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博武 周亨德 陳芝蕓
浙江省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不適癥狀或其他食管外癥狀的一種疾病。周亨德主任中醫(yī)師是浙江省名中醫(yī),行醫(yī)五十余載,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尤善用中醫(yī)藥方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筆者有幸跟隨周師學習,受其指點,略有所悟,現(xiàn)將周師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
周師認為,胃食管反流病與胃酸分泌過多和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有關,主要受飲食、情志的影響。中醫(yī)學將其歸為“吞酸”“嘈雜”等范疇?!镀⑽刚摗吩唬骸帮嬍匙员?,腸胃乃傷……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比绻橙脒^多、過快,食物未經(jīng)充分咀嚼即下,久之必使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或功能障礙,胃內(nèi)消化吸收和排空困難?,F(xiàn)代研究表明,抑郁或是思慮過度等精神心理因素通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網(wǎng)絡,即“腦-腸軸”可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及胃部的敏感性,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另外,過食肥甘厚膩,飲食偏嗜,受涼或是疲勞等各種原因?qū)е碌奈甘Ш徒凳侵饕C。脾以升為健,胃以降為和,脾胃位于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脾胃失和則飲食易于積滯,甚則反惡。此外,肝主疏泄,能調(diào)暢情志,肝疏泄功能的正常對促進脾胃運化功能亦具有重要作用。
2.1 和胃降逆:周師取旋覆代赭湯中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再加蘇葉、蘇梗降逆止呃。旋覆花、代赭石重鎮(zhèn)降逆,姜半夏善降逆止嘔,三者均司降逆之職;蘇葉行氣和胃,蘇梗理氣寬中;黃連、吳茱萸、煅瓦楞、海螵蛸合用抑制胃酸分泌;吳茱萸降逆止嘔,可助胃的排空,再加等量黃連配伍,可以制約吳茱萸之熱性,又清熱解毒而具有消炎作用;瓦楞子、海螵蛸抑酸止痛,保護胃黏膜。
2.2 疏肝理氣:周師常用柴胡、白芍、香附。柴胡為治肝氣郁結(jié)之要藥,但劑量過大易劫肝陰而致肝陽上逆,故用炒白芍養(yǎng)肝血,斂肝陰,平肝陽;青皮入肝膽而主疏肝膽氣滯;香附開郁寬中,消食止嘔;木香行脾胃肝膽大腸之氣滯;肝郁日久,可加用佛手、郁金。
2.3 消食化積:周師常選用六神曲、雞內(nèi)金、萊菔子、厚樸、枳殼。六神曲消食和胃,為發(fā)酵制品,有類似消化酶的作用,能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雞內(nèi)金能消米面薯蕷肉食之積滯,為胃動力藥;萊菔子行氣除脹,為腸動力藥;厚樸為消脹除滿之要藥;枳殼利腸胃之氣。
2.4 理氣健脾:周師常用炒黃芪、炒黨參、炒白術(shù)、茯苓、山藥。黃芪有“補氣之長”之稱,黨參炒用可增加健脾之功;脾虛水濕不運,所以加健脾祛濕之白術(shù)、茯苓;山藥平補之品,補脾養(yǎng)胃,不熱不燥;草果、羌活皆辛溫燥濕,若脾虛濕困較盛,加用專司祛濕之職。
2.5 兼見癥狀選藥:若胃脘疼痛,輕者加用延胡索,重者加以乳香、沒藥;若口苦、口氣穢濁加用龍膽草或黃芩、山梔及升麻;若口干,加用制玉竹、天花粉;若夜寐不寧,加用夜交藤,甚者加用磁石、紫貝齒、炒棗仁;若盜汗,牡蠣散或當歸六黃湯加減;若大便干結(jié),選潤下之瓜蔞仁、火麻仁、桃仁、郁李仁、杏仁;若腹痛欲便,便后痛減,加用痛瀉要方之防風、柴胡、白芍。
岑某,男,53歲。2018年9月3日初診:訴噯氣反酸,喉間異物感,食后中脘脹滿不舒,上腹部至胸口處灼熱,偶有隱痛,服溫開水可稍緩,晨起口苦且干,大便解而不暢,平素情懷抑郁,操勞事物,苔根厚膩,脈細?;颊呱鲜霭Y狀持續(xù)3月余,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及莫沙必利未見好轉(zhuǎn)。周師處方:黃連、吳茱萸、龍膽草各3g,香附5g,雞內(nèi)金、草果仁各6g,旋覆花、姜半夏、蘇葉、蘇梗、羌活各9g,海螵蛸、六神曲、萊菔子、厚樸、枳殼、延胡索、炒柴胡各10g,炒白芍12g,煅瓦楞子、制玉竹各15g,代赭石30g。水濃煎二汁,早晚飯后15分鐘溫服。二診:諸癥悉減,效不更方,患者舌苔稍退,去代赭石、羌活,加炒黃芪、茯苓、山藥各15g。三診:患者癥狀改善明顯,去旋覆花、姜半夏、延胡索、草果,加炒白術(shù)12g,炒黨參15g。再服1月后患者前癥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