時代相符。
明代小說中除定窯外,涉及白瓷窯口還有宣窯。如明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17回中三寶老爺命一釘碗之人修碗:“一會兒盤兒、碗兒、甌兒、盞兒、缽兒、盆兒就搬倒了一地。你看他拿出手段來……一手一個,一手一個,就是宣窯里燒,也沒有這等的快捷”[3]。宣窯就是明代景德鎮(zhèn)宣德年間的官窯。另清吳敬梓《儒林外史》雖是清初小說,但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社會狀況。《儒林外史》第41 回描繪了南京游船上流行的擺設(shè):“船艙中間,放一張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擺著宜興砂壺,極細(xì)的成窯、宣窯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14]。成窯、宣窯分別是景德鎮(zhèn)成化、宣德年間的官窯。
明代茶書中的白瓷茶盞還有雕瓷茶盞。雕瓷,即表面有浮雕的瓷器。如明末清初丁耀亢《續(xù)金瓶梅》第29回:“那僧人又送上中泠泉的新茶,領(lǐng)著個白凈沙彌,一個雕漆盤,四個雪靛般雕瓷杯,俱是哥窯新款”[15]。哥窯是宋代名窯,到明代早不生產(chǎn),文中出現(xiàn)哥窯不過是要與小說描繪的年代北宋末年相適應(yīng)。又如《續(xù)金瓶梅》第20 回,在名妓李師師家中,“不多時,捧出一盞桂露點(diǎn)的松茶來,金鑲的雕瓷茶杯兒,不用茶果?!?/p>
現(xiàn)代人或許會覺得使用白瓷茶盞飲茶是自然而然并不值得特別注意的事情,但在明代卻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在唐代流行的是以越窯為代表的青瓷茶盞,在宋代最為流行的是以建窯為代表的黑瓷。唐代盛行烹茶法,先把茶餅?zāi)肽コ煞?,投入茶鍑中烹煮,再舀入盞中飲用。唐代茶餅一般為蒸青團(tuán)茶,茶色綠,用青瓷茶盞更易襯托茶色。宋代盛行點(diǎn)茶法,茶粉不再烹煮而是置入茶盞中沖入沸水飲用。此時茶餅一般為研膏團(tuán)茶,茶色白,用黑瓷茶盞更顯茶色。到明代盛行泡茶法,散茶取代團(tuán)茶成為茶葉的主流,茶葉飲用不再碾磨而是直接置于盞中沸水沖泡,湯色清純,使用白瓷更顯茶色,而且便于觀察茶芽在水中的舒展變化。明代小說中的茶盞最為流行白瓷而非其他瓷類,與從唐宋到明代飲茶方式的變遷直接相關(guān)。
明代小說中也有青瓷茶盞。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 卷:“孟沂與美人賞花玩月……美人詩道:天凍雨寒朝閉戶,雪飛風(fēng)冷夜關(guān)城。鮮紅炭火圍爐暖,淺碧茶甌注茗清(冬)”[16]。美人詩中的“淺碧茶甌”就是青瓷茶盞。又如《續(xù)金瓶梅》第12 回:“有一詞單道富家行樂,名《沁園春》:暖閣紅爐,匝地毛氈,何等奢華……碧碗烹茶,金杯度曲,乳酪羊羔味更佳”[15]。所謂“碧碗”也即青瓷茶盞。
除瓷器茶盞外,明代小說中還有許多其他材質(zhì)的茶盞。
明代小說中的漆器茶盞,主要在《金瓶梅詞話》中大量出現(xiàn)[11]。如《金瓶梅詞話》第7回,在孟玉樓家中她向西門慶獻(xiàn)茶:“說著,只見小丫鬟拏了三盞蜜餞金橙子泡茶,銀鑲雕漆茶盅,銀杏葉茶匙”。第34回:“西門慶喚畫童取茶來。不一時,銀匙雕漆茶盅,蜜餞金橙泡茶吃了,收了盞托去?!钡?7回:“正說著,只見王經(jīng)抓簾子,畫童兒用彩漆方盒銀廂雕漆茶盅,拿了兩盞酥油白糖熬的牛奶子。”第71 回:“(西門慶)吃了粥,又拿上一盞肉圓子餛飩雞蛋頭腦湯,金匙銀廂雕漆茶盅?!薄独m(xù)金瓶梅》中也有漆器茶盞的描述[15]。如第20回:“(鄭)玉卿坐了一會……拿著雕漆銀鑲盅兒……吃了”。第32回:“(李)守備自己篩酒來斟……一面用了三個雕漆茶杯,滿斟過五香酒來?!币陨衔闹械摹暗衿帷辈璞K,也即漆器茶盞,這種茶盞的胎體一般為銅或木,外施雕漆。小說中雕漆茶盞一般會鑲銀,顯示了所在人家的豪華與富貴。其實漆器茶盞在明代由于昂貴并不太流行,小說《金瓶梅詞話》中較多出現(xiàn)不過是為了襯托西門慶等人的豪奢。
