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霞 勞建和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浙江 杭州311101 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浙江 杭州311100
勞建和系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浙江省姚夢蘭中醫(yī)內(nèi)科第四代傳人,從醫(yī)60余年,精于辨證,治愈不少疑難雜癥,茲介紹3例,以見一斑。
鄧某,女,34歲。2018年8月2日初診。患者右眼猛眨癥3個月。眼科檢查無明顯充血及異常改變,治療未好轉(zhuǎn)。診見患者右眼頻繁眨眼,每分鐘80次左右,不能自控,但不癢痛,左眼無殊。脈象弦細略數(shù),舌薄紅、少苔。辨證為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選用《通俗傷寒論》羚角鉤藤湯,以天麻代羚羊角。藥用:明天麻、菊花、冬桑葉、茯苓各9g,鉤藤20g,生地黃、竹茹各12g,生白芍30g,甘草10g,川貝母6g。7劑。8月9日復診,病人訴服藥3劑后右眼睛眨眼好轉(zhuǎn),7劑后恢復正常。續(xù)服7劑,以資鞏固,此后不發(fā)。
按:猛眨眼睛癥是眼肌痙攣所致,雖非大病,但會影響患者心情,產(chǎn)生焦慮,越是介意,越發(fā)頻眨?!案伍_竅于目”“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據(jù)此認為猛眨眼睛癥的眼肌痙攣和肝有密切關系,與頭目昏花、肢體動搖之內(nèi)風相似,只是范圍小些。并有脈細略數(shù),舌薄紅、少苔,辨為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俞氏羚角鉤藤湯以涼肝息風,增液舒筋,并合用芍藥甘草湯以解眼肌痙攣。
鐘某,男,53歲。2018年11月22日初診?;颊咦笙轮澏?年。無高血壓病,無糖尿病,不抽煙喝酒,無藥物食物過敏史,無外傷史。外院查頭顱CT 正常。診見坐下時左下肢抖動,每分鐘60次左右,右足正常?;静挥绊懽呗泛蜕习喙ぷ?。脈弦,苔薄紅少津。辨證為液不養(yǎng)肝,虛風內(nèi)動。擬用滋陰養(yǎng)液,柔肝息風法。選用大定風珠。藥用:麥冬、生白芍、生地黃各18g,炙鱉甲、炙龜版、生甘草、生牡蠣各12g,阿膠9g,麻仁、五味子各6g,雞子黃2只(每煎1只,打散后沸藥沖入攪勻即服)。7劑。11月29日復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旁人已看不出顫抖,患者自覺略有顫抖。前方加黨參30g,天麻10g,益氣健脾、平肝息風以資鞏固。
按:本例是在《內(nèi)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及“肝主筋”理論指導下辨證用藥獲得痊愈的病例。大定風珠出自《溫病條辨》,為溫病邪熱久羈,吸爍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神倦瘛?,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時時欲脫者而設。此病雖不同,其理如一,都是液不養(yǎng)肝以致虛風內(nèi)動,故能同樣獲效[1]。筆者的經(jīng)驗是,此方分量必須按照吳鞠通原方,雞子黃一定要用,否則影響療效。
熊某,男,10歲。1990年11月26日初診。其母代述:近1月來,每夜入睡一兩小時后,突然起來小便,亂走亂跑,時哭時鬧,之后回到床上入睡,天亮起床,追問患兒昨晚之事,懵然不知。白天戲玩過甚則加重。脈細,舌尖紅。宜藥養(yǎng)結(jié)合,方選甘麥大棗湯加味。藥用:炙甘草、辰茯苓、郁金、石菖蒲各9g,淮小麥、生牡蠣、珍珠母(打)各30g,紅棗12枚,龍齒、棗仁各12g,遠志6g。5劑。12月1日復診,病情好轉(zhuǎn),仍步前方,上方加桂枝3g。5劑。12月6日三診,夢游好轉(zhuǎn),5天1次。上方去珍珠母,加雄黃1g(分沖)。5劑。12月11日四診,夢游未作。續(xù)進5劑后停藥觀察不發(fā),半年后隨訪不發(fā)。今年39歲,一直未發(fā)。
按:夢游癥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動,后回床繼續(xù)睡眠,次日醒后追問不知的一種疾病,兒童發(fā)病比成人多。不能安睡乃是心藏神功能發(fā)生變故,患兒脈形細,舌尖紅,顯示心陰不足,選用甘麥大棗湯以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益龍齒、牡蠣、棗仁、遠志、郁金、菖蒲等增強了鎮(zhèn)靜、寧心、安神的作用,故獲良效。少量雄黃,取其定驚、安神之用,但本藥有毒,應用當十分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