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揚華 劉曙榮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開始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數據。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其已經轉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變成了人們創(chuàng)造價值、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發(fā)生了改變,使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樹立起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為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打好基礎。
大數據時代也是網絡新媒體時代,現今的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獲得深化,模式獲得創(chuàng)新,變得更具挑戰(zhàn)性。傳統(tǒng)高校思政教育,即采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有目的性的影響高等學校的學生,讓他們可以形成具有社會需求的思想道德與行為準則。新時代下,大學生作為網絡上最大的活躍群體,他們每天都在與多種數據接觸,不論是檢索信息、查找資料、發(fā)表文章、制作圖片與視頻,還是聽歌去、看電視劇、打游戲,亦或者是上網購物?,F如今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已經無法與互聯網以及大數據分割開。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能把學生與數據相分離,探究出具備時代特色的大數據背景的教育模式是尤為關鍵的任務。從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獲得深化:從傳統(tǒng)思想與觀念的影響過渡為利用網絡信息全面了解學生,利用數據媒介全方位關注學生情況,從多個途徑掌握好學生的思想變化,緊跟時代潮流展開思想政治教育。
實際生活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功能的實現有賴于信息網絡化,信息網絡化的發(fā)展催生了大數據,所以,大數據成為了發(fā)揮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整體性的關鍵??墒歉咝K枷胝谓逃写髷祿脤儆谝粋€全新的課題,大部分高校還未樹立起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少大數據分析的技術基礎,根本不能將大數據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大學生在利用數據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和分享數據,利用多元化的社交平臺,學生們可以在短時間里展開大量的碎片化閱讀,利用轉、評等方法自主加工與擴散信息,給政府、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管理帶來了難度。大學生對許多事物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如果長時間缺乏引導,接觸復雜的信息,那么將會非常容易出現混亂的價值觀念。
數據分析處理涉及到存儲、壓縮、轉換、分析等技術,需要專業(yè)人才采用有關數學、統(tǒng)計學、數據分析等技能展開操作??墒悄壳按蟛糠指咝2⒉痪邆涑渥愕膶I(yè)人才,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數據分析遇到阻礙。
高校教師具有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為實現學生良好教育的前提條件。首先,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針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也不能全盤否定,而是要客觀對待其中所出現的消極影響。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倡挖掘學生的潛力,推動學生發(fā)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而,教師一定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利用熱門事件來為學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促使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實際生活當中的價值。教師要探索出一種學生們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重視在教育當中進行引導和理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在與學生展開情感交流過程中明確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得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信息高度傳播的情況下,教師要有效利用資源,設計出與時代發(fā)展相符合的問題,讓學生在自由探究的活動當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們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時,具備自己的興趣點。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良好的自主提問。在大學時期,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大部分具有較強的邏輯抽象性,并且這些知識點在課本中有較多的實際案例,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教師可以采用大數據來設置一連串的問題、舉出一連串的案例,準備一連串的數據,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展開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應用抽象的知識點,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在教材內容中,學生還可以按照問題,深入理解有關知識點的內涵,從而激起學習的興趣。另外,學生經過解決問題,實現自我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利用行為規(guī)范以及語言溝通,為學生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認識。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采用大數據技術來搜集學生的情況并且查閱數據,通過有效分析數據,掌握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思想變化情況,將其當做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參考依據。第一,大學生思想變化具有復雜性以及動態(tài)性的特征,所以,教師要充分采用大數據共享、快捷以及開放的特征,將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學生信息數據進行收集,多角度分析數據,進而提高教學針對性的效果。第二,大數據技術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種教學途徑,教師可以綜合教學需求,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利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比如,教師利用微信、微博等途徑,與學生展開溝通,利用針對性強的方法進行思政教育。第三,教師還可以利用大數據覆蓋廣、傳播快的特征,為學生們傳遞有關社會正能量的信息,讓學生可以在無形當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大數據的優(yōu)點之一是利用數字痕跡全面動態(tài)收集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以及思想上的信息,從而最大程度上避開人為干擾因素,有助于教師從多個方面了解學生,整個過程除去需要學生近期數據外,還經常需要過去的數據。所以,高校不僅要依賴多樣化的數據平臺來對碎片化的數字信息進行搜集之外,還需要重視建立學生數據庫展開簡單整合,為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礎。從實踐來講,學校要建立起長效機制,具體工作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充分將網絡后臺在線記錄操作痕跡以及數據信息的功能發(fā)揮出來。信息收集來源包含各類學生比較常用的服務平臺,如圖書館、心理咨詢中心、宿管中心等,并且要把不同渠道做好區(qū)分索引工作。第二,整理好線下新信息,加快對線上信息的轉換速度。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形成記錄教學日記、更新學生在線資料的良好習慣,將教學活動當中所獲取的信息利用網絡圖標進行明確,避免閑置、遺失有價值的數據。
按照大數據技術的特點,一定要獲得海量的數據信息,之后對這些數據信息展開深入研究。因此,高校要在完成人才培養(yǎng)后,綜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建立起一個數據信息化中心。詳細來講,高校一定要建立起一個能夠實現大數據采集、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從而來獲得學生的個人信息、思想政治內容等數據,之后對這些數據展開分析,把最終的結果當成是教師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參考依據。長久下去,高校就可以依靠大數據平臺,建立起一個新型的智慧校園,采集學生的生活、學習軌跡,將其轉變?yōu)樗枷胝谓逃枰臄祿畔?,進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已經逐漸轉變了社會存在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為新時期教育理論體系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因此,高校應該重視教育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教育途徑、建立學生數據庫、建立信息化中心,為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發(fā)展形勢,最終實現全面發(fā)展教育綜合體制的目標。