明代小說中有時還出現(xiàn)玉器茶盞。如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 回:“那屏風(fēng)后,忽有一個丫髻垂絲的女童,托著黃金盤、白玉盞,香茶噴暖氣,異果散幽香。那人綽彩袖,春筍纖長;擎玉盞,傳茶上奉”[7]。茶是獻(xiàn)給唐僧等一行四眾。第26回:“行者道:‘小道士們,快取玉瓢來’……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個茶盞,四五十個酒盞,卻將那根下清泉舀出?!毙姓呤侵笇O悟空。又如明代佚名《梼杌閑評》第46 回:“二人攜手到亭上,分賓主坐下。童子獻(xiàn)茶,以白玉為盞,黃金為盤。茶味馨香,迥異塵世”[10]。二人是指陳元朗和魏忠賢。再如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22 回:“天主喚玉女獻(xiàn)漿。紫衣女童捧出一個珍珠穿的托盤,四個碧玉茶盞,滿貯雪白瓊漿,異香撲鼻”[17]。其實玉器并不適合作為茶盞,因為玉不耐高溫,沸水沖泡容易破裂,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富貴人家或許會用玉器作為酒器,卻極少作為茶具。那上述幾部小說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使用玉器作為茶盞的情況呢?原因在于上述小說中描寫的環(huán)境為迥異人世的仙境或幻境,玉更能襯托小說中的氛圍。在上文中,《西游記》第23 回中的環(huán)境是4 位菩薩的幻化之境,第26 回的環(huán)境是類似仙境的鎮(zhèn)元子所居的萬壽山五莊觀,《梼杌閑評》中的環(huán)境是陳元朗為警醒勸誡魏忠賢而布置的幻境,《禪真逸史》中的環(huán)境是作為仙境的“清虛境”。
明代小說中還有玻璃茶盞、翡翠茶盞、金器茶盞、琺瑯茶盞和竹器茶盞,這些材質(zhì)的茶盞因為價昂稀有,自然是不可能普及流行。小說中之所以出現(xiàn)此類茶盞,主要是為了襯托其中豪奢富貴的環(huán)境。如《水滸后傳》第13回中蔡京請安道全為小妾診病,安道全所用的為玻璃茶盞:“一個披發(fā)丫鬟,云肩青服,捧到金鑲紫檀盤內(nèi)五色玻璃碗陽羨峒山茶”[6]?!敖痂傋咸幢P內(nèi)五色玻璃碗”襯托了權(quán)臣蔡京的大富大貴,玻璃器在古代極其名貴。明熊大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第8卷冥司中采女所捧也為玻璃茶盞:“殿上坐者百余人……見(閻)王至悉降階迎迓……采女?dāng)?shù)人,執(zhí)瑪瑙之壺,捧玻璃之盞,薦龍睛之果,傾鳳髓之茶,世罕聞見”[18]。《金瓶梅詞話》第59 回中在妓女鄭月兒家西門慶用翡翠茶盞飲茶:“鄭愛香兒與鄭愛月兒親手揀攢各樣菜蔬肉絲卷,就安放小泥金碟兒內(nèi),遞與西門慶吃。旁邊燒金翡翠甌兒,斟上苦艷艷桂花木樨茶”[11]。《梼杌閑評》第49回中魏忠賢自盡前攜帶了金茶盞:“行李內(nèi)玉帶二條,金臺盞十副,金茶杯十只,金酒器十件,寶石珠玉一箱,衣緞等物,盡行開單報院存縣”[10]?!段饔斡洝返?6 回中觀音院老僧用琺瑯茶盞招待唐三藏:“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lán)鑲金的茶盅。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7]?!督鹌棵吩~話》第35 回中西門慶和夏提刑用竹器茶盞飲茶:“不一時,棋童兒云南瑪瑙雕漆方盤拏了兩盞茶來,銀鑲竹絲茶盅,金杏葉茶匙,木樨青荳泡茶吃了”[11]。
從明代小說來看,酒盞、茶盞的外形似乎差異不大,或者說可以通用,常有用茶盞飲酒的情況。雖然酒盞、茶盞可混用,但飲酒時把盛酒之器仍叫做茶盞,也說明飲茶比飲酒更為普及常見,盞作為茶具之用的機(jī)會更多。一般人可晝夜飲茶,啜之不已,但飲酒很難如此。如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9 卷:“(朱氏)當(dāng)下問了婆婆討了一壺上好釅酒……陳小官人道:‘不用小杯,就是茶甌吃一兩甌,到也爽利。’朱氏取了茶甌,守著要斟”[19]。又如《醒世姻緣傳》第45回:“狄希陳……把那尊燒酒倒了一茶盅,冷吃在肚里,脫了襪子,脫了褲,脫了衫襖,鉆在桌上睡了……只見素姐只道狄希陳果真睡著,叫玉蘭拿過那尊燒酒,剝著雞子,喝茶盅酒,吃個雞蛋”[8]。又如《金瓶梅詞話》第33 回:“春梅做定科范,取了個茶甌子,流沿邊斟上遞與他……那(陳)經(jīng)濟(jì)笑著,拏酒來剛呷了兩口”[11]。又如《續(xù)金瓶梅》第52 回:“只見姚莊從房內(nèi)掀起布簾來,遠(yuǎn)遠(yuǎn)一柄銀壺,斟出一茶盅仙酒來,叫劉公跪接,色如丹砂,味如甘露”[15]。再如《三刻拍案驚奇》第24 回:“(遠(yuǎn)公)正瓷壺里裝一上壺淡酒,一碟咸菜兒,拿只茶甌兒,在那邊吃。無垢向前道:‘師父稽首!’把一個遠(yuǎn)公的酒盅,便驚將落來,道:‘師父哪里來’”[4]。 遠(yuǎn)公和無垢作為僧人是師徒關(guān)系,開始把飲酒器皿叫茶甌,后又叫酒盅,正反映了茶盞和酒盞可通用或混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