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應 藝裘 磊
1 浙江省慈溪市中醫(yī)醫(yī)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林吉品主任中醫(yī)師系第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浙江省名中醫(yī),從事中醫(yī)內科臨床工作40余年,主攻中醫(yī)脾胃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筆者有幸隨診數(shù)年,受益匪淺,現(xiàn)將其治療脾胃病的臨床經(jīng)驗概述如下。
《黃帝內經(jīng)》從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論述了脾胃,為后世診治脾胃病奠定了基礎。《素問·刺禁論》指出:“藏有要害,不得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臟腑的氣機升降出入有賴于脾胃的轉樞,脾胃與其余臟腑相互影響。林師臨證時也十分重視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系。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則五臟六腑得以營養(yǎng),機體強壯,能抵御外邪的入侵[1]。《傷寒論》認為胃氣的盛衰決定著傷寒病證的發(fā)生、傳變與發(fā)展[2]。林師在臨床治療中多配伍益氣健脾的藥物,顧護中焦,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李東垣在繼承《黃帝內經(jīng)》脾胃理論的基礎上,對脾胃的生理特點、脾胃病的病理性質、治療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3]。他在《脾胃論》中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也就是說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疾病生。
葉天士既繼承了仲景顧護胃陰的思想,又得到東垣補脾升陽治療脾陽不足的啟發(fā),針對“脾陽不虛,胃有燥火”的患者,首創(chuàng)胃陰學說,使脾胃學說更加完善[4]。
2.1 外邪入侵:脾喜燥而惡濕,為太陰濕土之臟,胃喜潤而惡燥,為多氣多血之腑。外感六淫皆能侵害脾胃致病,但以燥邪、濕邪為重,燥邪傷及胃陰,津液受損,胃腑失于濡養(yǎng),胃氣上逆,導致胃脘不適、呃逆、嘔吐,濕為陰邪易傷脾陽,脾陽受遏,濕阻中焦,難以升清,氣機升降失常導致嘔吐、泄瀉。
2.2 情志不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思傷脾”,現(xiàn)代人工作生活壓力較大,易思慮過度,脾氣郁結,久則傷正,運化失常,則會出現(xiàn)食少納呆,胸脘痞滿,腹脹便溏等癥。同時,脾胃病的病情也會伴隨著情志改變。
2.3 飲食不節(jié):《醫(yī)經(jīng)溯洄集·內傷余議》指出:“夫饑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因失節(jié)也。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之中兼有余,亦失節(jié)也。以受傷言,則不足,以停滯言,則有余矣。”說明食滯胃脘是引起脾氣虛的重要原因,脾虛則無以升清,從而導致腹脹、納呆、呃逆、大便不暢等癥。
2.4 瘀血內阻:脾胃病日久,久病傷氣,氣虛則無力推動血行,導致氣虛血瘀,阻滯中焦,不通則痛。久病入絡,亦可由氣及血,導致氣滯血瘀,臨床癥見胃脘部刺痛,夜間痛甚,痛處固定不移。
2.5 脾氣虛弱:患者素體虛弱或年老體衰,或勞倦所致脾氣虛,甚至脾陽虛,脾虛失于健運,導致脾胃虛弱,從而影響胃的腐熟水谷功能,易出現(xiàn)胃痛、便秘等癥。
3.1 順其升降: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化生都離不開氣機升降出入,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故林師認為在調治脾胃病時以升降結合尤為重要,二者相輔相成,中焦升降相對平衡,則運化受納正常。
案1:余某,女,34歲。2018年2月2日初診?;颊哌滥?、胃脘脹滿數(shù)月,近1周因情志不暢加重,呃聲連連,伴有噯氣,胃脘脹滿、稍有疼痛,脅肋部不適,大便不暢,眠差,經(jīng)行量少。舌紅、苔薄白,脈左寸關濡弦上沖,右關濡弦。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底小息肉。西醫(yī)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yī)診斷:呃逆(氣機郁滯證)。治法和胃平肝,順氣解郁。處方:旋覆花、扁豆衣、絲瓜絡各10g,蘇梗、佩蘭、預知子各12g,桑枝、生瓦楞子(先煎)、金蕎麥各15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二診:呃逆好轉,胃脘脹滿明顯減輕,大便轉暢,經(jīng)行量少。舌紅、苔薄,脈左寸關濡浮,右關濡弦。前方加連翹、僵蠶、生龍骨、生牡蠣以散結、安神。再進7劑。三診:呃逆明顯好轉,胃脘不適基本未作,大便成形,日1次,經(jīng)量較前增多,上方加減繼服1周,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
