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所寫的議論文也叫說理文,它強調“以理服人”,注重邏輯。議論文主要的表達方式是議論,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辯是非、立觀點、提建議等方法來闡明道理。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其立論、論證、扣題都要做到語意連貫、嚴謹周密,因而語言的過渡顯得必不可少。議論文中過渡性的語言起承上啟下、交融事理的作用。以下我們將兼顧議論文寫作的先后順序、由整體到局部,舉例說明常見的過渡方法。
一、作文材料與中心論點之承接
概述材料是提出中心論點的基礎,否則中心論點的提出就如同“空中樓閣”,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過渡到觀點的語言可以開門見山、水到渠成地表述為“對此,我的看法是”“由此,我有不同的看法”“這雖然是一則寓言,但卻形象地說明了……”“自然界如此,我們人類何嘗不是這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述一個較復雜的事件時,先要陳述與自己觀點相反的見解的合理性(這往往體現出人文關懷與全面地看待問題),接著語意轉變,亮出自己的觀點。這種“以退為進”的過渡方法在強調思辨力和關注現實的新聞類材料作文中比較常用,例如《1元背后有“真相”》一文的開頭兩段:
帶著1歲大的孩子乘坐公交車的陳小姐,面對司機李師傅1元行李貨品票的購買要求斷然拒絕,雙方對峙數小時。期間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十位乘客被迫轉車,最后以陳小姐風風光光地搭乘警車回家,事情才得以平息。(概述材料引觀點)
不可否認的是,陳女士的確是一位合格,甚至是優(yōu)秀的母親。與司機的對峙過程當中,孩子的安全是她考慮的全部:不愿意把孩子弄醒,又不愿把孩子抱在手上讓其面臨危險。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來的,是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然而,正是這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有時候會模糊我們原本應該清晰的“理”,從而混淆了事情的本質,顛倒了事情的原委。(說理先禮讓三分)
文章接下來分析了陳小姐因為私利而損害了公眾利益的危害。
二、議論文的兩個段落層次之連接
規(guī)范的議論文一般包含著并列式、對照式和遞進式的文章結構,由幾個分論點導引的段落在層次連接的時候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過渡形式。并列式結構采用形式整齊、內容不交叉的排比句觀點,算是一種“另類”的過渡。對照式結構采用的是觀點相反的詞句。具有遞進關系的層次之間的過渡則往往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不僅如此、更進一步說、以及”等詞句進行銜接。
例如,并列式議論文《選擇誠信》的三個分論點為:
①選擇誠信,因為它比美貌來得可靠。
②選擇誠信,因為它比金錢來得貴重。
③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
對照式議論文《不要一味地堅持》的兩個分論點分別是:
①有時候放棄并不是放棄追求,而是為了實現更高的目標。
②固執(zhí)地堅持,可能會讓自己受困,自食其果。
遞進式議論文《拒絕權威》的三個分論點為:
①拒絕權威,首先要相信自己。
②拒絕權威,其次要強大自己。
③拒絕權威,最后要挑戰(zhàn)自己。
寫作者的結構意識越清晰,段落層次的過渡就越簡單明了。
三、議論文的段落內部論證之銜接
這一部分的銜接過渡最為多見、細密,具體有如下:
1.議論文段落常用的“段內五環(huán)論證模式”:①觀點環(huán)節(jié)。用最簡練的語言亮出論點;②闡釋環(huán)節(jié)。用一兩句話對觀點進行簡要詮釋和解說,適當展開,不必詮釋太細;③材料環(huán)節(jié)。就是展示論據,論據展示不必太詳盡(特別忌諱像寫記敘文一樣,不要求細節(jié)生動),只緊扣中心點明一下主要的人或事即可,材料可多個疊加,也可以舉正反事例;④分析環(huán)節(jié)。根據觀點對材料進行分析點評,特別注意圍繞本段分論點;⑤結論環(huán)節(jié)。對本段的觀點和材料進行小結,小結應當緊扣分論點。以上第②④環(huán)節(jié)都可認為是過渡語言。
2.由論據到道理的過渡。“事實勝于雄辯”,但不等于不辯不說不總結。事實擺在眼前,但見仁見智,所以仍然要就事論理。常見的過渡性語言,如,“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之所以……難道不是因為……(由果溯因法)”“假如……試想,如果……(假設推理法)”“由此可見,不難看出(歸納演繹法)”,等等。
3.由道理到論據的過渡。前面已經擺出了觀點,這個時候需要加以佐證,就要用事實說話了。常用的過渡性語言類似于:“回望歷史的長河,有哪一個偉大人物的成功不與……相關呢?”“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卷中,這樣成功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人類生活中的奧秘吧,或許能夠獲得啟示”,等等。
4.多個事實論據的過渡。多個論據如果是平行的,可以概括事實形成排比論證。這樣的過渡語言往往放在前面起一個總說的作用,各個論據依照古今中外的時空順序排列較符合閱讀的習慣,也帶有一種歷史的縱向與空間的橫向感。例如:古往今來的優(yōu)秀人物都能夠很好地詮釋這一點: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促使大將軍廉頗主動負荊請罪;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任用政敵管仲為相,遂成春秋霸業(yè);周恩來的一句“不要緊”,緩解了不小心劃破總理面頰的理發(fā)師傅的不安;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認為“消滅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變?yōu)榕笥选薄ǚ终擖c:大度是一種閃光的智慧)
如果論據是正反對照式的,兩個(組)事實論據的過渡顯得很有必要,可以使用類似于這樣的語言:“令人震驚的是,誤入歧途、野蠻作為的人卻大有人在”“使人痛心的是,因為缺乏長遠發(fā)展眼光而殺雞取卵的行為正在每日上演”“時至今日,仍然有些領導干部為了名和利以權謀私,置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顧”,等等。
四、承上啟下的過渡意識的培養(yǎng)
寫文章需要“慢工出細活”,至少在作文訓練的時候要思考好,慢慢地表達。只有具備了認真寫作的嚴謹意識,才可能會在“過渡”上作停留與下功夫。因為,“過渡”本身就是一個細節(jié)處理的技法。這是思想上的準備,此其一。其二,真正的“過渡”是為了引入到一個“不同”的表達對象或者思想?!笆煜さ牡胤經]有風景”,這就是寫作者不愿意“精雕細琢”語言的原因,因為連他自己都覺得“重復”沒有新意。有了較新穎深刻的見解,譬如“不怕人生的轉彎”“感謝平凡的自己”“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等等,自然就會有清楚表達某一觀點的動力和專注力。思想來源于閱讀,沒有閱讀最終也就沒有表達。我強調閱讀,此其二。除此之外,看似有偏題之嫌,實則是助益于構思與表達上的細節(jié)的,包括過渡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