按:患者呃逆、噯氣、大便不暢,提示氣機不暢,升降失調,選用旋覆花、蘇梗理氣,扁豆衣、佩蘭和胃醒脾,桑枝、絲瓜絡、生瓦楞子、金蕎麥通絡散結,胃氣以通為順,選用預知子疏肝理氣,使得肝氣通達。諸藥配伍,脾氣升、胃氣降,氣機暢達,則病情自愈。
3.2 平調五臟:林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五臟不和則脾胃不安,例如肝脾不和導致泄瀉,肺氣失宣導致胃氣不降,腎陽虧虛導致脾陽不足等。因此,林師在治療脾胃病時強調從肝、肺、腎論治,靈活運用疏肝理脾、宣暢肺氣、補腎益脾等方法,皆取良效。
案2:黃某,男,39歲。2018年2月23日初診。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原因導致失眠,數(shù)月來胃脘脹滿,偶有上腹部隱痛,伴噯氣,大便偏稀,納食一般。舌胖質濁、苔薄膩,脈左寸濡,右尺弦濡。胃鏡示:反流性食管炎;超聲示:輕度脂肪肝,膽囊壁毛糙。西醫(yī)診斷:反流性食管炎;頑固性失眠。中醫(yī)診斷:胃脘痛(肝郁氣滯證);不寐。治法疏肝理脾。處方:黨參、紅藤、茯神、預知子、絲瓜絡各12g,白術、首烏藤、炒谷芽、炒麥芽各15g,炙甘草3g,浙貝母、合歡皮各1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睡前服。二診:患者訴睡眠有所改善,胃脘部無明顯不適,大便偏稀,舌稍胖齒痕、苔薄,脈左寸關濡,右尺弦。前方加減繼服。
按:由于情志因素,常引起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病癥狀。由此可見,不寐與與心、肝、脾三臟關系密切。脾胃升降失常,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則失眠頭重,頭暈胸悶。脾胃正?;?,則心有所主。本例通過疏肝理脾調整全身臟腑氣機,病因得除,癥狀得緩。
3.3 用藥輕靈:林師認為,臨床上有一部分脾胃病病延日久,久病易耗傷陰液,甚至陰損及陽,故用藥宜輕靈,清熱不可純用苦寒以免傷及脾氣,理氣不可過用芳香溫燥以免傷及胃陰,養(yǎng)陰不可過于滋膩以免助濕。治療上應配伍甘涼柔潤的藥物以滋養(yǎng)胃陰,如麥冬、玉竹、沙參等。
案3:魯某某,女,39歲。2018年1月26日初診。患者胃脘不舒,間斷反酸、燒心數(shù)月,近日因飲食生冷再次發(fā)作?;颊哂新晕s性胃炎病史10余年,就診時胃脘部脹滿,反酸、燒心,口干,夜間為甚,下肢怕冷,不欲飲食,大便干結,經(jīng)行量少,夜寐不佳,夢多,舌紅質稍濁、苔薄,脈左關緩尺偏弱、右關濁。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西醫(y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診斷:胃痞(寒熱互結證)。治法甘潤化痰,養(yǎng)血滋腎。處方:南沙參、黑豆衣、蘇梗各12g,煅瓦楞子、槲寄生、首烏藤、酸棗仁、炒谷芽、炒麥芽各15g,扁豆衣1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1周后隨診,患者訴胃脘轉舒,反酸、燒心亦減,大便正常,前方繼服,囑患者避免進食辛辣生冷性食物。
按:患者有多年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史,久病耗損胃陰,因飲食生冷發(fā)病,寒邪凝肺,肺失肅降,導致胃腑不通,引起脹滿、反酸等不適。選用南沙參、酸棗仁養(yǎng)陰潤燥,煅瓦楞子止酸化痰,扁豆衣健脾化濕,蘇梗理氣寬中,槲寄生祛風勝濕,黑豆衣養(yǎng)血祛風,首烏藤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炒二芽健脾開胃,全方共奏養(yǎng)血滋陰、酸甘化陰之效。
3.4 善用經(jīng)方:林師十分推崇經(jīng)方組方立意,認為其方證對應,藥簡效宏。然臨床用藥,師其法而不泥其方,重視配伍加減,尤其是結合江南人群多虛、多瘀、多濕的體質特點,適當化裁,常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案4:張某某,男,53歲。2018年3月19日初診?;颊呶鸽洳皇?,脹悶脅痛,晨起口苦咽干1月余,時善嘆息。素有慢性胃炎史,進食油膩后口苦加重,情緒時有起伏,夜寐多夢,舌紅質稍濁、苔薄黃,脈左關弦右關濡。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西醫(yī)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yī)診斷:胃痞(肝脾不和證)。治法調肝和脾。處方:醋柴胡、炒黃芩、炒黨參、八月札各12g,姜半夏、蘇梗各10g,炙甘草3g,綠梅花6g,炒谷芽、炒麥芽各15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藥后患者訴胃脹好轉,脅痛減輕,口苦較前減輕,夜寐好轉。
按:肝脾同處中州,土壅則木郁,木郁則土滯,肝脾不和,肝不能升于左路,則脘痛脅脹,胃不能降于右路,則口苦咽干,林師借用小柴胡湯法,調和肝脾之氣機,減姜之熱,棗之膩,加用綠梅花、八月札、蘇梗等輕靈之品,調肝木和脾土,氣機一調,諸癥可緩。
本文總結了林吉品主任中醫(yī)師治療脾胃病方面的臨床經(jīng)驗,從理論淵源、病因病機、臨證特點、驗案介紹等幾個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林師運用氣機升降、平調五臟、用藥輕靈、善用經(jīng)方等治療脾胃病的特色。為中醫(yī)藥臨床醫(yī)生治療脾胃病提供了思路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